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10768|回复: 27

[CPU] LGA1851 2024年下半年推出,支持到2026年,N3B→18A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4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PolyMorph 于 2023-11-5 01:12 编辑

Arrow Lake和LGA1851接口将在2024年下半年推出,zen5也很猛,如果18A Panther Lake延期2026年,8+32 很有可能采用  2025年用Arrow Lake Refresh填补
mmexport1698944215747.png

Arrow Lake和Refresh未来制程是20A N3B构成,都不是高频工艺且迅速被后续工艺迭代,频率比现在反复打磨的Intel 10ESF工艺倒退,CPU Tile、GPU Tile、SOC Tile、IO Tile用不同的制程

cbd1bbfa385d0c0f.jpg
24cebc339c15d1ca.jpg
503368a7f6ee586f.jpg

Skymont的ipc可能不逊于现在的golden cove,并且有全吞吐的avx2,以现在抠门的配置搞32个skymont,多核肯定是徒增功耗,如果intel愿意改善环形总线,并提升小核簇的缓存配置,32核每一个核能发挥出应有的IPC,我觉得还是很难,对比8个大核明显的数量优势,可以干的活会不会更多

牙膏厂的大核性能是高,但是面积是小核4倍,面积效率不如zen4,工艺便宜塞不进去,工艺贵了,晶圆寸土寸金,为了财报好看只能塞8个


12 13代大小核调度难根源还是小核的缓存资源不足,共享L2,四个小核公用一个ringbus节点,而一个ringbus上的一个节点在一个ringbus时钟周期内只能完成一次访存操作,如果这四个小核同时需要访问L3那就得排队等待。

寄存器数量和指令流水线更少,大小核之间切换上下文io开销很大,软件怎么优化都跟有限

13代小核簇的缓存分配只能喂饱2个,4核同时跑第3第4个核性能发挥会因为缓存极其受限,4核性能对比2核提升不理想


2024年上半年量产20A,下半年量产18A,18A目前有3家客户,RibbonFET+PowerVIA背部供电,台积电N2技术上被Intel超车是事实
Intel_18A_Status-1920x1080-1.jpg




Meteor Lake

Meteor.jpg

Lunar Lake是特殊产品,和arl还有mtl都没有关系。目前看Lunar Lake的cpu有4P+4E,p核和e核不在同一个Ring bus上,可能p核通过ring bus通信,E核通过L2通信,P核Cluster和E核Cluster之间通过LLC通信,或者绕路soc。Lunar Lake仍然有独立的soc和gpu,soc里是否还有lpe目前看rvp1看不出来,gpu之前泄漏过是battlemage的64eu,主要工艺应该都也是tsmc的,CPU Tile是N3B。lnl会比arl早出最多一个季度,最终产品tdp会有低至5w的sku,今年底更新mtl的高端轻薄本明年都还会换lnl再更新一次。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绿茵豪门 + 5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11-1 12:38 , Processed in 0.008758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