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arbury 于 2025-4-30 20:54 编辑
不水不装机
一直想整一个养老的 适合随便变更平台和显卡 水冷基座
一个机缘巧合 超低价搜刮到一台特别新的1000D
于是各种想法 涌上心头
这是之前的样子
老平台 新显卡
能买到的HK厚排都买了 还差2个 预定了2个月不发货 无奈之下只能选欧酷HPE系列45厚(EK听说是用的非紫铜被到处吐槽中)
冷排选择 厚了夹汉堡跟前面打架 薄了或是360夹汉堡意义又不大 而且前顶会镂空会很奇怪 就像苹果被咬掉了一大口
前面准备了2个AQ480+2个AQ360 结果翻车翻的车毁人亡 AQ的冷排 统一145宽度 根本怼不上去
老平台装完后试水 还发现一个泵转子噶了 又拆又换
规矩ID不能漏
各种45度姿势
正面总算是横平竖直
四个AQ D5双泵盖 很威武
双水路 显卡双D5 + 双480
CPU 双D5 + 双480 + BP DDC4.2
水路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换平台 不用重新拆装 定孔位了
水箱固定地板 做了2版 第一版3MM亚克力太软 毫无支撑力 故改了一些小细节重做3MM铝板
20MM宽的穿板条做的很长 就是为了可以随时移动 这也是横管的方便之处 哪怕以后的显卡竖装 这长度也没有影响
右边 水箱 泵 和冷排 一统 再也不用折腾了
防水阀也安排在水路 底端
AQ负压 一个就够 因为这个负压仅支持单泵使用 双泵盖无效 仅仅是为了排气更便捷
来看看这流量 这才是合格的水冷系统 这400多的流量 都感觉意外
水冷效率说 杜绝水道板(流量杀手) 尽可能不用直角90 接头越多 漏水风险更大
俯视
最后背管尽可能缩短水路
这个背面 有大福利 目测 后面还能堆上5-6个DDC 左边 后边 都能堆 前提是尽量使用超薄泵盖
奥对了 请务必 无视背面的走线
嗯 还没来得及整理 所以 先这样吧
等明天OC 评测完毕 最后再花几天时间去整理这些蜘蛛网 反正后边有2个小门 关上啥也看不见
多谢捧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