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994|回复: 12

[照片] “照片是拍给未来的自己看的” - 拉萨与库拉岗日徒步游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7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emos 于 2025-11-18 10:24 编辑

前言

自从2023年开始尝试去高原徒步以后,就对高原徒步有了浓厚的兴趣。2023年在四川四姑娘山附近轻徒步,2024年去了雨崩,2025年则把目的地放在了藏南库拉岗日的白马林措。

选择库拉岗日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在雨崩一起徒步的朋友们,在雨崩活动结束后,当时说了一句明年继续一起徒步,地点选库拉岗日。于是这次的徒步也是赴一年之约。对于上班族来说,参加一个徒步团来体验徒步活动无疑能极大减少准备工作,当然代价是没有自己自主徒步那么的自由,尤其是对于像库拉岗日这种不算太难的入门级的线路,如果能自己一个人来那体验会更好。不过这次是几个朋友一起徒步就当作是秋游了。

我喜欢徒步,喜欢徒步过程中与自己对话的过程,对于我而言它也是一个与自己和解的一个过程。相比在徒步中必须用到的保暖,食物,应急等物资,相机的选择也是一个和自己和解的过程。毕竟在相机的世界里,重量轻便,焦段实用,高画质(就先不考虑价格了)这三个就是不可能同时拥有的特点。不同于团队拍摄,一个人徒步摄影的时候只能自己一个人背上所有的器材。整体的背包重量会影响到自己的体能,在高海拔地区甚至会导致高反症状的产生。
        
这次我带了很多的器材过去,一是我想想我能力能去到哪,第二也是想试试在这种高海拔徒步的时候,哪些才是我必须要带的摄影器材。毕竟看网上的评论再多,还不如自己走一遭亲身感受一下。我这次在徒步过程中带的器材:拇指相机Insta360 Go3S, 全景相机Insta360 X5, 半画幅相机富士X-E5配富士16-50镜头,卡片机索尼Rx100m7, 胶片相机奥林巴斯U2。文章最后也会写一些这次在徒步过程中的感受。

去库拉岗日前的几天,我还在拉萨重温故地,拍下了我觉得很好玩的照片。

拉萨

库拉岗日徒步团的集合日是2025年11月2日,而我在10月30号下午就到了拉萨。一来是因为库拉岗日的海拔比较高(徒步线路是海拔4500米以上),我来拉萨先提前适应一下高反;第二个原因是来拉萨重温故地。

我第一次来拉萨是2010年7月27日,在这边呆了21天,看了布达拉,大昭寺,纳木错,羊湖,桑耶寺,扎什伦布寺,珠峰大本营等等。而我再次来到拉萨,已经过去了15年,算了一下日子,刚好过去了5555天。有时自己不得不感慨,时间如同白马过隙飞逝,当年的少年已经到了感叹年纪的时候。而且当时的我不像现在会更注重去观察身边美好的小事物,随着年龄的增长才慢慢感受到如何去体验以及感受自己的生活。在这几天我重新走在布达拉宫里,走在大昭寺里,我已经完全记不起当年我在里面逛的时候的印象了。但还好我还有一些在拉萨城里的照片,可以让我去感受当年我自己走过的路。当时我也没想到那时拍的照片,是给未来的我做一个指引,如同有了穿越时空的对话一般。我把十五年前与现在拍的照片拼在了一起,看起来很是有趣味。

以下拼图,上面是摄于2010年,下面是摄于2025年

以前的宗角禄康公园与现在的公园相比,多了很多围栏,也不亲水了

宗角禄康公园

宗角禄康公园


小女孩以前还可以近距离看鸭子,现在她在哪呢?

宗角禄康公园

宗角禄康公园


北京路依旧是那么的繁华

赛鑫综合批发市场

赛鑫综合批发市场


北京路

北京路


大昭寺外边已经设立了专门的朝拜区

大昭寺外围

大昭寺外围


曾经的八廊街琅赛古玩城,如今已经拆除

八廊街琅赛古玩城

八廊街琅赛古玩城


曾经的四人小队

2.jpg

库拉岗日之行

虽然这个线路是叫库拉岗日,实际上这里的徒步地方是在白马林措,而库拉岗日雪山则是在这个徒步路线中可以看见的雪山。我们此次的行程是一个5天的行程。第一天是从拉萨到洛扎县,总的路程大概是350公里。中间途经了⽇托寺(海拔4400⽶)、推⽡寺(海拔5025⽶)、蒙达拉⼭垭⼝(海拔5350⽶)。
Snipaste_2025-11-16_18-17-47.jpg

日托寺位于山南市贡嘎县羊卓雍措景区内,是一座极具特色的寺庙。日托寺始建于公元 14 世纪末,由东拉圣僧夏加顿珠叔侄所建,至今已有 600 余年历史。它坐落在羊卓雍措北岸的一座小岛上,这座小岛是伸入湖区的半岛,四面环湖,仅一条石径与陆地相连,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被称为 “世界上最孤独的寺庙”。
微信图片_20251116182715_283_32.jpg

微信图片_20251116182712_282_32.jpg

日托寺藏语意为 “山上的石头”,寺庙主体为石木结构,错落有致地依山而建,体现了藏式建筑的独特风格,屋顶金顶在阳光下闪耀,与湖水的蓝形成鲜明对比。
微信图片_20251116182330_278_32.jpg

日托寺是萨迦派寺庙,寺内供奉着一颗据说能治百病的 “神石”,吸引着众多信徒前来朝拜。寺内还有精美的壁画和雕刻,展示了佛教故事,反映了藏族的历史和文化。此外,寺内通常只有一位僧人驻守,僧人每日诵经、打水、清扫,过着简单而虔诚的修行生活。
微信图片_20251116182326_277_32.jpg

微信图片_20251116182723_286_32.jpg

另一个寺庙是推瓦寺。推瓦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之一,位于**山南市浪卡子县推瓦村,地处蒙达岗日雪山脚下、普莫雍措湖畔,海拔高达 5070 米。推瓦寺建在普莫雍措湖畔的悬崖上,三面悬空。
微信图片_20251116183418_287_32.jpg

微信图片_20251116183422_288_32.jpg

微信图片_20251116183424_289_32.jpg

微信图片_20251116183426_290_32.jpg

至于蒙达拉⼭垭⼝,因为天色已暗,就没有拍很多。 我们是当日早上8点半出发,中午在日托寺吃的午餐。午餐就是一碗泡面,休息一会就继续上路了。文章里列举的这几个点是车停靠,大家稍作休息的地方。我仔细观察了,这一路上的风景是非常宽阔以及好看的。
DSCF1973-25.jpg

DSCF1983-25.jpg

DSCF2023-25.jpg

DSCF2062-25.jpg

DSCF2114-25.jpg

DSCF2122-25.jpg

DSCF2124-25.jpg

DSCF2169-25.jpg

DSCF2183-25.jpg

DSCF2189-25.jpg

DSCF2194-25.jpg

DSCF2199-25.jpg

DSC09698-25.jpg

DSC09726-25.jpg

DSC09747-25.jpg

DSC09794-25.jpg

DSC09796-25.jpg

DSC09798-25.jpg

DSC09799-25.jpg

第一天的行程以在晚上7点半到达洛扎县的招待所为结束。在今天的行程中我个人感觉还是挺辛苦的,首先是路程比较长,其次是因为山路七拐八绕的容易晕,我们一个小伙伴在最后的山路阶段就直接晕车然后吐了。路上的景是真的好看,但路途遥远是真的远。如果是坐的越野车或者是SUV,估计这个感受会好很多。我这次做的是9座的商务车,感觉就没那么好。

在洛扎县住了一晚,我们第二天从洛扎县(海拔3800米)出发去措玉村(海拔4180米)。
Snipaste_2025-11-17_09-06-14.jpg

措玉村是前往白马林措的必经之地,村里有许多家庭旅馆,为前来徒步、观光的游客提供住宿服务,旅游业逐渐成为村里的重要产业。从洛扎县去措玉村的路上会在大峡谷中穿行,通过边境检查站,检查完边境通行证以及身份证以后,就会进入最后的能看到库拉岗日的区域。整段路程非常有趣,在平原很少看见这样的地貌。路的旁边是河流,河水很清澈。
IMG_5667.MOV_20251117_091322.067.jpg

路上也会遇到修路,感觉这边的修路实属不易
IMG_5682.MOV_20251117_091609.397.jpg

这是最后进山路的一段,旁边是不算太深的悬崖
IMG_5695.MOV_20251117_092130.929.jpg

最后就是到了白马林措景区停车场(海拔4500米),这个也是我们未来几天的徒步的统一起点。
Snipaste_2025-11-17_09-42-12(1).jpg

这个景区里面就是四个重要的地方,分别是介久措,白马林措,以及这弓三措。每天都是从停车场出发,然后去到各个措的附近,可以环湖走一圈(白马林措),也可以走一个折返就回来。

徒步第一条线就是从停车场走到白马林措,往返五公里,爬升200多米。整个路程来讲其实不难,路很好走,有清晰的指引,真的跟景区的路差不多。只是海拔高氧气少,呼吸比较喘跟急促而已。如果早点过来是可以环湖的,环湖的话是十公里的路程。
DSC09816-25.jpg

DSC09817-25.jpg

DSC09818-25.jpg

DSC09820-25.jpg

DSC09821-25.jpg

DSC09822-25.jpg

DSC09823-25.jpg

这就是库拉岗日雪山啦,高度7538米
DSC09824-25.jpg

DSCF2222-25.jpg

徒步的第一条线是非常的轻松,路上还可以欢声笑语,在终点附近拍拍照录录象,下午就下撤了。在这次的徒步过程中,我还非常幸运地遇到了Linksphotograph本人,与Links同行的一人帮我跟Links拍了一张合照。后知后觉,在小红书网友的提醒下,原来拿我手机给我跟Links合照的人是演员李现,实在是太幸运了。
微信图片_20251117214054_297_32.jpg

在措玉村住了一晚后,开始徒步的第二条线-折公三措。这条线是三条线里面最有难度的,一是路程远,二是海拔高。路程有13公里,终点海拔在5050米。
微信图片_20251117214051_295_32.jpg

微信图片_20251117214053_296_32.jpg

在这条线上,大家都努力的走着,拍照也少了很多。我背了太多的器材了,走着走着就觉得头疼以及脖子僵硬了,很明显我是高反的症状了。于是我在4777米的一个小平台上就停了下来发呆,对着雪山吃路餐,听歌拍照,身旁也没有人,人处于一个巨大的空间里。冷风吹拂着脸颊,太阳晒得后背暖暖的。原本要用来冲高度的时间现在变成了发呆的时间,整个人顿时松弛了下来。我很难用文字或者语言去形容那个时候的具体感觉,我只能感受到当时在那个小平台上,人会不由地开心兴奋,甚至是想唱歌的那种兴奋。这个感觉相当的奇妙,我去问了一下豆包,豆包说这就是所谓的被自然触发的高峰体验。这是自然的壮美与个人感官碰撞后,产生的 “被治愈、被震撼” 的高峰体验,是一种纯粹且外放的快乐,和心流的 “向内专注” 是两种不同但同样珍贵的正向状态。

我在那个小平台上就用长曝拍了一张,感觉还是挺不错的。这个雪山叫过拉卡日,高度有6450米。
DSCF2264-25.jpg

这天被高反弄得极其不舒服,随便拍完几张就下撤了。
DSC09897-25.jpg

DSC09953-25.jpg

DSC09967-25.jpg

徒步的第三条线是去介久措徒步,行程是先去看个日照金山,然后开始徒步。我去看完日照金山就回村里喝咖啡了。他们说介久措的风景没有前两天的好,而且我自己的感受就是前两天给我的感觉已经非常非常棒了,不仅看到了风景,还遇到了偶像,最重要的还有一种在面对雪山时非常愉悦的感觉,足够了。
DSC09846-25.jpg

DSC09825-25.jpg

DSC09972-25.jpg

DSCF2284-25.jpg

DSC09992-25.jpg

还是有小伙伴是去爬介久措的,而我跟我其他的朋友就在村里逛一逛。

DSC00026-25.jpg

DSC00064-25.jpg

DSC00030-25.jpg

DSC00044-25.jpg

DSC00055-25.jpg

DSC00125-25.jpg

DSC00130-25.jpg

等小伙伴们从介久措回来,我们就踏上了返回拉萨的旅程。
Snipaste_2025-11-16_19-05-55.jpg

路上的风景依旧是美不胜收。
DSC00172-25.jpg

DSC00165-25.jpg

DSC00199-25.jpg

DSC00215-25.jpg

DSC00225-25.jpg

DSC00243-25.jpg

DSC00265-25.jpg

DSC00343-25.jpg

DSC00375-25.jpg

DSC00393-25.jpg

DSC00407-25.jpg

最后的一个景点就是羊卓雍措了。还想看与十五年前的对比吗?(上面是摄于2010年,下面是摄于2025年)
1.jpg

2.jpg

总的来说这趟拉萨加库拉岗日的旅途是非常棒的。在拉萨找了很多当年的机位,在路途上看了很多的广袤的土地与高耸的雪山,最后在库拉岗日再一次的感受内心的平静与快乐。
就好像郑钧的歌词说的: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宫,你根本不用担心太多的问题,她会教你如何找到你自己。


额外分享


额外的分享就是整个旅途中我对我带的那些器材的感受:

全景相机Insta360 X5
在全景相机的使用上,这台相机的重量只有200多克,其实不算太重。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一个问题就是它的配件。全景相机因为拍摄的视角大,范围广,所以一般得配一个自拍杆。外加全景相机有一个很好玩的子弹时间这个拍摄模式,所以还得带一个得配子弹时间的配件。而且在徒步过程中,还得方便拿取,所以在背包的肩带上要装一个快拆的配件。最后还要配一块备用电池吧。这些东西加起来没有一公斤但肯定上了一斤有余。在徒步过程中,因为双手拿的是登山杖,当我们要拿X5来拍的时候,我们还要把一只手的杖给另一只手,手上是拿着由于杠杆原理而重量翻倍的X5。其次是在玩子弹飞行时间的时候,它的离心力其实是很大的,我也总是怕我没抓紧然后X5飞了出去。总的来说我觉得X5是好玩的,尤其是全景拍摄的时候基本上角度都能拍到,可以后期再来找自己想要的视频角度,这个是非常棒的一个事情。但由于那个拿取麻烦,在徒步过程中我很少拿出来拍,更多的是在定点的地方,比如长时间休息(短时间休息我也不怎么拿出来),或者在车里行驶过程中才拍。一句话就是只有我能全身心用X5的时候我才会用。

拇指相机Insta360 Go3S
目前来说我对Go3S的感觉是非常棒的。我对于它的定位就是录制我在徒步过程中的第一人称视角。它很小巧,可以放在帽檐上,或者是通过磁吸放在胸口。我的录制方式是使用他的间隔录像,就是比如隔了多少分钟就录制多少秒的视频。比如我设置2分钟录制15秒视频,那它会有个定时是睡眠2分钟后启动录制15秒,然后再睡眠两分钟。周而复始直到没电或者空间满了。我自己做过测试,128G的Go3S,在保证电量充足的情况下,它可以持续这种间隔录像是30多个小时。按照每天徒步10小时的节奏,也能撑个三天。这对于我来说就已经很够用了,当然如果换成Go Ultra, 可以用更大的存储卡,那就更够用了。这次它的配件不多,就一个磁吸挂绳,加一个轻便的带充电口的转接配件,一斤以内。开了间隔录制后,我就可以不用管他了,完全解放双手,我可以享受徒步。当然有个缺点就是如果我们不去管它的话,那有些特别好玩的事情他可能没录到。自己是要掌握好什么时候要主动介入。另一个缺点就是如果要长时间拍摄的话,那充电宝给这个小相机打吊针那就是必须的了。我也尝试过,如果是相机主体放在相机仓里,然后充电宝对相机仓充电,那么相机容易过热,而且我依稀记得录制过程中好像是不能充电的。所以我是带了个能对相机主体直接充电的转换配件。插上充电宝,在开了间隔录影后,休眠时间里就可以充电。录制时候就自己停了。我对Go3S的优缺点都很了解以及很适应,它会是我以后徒步里必不可少的小伙伴。

半画幅相机富士X-E5配16-50镜头
我的旅程是从10月30号到11月8号结束。富士XE5的更多的使用场景会是在拉萨城里,以及在徒步长时间休息的时候会拍一拍。在整个徒步处于运动的时候,或者短时间休息的时候,XE5的使用频率是比较少的。我在4700多米的时候就坐在一个小土坡上,然后对着雪山拍长曝。总的来说这个机子是必带的,但得到了特定场合才会拿出来用。不得不说富士的色彩在这个空气清新跟阳光充足实在是太好看了,也不用担心什么白平衡之类的问题,照片不后期也很好看,拿回来最多再稍微微调一下也可以。

卡片机索尼RX100M7
不得不说在这次整个**旅途以及库拉岗日的徒步过程中,我租借的RX100M7(俗称黑卡7)确实是给了我不少的惊喜。轻便的机身配上24-200的焦段,在整个旅途中是非常使用的。而且在200mm端的时候光圈是4.5,拉到200mm拍人像也是非常好用的。

在这边阳光很充足,空气很清透,这对于卡片机是个很大的优势。当然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就是画质跟全画幅相比是完全打不过的,毕竟只有1英寸的传感器;其次就是在阳光下取景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显示屏以及取景器都是将近6年前的产品,在**强烈的阳光下我们还要带上墨镜或者是偏光镜,这就对于取景造成了不便;最后还是要提那个相机操作,这个小相机其实不需要太多的操作,我自己用起来A档就可以了,在**比较多使用的是曝光补偿的功能,但我当时只是懂进fn菜单调,所以增加了操作成本,但总体感受还是可接受的。
       
在整个旅途中,用黑卡7拍了快2000张照片,其中500多张是帮小伙伴们拍人像,其他1500张是拍风景,拍动物等。至于电池续航,可能我拍的时候会经常关机,或者其他我不经意的使用习惯,我当时没有什么电量焦虑。严肃的作品创作可能不是黑卡7的强项,但随手记录我觉得它很在行。可以直接把它放进软壳裤的裤兜或者冲锋衣的口袋里,想拍就拍。

iPhone16 Pro
虽然没怎么用手机拍过照片,但我想说我在这边99%的视频都是用它录制的,真的是太方便了,防抖又稳。已经想不出再怎么形容它的好用了。

胶片相机奥林巴斯U2
奥林巴斯U2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胶片相机,它很轻巧,而且很符合随手拍的心情。35mm的视角能涵盖大部分的场景,风景跟人像都可以。在这次徒步中我是带着它走,它没什么配件,非常的轻便。上了反转片以后,可以每个有意思的场景都打卡一张反转片,到时洗出来以后感觉会很震撼。对于我来说它是一个甜点级别的器材。在以后的长距离或者高海拔有特别好的风景,我也会带上它。最后在这里加一些U2配PAN400, GOLD200, E100在旅途中拍的照片:

000038.jpg

000041.jpg

000043.jpg

000057.jpg

000059.jpg

000065.jpg

000047.jpg

000051.jpg

000062.jpg

000001440027.jpg

000001440031.jpg

000001440033.jpg

000001440036.jpg

好了,游记完结撒花,感谢你抽时间看到这里,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5邪恶指数 +70 门户文章 +1 收起 理由
红领巾 + 10
北风狂野 + 10
梵谷的左耳 + 20
SUNZKpope + 30
nApoleon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1-17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11-18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景如画
发表于 2025-11-18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25-11-18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一下库拉岗日雪山这张照片是什么设备拍的?另外,让李现帮你跟links拍照,实在是太有画面感了
发表于 2025-11-18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博主有心,照片好看,时光五载,故地如新
发表于 2025-11-18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的真好,这次也去了白马林措徒步,确实是非常好的一段体验,激发了徒步的爱好。
发表于 2025-11-18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马林错最后那段路况是真的不行,来回进出也得看运气,遇到交汇 可能都需要倒车避让,这地方还是太野了点,都是村里人铺的
发表于 2025-11-18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现哥
发表于 2025-11-18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山 湖水美景数不胜数
发表于 2025-11-18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她在哪呢?
发表于 2025-11-18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认同“照片是拍给未来的自己看的”这句话,包括游记在未来某个日子再看时也别有滋味。总有一些当时注意不到的小细节,回首旅程也总有不同的感受。
发表于 2025-11-18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顺路去卡久寺和古如拉措也是很好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11-18 11:56 , Processed in 0.01697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