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2229|回复: 17

[装机] 穿开裆裤时期在家见到的第一台电脑(笔记本电脑)往事回忆,一代经典IBM486S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20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第一台thinkpad是T41, 同学帮我买的香港学生机,大约10000左右
发表于 2025-6-20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yakeyyy 发表于 2025-6-20 23:01
586电脑那时只有1996年高一开电脑课才见过,据说3万,那时还喜欢上的BASIC编程

而那时我记得人均工资400,也 ...

对,我记得586,后来还有奔腾133,还有AMD那个啥CPU(具体忘了)
发表于 2025-6-22 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nolc 于 2025-6-22 03:24 编辑

那个时候如果私人拥有这台笔记本(按照4,5万人民币的价格算),放在现在个人资产基本在一个小目标以上,95年 5万人民币基本上相当于现在5-600万吧...........

---------------------------
以下内容选自网络:

九十年代初期,我国人均年收入大概是1100元左右,而如今人们的可支配年收入大概在50000元以上。1995年国民人均存款在800元以内,而根据2024年最新统计,人们的年基本存款在10万元。相比之下,差距接近125倍!所以按照这样的方式计算,那个时候的万元户等同于坐拥125万资产。但事实即是如此,因为那个时候想要攒下1万元,并不像如今这么容易。

1万元不多,却很难攒下,回望90年代初期,以大米为例,那个时候的一斤大米大概在3毛钱左右,如今的一斤大米平均在3元-5元之间。这样一比较,大米的价格相比只相差了十倍。再看肉类的价格。那个时候的肉价大概在1.5元-2元一斤,而如今的猪肉价格平均在10元-15元一斤。相差也在七倍左右。

这样看来,猪肉和大米作为人们最常吃的食物,价格仅仅差距在十倍左右。而三十年间人们的年积蓄却差距到了110多倍。是不是意味着,如今的人们更容易攒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8-3 14:21 , Processed in 0.399979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