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动巨人的夜神,Voigtlaender 50 mm / 1:1 Nokton
前阵子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为大家开箱了Leicai的复刻初代夜神Noctilux-M 50 f/1.2 ASPH.详见: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426313-1-1.html箱呢,是开完了,镜头呢,还在继续崩,已经崩到了将近3.5W的区间(99新二手),厚礼蟹...
不过在开箱那只镜头的期间,我突然发现到了又一只50mm的大光圈镜头,来自福伦达的50 F1...虽说福伦达的50mm f/1.2早就已经通过自己的性价比拥有了绝对的拥护者,可如今国内行货售价高达18800的新50mm f/1.0,当时看到的第一反应就是:要么Voigtlaender傻了,要么这头很强...于是抱着疑惑的心情上网搜了下好家伙,入吧...
这颗头上市初期供不应求,一方面是因为相对而言的性价比,毕竟F/1光圈的魅力和F/1.2又是两个世界的概念...理解一下,大光圈领域真的很卷,更别提50mm这个焦段本身已经够卷了.所以听说敢卖这个高价,必然是有点东西的,62mm的NV镜尺寸,很好,是个大家伙,最近对焦距离0.9m,比Leica近了0.1m,意义不大,重量嘛,确实484g不轻,和M11一套挂在脖子或者肩膀上,明显的沉重感,不过相信没人会拿这个头当挂机头吧?
到手后第一感受,这头的焦内真的锐,毕竟我这阵子正好在用Leica复刻的50 f/1.2,相比那只Voigtlaender的这颗是真的锐利.
那么如果当f/1.0如此之大的光圈可以做到焦内锐的时候,拍人(猫)像的时候会是怎样的结果呢?除了脑袋,其它都是虚的...这是必然的,因为光圈实在太大了,脖子开始必然虚,此外就是非室外的低亮度灯光下,这也是"夜神"名字的由来,看猫的眼球,其实已经有半圆了,但ISO,快门,等等,f/1.0所换来的低环境光下的优势,一目了然.
再来看焦外,这也是人像头很重要的氛围感的奠基,总体而言这颗头的焦外并没有Leica 50 f/1.2那样非常明显的螺旋焦外,那是因为...Leica的 50 f/1.2的球形畸变严重,导致了焦外会有明显的螺旋状,氛围感是有了,但畸变带来的中心区域外凸的现象也很困扰.
本质上焦外依然奶油般的化开,非常舒服,非常自然,虽然不像Leica 50 f/1.2那样有螺旋焦外营造别样的氛围,但畸变的可控性带来的是确实全方位的胜出,当然我知道对比复刻老头并不公平.
再来看看逆光下的表现,依然无可挑剔,活该Voigtlaender把这颗头的定价放的如此之高,从光学素质上Leica的Noctilux都直呼"专业"...
所以到底什么是"焦内锐焦外柔"?我觉得这张样照很能说明问题,不管放大与否,都能轻松"数毛"的焦内和虚幻但并不杂乱的焦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主题凸显了,背景则衬托出了该衬托的氛围感.
光斑的表现相比Leica f/1.2复刻规律性差了一些,但这是f/1.0,到了后面这点的光圈提升,严格意义上都不是一个级别的产品了,所以这颗头其实叫板的是现售的Noctilux 50mm f/0.95,但那颗被我卖了很久了...真的除了光圈大其它太一般了...
说了那么多我还没说这颗镜头的颜色,必须要承认,这颗头的颜色直出对比度好高,好高好高...好在数码时代,后期对于颜色而言是最不成问题的问题,颜色的浓郁度异常高,这个高是相比了Leica的一种Summilux系列的高,很50AA的颜色非常接近.
这张是Voigtlaender 50 mm / 1:1 Nokton拍的.
这张是Leica Summilux-M 35/f1.4 ASPH.拍的,两张放在一起对比,相同的题材,相同的景物,相同的背景,先说虚化,f/1.0无解,必然完胜,氛围感立刻不一样了,再看焦内,f/1.0居然不输...这就塔玛离谱了...毕竟f/1.0和f/1.4可以差了好几档...(这里故意算上了Lecai的某款Noctilux系列的f/1.25),最后还有色彩,这两张,Voigtlaender赢麻了...不过这个对比本身并不公平,因为出战的也并不是Leica的Noctilux系列.
再来谈谈所谓的"氛围感".
虽然我们都知道大光圈在拍人像的时候可以极度虚化背景换来主题的突出,也就是人物的脸部,但很多人却忽略了大光圈的另一个优势,就是中长对焦距离下对于背景的虚化,如下图,这是f/1.0在较远对焦距离下的样照,假设这张用的是f/1.4的镜头,那么背景基本上...就没什么虚化了...这一点Leicai的f/0.95也是一绝,毕竟最大光圈的王座依然还是那颗头的,有时候故意站远一点,再对焦,再拍摄,出来的氛围感和风格和近距离(通常最近对焦距离1m左右)是完完全全不一样的.
由于f/1.0的光圈实在是太大,太大太大太大...以至于拍人像至少亚洲人问题还没暴露出来(鼻梁不够挺),但一旦拍狗子,好家伙...除了眼睛鼻子都给直接虚了...
大光圈营造出来的氛围感首先是大光圈镜头的魅力所在,而需要大光圈的往往又都是人像照,大光圈的镜头会影响便携性,会增加重量和体积,甚至会让自动对焦(AF)准确性降低,可在Leica的M系统上,这些问题似乎...统统不见了...哪怕是400多克的f/1.0如此大光圈全金属镜头,加上反正压根没有AF,于是问题都得到了缓解...因此要玩大光圈,就别玩日系的那些带AF的头了,没意思~
目前我在用的是Leica M11的机身,所以围绕这个机身和这颗头简单分享一下使用上的感受.
镜头为全金属材质,表面的漆面为亮黑漆,但并没有Leica的黑漆那么蹭蹭亮,但又和现在亚光的M机身不是一种亮度.
没有月牙对焦指柄好评,我一再重复我不喜欢那个玩意...对焦环的旋转手感一级棒,阻尼微微的略大一点点,沉稳,这样的标定对于大光圈镜头很有用,毕竟有时候真的就...塔玛地使劲对...光圈换机械感无路松紧还是声音也都是一流水平.
细看镜头的外形细节,刻度颜色,数字等等方面都在模仿Leica的Black-Chrome Edition,除了漆面,因为Black-Chrome Edition用的是和现在M黑色机身一样的亚光漆.
关于上机...emmmm...应该是M11取消了底盖的缘故,所以这颗头的粗壮安在M11之后...居然镜头的底部超过了机身的高度...好在我平时还是会用皮套保护机身,所以这个问题算是曲线救国解决了...
这颗头真的很粗壮,这不是开玩笑...62mm的UV镜尺寸,连新夜神Noctilux 50 f/0.95都只用了60mm的滤镜,所以,它真的是很粗...遮光罩很复古,也是Leica复古老头的那种造型,由于我不喜欢套遮光罩所以就没一起拍.(感谢#12楼会员提供带遮光罩的样照)
这头放在M机身上,反而显现出了M机身的"瘦身"...
不过这依然是一颗不长只是粗的镜头,至少和Leica自家的镜头相比,这颗头并没有显得有多长,这点很重要,因为重心很重要,会影响操控的感受,也会影响驾驭的疲劳度增加.
总体而言,这颗头的造型非常低调,很符合Leica同样低调的M机身,加在一起的重量也绝对不是背不出门的那种,如果当你知道Noctilux 50 f/0.95的重量高达700g,但却光学表现我并不觉得优于这颗头的时候,确实,我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Leica穷途末路了,还是Voigtlaender发了逼疯打了鸡血了...
看多了,会觉得这颗头很有加粗的Leica Summilux-M 50 f/1.4 ASPH. Black-Chrome Edition,但粗的远远不止一圈,哈哈哈哈哈哈哈.
随便再来点样照,总之,这颗头物有所值,如果你对Leica原生没有"非它不可"的要求,也对没有镜头信息的需求的话,这颗头,已经远远超过了"可替代Noctilux 50mm"仅此而已的意义,就像我标题取的那样,这颗头的实力,是塔玛的撼动了Leica这个巨人的旗下Noctilux(夜神)系列的地位,不管国内上市1.5W还是如今1.8W,你所花的每一分钱,对于Leica而言,都是个笑话,笑话Leica韭菜到底还想要割到什么时候~
以下样照为镜头转接Hasseblad 907X 50C.
[恶魔]微博看了一路了,终于等来了正片了。但就“未完待续”还得接着等。。 小迷糊 发表于 2022-10-2 22:12
微博看了一路了,终于等来了正片了。但就“未完待续”还得接着等。。 ...
请一定用电脑显示器来开,而不是用手机,样照的震撼感会大大降低. 绝了,我就是大部分时候是用电脑屏幕看的,太棒了!!收藏了! 下一步是不是好玩儿黑白机了[恶魔][恶魔] 轮大拍的真好,糯米真可爱 李一族 发表于 2022-10-3 01:46
下一步是不是好玩儿黑白机了
等M11这代出个MM考虑收一台... 光圈大就是好啊[喜欢]
徕卡那个0.95确实不太行,首先手感就不好,松松垮垮的不适合把玩 seeler_sun 发表于 2022-10-3 11:08
光圈大就是好啊
徕卡那个0.95确实不太行,首先手感就不好,松松垮垮的不适合把玩 ...
对,光圈环很松垮,对焦环也不够紧致,就感觉一股廉价感... 这光圈拍猫能对上焦也很厉害 Voigtländer 题目拼错了[傻笑] 对标老夜神50 1的话还不错 当时这颗出来的时候确实很吸引我,但一发现没有徕卡1.2夜神那种螺旋焦外之后就解毒了[流泪] kid1002 发表于 2022-10-3 20:20
当时这颗出来的时候确实很吸引我,但一发现没有徕卡1.2夜神那种螺旋焦外之后就解毒了 ...
别急,等我更多样照,螺旋焦外带来的畸变其实真的会让人很不爽... 福伦达50 1.0VM的出片感觉和 福伦达50 1.2VM很像。可能是因为他们的镜片结构非常接近,只差了一块镜片的缘故。
不过,1.0永远是1.0!!!!! 赞!!!!!! 转到a7r上 福伦达或者副厂还有一个软肋:装M机上没原厂头协调好看。 [困惑]
没摸过实物,光看老板样张比上次的50 1.2 ASPH强多了
上次就没几张是对上焦的 这虚化还真能用上老烧们的“油润”来形容了 学习了,记号一下。 记得轮大不久前才弃徕入哈,这是又回归了?[偷笑] sign413 发表于 2022-10-6 09:40
记得轮大不久前才弃徕入哈,这是又回归了?
严格意义上,那时候Leica和哈苏同时都有,因为不能旅游于是灭了M10-P和部分镜头,但没全灭,然后看到M11的价格不断下滑然后就入了M11... nApoleon 发表于 2022-10-6 09:55
严格意义上,那时候Leica和哈苏同时都有,因为不能旅游于是灭了M10-P和部分镜头,但没全灭,然后看到M11的价 ...
我觉得11还是挺好的,虽然黑的人多,但是我觉得色彩还是有自己的特点,同时可用性更强了一些~~[傻笑] sign413 发表于 2022-10-6 09:58
我觉得11还是挺好的,虽然黑的人多,但是我觉得色彩还是有自己的特点,同时可用性更强了一些~~ ...
是的,Leica原本的色彩味道进一步缺失,但在使用范围上通吃性变得更广了,非常合理,数码时代就该这样. 色彩很有味道,头子只能羡慕了 1.0那人像太考验眼睛了,随便歪一点就差不多脸全虚,50还是标头,感觉这种光圈还是长焦比较好[失望] favry 发表于 2022-10-6 16:00
1.0那人像太考验眼睛了,随便歪一点就差不多脸全虚,50还是标头,感觉这种光圈还是长焦比较好 ...
Leica的长焦更难对...因为那是光学取景器... 有机会要和 NOCT 50 1.0 各代 做对标 xiaomin2020 发表于 2022-10-7 09:19
有机会要和 NOCT 50 1.0 各代 做对标
老50 1.0你说怎么可能打得过...连0.95都不可能打得过... xiaomin2020 发表于 2022-10-7 09:19
有机会要和 NOCT 50 1.0 各代 做对标
近半个世纪前的设计拿到现在是找虐,M50/1的意义仅在于创建了一个民用镜的规格或标准,以后的都向它看齐,所以这次福伦达在“巨人”面前还是有点畏手畏脚,应该出0.95而不是1.0,,更激进点可以出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