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装了两台S-Works了,终于,轮到我了...生活也算是好起来了...
这台车其实有点奇葩的,这个涂装这个尺码我在去年秋季的时候入手了,放在车店,整个冬天都没骑过一次,开春了觉得自己身体驾驭不了竞技车架于是先后出掉了自己的SL8 Pro车架火龙果以及那台没有装车的全新SL8 S-Works版,谁收的呢?论坛会员...还是个老会员...咸鱼找我的加了微信最后交易愉快那哥们甚至还发了开箱...感动...详见: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691922-1-1.html
然后我在那个时候入手了一台BMC的耐力车架以为到此为止骑吧...结果骑了才知道耐力车架原来如此无趣如此不灵活...
结果踏嘛的骑着骑着身体逐渐又适应又觉得自己行了再想入SL8的时候...Pro车架既然都体验过了总得S-Works一回吧,再去问上海代理(长宁店起点)好家伙...58码现货的只有一个涂装...就是踏嘛的...我咸鱼卖掉的那个...涂装...缘...妙不可言啊...得了就乖乖二进宫吧...
其实这个涂装我是当初发布一眼就喜欢上了,我的要求很简单,亮漆不要亚光漆,然后配色尽量不主流有自己的个性,最后Logo尽量低调,所以这个涂装会一眼喜欢上入手,到如今再二进宫,除了爱无它...当然你要问我现如今SL8最喜欢的涂装嘛,可能是FDJ车队队版那个红蓝配色...不重要,那个还在加价和搭货中就跟我没什么关系了...
这个帖子我尽量把我这差不多2年入坑公路车的一些器材折腾以及骑行的所有收获夹杂着这台SL8的开箱一起一并奉上,想到哪里说道哪里如果觉得乱...觉得乱也没办法讲究着看吧.
首先我骑了2年多发现,大部分人就是30km/h匀速,注意,这个是码表上的数据,并不是实际骑行的匀速,但凡骑过车都清楚码表的匀速是要比正常骑要慢的,因为有加减速有红绿灯,总之大部分人如果你不去专门做功率训练那么就是30km/h匀速的水平了,在有了这个认知之后很多器材特别是带上"气动"二字的器材其实就跟我完全没有关系了,因为我发现大部分的气动优化起码得有35km/h匀速以上才开始刚刚发挥作用,因此Zipp的454我入手过,意思不大,低框353才更适合我,我体重大,夏季85kg冬季88kg左右,上下坡都是巨累人的,低框轻轮子起脚快反应快低功率车友极度友好,至于高速巡航嘛,有氧训练达到目的即可并不需要盯着匀速如何如何,而且匀速越高摔车越惨,请大家认真对待公路车的骑行目的,对我而言只是有氧锻炼速度不求更快但也别太低那样就没有乐趣了.
之前Pro车架在用的原厂一体把,继续沿用了下来,420-100的数据,我的Fitting其实宽度是440的,但太宽了控车以及购买难度都会增加,刹把微微内撇一点缩小一个尺码正正好好,至于为什么是100而不是我这个车架正常110的长度,核心力量不够,SL8的几何我要趴的更低那么离开身体越近就相对越轻松,Fitting师那试过110暂时还是有点累所以就100吧,坏处是上身不够伸展坐垫微微靠后即可曲线救国.
拆上一台SL8的时候顶盖给弄没了...买了个第三方的踏嘛的居然比原厂的还更重...这种退步的心情件真的是换上后心情都全无,甚至为了统一颜色我还重新买了中间那颗螺丝真踏嘛的浪费钱...
坐垫这种东西习惯了就不随便再换了,骑行裤和坐垫这两样东西我是一直认为一步到位吧,别瞎折腾,我还有个钛轨带内置3D打印缓冲材料的Power ARC,那个除了重一点其实真不错缓冲要比S-Works版好但比外露3D打印版要坐得更实,属于被边缘化的好东西,强烈推荐这两个,3D坐垫那个买过3还是4个都出掉了,屁股的着力点很虚...不太喜欢...
锁踏我要好好说说了,之前都是用的DA,这次换车就随便买了个wahoo的棒棒糖谁知道骑了没几次踩踏的脚感明显增加啊,相比DA踩下去是一个面的区别,棒棒糖更是一个点,点跟面最大的区别就是点更容易清楚发力点,于是就能容易上新手控制发力和寻找发力的实际,总之DA锁踏都被我出光了现在只用棒棒糖.PS,棒棒糖的锁踏别用低张力除非你完全不摇车,必须标准张力但说实话标准张力新的状态上锁需要的力是真的大...不知道过段时间会不会好点...如果你想尝试就买Zero版钛的轴+自带标准张力省得重复开销了.
然后好说重点"为什么又是SL8了?",我也算是骑过一些公路车车架了,实事求是来说,SL8除了因为是竞技压缩车架的缘故,大部分人骑这类车架选择跟自己Fitting数据想匹配但又上身趴的不够低(柔韧度不够)的话,就会显得车架小,但也是因为压缩竞技车架的缘故,SL8的刚性和灵活度哪怕我58码都至今无法超越,特别是当我骑过耐力车架再对比SL8,从过弯的压弯信心,到直道躲避窨井盖SL8只需要身体一扭车头立刻跟着就走的那种灵动性,SL8给我的印象实在太过深刻,思前想后我每次也就骑个20~30km还需要耐力车架?不需要的...怎么爽怎么来,体验如何好如何来,这里有个重点,一般人骑公路车匀速可能很难上去,但我们可以改善的就是无法量化的骑行当中的体验,我一直对比和反复优化的就是这个,不能量化,但可以对比得出,各方各面的,后面我还会重点说说轮组.
这个前刹的转换板本来以为会跟Logo的荧光色比较搭谁知道一个是黄色一个是绿色完全不同...回头会换成黑色不瞎折腾了...全车DA大套现在DA大套很便宜了1.2W的样子,然后碟片之前论足上的MT800不是MT900这个我实际对比过,重量一样区别只是导风板一个银色一个黑色.PS,我前后碟片都是160mm因为我体重较大,后面140mm制动信心是明显不足的.
把带是买了不知道多少套的飞贼真皮系列,熟悉的手感.
这个角度很清楚微微内撇,这样的设定20km连续骑行不休息手掌也不容易酸麻,缺点嘛摔车可能会导致手柄破损.
这个涂装其实很冷门,很难撞车,冷门到随便买现货一堆,但其实非队版的涂装里我就直觉一眼相中这款而且只有这框,其它非队版的涂装完全没有一款我能看上的...这大概就是一眼美人的感觉吧.
曲柄我是有一套多的Rotor的,考虑到这台车全DA甚至连中轴都没换陶瓷中轴只是DA普通中轴所以就没再去更换了,175mm的曲柄真的难买啊...50/34T.
上海的道路别说前盘从来不切飞轮都可以直接无脑11-30T...直装尾钩还是要换的.
重点来了,垫圈,留多少?这个事情是我骑行公路车2年多来一直纠结也一直在实践的,首先垫多了,丑啊,"坐垫和车把落差那么小你骑什么公路啊改骑平把吧~"一定会有这种巴子不理解中年人的苦,但反之,人的身体其实适应能力很强真要低只要坚持一周骑个3~4次也没有什么适应不了的,但,还是原先上面的那个问题"你骑公路车到底追去的什么?",像我,纯粹只是有氧锻炼,所以所谓的趴更低风阻更小可以更快没有意义,快了反而摔车更惨不安全,SL8的说明书里是"最低保留30mm的舵管垫圈高度"所以我就30mm不多一个也不少一个,对我而言不在有氧训练过程中伤害身体以及能让有氧训练安全高效的完成才是重点,趴更低骑更快年轻人去追求吧,中年人很早就祛魅了~
最后就是外胎了,低框+30的真空外胎打个75psi真的是舒舒服服,我对比过开口28+TPU的体验说实话,截然不同,后者一脚下去响应巨快,但颠以及...匀速真的不会更快...所以DA轮组慢慢出掉换上30真空就这样吧...
好了,这篇开箱杂交着大量这2年多以来对于公路车骑行的理解和分享,再次感谢闪电长宁店起点店长阿曼达的热情服务.
以及店内老技师张师傅的N次装车,本来想去给张师傅拍一张找装车照的谁知道张师傅效率太高等我要去的时候车都已经装完了...
就用一张提车时候的照片结束这篇开箱也重启SL8的骑行之旅吧~
端正态度,安全骑行,避免摔车,骑帅不骑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