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决现在的电源风波不是靠吵架
形势变成现在这样,说白了就是长城以次充好偷偷降级方案,让消费者不再信任厂家。绝大部分消费者完全不懂开关电源设计,但他们都知道只要东西没变,就不可能买到不符合自己要求的产品。现在长城以次充好可以说彻底摧毁了这一条信任链,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只能去找更直观的方法来验证以求自保,也就是zoveychen搞的这个黑盒测试。要平息事端,最佳方法不是打击zoveychen的这个黑盒测试,去摧毁黑盒测试的信任度,而是想办法恢复厂家和消费者之间直接的信任关系。去打击黑盒测试的信任度只会适得其反,让消费者陷入更加焦虑的局面中,寻找更直接,但也可能更不合理的验证方法。 我简单写两个思路:
1)不要去全盘否定Zoveychen的这个测试。本来也不能全盘否定,他的测试不能说一点合理性也没有。要指出他测试的局限性,最直观的方法就是找更贴合需求的测试,比如一个电源过不了Zovey的极限测试,但是能正常运行好几个常见的高负载游戏,那么是不是就不攻自破了?这比写一大堆专业名词来说服别人,要好的多。当然,这要建立在电源确实正常的情况下。
2)想办法重新建立厂家和消费者的直接信任。由某个厂家开始,给更换方案后的电源主动更名,加上ver2.0之类的标识,不需要大张旗鼓的来弄,搞个公告或者偷偷上架就行。这样至少不会让长城电源事件的火波及到其他厂家。 很难的辣 消费者没办法检验电源输出质量 用电表打一下电压都超越99%人了更别说纹波和瞬时电压了
显卡cpu内存都还能跑分看看效率 电源这东西也算是翻车重灾区之一了,可怕的地方在于电源翻车可能存在于便宜的红星、也可能存在于高价的贼船、也可能存在于500w的低功率电源、也可能存在于1600w的高功率电源
而且翻车时还有boom的风险 电源的门槛算是DIY部件中比较高的,没有直观的性能展示,很难看懂的参数报告,
测试的设备成本对于个人而言基本不太现实,小工作室都很难。
与电源类似的还有显示器 电源这东西本身和处理器内存显卡还不太一样
买个好一些的可能其他配件换了2轮了,电源依旧嘎嘎好使
而且本身这东西没有显卡处理器那样有标准化的测试软件可以直观明了的看出来一个好坏
想要比较深度的了解也需要专业性比较强的知识才行
这就造成了现在大家草木皆兵的情况,因为这玩意一旦出事儿可能搭上的是全部硬件
我觉得这个黑盒本身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但是厂商肯定不乐意,毕竟影响财路了
如果要根本解决问题,那只能希望厂商不要再做类似的事情
然而这不可能,我是不相信厂商能放着利润不要 世界上所有权威消费者商品测试报告,都是从市场上随机购买,然后按结果来评测的,哪里管你什么理论什么设计什么材料,行就行,不行就差评! 其实这件事的起源是Z开头UP主自己就在放暴论,以为电源的选择就是简单的加减乘除,对峰值功耗闭口不谈
长城GX850带不动XTX反而是在后面发生的,因为恰逢618卖出大量高性价比7900XTX,刚好很多人都用的就是这个电源(还有少量其他品牌/型号电源),才被Z开头UP主注意到,统计贴吧中招名单和自己买XTX买电源接收粉丝寄过来的电源都是之后的事情。
也就是说本来这堆测试他想证明自己的电源瓦数推荐表没问题,但是恰好长城这个电源还真有严重问题。于是又拿了更多650W甚至850W电源来测试试图进一步证明自己的推荐表没问题,以及揪出有质量问题的电源(当然,这种双烤问题根本不能揪出来)
然而回到本质上讲他的电源推荐表本来就是有问题的,一来板卡峰值功耗不透明,二来有人买显卡会解锁功耗超频,三来现在处于ATX3.0电源过渡时期,市面上仍有大量非ATX3.0电源在卖,本身大家非ATX3.0的用料和策略都不同,用简单的加减乘除法去计算该买多大的电源,本身就是一个过度理想化的事情。如果长城GX850恰好没翻车,那就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再说回来Z开头UP主的粉丝, 我不太喜欢开地图炮,但是不得不说他的粉丝群体平均质量真的很让人无语。引用之前在B站看到的一个评论,就是数码辛吉飞。
峰值功耗这种东西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即使你不信某些人士写的科普文章,2020年3090让不少750W甚至1000W的电源炸掉这件事总得有所耳闻吧?某404网站Gamers Nexus也测试过这几代旗舰显卡的峰值功耗问题(比较乐的是有人搬运igor's lab的测试说7900XTX峰值功耗仅500W,有没有可能采样精度不一样测出来的数据也不一样。。。),B站也有生肉搬运,怎么就当没这回事装瞎呢?在评论区提这个就有人攻击你渲染电源焦虑还有什么好说的
黑盒测试是有意义的,但不代表黑盒测试能下结论,一个严禁的结论需要黑盒白盒测试共同得出,而不是只做个黑盒测试就能下结论的,你去酒吧点炒饭酒吧没炸,那万一这个酒吧牌子摘下来下面写着快餐呢?而Z开头UP主的粉丝有多少人曲解成黑盒测试能下结论?评测哥出面上仪器测试GM650之前,直接嗯吹鑫谷喷海韵,额,黑盒测试的意义真的是你们这样理解的?
评测哥我也不理解,当有人质疑你测试有问题的时候,你作为一个“专业人士”不去用知识和论据去反驳别人,而是说出类似“你行你上”这样的言论主动挑起对立,然后下面骂了一百多层。当然,评测哥毕竟和鑫谷关系好,也许可能是不想说坏话或者其他什么原因不方便对线吧,理解。
这就要讲讲那群吃瓜看戏的人,评测哥发完长城GX850测试视频吹人家,后面删了又开始说人家收钱洗地,后面发了GM650测试视频又如墙头草一般倒向评测哥奉若神明,我说你们这群人缺乏基本的独立思考能力不为过吧? zhgna 发表于 2023-7-24 14:57
世界上所有权威消费者商品测试报告,都是从市场上随机购买,然后按结果来评测的,哪里管你什么理论什么设计 ...
世界上所有权威消费者商品测试报告,都是从市场上随机购买,然后按严格的规范设计测试项目,并根据符合规范的测试项目得出的结果来评测的
哪个权威消费者商品测试报告会按住空格双烤电源,然后示波器不打纹波不测试就根据会不会黑屏重启就决定一个电源合格不合格? PPXG 发表于 2023-7-24 15:00
其实这件事的起源是Z开头UP主自己就在放暴论,以为电源的选择就是简单的加减乘除,对峰值功耗闭口不谈
看到3080 320W,13700K 255W
我就知道没留余量了
如果保守点,需要把所有耗电设备功耗加起来,再留点余量,我个人习惯除以个70%,也就是700W整机功耗我买1000W电源
虽然多花几百块,但是不用每天提心吊胆 PPXG 发表于 2023-7-24 15:22
世界上所有权威消费者商品测试报告,都是从市场上随机购买,然后按严格的规范设计测试项目,并根据符合规 ...
世界上汽车碰撞测试,都是按一套标准进行的,不会管你用什么材料,材料硬度是多少,就是按各类模型伤害程度来评判好坏的! zhgna 发表于 2023-7-24 15:31
世界上汽车碰撞测试,都是按一套标准进行的,不会管你用什么材料,材料硬度是多少,就是按各类模型伤害程 ...
汽车不能diy 都是出场搞好的,不会出现我拿a发动机带b车架带不动趴窝,然后a厂说我们保护做的好,c厂发动机能带动但是迟早散架...... zhgna 发表于 2023-7-24 15:31
世界上汽车碰撞测试,都是按一套标准进行的,不会管你用什么材料,材料硬度是多少,就是按各类模型伤害程 ...
标准和需求随时都可能在变化,你要指望上世纪80年代生产的汽车通过现代中保研的碰撞测试?因为通不过所以80年代的人都别开车坐车了,等21世纪再买车开?这不是刻舟求剑是什么? 大头吃小头 发表于 2023-7-24 15:38
汽车不能diy 都是出场搞好的,不会出现我拿a发动机带b车架带不动趴窝,然后a厂说我们保护做的好,c厂发动 ...
那是实验设计问题,控制变量是前提 前两年因为矿来骂厂商聚集粉丝的up有一个算一个,非蠢即坏 本帖最后由 AIAO 于 2023-7-24 18:03 编辑
不少专业人士在吹海韵电源的保护,
但是作为海韵Vertex GX-1000、PRIME TX-750、(两个)FOCUS PX-550的用户,
我就想知道海韵这个”纳秒级的硬件OPP“(与之对应的是”毫秒级的固件OPP“)有任何意义吗?
利用电能来计算,随便一个电源的输出电容所能抹平的1微秒功耗,至少在10,000W,所以这个”几纳秒“的作用是什么?
(计算方法:https://www.chiphell.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533918&pid=53067031)
这个”智能双重保护“的信息是在B站上发现的(而且这条评论的本意是想洗海韵),电源型号是FOCUS SPX-750,不知道海韵其它型号是否有类似的设计。
补两个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opus/821564687554445366 (评论区)
https://www.techpowerup.com/review/seasonic-focus-spx-750/3.html
更新:纳秒级的保护在高压侧,通常不会被触发。 AIAO 发表于 2023-7-24 15:46
不少专业人士在吹海韵电源的保护,
但是作为海韵Vertex GX-1000、PRIME TX-750、(两个)FOCUS PX-550的用 ...
纳秒级的OPP是LLC主控自带的功能,检测到高压侧谐振电流超标就停止工作。
因为谐振频率很高,它每个周期都要检测,这确实是纳秒级别的速度。
在实际电路设计时,可以通过外围元件调整谐振电流检测的时间常数。
不一定非要设置那么快,稍微慢一点问题也不大。
但是不能太慢了,太慢就大电流炸高压侧开关管。
低压侧那个监控芯片并不具备OPP功能,
其实还是用过流保护来间接实现,为了避免频繁保护停机,这个通常做得很慢。
搭配在一起就组成了双段式保护。
一个速度快的高压侧过电流保护,一个速度慢的低压侧过电流保护。
高压侧那个电流设置很高,低压侧那个电流设置不算高。 加了个滤波插排,我电脑音质竟然变好了。
功放接不接滤波,都变好。 AIAO 发表于 2023-7-24 15:46
不少专业人士在吹海韵电源的保护,
但是作为海韵Vertex GX-1000、PRIME TX-750、(两个)FOCUS PX-550的用 ...
Prime和Focus是2016、2017年的设计方案,SPX/SGX和Vertex还有Focus 3.0起码是在RTX2080Ti出现之后设计的方案,所以两代海韵电源在OPP设计思想上有本质区别。老Focus无非是把OPP整体提高,触发延迟放宽几毫秒,而SPX开始的新设计是ATX3.0时期流行的那种对宽脉冲触发阈值低、对窄脉冲触发阈值高的俗称两段式的做法,本质上是将过流检测信号进行适当的低通滤波以后送到LLC控制器的检测端,并不是图上说的什么firmware protection,不是那样的东西。 我说实在的,搞出这种事我认为 AMD 的 RDNA3 也有跑不了的责任。电源管理一塌糊涂,一看就是 QA 没做好,或者发现了不修正。 什么保护触发,毫秒级,纳秒级,在我这种对电源一窍不通的人看来根本没有意义。
我只想知道哪个电源便宜好用不黑屏就可以了,别拿什么纳秒毫米要烧这烧那来吓唬人,我也真没碰到烧掉的情况,等哪天真击穿什么设备了我才会信 Jeff_aod 发表于 2023-7-24 16:45
我说实在的,搞出这种事我认为 AMD 的 RDNA3 也有跑不了的责任。电源管理一塌糊涂,一看就是 QA 没做好,或 ...
我有一种感觉是,大核心GPU需要提高Perf/TBP比值的时候,峰值功耗就会不可避免地拉到很高,因为提升Perf/TBP采取的策略是让芯片在干活的时候尽可能高频高压短时间内干完,然后剩下的时间里用clock gating和power gating关掉大部分电路省电。缩短高频高压时间段的占空比,平均功耗(TBP)就降下来了,反过来说达到相同性能不需要很少的占空比的时候,可以让高性能态的频率电压不用拱那么高。3090到3090Ti,GA102芯片没变,性能没提升多少,放宽了平均功耗上限,峰值功耗就比3090降低了近1/3。 问题不只是用户对厂家失去了信任,而是对KOL评测者也产生了信任危机,如果开始怀疑评测视频制作者的立场,他的评测所能代表的意义就已经不大。 PPXG 发表于 2023-7-24 15:22
世界上所有权威消费者商品测试报告,都是从市场上随机购买,然后按严格的规范设计测试项目,并根据符合规 ...
黑屏重启你还不完蛋?用都用不了玩个屁,趁早滚蛋 huhudna 发表于 2023-7-24 19:06
黑屏重启你还不完蛋?用都用不了玩个屁,趁早滚蛋
对对对,推荐你买这些电源,不黑屏不重启,也就是电压超限而已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533918-1-1.html
也推荐你买鑫谷GM650,带7900XTX电压掉出11V都不断电保护,太棒辣
希望哪天电压乱摆把机械硬盘带走的时候,别再来回来质问你喜欢的不黑屏不重启的电源为什么连基本的保护都做不好[狂笑] 哎,之前经常在小黄鱼上看见巨廉价的服务器白金电源,服务器用的产品质量肯定比消费级硬的多吧,为什么没见过使用服务器电源改消费级的稳定方案啊,如果一颗不稳定上两颗整个冗余方案也行啊,小黄鱼上两颗服务器白金电源估计都没一颗同瓦数船/韵的白金电源贵,总觉得这是个巨大的商机啊。。 盐湖 发表于 2023-7-24 19:22
哎,之前经常在小黄鱼上看见巨廉价的服务器白金电源,服务器用的产品质量肯定比消费级硬的多吧,为什么没见 ...
服务器电源,过载保护极端严格,碰到这种烤鸡的,大概率直接保护停机。
标多少瓦就是多少瓦,不允许多一点点,禁止超载,1毫秒都不允许。
7900XTX 极限最大功耗1100W,
你装个1600W的服务器白金模块,可以正常使用。
或者装两个1200W的模块,冗余运行,也没问题。
两个800W的模块都有可能因为分配不均导致跳保护。 PPXG 发表于 2023-7-24 19:14
对对对,推荐你买这些电源,不黑屏不重启,也就是电压超限而已
神仙救不回要死的人(死鬼),这拨人已经不是装睡那个层级了。
围观都是多余。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