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思路挺值得细究的:
出风口热不代表功耗大。
有件事挺有意思的
当年第一张独显是GTS450 影驰黑将吧机箱内78~80度
期间换过很多张卡 忘了 到22年头换了张3080 12G星耀 够用就订下来了 结果在TORRENT下 还是78~80度[偷笑] swimvc 发表于 2023-8-24 02:35
确实是,225W的U用了俩,显卡一个也得200多。最早买的一个矿龙的2KW,但是真的太吵了,就换了一个老振华 ...
振华反向虚标老传统了
明明可以规格按着800W卖的PSU,最后出厂定义型号为650W
[偷笑] [偷笑]https://cdn.jsdelivr.net/gh/master-of-forums/master-of-forums/public/images/patch.gif 这个必须上水的卡 690核弹战术显卡更热 原来用的时候 放脚边能当暖气用的 swimvc 发表于 2023-8-23 23:35
快不快的吧,这玩意也太热了,随便跑点东西就90°了
用这个做工的,不都是空调房嘛,还有机箱风扇高速吹的嘛 Titan V,发布于2017年底(12月)。当时横空出世,官方标价2W元左右,一般现货还拿不到,要再加价。
Titan V,造型仍然沿袭了GTX 10系列的外观,采用了 独特的12 GB HBM2显存。核心和显存连成一片,散热部件方面也相较其他GTX10系列有所增强(完全拆解对比过)。
相较于现在2023年8月,这张卡已经发布了“5年+9个月”。
游戏性能大约相当于GTX 3070,稍微多一点点。至于Titan V的双精度特性,就仁者见仁了。
其满负荷情况下,出风口的发热体感,中肯的讲,与GTX1080ti,Tian Xp,等公版涡轮卡基本差不多。
你之所以觉得这是什么破玩意(曾经是黄仁勋最得意和喜欢的一张卡哈),是因为两个原因:
1.你多用的是非公版的多风扇显卡(我推测出来的),用公版泰坦皮的显卡经验少。
2.你用现在RTX40系列的工艺和发热(40系列真的是意外的强),去对比了一张近6年前工艺的显卡。
可以预言一下,在2029年(nvidia可能发布了RTX7090,甚至RTX8090),论坛有个人为了信仰,淘了一张曾经传说中的RTX4090……
可能那个人,也会一样开喷:拿来做系统调试压力测试,亮亮机啥的。。。。这什么破玩意。。。散热搞这么大。。。讲道理比我的7080Ti都不如。。。。这玩意当年卖这么贵,存在的意义是啥呢。。。。。也不快啊,速度似乎不如7080的样子。。。。显存居然只有24GB!!!
[狂笑]
另外补充一下:最近这批出货量很大的Titan V显卡,主要是几个条件还不错的机房流出的(当然市场上也有其他货源混着卖)。
我的样本基于这个机房下架的拆机货源,从中随机挑选过多张卡,拆解对比过特点:
1.核心有几个版本的,BIOS版本也稍有不同,满负荷情况下最高频率稍微有所不同(偏差在2~3%左右)
2.在出风口挡板和一些地方,可以看到曾经持续满负荷高温运行的痕迹。
3.涡轮风扇叶片、散热器内,基本没有任何灰尘(大概相当于消费新显卡拿回家运行两个星期的崭新程度)。由此推测,机房空气洁净度不错。
4.导热垫状态意外的还保持很新鲜,而且GPU+ HBM2显存上的导热硅脂湿度,也保持不错状态,均没有干裂老化。
5.没有发现进行水洗、拆解、翻新的痕迹。显卡保持全部原封状态,应该是拆机后简单包装直接卖掉。
swimvc 发表于 2023-8-23 23:35
快不快的吧,这玩意也太热了,随便跑点东西就90°了
另外补充个常识:GTX10系列,高阶公版泰坦皮型号,如“GTX1080Ti,Titan Xp,Titan V”满负荷情况下,均是顶着90~92度左右运行的。同时风扇策略最高只运行在50%转速左右。相对的GTX1080,GTX1070,GTX1060中低阶公版显卡,最高满负荷温度,则逐步降低。
这是GTX10系列公版泰坦皮的的热规模天花板有限(双槽体积+涡轮方式),决定的。
所以老黄在后续更热的20系列,改用了双风扇煤气灶来压制。 NEVERLANDCG 发表于 2023-8-25 05:17
另外补充个常识:GTX10系列,高阶公版泰坦皮型号,如“GTX1080Ti,Titan Xp,Titan V”满负荷情况下,均 ...
[偷笑]nv自己的温度墙一直是83度 大道无言 发表于 2023-8-25 06:18
nv自己的温度墙一直是83度
额,有歧义。
修正一下,是热点温度:满负荷情况下,均是顶着90~92度左右运行的(散热不好,导热材质衰减或安装不良情况下,热点温度还可能会更高几度)。
而NV设定的GPU温度,温度墙的确是83~84度。
建议上690,战术核武器,指定比3080强(物理) 这东西现在只能拿来收藏和展示... swimvc 发表于 2023-8-24 01:13
双精度真没人用,我刚开始学做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一点借鉴用的资料都没有,卖设备的大佬都劝我别追求这 ...
机器学习不需要双精度,不需要双精度,不需要双精度。
重要的事说三遍。
非机器学习的,高性能计算的一部分是需要双精度的。
NEVERLANDCG 发表于 2023-8-25 04:44
Titan V,发布于2017年底(12月)。当时横空出世,官方标价2W元左右,一般现货还拿不到,要再加价。
Titan...
那个双精度,大概7个T多一些,如果没记错的话。
相当于双路9654 或者双路8480的水平。 NEVERLANDCG 发表于 2023-8-25 04:44
Titan V,发布于2017年底(12月)。当时横空出世,官方标价2W元左右,一般现货还拿不到,要再加价。
Titan...
TTV性能应该比3070弱,介于3070和3060TI之间 这不就是买来当收藏品图个情怀么,拿来用怕是全方位不如4070 我确认一下Titan V的核心是GV100吧?就是那个V100同款的800+mm2的庞然大物
以GPU标准的FP32作为算力基准,往下走就是FP16、BF16、INT8这些低精度的新定义的数据格式。搞深度学习的人特别钟爱这些低精度因为他们有足够的空间来操作(新一代的FP8正在推广了),在这个领域Titan V确实没有足够
如果精度往上走,去跑FP64的话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GV100这家伙FP64能力即便到了今天也是可以打的(新的消费级GPU砍双精度砍的丧心病狂,只剩单精度的1:64了。GV100好歹还是1:2的FP64算力)。偶尔还能看到业余爱好者去搜刮这种旧的计算卡自己跑,什么Xeon Phi 8张卡、MI50八卡的。要我猜的话,二手市场的价格就是被这种需求撑起来的。虽然A100这种低精度算力卡被禁止进口发生了,然而Xeon Phi禁止进口已然是8年前的事情了。双精度的算力应该到战略级别了。
话又说回来,做那种应用的最终出路还是会上超算集群的吧,毕竟那里才是他们的主场
本帖最后由 电键 于 2023-8-25 16:12 编辑
也刚入一块295*2不知道原水冷能不能压住。这些都是大火炉级别的卡,上分体水冷靠谱。 reinhard_x 发表于 2023-8-25 11:08
这不就是买来当收藏品图个情怀么,拿来用怕是全方位不如4070
这不是多余的话吗?
Titan V现在二手2000元。RTX4070是6年后发布的卡,现在4500元。
一张6年前的显卡,怎么可能全方位比过现在的中端卡?
本帖最后由 NEVERLANDCG 于 2023-8-25 19:41 编辑
龍龖龘 发表于 2023-8-25 10:47
TTV性能应该比3070弱,介于3070和3060TI之间
这是我手上TianV和RTX3070(丽台涡轮金色版本)的测试情况
Time Spy分数
TianV:13399 - 基于5700X+X570跑的
3070 :13211 - 基于5950X+X570跑的
本帖最后由 NEVERLANDCG 于 2023-8-25 19:52 编辑
这是其中一张Titan V的情况:GPU-Z参数截图+AIDA 64 GPU测试(可跑一下手上显卡同样测试,对比看Titan V双精度情况)
注:不用迷信双精度特性,绝大多数人日常用不到。
这是拆解其中一张Titan V更换导热的情况
注:由于几乎没有灰尘,就只是尝试更换导热材料。
由于导热材料还很新鲜,无明显老化迹象。故更换后温度也只是下降了一丁点(大约2~4度),相当于忽略不计的误差范围。
结论是:如果淘到的是这批优质机房下架的Titan V,完全不必清灰,也不用更换导热材质。保留原封状态更好。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