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evo 发表于 2025-9-26 15:21

龙王归位!SRAM Red E1电子变速:从轻量化王者到菜腿救星的完全体进化

本帖最后由 晓evo 于 2025-9-26 16:56 编辑

三年之期已到,龙王归位。曾几何时,Red是顶级套件里最具特色的存在,有着极致的轻量化和精美的工业加工。
而在电子变速时代,不管是11速的Red eTap还是12速AXS,都像是个半成品,又重又慢、稳定性差、功能还少,曾经最轻顶级套件的名头也不复存在。
再加上不友好的价格,被岛野家打的节节败退,最惨的时候,连环法都只有一支车队使用,高光时刻全是名场面。



如今,Red AXS的第二代E1版本终于进化到了完全体,之前叫您FRAM是我不对,刚才外面人多,我给您道歉。


集颜值和轻量化之大成Red E1依然延续了Red系列的高颜值,整个套件外观都是银黑相间,非常具有辨识度,别的不说,光这个颜值就让人非常有下单的冲动。尤其是银色牙盘组,我愿称其为最美牙盘组,谁支持谁反对?

这牙盘也不光是样子货,曲柄组在D1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以308克的超轻重量一度引领最轻曲柄排行榜,引发了新一轮曲柄减重军备竞赛,更间接推动国产曲柄卷的天昏地暗。但即使是在国产顶级曲柄已经2开头的今天,Red E1曲柄也是集轻量、刚性、做工、故障率、颜值和价格之大成的综合最佳。

得益于曲柄和手变头的大幅减重,整套重量仅2387克,相较D1减重132克,并超越了禧玛诺Da的2475克以及CP SuperRecord的2513克成为最轻顶级变速套件,重拾旧日辉煌,龙王正式归来。
偷张主任的图用用
全新设计的手变大幅减重的功臣除了曲柄外,手变头也功不可没。上一代D1的手变头以傻大笨粗而闻名,许多骑行**姐握着都费劲。这代手变头修改了油缸位置,横置的油缸大幅减小了手变体积。
D1手变头和禧玛诺的对比
人体工学也顺便得到了优化,内撇的角度不仅可以让手臂内收减小风阻,同时还让手握更加自然,减轻了手腕压力。在鼠标手、键盘手患病率居高不下的年代,咱就别搞个骑行手给医生添乱了吧。另外非常好评的是E1终于加入了新的按钮,可以变速、控制码表、开关摄像机和灯了,按键的位置优于禧玛诺的公路系列,略逊于禧玛诺Gravel的GRX系列,但也完全可用。

多少也是亡羊补牢吧,虽然比起禧玛诺可控制的功能还是少了点,毕竟少了两个按钮,先天差距没办法,如今可以实现6种功能,我自己的设置是码表翻页*2、开始/结束、计圈、码表铃铛、开关灯光。


菜腿大救星AXS目前12速系统里,就齿比而言,SRAM完胜。11速时代,禧玛诺常规就有3种牙盘7种飞轮,可以组合出21种齿比,纯平路纯爬坡都可以兼顾。而在12速时代,直接腰斩到了2个飞轮规格,算105也就3个。禧玛诺是在做减法,反而SRAM是在做加法,SRAM在12速时代百花齐放,上一代就支持更多的齿比,如今把Gravel的10-36逆天飞轮都给公路用了。说句碾压毫不为过。

这点对于菜腿来说也是救命的,禧玛诺能选的最大齿比也就是1,而AXS可以做到0.92,同时还能保证4.6的最大齿比(作为参考,禧玛诺50/11的齿比为4.55),足够我们在下坡或者偶尔跟集团时用大齿比踩几脚,反正对我来说,如果我要再去爬次武岭,那肯定选SRAM而不是禧玛诺。今年要参加格兰芬多的朋友们,看看160KM但是3000m的爬升,知道该干啥了吧。

甘蔗没有两头甜,大范围的齿比当然是有代价的,那就是齿比绵密度,这套齿比虽然能让我哪都能去,啥坡都能骑,但是我想用它刷PR却很难,经常有降一档踩不动升一档踩着空的问题。禧玛诺压缩盘配11-34飞轮的平均齿比差为0.28和0.19,而SRAM最低的46-33配10-36飞轮平均齿比差为0.3和0.22,即使是最绵密的46-33配10-28飞轮也得0.27和0.19,找不到合适的齿比就是难免的了。对于Pro来说,禧玛诺的齿比更能榨干每一瓦功率。


落后与先进并存的电子系统
在评测D1时我曾说过:全无线电变让装车简单和用户没关系,只是爽了技师。如今看来,我还是太年轻了。从微观角度来说,是这样的没错。但随着车架设计的日趋气动/抽象/花哨/离谱,禧玛诺的电池系统确实增加了许多麻烦,厂商得费心尽力的想把那电池塞哪去。
十年前的电池仓设计最近又出现了
当初设计时是放坐管的,但现在普遍刀片一样的坐管是肯定没戏了,如果再像Madone或者Seka Spear这样开个洞的,那立管都放不了,得从中轴那穿过去,更有离谱如瑞豹Robin EVO的和水壶架集成在了一起,其他还有下管开洞的,都是为了处理那根电池。所以在宏观角度,我们想骑上更快更舒服更酷的车,SRAM引领的无线变速的确才是未来。都全无线了,车上洞都能少开两个,少点补强还能轻个10克。只是我不明白,2024年了,为何还是Micro-USB?在上海骑车忘了带充电器,临时找《骑行家》主编借一个,主编很贴心的带上了Micro-USB充电线,就怕我抓瞎。
不知道2024和Micro-USB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此外电子系统的内核依然没有改变,半中文半英文的App都懒得吐槽了,就根本不重视中国市场。虽然从上一代就可以从后台看到每个挡位的使用时长到每个挡位的输出功率,但还是仅限于展示数据,并没有结合传动效率甚至Fitting优化。序列换档也还是只能在固定齿比换档,根本不管不同牙盘飞轮搭配可能需要不同的换档区间来弥补过大的齿比差。

NO More FRAM不过倒还好,如今在超大飞轮的加持下,几乎不太用到小盘了,一场一百多公里的骑行,前拨就换档6次,这还是在我用的是序列换档,大盘时最大两个飞轮没用的情况下。

就以我这样4瓦左右的弱鸡而言,这个10-36飞轮都完全可以当单盘使,北京绝大部分山认真骑都可以用大盘骑下来,这还是50的齿,如果是48甚至46、44的齿,再来个13速XPLR飞轮,单盘还真是可用的,SRAM被前拨困扰了二十年的噩梦终于要结束了。

即使你功体比更低也没关系,E1的前拨黑化了,从颜值到性能都是,在长期的骑行下,目前还没有发生掉链名场面,连以前那种时不时出现的掉链趋势都没有。愿天下NO More FRAM。

也许你不喜欢的缺点

1、换档流畅度稍逊禧玛诺
E1的换档体验已经比D1好不少了,没有那种当当当大锤砸的感觉了,E1的“大”导轮也优化了变速流畅度,只是对比天花板一样的禧玛诺依然稍逊一筹,个人觉得如果不是要求极高,可以忽略。

2、成本颇高的XDR塔基
就和世界一样,变速系统也越来越割裂,以前机械变速有时候甚至可以两家变速混用,轮组也是一样的塔基,到12速时代,XDR塔基需要额外付出一笔费用,对于装车用户就不太友好。

3、不是很好清理的一体飞轮
SRAM的顶级飞轮一直以来都做的像艺术品,曾经的彩色PG990是多少人的白月光,如今的SRAM飞轮依然是天花板级别的,精致优雅,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如禧玛诺那样一片一片的好清洗,多少会留点油污。

4、电量焦虑
禧玛诺的电池虽然给车架厂商增加了很多麻烦,但是用户用起来是真爽,我大概平均每月一千多公里/四五十小时的骑行量,禧玛诺可以三月一充,完全不费事。而SRAM的小电池续航是后拨1000公里/40小时,前拨1400公里/50小时就得充电,即使前拨不咋用。同时最讨厌的是如果长期不用也会掉电,有次大半月没用,原本还剩一大半的电也不翼而飞,只得临时借充电器。

5、变速系统还有减重空间
虽然整个套件是最轻变速套件了,但纯变速部分依然不轻,比起Da重了100克,如果Da混搭曲柄和碟片是可以做到更轻的,Red还有进步空间。

如何选择

1、颜值党首选
如果你是个外貌协会颜值党,那么当然首选SRAM,无论你的车是什么涂装,SRAM Red都能很好的搭配。

2、新手小白
首先SRAM左上右下的变速逻辑可能对新手来说更简单一点,大部分新手也不需要复杂的变速逻辑或者很多的设备控制。此外,SRAM的大飞轮和小牙盘对新手的腿也更友好一点。

3、经常外出骑游/比赛的选手
虽然国内大部分机场是不要求电变取电池的,但在新疆**等敏感地区或者小机场也的确会有要求取电池的,坐管里的禧玛诺电池还好,那些需要拆中轴的还是挺抓瞎的。
延展阅读:单车佬的假期,如何把自行车带上飞机火车?
而且SRAM的大齿比范围也能更好的应对未知的路况,你也不知道会遇到多变态的陡坡,同时也还得留着大齿比骑平路。即使是在职业赛场,我们也能看到在超陡坡时SRAM阵营可以延用公路套件最多Gravel套件,而禧玛诺阵营面对陡坡有时候还不得不混搭一下山地套件。
Pro是无所谓的,有钱有技师随便换,咱们穷苦孩子能买一套就不错了,但咱一般不可能换个地方就换套件吧,如果喜欢到处骑,那SRAM可能更适合你。

4、奇奇怪怪的玩法
由于SRAM的无线设置,你不仅可以随意搭配不同等级的变速系统,甚至不同年代的配件,比如很多D1用户换上了E1手变,可以装个无线升降坐管学莫霍里奇疯狂放坡,或者是最新的胎压传感器,你甚至可以混用山地指拨装一辆超级高颜值的顶级平把公路。

群转图

总结
Red E1最难能可贵的是优点非常突出,D1的缺点改的七七八八了,剩下的缺点有但能忍,选择性很多,对于选择困难症非常友好,看上面那些长处有没有符合需求的,有就可以直接选了。就像人们往往说新的电子产品要等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再买一样,SRAM第二代12速电子变速系统就遵循了这个真理,E1这一代说句龙王归来毫不为过,在新Da出来之前,它就是目前最强的变速大套。我们一起恭迎龙王归位,把压力都留给隔壁。



Wolverine 发表于 2025-9-26 15:28

挺帅的啊!!

switchpusher 发表于 2025-9-26 15:35

车架逆向边际效应,然后再传动边际回来!

gylj7058 发表于 2025-9-27 08:54

集颜值和轻量化之大成

Mac5566 发表于 2025-9-27 09:38

目前还是选shimano,不过sram这两代进步很大。最希望的还是希望两家能够统一塔基,这样可以无缝切换。

sunjun5 发表于 2025-9-27 10:37

最后居然是XTR……话说没上单盘?

晓evo 发表于 2025-9-27 11:03

Mac5566 发表于 2025-9-27 09:38
目前还是选shimano,不过sram这两代进步很大。最希望的还是希望两家能够统一塔基,这样可以无缝切换。 ...

不太可能了,新Da还能用老轮子就不错了,很可能会有新的塔基出来

晓evo 发表于 2025-9-27 11:03

sunjun5 发表于 2025-9-27 10:37
最后居然是XTR……话说没上单盘?

没,单盘的话就13速了,不折腾了

icefish7 发表于 2025-9-27 11:43

好专业的开箱

allenysh40 发表于 2025-9-27 12:33

红厂的飞轮是真的好看,red这枚毒物真的美丽[喜欢]

wuboya 发表于 2025-9-27 13:54

无敌了送我上环法

dukeiii 发表于 2025-9-27 14:58

虽然但是,大部分没有飞轮没有16齿,对于菜腿还是难受。
这码表评测啥时候出啊?

晓evo 发表于 2025-9-27 15:36

dukeiii 发表于 2025-9-27 14:58
虽然但是,大部分没有飞轮没有16齿,对于菜腿还是难受。
这码表评测啥时候出啊? ...


prof.su 发表于 2025-9-27 18:11

蓝厂都是在“不大可能”替换的部分轻,比如手变,前后拨,夹器等;主要拉垮的地方是牙盘,但众所周知,车友用9270曲柄的非常少,大部分都国产碳腿+盘爪功率计了。所以蓝厂的重量劣势一下子就不存在了。9200套件里,最不值钱的就是曲柄了。

晓evo 发表于 2025-9-27 18:35

prof.su 发表于 2025-9-27 18:11
蓝厂都是在“不大可能”替换的部分轻,比如手变,前后拨,夹器等;主要拉垮的地方是牙盘,但众所周知,车友 ...

蓝厂的优势都是对于进阶骑友了,想爬坡更快的才在乎那200克和齿比绵密,对大多数人来说,能骑更多地方的齿比和规避潜在麻烦的外部电池更有吸引力

voodoosys 发表于 2025-9-27 19:07

好马配好鞍

ghostersuper 发表于 2025-9-27 20:06

[偷笑]脚踏车的变速啥时候能进化成自动挡?根据踩踏功率和车速,自动调整齿比?

晓evo 发表于 2025-9-27 20:24

ghostersuper 发表于 2025-9-27 20:06
脚踏车的变速啥时候能进化成自动挡?根据踩踏功率和车速,自动调整齿比? ...

其实是有的,一些折叠车和旅行车以及城市车在用,但是在运动自行车上用不了,汽车赛车也是手动挡啊

whrken 发表于 2025-9-27 21:01

这价格给个不上da的理由 换个碳曲柄重量就反超了 价格便宜了一多半

晓evo 发表于 2025-9-27 21:32

whrken 发表于 2025-9-27 21:01
这价格给个不上da的理由 换个碳曲柄重量就反超了 价格便宜了一多半

齿比不够,大坡爬不动,丑

vethenc 发表于 2025-9-27 22:02

好强的评测

vife 发表于 2025-9-27 22:45





在用。。小轮完全骑不出来

0f6xyle 发表于 2025-9-28 08:05

我也是速联粉。。。能换电池其实就是降低电量焦虑。。。

slackm 发表于 2025-9-28 08:34

sram这电池真是得改一改了

晓evo 发表于 2025-9-28 09:21

vife 发表于 2025-9-27 22:45
在用。。小轮完全骑不出来

你这也是奇奇怪怪的玩法[偷笑]

晓evo 发表于 2025-9-28 09:21

0f6xyle 发表于 2025-9-28 08:05
我也是速联粉。。。能换电池其实就是降低电量焦虑。。。

主要是掉电问题严重,即使多备一块电池,你也不知道那块掉了多少电

wildbear 发表于 2025-9-28 09:28

还没用过这么高档的玩意,用到deore就够了,反正我是上班通勤的山地佬。

KEMN 发表于 2025-9-28 09:45

单盘我现在用sram,双盘依旧还是用da

forevasong 发表于 2025-9-28 10:44

Force已经让我用的很开心了,颜值也不低

dukeiii 发表于 2025-9-28 10:45

晓evo 发表于 2025-9-28 09:21
主要是掉电问题严重,即使多备一块电池,你也不知道那块掉了多少电

前后换一下就能应急,
Di2 用的是久,可总有疏忽忘记检查的时候,路上秒变单速爬坡车
我觉得Di2电池的优势是双电芯,电压高马达驱动力更强,变速动作可以更快。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龙王归位!SRAM Red E1电子变速:从轻量化王者到菜腿救星的完全体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