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楼主: maniacwj

[主板] 有没有关于主板供电详细科普的贴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20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maniacwj 发表于 2024-8-20 21:30
能把一个事儿说得简单易懂,真是门技术!

不,是艺术!

电感也是储能。
下桥Mos并联,两颗Mos分担热量,增加电流。
发表于 2024-8-20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maniacwj 发表于 2024-8-20 21:30
能把一个事儿说得简单易懂,真是门技术!

不,是艺术!

我记得当初作者说构思buck电路的时候,电感只有一个作用,即给电容充电的时候减小充电电流,然后为了防止电感在开关管关断时候出现反向高压,所以增加了个保护二极管,原来的二极管放置在电感两端

后来发现,二极管放在电感另一条回路里面可以续流,大大提高了效率,就有了著名的buck降压电路。

再后来分析的时候就精彩了,各种电路分析方法全招呼上了,其实当初真没想那么多。

现在主板供电普遍是4通道的,每个通道不会同时导通,而是依次导通,理论上占空比要控制在50%以内,也就是说,每一路上管理论上只有最多12.5%的时间导通,其他时间都是下管导通,现在知道为啥下管发热那么多了吧。

这个时候就要计算上管的峰值电流了,峰值电流由电感量和Vin-Vout的压差计算得来,根据峰值电流再选上管mos。假设有6相通道,那峰值电流将提高50%,这个时候非常有必要并俩mos。所以不是相数越多越好,对上管的要求高到离谱,普遍的做法是4相,每相控制两组buck,这样可以组成伪8相供电。

下管mos工作电压较低,电流大,并两个就好,并3个以上不均衡的概率大,会导致寿命急剧降低
 楼主| 发表于 2024-8-21 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dcl2009 发表于 2024-8-20 22:46
我记得当初作者说构思buck电路的时候,电感只有一个作用,即给电容充电的时候减小充电电流,然后为了防止 ...

懂了80%,感谢解惑

回到具体的主板供电上来,比如一块普通的主板,供电部分采用4相直出,使用1电容+1电感+1上2下MOS的结构。那么,这块主板的最大供电电流,是由4颗上MOS决定的?比如采用4C10N这颗MOS,它的最大电流值是47A。那么这块主板的最大可提供电流就是47*4=188A?
发表于 2024-8-21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vinho86 于 2024-8-21 07:29 编辑
maniacwj 发表于 2024-8-21 01:53
懂了80%,感谢解惑

回到具体的主板供电上来,比如一块普通的主板,供电部分采用4相直出,使用1电容+1电 ...


最大供电电流,是由8颗下MOS决定的。
上MOS只管流入12V的量。下MOS管的是如何分配上MOS流入12V的能量,按照PWM IC的信号开关,供应大电流并维持输出电压稳定。

比如采用4C10N这颗MOS(假如下MOS同型号),它的最大电流值是46A(@25摄氏度下)。那么这块主板在25摄氏度下最大可提供电流的确是46*8=368A。
但要考虑带载时的温度,以附图红框内80摄氏度的电流34A来算,仅为34*8=272A

4C10N应该就是下面的安森美NTMFS4C10N
微信图片_20240821072028.png
发表于 2024-8-21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maniacwj 发表于 2024-8-21 01:53
懂了80%,感谢解惑

回到具体的主板供电上来,比如一块普通的主板,供电部分采用4相直出,使用1电容+1电 ...

这就要说到buck的带载能力了,其实对外是靠电容输出电流的

buck电路的精髓就是电感给电容充电,电容对外放电,充电时候要考虑电容的另一个参数叫交流内阻,放电的时候要考虑电容的直流内阻,交直流内阻合称ESR,ESR低BUCK瞬时带载能力强,有的甚至能高过持续电流的3倍。

你说的这个应该是持续电流输出能力,不考虑损耗,稳态的时候充放电是等功率的,确实mos决定了电流输出大小。一般来说下管影响更大一些,毕竟下管持续电流更大一些,这牵扯到mos持续电流这个参数,一般来说会选最差工况的百分之30-40计算,比方说最大电流是47A,那么实际设计的时候不会超过18A,我一般按照百分之20,也就是9A左右设计电路。

上下管这个问题需要具体分析,比方说我前一段时间做的单模块5000A的设备,550v变到1-5v,上管是个H桥,基本上不发热,下管顶不住,怎么办?只能选几个大的二极管并联解决,二极管抗造。
发表于 2024-8-21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业余电子工程师路过

楼主可以用另外一个关键词去搜索: 《精通开关电源从入门到放弃》
 楼主| 发表于 2024-8-21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dcl2009 发表于 2024-8-21 09:02
这就要说到buck的带载能力了,其实对外是靠电容输出电流的

buck电路的精髓就是电感给电容充电,电容对外 ...

懂了一部分,需要慢慢消化一下,感谢科普

为了部落
发表于 2024-8-21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清楚  买贵的 多销量的 见光率高的·
发表于 2024-8-21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maniacwj 发表于 2024-8-21 13:59
懂了一部分,需要慢慢消化一下,感谢科普

为了部落

哈哈,血与荣耀
 楼主| 发表于 2024-8-21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kevinho86 发表于 2024-8-21 07:24
最大供电电流,是由8颗下MOS决定的。
上MOS只管流入12V的量。下MOS管的是如何分配上MOS流入12V的能量,按 ...

感谢艺术家的科普,简单易懂

请教一下我的疑惑:比如具体到GIGABYTE B450 AORUS ELITE这块主板,它是4相供电,MOS是采用1*HIGH SIDE FET/MOS,型号4C10N。 4C10N.JPG

2*LOW SIDE FET/MOS,型号4C06N。 4C06N.JPG

那么,这块主板的总供电能力,应该是以上MOS的4C10N*4来决定的吧?也就是25度环境下46*4=184A。80度环境下34*4=136A。

毕竟,如果按下MOS/4C06N算的话,就是25度环境下69*8=552A。80度环境下52*8=416A。这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以我肤浅的电气方面知识,电压可变,电流恒定。上MOS共4颗,最大接收电流的能力也决定了这块主板的最大供电电流能力。不知道这么理解对不对?

然后就是困扰我很久的疑惑点,既然下MOS的负担大/发热高。那采用一上两下的结构设计可以理解。但上MOS为什么不使用能通过更大电流的型号,来显著提升主板整体的供电能力?是基于成本考量?还是其它因素导致?
发表于 2024-8-21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vinho86 于 2024-8-21 15:07 编辑
maniacwj 发表于 2024-8-21 14:30
感谢艺术家的科普,简单易懂

请教一下我的疑惑:比如具体到GIGABYTE B450 AORUS ELITE这块主板,它是4相 ...


以Ryzen 9 5950X为例,简单按TDP 105w算(非准确数值,仅作参考)
105w / 12V=8.75A
即使算上PBO之类的睿频技术上到250w,再算上90%效率
250w / 90% / 12V=23.15A,
这样的数值,即使单上MOS也未必需要使用更高规格的MOS管。
始终MOS管流过电流越大,损耗越高,发热越高,内阻也会相应越大。
分为多相供电,就是减轻各个MOS管的发热,降低内阻,降低损耗。
而且单个MOS管规格越高,虽然内阻变小,连续电流变大。
但某些影响MOS损耗的寄生参数会变得难看(这个就要自行去找找"MOSFET选型“资讯)。

补充:其实真的不需要太过深入了解的,太过深入了解,你会发现你会学到更多平日用不到的讯息
我只是对电这方面有兴趣,才会去了解
发表于 2024-8-21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maniacwj 发表于 2024-8-21 14:30
感谢艺术家的科普,简单易懂

请教一下我的疑惑:比如具体到GIGABYTE B450 AORUS ELITE这块主板,它是4相 ...

下mos更大的电流,储能的电感/电容体积恐怕要翻倍不止,2个下mos就决定了上mos的范围;
 楼主| 发表于 2024-8-21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kevinho86 发表于 2024-8-21 15:02
以Ryzen 9 5950X为例,简单按TDP 105w算(非准确数值,仅作参考)
105w / 12V=8.75A
即使算上PBO之类的睿 ...

但是以我实际软件读数来看,5950在使用中实际需要的也不是12V的电压啊,而是1.1V-1.4V的电压。还是以它105W的TDP来计算的话,它所需要的电流就是105/1.2=87.5A。

我把5950开启PBO后,功耗限制在170W,那它所需要的电流就是170/1.2=142A。也不算小了。单MOS或3MOS也撑不住吧。

不知道我这么理解对不对。
发表于 2024-8-21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vinho86 于 2024-8-21 16:22 编辑
maniacwj 发表于 2024-8-21 15:59
但是以我实际软件读数来看,5950在使用中实际需要的也不是12V的电压啊,而是1.1V-1.4V的电压。还是以它10 ...


你测得的是下MOS的输出电压了,这是需要12V降压而来。

你40楼是问“上MOS为什么不使用能通过更大电流的型号,来显著提升主板整体的供电能力?是基于成本考量?还是其它因素导致?”
所以我是以上MOS来做例子

建议你先去看看《开关电源入门》
 楼主| 发表于 2024-8-21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kevinho86 发表于 2024-8-21 16:18
你测得的是下MOS的输出电压了,这是需要12V降压而来

是啊,实际使用中,CPU所需要的电流并不算小,所以我才挺疑惑。因为我所了解到的是电压可升降,而电流不变。所以多相供电,上下桥MOS中。上MOS所可以接受的总电流,是不是可以看作是这块主板的供电电流上限了?
发表于 2024-8-21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maniacwj 发表于 2024-8-21 16:24
是啊,实际使用中,CPU所需要的电流并不算小,所以我才挺疑惑。因为我所了解到的是电压可升降,而电流不 ...

不是,你算得不对,里面还有很多东西,datasheet上面的数也不是你理解的意思。
最后都是散热限制,平均下来每项25-30A就到头了,不用更好的是因为不合算
发表于 2024-8-22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桥cpu电压是1.x伏
上桥输入时12V
能量不变的情况下
下mos电流大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26 16:11 , Processed in 0.010770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