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7670|回复: 28

[存储] 爱国者P5000z 2T到手,200G测不出缓外,读取过热掉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8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岳耳 于 2023-6-8 07:52 编辑

    昨晚到手,最近有PCIE4盘位笔记本电脑有要紧工作处理,不打算拆开折腾。所以就在不支持PCIE4的老I5-10600+Z490主板上先测一下缓外速度。

    200G写入未见掉速,现在固态那么卷吗,开的SLC缓存超过200G?

     读取有明显的2次掉速,测试过程中手触摸固态表面挺烫的感觉表面温度50-60度,但是Diskinfo显示最高温度也就46度。

     怀疑读取掉速是因为温控的原因(测试顺序是先写后读,越后温度越高)。抽空撕掉贴纸装个散热马甲再试试看。

     测试是在PCIe3插槽下进行的:

   

    004.jpg
发表于 2023-6-8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PXG 于 2023-6-8 10:12 编辑

2TB  大家基本都是全盘SLC缓存的策略 所以都在200GB以上,假设主控不随时回收,得300G才能测出来
记错了,也有动态SLC策略的,像稳妥一点测就打包1TB的电影等大文件往里塞看看写到多少掉速
发表于 2023-6-8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除了测缓外,还得测边写入边回收,我搞了6条4t,测满盘有点难度啊
 楼主| 发表于 2023-6-8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PPXG 发表于 2023-6-8 09:29
2TB  大家基本都是全盘SLC缓存的策略 所以都在200GB以上,假设主控不随时回收,得300G才能测出来 ...

好吧,好久没关注SSD知识面落后了,等我找个散热马甲,然后测一次全盘写入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23-6-8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brucelee1126 发表于 2023-6-8 09:33
你除了测缓外,还得测边写入边回收,我搞了6条4t,测满盘有点难度啊

可以半夜测,睡醒估计就测完了。
发表于 2023-6-8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不买爱国者P7000z ?
 楼主| 发表于 2023-6-8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jie_chen 发表于 2023-6-8 09:41
为什么不买爱国者P7000z ?

给轻薄笔记本用,特意买个功耗低,发热小的。
发表于 2023-6-8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2T的盘,空盘200G写入掉毛速啊。。。
现在都直接开1/3空间SLC cache,你这是多久没买固态了

写满1T以后,半盘再测现实一点

不要忽略固件策略对性能的影响
发表于 2023-6-8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岳耳 发表于 2023-6-8 09:43
给轻薄笔记本用,特意买个功耗低,发热小的。

我P7000Z就放笔记本上了。而且是主盘。
发表于 2023-6-8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不是说p5000z用的颗粒是有问题的颗粒吗,x2-9060的那个,有掉盘风险的颗粒
发表于 2023-6-8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岳耳 发表于 2023-6-8 09:43
给轻薄笔记本用,特意买个功耗低,发热小的。

P7000Z发热很低,比东芝的RC20低15-20°
 楼主| 发表于 2023-6-8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CRazy-牛牛 发表于 2023-6-8 12:10
P7000Z发热很低,比东芝的RC20低15-20°

二者指标上最大功耗差不多,但是实际功耗和读写速度是成正比的。
发表于 2023-6-8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测这个缓外的目的是什么?看评论好像说各种极限操作才触发这种状况。。
发表于 2023-6-9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子的测试一半没有特别大的意义了,日常家用不会有这么高压力的使用环境,如果是特殊行业会考虑选择更加成熟稳定的产品.
 楼主| 发表于 2023-6-9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zyp527 发表于 2023-6-8 11:14
主要是不是说p5000z用的颗粒是有问题的颗粒吗,x2-9060的那个,有掉盘风险的颗粒 ...

P5000今年新出来的,那个9060问题好像是2年前的了,现在应该解决了吧。

发表于 2023-6-9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岳耳 发表于 2023-6-9 17:36
P5000今年新出来的,那个9060问题好像是2年前的了,现在应该解决了吧。

之前我发帖问过,有人说还是x2 9060的
 楼主| 发表于 2023-6-9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zyp527 发表于 2023-6-9 17:38
之前我发帖问过,有人说还是x2 9060的

看过那张图,长存已经召回了,上面也有解决方案,时间过去那么久,新出的颗粒肯定会把已知问题解决的吧。
发表于 2023-6-9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岳耳 发表于 2023-6-9 17:36
P5000今年新出来的,那个9060问题好像是2年前的了,现在应该解决了吧。

看论坛里的专门记录所有硬盘型号和配置等的列表里,p5000z用的是X2 9060,也是128层的,你可以找工具直接读一下呗,如果不是就踏实了,是就看运气吧
发表于 2023-6-9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岳耳 发表于 2023-6-9 17:42
看过那张图,长存已经召回了,上面也有解决方案,时间过去那么久,新出的颗粒肯定会把已知问题解决的吧。 ...

后来长江存储出了X3 9060,是解决了,就是不知道爱国者用的是不是新的X3的,看群里的资料表是X2的,最踏实的方法是你用工具读取一下实际情况就知道了
 楼主| 发表于 2023-6-9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zyp527 发表于 2023-6-9 17:42
看论坛里的专门记录所有硬盘型号和配置等的列表里,p5000z用的是X2 9060,也是128层的,你可以找工具直接 ...


现在128层的X2 9060还是主力产品,也没有停产,有问题的一年前就开始召回了,而且是长存主动召回的。新批次的芯片肯定要解决问题的,所以就算是9060颗粒,我也不觉得有问题。
发表于 2023-6-9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岳耳 发表于 2023-6-9 17:44
现在128层的X2 9060还是主力产品,也没有停产,有问题的一年前就开始召回了,而且是长存主动召回的。新批 ...

那我就不清楚了,我之前也想买5000来着,后来群里问了,别人建议我是买7000,不过那会7000贵80块钱,不过最后我买了HP的FX900plus,是长存128层X3的颗粒,这个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价格到手477,同样2T
 楼主| 发表于 2023-6-9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zyp527 发表于 2023-6-9 17:48
那我就不清楚了,我之前也想买5000来着,后来群里问了,别人建议我是买7000,不过那会7000贵80块钱,不过 ...

你仔细看长存的原件,不要看发帖者夹带私货的说明,发帖者说这个问题无法解决,长存原件上说可以解决并且进行召回:

170601j6yzu55c9tu9bfi7.jpeg
发表于 2023-6-9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不确定,反正我买之前是搜p5000z的任何评测都没有,都只评测7000的,不知道为啥
发表于 2023-6-9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岳耳 发表于 2023-6-8 09:37
好吧,好久没关注SSD知识面落后了,等我找个散热马甲,然后测一次全盘写入看看。 ...

昨天重做系统,拿sn550 1T放在绿联全铝固态盒子里试着考了点数据,然后停了好一会,整个都还是烫手,直接颠覆了我对sn550的印象。以前放在主机m2上,即便有读写也没感觉太热。

另外看了几个最近新入固态发帖,貌似现在这几个大容量固态温度显示都跟实际差很多。

以前手里有个三星固态,放在nas当缓存,一有大数据直接70°以上,虽然温度高,但是也基本不 掉速。
 楼主| 发表于 2023-6-9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jiano 发表于 2023-6-9 17:54
昨天重做系统,拿sn550 1T放在绿联全铝固态盒子里试着考了点数据,然后停了好一会,整个都还是烫手,直接 ...

长时间高速读写,就没有不热的固态。

当然实际使用中不会遇到这种情况。
发表于 2023-6-9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岳耳 发表于 2023-6-9 17:58
长时间高速读写,就没有不热的固态。

当然实际使用中不会遇到这种情况。 ...

这次是各读写一次系统安装包测了下速度,然后就插着放那好几分钟,然后一模还是热的。
发表于 2023-6-9 22: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续大文件写入肯定火热的,我这次搞得7000Z,然后把换下来的pc005的512g装黑裙上,倒了300多g数据过去,还是从sata固态里倒过去的,结果大概写了一大半的时候说是超过70度,过热给自动关机了。,之前两年了这块盘我都是放台机里做主盘,基本没有连续大文件读写,温度一直很清凉。
发表于 2023-9-6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jiano 发表于 2023-6-9 17:54
昨天重做系统,拿sn550 1T放在绿联全铝固态盒子里试着考了点数据,然后停了好一会,整个都还是烫手,直接 ...

即便是sata协议的860evo M.2版本的连续写入的时候一样很烫,几瓦功耗虽然不高,但是只靠被动散热的规模根本不够,该烫一样烫

另外软件显示的温度看看就好,要准确得上热成像
发表于 2023-9-6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段式不是大量测评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28 14:15 , Processed in 0.026932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