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_78gp02a
发表于 2025-9-8 18:48
oldmonster 发表于 2025-9-8 18:35
你连图表都不会看了吗?这个就是测的单头插损的意思。你两头加上线的总损耗,你要看SCD21 TO SSD21 ...
SDD21是从端口1添加激励,从端口2测量幅值,正好是插损的测量方法。我没找到SSD21是哪个指标,SCD是共模(单端)信号,不是差分
oldmonster
发表于 2025-9-8 18:58
rx_78gp02a 发表于 2025-9-8 18:48
SDD21是从端口1添加激励,从端口2测量幅值,正好是插损的测量方法。我没找到SSD21是哪个指标,SCD是共模 ...
SDD21是一个测量规范,通过同轴头打入夹具(母座底板)的信号到经过信号线到另外一头母座出来,然后扣除全部回波线损夹具,除以2得到单端的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插接损耗只占用插损的一点点,回波损耗(return loss)(你说的挖空参考层,影响的就是这个,本质是插入阻抗突变变低)才是大头。看整条线的损耗就是看SDD21-SCD21测试标准。
oldmonster
发表于 2025-9-8 19:19
rx_78gp02a 发表于 2025-9-8 18:48
SDD21是从端口1添加激励,从端口2测量幅值,正好是插损的测量方法。我没找到SSD21是哪个指标,SCD是共模 ...
我们算链接器的信号质量损耗是看return loss(回波),不看insertion loss(因为这个只有一点点,一般也固定。)看连接器好坏就是看回波。测试线材连接器本质就是打的单端信号质量,你测试实际信号差分质量那叫看眼图,一般大厂主板厂商会把你eq补偿到最佳(影响差分实际眼图)。(差分阻抗信号本身的就是两条单端阻抗线均匀并行,互相产生阻抗影响。)
yehaku
发表于 2025-9-8 19:25
本帖最后由 yehaku 于 2025-9-8 19:29 编辑
以后直接用光子存储加光纤网络集成光路主板。[睡觉]
oldmonster
发表于 2025-9-8 19:25
rx_78gp02a 发表于 2025-9-8 18:48
SDD21是从端口1添加激励,从端口2测量幅值,正好是插损的测量方法。我没找到SSD21是哪个指标,SCD是共模 ...
pcie5.0规范规定连接器最大回波损耗-10db,一般厂商为了合规就会把整体做到-9.5dB。我给图标中的-9.5db就是这么来的。那个-1.5db基本就固定的。
rx_78gp02a
发表于 2025-9-8 19:26
oldmonster 发表于 2025-9-8 19:19
我们算链接器的信号质量损耗是看return loss(回波),不看insertion loss(因为这个只有一点点,一般也固定 ...
我看的规范写的指标是插损,回损可以通过控制阻抗得以限制,插损和板材、线长、距离相关。
oldmonster
发表于 2025-9-8 19:48
rx_78gp02a 发表于 2025-9-8 19:26
我看的规范写的指标是插损,回损可以通过控制阻抗得以限制,插损和板材、线长、距离相关。
...
上面的回损耗就是已经是控制到理想的值。你金手指本身它阻抗就偏低(因为金手指它也是铜箔,它本身也有阻抗值,它和阻抗线必然在一块pcb上,它们参考同一阻抗特性。金手指突然比差分线粗那么多,它当然阻抗就会突变变很低,挖空金手指下方,目的就是为了不让它变的那么低,但是它金手指宽度摆在那呢,你在怎么挖它也有一个变低的幅度,然后你连接器里面的引脚它比金手指小很多,它针脚接触到手指,就会看做一个整体,它手指会因为针脚搭上去了阻抗会继续降低,针脚那部分阻抗会高很多,这就是一个阻抗突变的过程,造成的就是回波反射。)同样,连接器焊到pcb主板上,它的焊盘也比数据线宽很多,它的阻抗也会变低很多,所以也要挖空下层,但是也是只能缓解,然后你上锡它阻抗继续降低(所以我上面说的,焊锡圆润饱满,信号更垃圾,本质就是阻抗变的更低,加大了回波损耗。)pcie5.0之前的母座,比如8654 8643pcie4.0,它们对于内部针脚没做严格限制,它们的针脚在连接器内部都一样细(因为你不怎么看得见,这时候在金手指接触到pcb焊盘焊接地方中间的引脚,它全程会处于高阻抗状态,所以连接器从焊盘到中间引脚到金手指,会让阻抗产生低高低三段式阻抗突变,造成更大的回波反射)。
oldmonster
发表于 2025-9-8 19:57
rx_78gp02a 发表于 2025-9-8 19:26
我看的规范写的指标是插损,回损可以通过控制阻抗得以限制,插损和板材、线长、距离相关。
...
pcie5.0的cem的母座和金手指改变的可不是你看到那么点,它的cem母座的焊盘全部都变瘦,并且要求向下挖空两层及以上。金手指的GND引脚长度没变,只是把差分信号引脚变短了,并且所有的手指宽度也变瘦了(增加了间距,这样可以增加阻抗),下面也加了缝合孔。这本身就是缩小版的mcio或者genz。结构并没有本质区别。mcio金手指和焊盘,同样数据线金手指要短很多,同样需要挖空两层下去。
oldmonster
发表于 2025-9-8 20:02
rx_78gp02a 发表于 2025-9-8 19:26
我看的规范写的指标是插损,回损可以通过控制阻抗得以限制,插损和板材、线长、距离相关。
...
我给的数据-8.5 fr4走线损耗就是按照最佳均匀度算出来的,行业内默认说的阻抗均匀度就是5%(嘉立创最低只能管10%),因为pcb的制造工艺最低只能管控不高于5%,无法更低了。
dioluve
发表于 2025-9-8 20:50
本帖最后由 dioluve 于 2025-9-8 20:53 编辑
FD 的 ridge脑残设计走了两次转接卡[愤怒]
另外补充下,HIFI的焊锡没那么讲究,HIFI也就是20-20KHZ的模拟信号了
reyytr
发表于 2025-9-8 21:04
是不是plx出来的信号是不是比一般的retimer还要猛
bokexier
发表于 2025-9-9 00:13
PCB铜厚越厚,高速信号质量越差,但是电流越高。PCB铜厚越薄,信号质量越好,但是电流越低(主板厂商宣传的2oZ什么的,指的就是电源层,信号层一般都是0.5oZ)
是不是这样理解高端主板PCB铜厚越厚 高速信号质量越差相反普通主板高速信号质量越高
那岂不是买普通款主板就行?谢楼主
Haile
发表于 2025-9-9 00:34
大佬牛逼,学习了。请教一个问题,下图是用了延长线显卡竖装的数据,是否算稳定呢。另外不插延长线,也差不多是这个数据。
zerozerone
发表于 2025-9-9 00:41
黑山老妖[恶魔]
my12doom
发表于 2025-9-9 00:53
oldmonster 发表于 2025-9-8 19:25
pcie5.0规范规定连接器最大回波损耗-10db,一般厂商为了合规就会把整体做到-9.5dB。我给图标中的-9.5db就 ...
所以你那边的标准return loss 是-9.5db比-10db优秀?那你的图里5Ghz处return loss是-30db是好还是不好,10Ghz处-20db呢
oldmonster
发表于 2025-9-9 03:02
bokexier 发表于 2025-9-9 00:13
PCB铜厚越厚,高速信号质量越差,但是电流越高。PCB铜厚越薄,信号质量越好,但是电流越低(主板厂商宣传的 ...
不是,我的意思说,主板厂商生产的pcb,并不是像嘉立创打板那样,内层铜厚都是一致的,信号层自然是0.5,电源层地层可能是2oz,全都是混压结构。大部分小白以为全都是2oz,因为它们潜意识的认为越粗越好,越厚越好。
银月
发表于 2025-9-9 03:06
my12doom 发表于 2025-9-9 00:53
所以你那边的标准return loss 是-9.5db比-10db优秀?那你的图里5Ghz处return loss是-30db是好还是不好,1 ...
回波损耗说的不是信号损耗量吗,损耗9.5db肯定比损耗10db好啊[震惊]
这个-不是那个-
blackbeardever
发表于 2025-9-9 03:23
大佬这种线束的延长线靠不靠谱?这个和京兆排线的5.0延长线都买过,我喜欢前者省空间不挡其他插槽还不挡风
柳葉
发表于 2025-9-9 04:38
blackbeardever 发表于 2025-9-9 03:23
大佬这种线束的延长线靠不靠谱?这个和京兆排线的5.0延长线都买过,我喜欢前者省空间不挡其他插槽还不挡风
...
我之前淘宝也买了 3dmark能跑满
用了几个月下来
平时游戏和跑ai也没问题
不知道你是淘宝哪家就是了 我也不发免得说广告了
可能我没问题的原因 是线比较短吧 太长就不知道行不行了
我主板是X670E大雕 配 7950x
看楼主前面说pcie稳定性也跟板厂设计有关
所以都不好说[流汗]
反正我自己是没啥问题
blackbeardever
发表于 2025-9-9 05:07
柳葉 发表于 2025-9-9 04:38
我之前淘宝也买了 3dmark能跑满
用了几个月下来
平时游戏和跑ai也没问题
和你买的一摸一样同款。不过我后来用主板最下面的扩展槽接4.0固态盘扩展卡了,因为这个线能随便弯折,扩展卡扔到机箱里面就行了
jocover
发表于 2025-9-9 09:23
pcie的要求越来越高了,画板子的同事希望不要头痛
zwgkg
发表于 2025-9-9 09:30
nlnjnj 发表于 2025-9-8 16:59
电信号是这样的 估计以后更高速率 要改光信号了
其实问题在于接口太老了,主板厂商电路上的动作都是屎上雕花行为,根本上还是牙膏现在没能力也没动力去推更换新接口,显卡厂商基本就剩老黄一家,nv也无所谓这点消费级市场
kasile555
发表于 2025-9-9 09:55
高频信号很多都是反常识的,尤其阻抗突变引起的loss
terryhux
发表于 2025-9-9 10:30
Haile 发表于 2025-9-9 00:34
大佬牛逼,学习了。请教一个问题,下图是用了延长线显卡竖装的数据,是否算稳定呢。另外不插延长线,也差不 ...
你这看着很好啊,是哪家的延长线?最近正在考虑买一根
nlnjnj
发表于 2025-9-9 10:50
zwgkg 发表于 2025-9-9 09:30
其实问题在于接口太老了,主板厂商电路上的动作都是屎上雕花行为,根本上还是牙膏现在没能力也没动力去推 ...
pcie倒是还好 有标准组织在迭代 服务器领域也没替代方案可以下放
存储上面 倒是迭代了E1.S E3.S 这类接口
至于更高端的 成本上消费级也承担不了
Haile
发表于 2025-9-9 14:18
terryhux 发表于 2025-9-9 10:30
你这看着很好啊,是哪家的延长线?最近正在考虑买一根
追风者,京东自营208元,线+支架白色套装。
BloodRaining
发表于 2025-9-9 14:19
从不用延长线转接板这种玩意, 除非为了好看纯静态展示。
weindy
发表于 2025-9-9 14:25
这么说来,v100那种底座针脚,就按闲鱼上那帮人设计的转接底板,是不是没有多少信号能合格的[可爱]幸好不是pcie5.0的,或者说,后面有5.0的特斯拉洋垃圾卡可能没得便宜转接方案了?[震惊]
wwangmou
发表于 2025-9-9 14:27
主板微星Z690I卡是90用的T1反装套件的5.0延长线能跑42G,这个速度正常吗
terryhux
发表于 2025-9-9 16:18
Haile 发表于 2025-9-9 14:18
追风者,京东自营208元,线+支架白色套装。
好,我也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