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1325|回复: 3

[电脑] 50系最新甜品卡,影驰 GEFORCE RTX 5060 Ti 魔刃 MAX OC 评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7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 年 4月 16 日,影驰为 RTX 50 系家族注入全新活力 ——GeForce RTX 5060 Ti 魔刃显卡。作为 50 系显卡中定位 “入门级甜品卡” 的核心成员,它精准卡位主流玩家需求,在性能、功耗、尺寸与性价比之间达成巧妙平衡。延续 “刃 BLADE” 系列的紧凑设计基因,该卡以 2槽轻薄身段、高效散热方案及 DLSS 4.0 专属优势,成为预算中等却追求 2K 光追体验与生产力效率用户的理想之选。

DSC02080 拷贝.jpg

显卡规格

影驰 GEFORCE RTX 5060 Ti 魔刃MAX OC采用 全新一代 NVIDIA Blackwell 架构,搭载全新第四代RT Cores和全新第五代Tensor Core,GB206-300核心。拥有4608个CUDA核心,加速频率为2602MHz,16GB 超大容量GDDR7 显存,显存位宽 1280-bit显存频率高达 28Gbps。

未标题-4.jpg

外观设计

影驰 GEFORCE RTX 5060 Ti 魔刃MAX OC外观设计在简约基调中融入巧思,既满足小机箱装机的兼容性,又通过细节处理提升视觉层次感。显卡全长 304mm,宽度 125mm,厚度仅 40mm(标准双槽),严格遵循 NVIDIA SFF-ready 标准,即便在 ITX 紧凑型机箱中也能轻松安装,彻底打破 “高性能显卡必占空间” 的传统印象。

DSC02035 拷贝.jpg

导风罩采用双材质拼接工艺:主体部分为磨砂质感的哑光黑,触感细腻且不易沾染指纹;边缘与导流槽区域则以亮面钢琴烤漆点缀,形成 “哑光为主、亮面点睛” 的视觉对比。左侧醒目的 “咒文” 图腾以亮面材质浮雕呈现,在灯光下投射出神秘纹路,为纯黑机身注入独特辨识度。三把 9cm 环形风扇采用半透明黑色扇叶,中央轴心嵌入黄色点缀,与顶部边缘的同色系装饰条相呼应,低调中暗藏活力。

DSC02038 拷贝.jpg

显卡顶部与右侧预设磁吸式 LOGO 灯安装槽位,用户可根据机箱摆放方向自由调整位置,使灯光焦点始终朝向视觉中心。LOGO 灯支持 ARGB 同步,通过影驰自家软件或主板控制工具,可与整机灯效联动,而移除 LOGO 灯后,显卡即刻回归极简无光形态,适配 “无光污染” 装机需求。

DSC02051 副本.jpg

DSC02025.jpg

背板与散热细节

全尺寸金属背板以黑色为主色调,中央冲压白色 “BLADE” 系列 LOGO 及 “GEFORCE RTX” 字样,边缘环绕细腻的镭射纹路,提升整体精致度。背板右侧采用大面积蜂窝状镂空设计,与显卡内部散热鳍片直接对应,形成 “进风 - 散热 - 出风” 的贯穿式风道,有效降低核心与显存温度。

DSC02058 拷贝.jpg

顶部左侧的条形镂空格栅不仅增强散热效率,更与导风罩的咒文图腾形成设计语言上的呼应,细节之处可见匠心。

DSC02055 拷贝.jpg

DSC02078 拷贝.jpg

影驰RTX 5060 Ti 魔刃搭载了“刃x圣散热系统”,配置了三枚90mm风扇,采用环形链结构的7 片三折扇叶,同噪音下风压提升15%,同转速下噪音降低5%风压提升10%,在待机状态下,显卡风扇支持空闲停转功能,能够大幅降低噪音,提升风扇寿命。

DSC02036 拷贝.jpg

开放平台满载运行 FURMARK 10分钟,核心温度稳定在 65℃,显存温度 54℃,得益于均热板与热管的高效散热,长时间游戏无需担心过热降频。

10_AgAACM67QIInM-IN_2pHGYWz7_EVdt5h.png

供电与接口

影驰 GEFORCE RTX 5060 Ti 魔刃MAX OC 默认TGP功耗为180W(MAX:200W),常规的PCI-E 8PIN供电既能为显卡提供充足动力,相对于12VHPWR电源转接线安装起来更加便捷。

DSC02061 拷贝.jpg

视频接口配置为 3×DisplayPort 2.1b 与 1×HDMI 2.1b,支持 8K@60Hz 及多屏输出,满足高端显示器或多屏工作流需求。

DSC02054 拷贝.jpg

随机附件

附件方面,包含了快速安装指南、显卡金属支架和ARGB显卡同步线缆。

DSC02063 拷贝.jpg

显卡拆解

拆解后可见,影驰为 RTX 5060 Ti 魔刃构建了 “均热板 + 热管 + 鳍片” 的三维散热体系。 采用3*Φ6mm的镀镍复合热管,GPU铜底覆盖核心,拥有合金压铸中框加强件,搭配回流 焊工艺与金属背板,确保热量快速导出。显存颗粒与供电模块均覆盖高导热系数硅脂贴,核心热量经均热板扩散后,由热管进一步分摊至两侧鳍片组,配合三把高风压风扇,形成高效热循环。

DSC02064 拷贝.jpg

DSC02066 拷贝.jpg

采用8层非公版PCB,设计紧凑、布局合理,长度约为散热模块的40%大小。采用6+2相供电设计,核心代号 GB206-200-A1 ,周围和PCB板背面各分布 4 颗三星 K4VAF325ZC-SC32 显存颗粒(单颗 2GB,总计 16GB GDDR7)。

DSC02075 拷贝.jpg

性能测试

显卡:影驰 GEFORCE RTX 5060 Ti 魔刃 MAX OC
CPU:AMD R9 9900X
主板:微星 MPG X870E CARBON WIFI
内存:宏碁掠夺者 星舰 DDR5 6000 16GB*2
SSD:西部数据SN850X 1T
电源:微星 MAG A850GL PCIE5

基准性能测试

以3D Mark作为显卡基准性能测试,其中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三个项目分别测试的是显卡在DX11游戏中的1080P分辨率、2K分辨率和4K分辨率下的性能指数,Time Spy、Time Spy Extreme两个项目则是显卡在DX12游戏中的2K分辨率和4K分辨率下的性能指数,SpeedWay和Port Royal是测试的显卡实时射线以及光线追踪的性能指数。搭载Blackwell架构的全新一代RTX 50系列图形处理器实现突破性性能跃升,在光线追踪运算与复杂三维渲染等专业图形处理场景中展现出了显著的技术优势。在基准测试中的综合性能表现较前代RTX 4060 ti提升幅度达到20%至35%。

17_AgAACM67QIL5wJ5A9NFK5qC5dhQA2PmF.png

游戏性能测试

作为 50 系甜品卡的 “入门担当”,RTX 5060 Ti 魔刃在游戏性能上较前代 RTX 4060 Ti 的提升也是有目共睹。本次测试分别选取了3款网络游戏和3款3A游戏,在2K分辨率高设置下,6款游戏均能达到畅玩的要求,性能相较RTX 4060 Ti 最高提升33%。

18_AgAACM67QILLK8UXBQ5Ep6xnqHvB71X9.png

第五代 Tensor Core 带来的 DLSS 4.0 技术是 RTX 5060 Ti 魔刃的核心优势之一。区别于前代 DLSS 3 仅支持 2 倍帧生成,DLSS 4.0 在《赛博朋克 2077》《黑神话:悟空》两款游戏中可实现 300%的帧生成,且依赖全新 Transformer 模型,画面细节(如复杂场景的反射、阴影)还原度提升 显著,锯齿与伪像明显减少。真正让主流显卡实现 “高分辨率高画质畅玩”。

19_AgAACM67QIJj8mrnJGhHsIP0mg5WsMx3.png

AI 性能测试

在AI 应用场景,RTX 5060 Ti 魔刃同样展现出甜品卡的全能性。Blackwell架构相比上一代SERe提升了2倍,混合负载处理速度更快。第四代RT核心和Tensor核心的升级,使其在光线追踪和AI计算方面性能出色。在Procyon AI 图像生成和文本生成测试中,性能相较4060 ti均有明显提升。

20_AgAACM67QIInfpuFgTdFSoL2Yxrq1eiJ.png

21_AgAACM67QIJiLROxuwZHD7YcSZEwCx1b.png

总结

影驰 GeForce RTX 5060 Ti 魔刃凭借紧凑的 SFF 设计、扎实的散热用料与均衡的性能表现,成为中端市场的性价比之选。其2 槽厚度兼容 ITX 机箱,180W 功耗控制适配主流电源,无论是游戏还是 AI 应用,均能提供稳定高效的体验。对比同价位竞品,魔刃在散热、噪音与扩展性上优势明显,适合注重装机灵活性与综合性能的玩家。如果要选出一款 “无需顶级配置即可享受次世代画质” 的显卡,这款 50 系甜品级守门员无疑是当前市场的优选答案。

评分

参与人数 2邪恶指数 +20 收起 理由
TernenceS + 10
hudizhoutube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4-17 11: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4-17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4-22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4060 有接班人了。。。。

等价格稳定了,双风扇的可以计划入一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25 21:03 , Processed in 0.010975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