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1006|回复: 7

[败家] 泥煤天堂 朝圣艾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27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receine 于 2025-10-27 00:34 编辑

威士忌圈有句名言“无泥煤不威(No peat No whisky),无艾雷不泥煤(No Islay no peat)”
好吧,我承认这句是我编的。
但是不过喝威的很少人不知道艾雷岛吧。
这座位于苏格兰西部岌岌无名小岛,却让喜欢泥煤味道的老酒鬼魂牵梦绕,艾雷就是圣地。

苏格兰威士忌六大产区,最具特色的就是艾雷岛。特色的来源是艾雷岛上海风、海浪和泥煤的味道。
自从开始喜欢威开始就想去艾雷岛看看了,为了寻找泥煤的本源,也是为了村上春树【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的那一句:“第一口,这到底是什么?第二口,有点怪,但不坏。第三口,已经成了艾雷岛威士忌迷。”

只要你喝威爱威,这辈子怎么地也要去一次的吧。

早就想去朝圣了,不过去艾雷并不容易。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只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开车然后坐轮渡到岛上的port Ellen,从最近的大城市格拉斯哥过去开车到要五个小时;第二个是从格拉斯哥做航班到岛上的Glengedale机场,一天只有一班,还不是每天都有。开车太累了,同时真的开了避免不了酒后驾车。最后临时选择了航班,由于是前一天才订的机票,45分钟的航班居然要370多磅,这都要去那是妥妥的真爱,抱着这辈子怎么也要去体验一下的心态。

坐航班八个小时凌晨到达伦敦Gatwick机场,休息了一个白天,晚上到Stanstead机场,坐Easyjet到格拉斯哥,然后机场酒店休息一晚,第二天早上八点钟的飞机45分钟到达岛上。白天在岛上各个酒厂体验,晚上赶回机场坐六点钟的航班回到格拉斯哥。单程时间达到36个小时,就是为了那10个小时的体验“通过威士忌这种语言与岛屿的灵魂对话”。

晨光熹微中,进入英国。
L1001089.jpg

Gatwick机场
L1001130.jpg

在格拉斯哥机场被一位苏格兰大妈教育了,岛的名字Islay其实读音应该是艾拉或者阿伊拉,是当地人的阿盖尔语叫法,你去跟人家说艾雷会被笑话。不过既然中文约定俗成,我们也就都叫艾雷吧。


你敢信吗?这是早上六点多,我在机场等飞机,这帮苏格兰大哥已经开整了!
L1001135.jpg

L1001133-2.jpg

航班是洛根航空,苏格兰的航空公司,主要飞苏格兰内的航线。
L1001143.DNG_compressed.JPEG

尾巴涂装是苏格兰格子,还挺有特色挺好看的。
L1001154.jpg

机型是ATR42
L1001158.jpg

机上只有一位苏格兰翠花大妈作为服务人员
L1001155.jpg

十月份的苏格兰天气就是三个字Wet Wet Wet,飞机就这么在凄风苦雨中起飞了。
L1001160.jpg

时间也就四十五分钟就准备降落了,机场就在海边
L1001174.DNG_compressed.JPEG

机场标牌,下面是盖尔语
L1001182.jpg

还没出机场已经开始展示岛上的特色了。
L1001183.DNG_compressed.JPEG

岛上的酒厂有九家:
Ardbeg - 位于岛南部,以浓郁、烟熏且带有独特柠檬和胡椒风味的酒款闻名。
Bowmore - 位于岛上首府波摩镇,是岛上最古老的酒厂(1779年成立)。风格均衡,带有蜂蜜、烟熏和海风的味道。
Bruichladdich - 位于岛西部,以其创新精神著称。它不仅生产重泥煤的波夏和波特 Charlotte,还生产无泥煤的布赫拉迪系列。
Bunnahabhain - 位于岛东北部,以其相对轻柔、略带甜味和坚果风味的酒款而闻名,是岛上最不“艾雷”风格的艾雷岛酒厂之一。
Caol Ila - 位于岛东北部,是岛上产量最大的酒厂。风格是典型的烟熏、药水味,带有清新的柑橘 notes。
Kilchoman - 成立于2005年,是岛上124年来首个新建的酒厂,是一座“农场式酒厂”,从种植大麦到装瓶全部在厂内完成。风格年轻、充满活力,带有浓郁的奶油和水果烟熏味。
Laphroaig - 位于岛南部,以其强烈的碘酒、药水味和浓郁的烟熏风格而成为最具辨识度的艾雷岛威士忌之一。
Lagavulin - 位于岛南部,以其复杂、深邃且带有干果甜味的16年酒款而被誉为“艾雷岛之王”。
Ardnahoe - 于2018年开业,是岛上最新的运营酒厂。由独立装瓶商亨特·莱恩家族投资建立,以其传统的生产工艺为特色。

original_map-of-islay-whisky-distilleries.jpg

交通:岛上有公交车,但是班次非常少。游览主要依赖出租车,现在是旺季,出租车非常难订。最好提前订好,甚至包车。我是提前一天定好的,机场到阿贝,费用30镑。

一路上就是下雨下雨
L1001191.DNG_compressed.JPEG

由于时间有限,就选择了有“泥煤三巨头”之称的Laphroaig, Lagavulin和阿贝Ardbeg。
因为他们都集中在岛的南部,三家距离都在一英里左右,在一条直线上面。比较方便。同时也都是我比较喜欢的口味,在威圈里面名气也较大。大致的安排是最先参观阿贝,预定了一个参观(价格22镑),然后是坐车到Laphroaig, 在那里吃午饭,然后步行(这个步行是此次路程最惨的经历)到Lagavulin, 在这里预定了一个品酒活动(价格60镑)。
另外他们的旁边还有最新的Port Ellen酒厂,定位很高,据说尝一小杯就要200镑,去他的吧,就不选了。

这就是Port Ellen
L1001197.DNG_compressed.JPEG

期待了很久,期望很高,过程被可恶的天气蹂躏的有点凄惨。这么说吧,这一天里面我的袜子就没有干过。
我居然忘了十月份的苏格兰天气是个什么鸟样子,傻子一样穿戴的很Smart还没带伞,结果被一天的阴雨淋成落汤鸡。
不过三家酒厂得体验绝对称得上不虚此行。
IMG_9926.JPEG

第一站是必去的泥煤首选阿贝Ardbeg。
L1001285.jpg

由于飞机很早,我到的时候离参观的开始时间还有一个小时,坐在那里等着。前台妹子贴心的送上来第一杯,一口下去立马格局打开了。这杯叫做homecoming,即使对阿贝很了解的老酒鬼可能也不是很清楚这款。这款酒可讲究了,是为了庆祝阿贝委员会(全球粉丝俱乐部)成立20周年以及酒厂下复兴的旅程而酿制的,先在再填美国橡木桶中陈年,然后在最顶级的PX雪莉桶中进行过桶,市场评价非常高。每年岛上都会有一次嘉年华活动,叫做Feis Ile,而阿贝在这个活动上的主题就是Homecoming,对全世界的阿贝迷欢迎回家。入口之后先是强烈的泥煤的冲击,然后是浓郁的黑色水果的馨香,最后是悠长而温暖的烟熏余味,简直完美。于是这款酒成了我这天唯一带出岛的酒。
L1001231.DNG_compressed.JPEG
L1001235.DNG_compressed.JPEG

这就是泥煤,后面细讲。
L1001211.DNG_compressed.JPEG

其他的一些阿贝产品
L1001212.DNG_compressed.JPEG
L1001233.DNG_compressed.JPEG
L1001236.DNG_compressed.JPEG
漩涡
L1001238.DNG_compressed.JPEG
乌干达
L1001239.DNG_compressed.JPEG

阿贝的参观主题是讲解威士忌的酿造过程,妹子颜值不低,而且完全没有苏格兰口音,全程娇滴滴的南方口音,就很舒服。
L1001310.jpg

众所周知,苏威是用大麦酿制的,美威土老帽用玉米酿制。妹子解释了大麦的处理过程。
知识点:
(1)麦芽:Malt Malt是“活化”了的、体内含有糖化酶的谷物,是酿酒的“发动机”。
(2)麦芽粉:Grist  这是经过碾碎的麦芽
(3)谷壳:Husk
(4)粗粉:Grit
(5)细粉:Flour
L1001313.jpg

你投入 Malt。研磨后,你得到了一堆 Grist。这堆 Grist 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Husk:完整的、纤维状的外壳。(作用:滤网)Grit:沙粒般的粗粉。(作用:主力淀粉源)Flour:细腻的面粉。(作用:快速淀粉源,但需控制量)

一个理想的酿酒用 Grist 组成应该是:谷壳完整,粗粉为主,细粉适量。这样才能实现高效糖化和顺利过滤,最终酿出好酒。

L1001314.jpg

L1001316 (1).jpg

敲黑板说个知识点哈,很多人装逼喝威士忌言必称Single Malt, 单一麦芽。
但其实很多人并不理解他的意思。单一麦芽并不是指只有一种麦芽,这是两个词Single/Malt。Single是指单一酒厂的出品,Malt是指麦芽酿制。是个组合,相对于Johny Walker和芝华士这样的混合酒的,而不是片面的指一种麦芽。

L1001324.jpg

L1001350.jpg

L1001354.jpg

这就是泥煤。泥煤是一种由古代植物(如苔藓、石楠花、灌木)在沼泽地中经过数千年不完全分解和碳化所形成的天然有机燃料。它在威士忌酿造中扮演着“烟熏香料”的角色,赋予了酒液独特的烟熏、碘酒、药水等标志性风味。
L1001367.jpg

泥煤在威士忌生产中的应用是一个至关重要且极具特色的环节,它发生在酿造流程的最开端,为酒液奠定了风味的基础。其核心原理是:通过燃烧泥煤来烘干发芽的大麦,在这个过程中,泥煤烟雾中的酚类物质渗透到麦芽中,从而将泥煤风味“锁定”在原料里。
泥煤风味的强度是可以量化的,单位是 PPM。PPM值越高,通常意味着麦芽被泥煤熏烤的程度越高,最终酒液的泥煤风味也越强烈。例如,阿贝、拉弗格的PPM值通常很高(40-55+)

妹子还介绍了阿贝的历史。阿贝成立与1815年,经过百年之后于70年代走入低谷,停产长达14年,于1997年被格兰杰(老酒鬼都知道)收购,勉强复产,走上复兴之路。阿贝的经典产品“10年”,就是在这个时期搞出来的。后来也是比较艰难,直到2004年,格兰杰被路威轩铭LVMH(没错就是卖包的那位法国人阿诺德,在酒业排名能到世界第四)收购,在LVMH的强大资本和奢侈品运营能力支持下,阿贝实现了彻底的复兴。
好消息是:百年老厂得以复兴;坏消息是:家庭传承的工匠精神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流水线产品。实际上你买的到的大多数阿贝的产品并不是艾雷岛上的出品而是在法国大规模生产了。
L1001382.jpg
L1001383.jpg
L1001389.jpg
L1001384.jpg

实际上岛上的这些酒厂已经被个大酒业集团瓜分殆尽。除了阿贝是路威轩铭的之外,Lagavulin是Diageo(全球排名第一)的,Laphroaig是美日的Beam Suntory集团(世界排名第三)的,等等每一家都名花有主。资本掌控一切,威也不能幸免。
L1001407.jpg

妹子还介绍了酒头,酒心,酒尾的概念,怕你们听烦了就不讲了
L1001429.jpg
L1001418.jpg

每到一处妹子都会从口袋里面拿出一款来让大家尝一下。但都是大路货,无非是老酒鬼都熟悉的十年,奥之山甲,漩涡,最后是乌干达。
L1001330 (1).jpg
L1001333.jpg
L1001341.jpg
L1001455.jpg

第二站是Laphroaig,泥煤最大者。
L1001495.jpg
L1001479.jpg

内部有个博物馆。
L1001463.jpg
L1001472.DNG_compressed.JPEG
L1001469.DNG_compressed.JPEG
L1001473.jpg
L1001474.jpg

主要任务是在这里吃午饭,只是一个餐盒,海鲜搭配泥煤烟熏威士忌太合适了
L1001491.jpg

第三站是Lagavulin
IMG_9948.JPEG
IMG_9917.JPEG

L1001504.DNG_compressed.JPEG
L1001517.jpg
L1001524.jpg

Lagavulin的品酒活动是禁止拍照的,所以可惜照片很少,但是感觉是最好的。
IMG_9940.JPEG
IMG_9942.JPEG

并不只是因为酒好喝,也不是主理人的介绍,而是与来自全世界威友的互动。坐我旁边的包括两位瑞士酒友;一个来自马来西亚的旅行团;还有来自芬兰的一家人。有趣的是,马来西亚的团员都是马来Diageo的员工,还包括他们的老板,前面提到了Diageo其实是Lagavulin的母公司。他们老板很年轻,还起来鼓动了几句,很High得样子。后来两杯下肚立马醉得不成样子了,被人搀扶回去的,好尴尬啊。
IMG_9937.JPEG

坐我右边的是一个芬兰妹子,她是跟老爹和男朋友一起来的。她说他老爹是个威迷,家里有350瓶收藏,这次也是来体验加扫货的。然后她说你知道吗?芬兰也是有有名的威士忌酒厂的吗?我说不知道啊,我以为你们跟老毛子一样整天喝伏特加呢。她介绍了该酒厂,说是用玉米酿的,我说那不是跟美国人一样了么,她尴尬的笑笑好像是这样的哦。走之前她还很贴心的写了个纸条给我怕我记不住酒厂的名字。各位小伙伴去芬兰玩儿时候可以去探一探哦。
IMG_9943.JPEG

活动也很贴心,你要是开车来的,他们会给你一些列小瓶子,让你闻了之后带回去品尝,避免酒后驾车。

回机场的时候也有小插曲,酒厂的小哥说你们赶紧走吧,风暴马上就来了,否则走不了了。然后打上车往机场赶,结果主路被连日的大雨淹没了,已经关闭。只有绕了很远的路,走小道才勉强赶上飞机。

到了格拉斯哥已经晚上七点了。马不停蹄租了车,用6个小时到曼彻斯特去看儿子。路程三个半小时,后来路上太困了,在休息站睡了两个小时才醒,可能也有酒精的作用,大家还是严格不要酒后驾车。

最后附赠一个曼城的市中心,上次去还是十五年以前,看一下十五年间的对比
554016360_10228372673133087_6878072965152393907_n.jpg
L1001587.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门户文章 +1 收起 理由
nApoleon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27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边喝拉弗格边看楼主的好文好图,顺便再翻翻村上春树的《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世界之大,总是有那么几个小众的同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crecein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27 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瓶都是我喜欢的。
发表于 2025-10-27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喜欢喝酒都觉得很棒
发表于 2025-10-27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慢慢在高级制造业方面落伍之后,只能靠卖这种所谓的文化和情怀转钱了
发表于 2025-10-27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天气绝了,很有泥煤味。看了楼主的行程,蠢蠢欲动。
发表于 2025-10-27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嗜好这个酒鬼来讲,这应该可以是朝圣之旅了吧
发表于 2025-10-27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两本去艾雷岛喝酒的书《到艾雷岛喝威士忌 》《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

作为一个威士忌爱好者,一直也是很向往去艾雷岛,别这么匆忙,住两条,慢慢的逛慢慢的走。用溜达的节奏去体验酒厂,用欣赏的角度去看岛上的风景。让酒的体验更悠然自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10-27 11:17 , Processed in 0.01197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