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13705|回复: 92

[NAS] 想趁双11如全闪NAS的坑,纠结中。求打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24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玩可以,生产力不如主力PC挂一块U2大船或者主力PC直接加M2,全闪NAS,估计万兆内网也满足不了吧,存点家用照片和视频浪费了,实在想上,成品NAS主机加SATA SSD也是个路子,持续都是500多M,2.5G内网都溢出了,5G内网刚刚好
发表于 2024-10-24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个尴尬的事情,组了全闪NAS一次转移1T以上文件的时候,跑到缓外的速度那个尴尬
缓内一直爽,缓外火葬场
发表于 2024-10-24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pino 发表于 2024-10-24 11:59
很多人sata的ssd翻车了,研究好其实可以搞,容量和速度是两个方向,就想要速度为什么不能搞? ...

个人理解速度主要是4K IOS 持续意义不大,谁没事给**姐天天搬家

全闪NAS一个是内网传输网络有瓶颈,毕竟动辄20G 50G的内网家用毕竟是少数,另外一个就是缓外掉速,据说硬RAID卡对SATA SSD和nvme支持并不好(小道消息不保真),大家都忘了NAS PVE 之类都是软RAID,实际上软RAID性能并不怎么好,尤其成品商用的NAS,N100之流真的软RAID6,写的时候IO损失很大并且不稳定
发表于 2024-10-24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StevenG 发表于 2024-10-24 13:15
1.现有的NAS系统发挥不了nvme的性能,不用成品NAS系统,就得做好折腾的准备,推荐win NAS,起码都是图形界 ...

缓外掉速完全失去了全闪NAS所谓高速的意义

另外威联通TS-873AeU 是软R6?8盘R6写惩罚大么,缓外掉速能掉速到什么程度?

谢谢回复
发表于 2024-10-24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StevenG 发表于 2024-10-24 14:15
最早之前,用m2缓存时,可以把steam游戏库放上面,大多数游戏的加载速度比本地m2慢个20% ...

我的意思是你用SATA SSD组过软Raid6么,写惩罚大么,比如1-2T左右的资料拷贝时多少GB以后会缓外掉速,速度掉多少

我有个PVE 5X2T NVME 软R6 的ZFS2池子,印象拷贝1T多文件好像500多G以后就掉速了,而且掉速了及其不稳定,低的时候几兆都有,高也不到100多M,文件类型是混合型,既有解压完的安装文件很多小inf文件,几兆的照片,和100多G的7Z压缩文件
发表于 2024-10-24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pino 发表于 2024-10-24 14:36
你陷入一个误区,做了全闪NAS没必要做成让一台设备全部跑满。
10G万兆,一台设备足够了,剩下的读写性能 ...

1 一个设备全部都跑不满意义何在
2 多人并行文件处理一般家用也用不到,同时几路视频流剪接视频是我能想到的家用最大的场景了,商用的不算
2 俺家只有俺一个人用NAS,我LP甚至不知道NAS是啥玩意
发表于 2024-10-24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guwq 发表于 2024-10-24 14:58
可能实际使用场景中很少会出现跑满的时候?

根本跑不满,全闪如果job,就是一个一个单盘,如果RAID成一个盘,万兆内网都不够,家里全光100G 200G有点。。。

另外不管啥方案,都存在缓外掉速,就是你持续往NAS拷贝1T以上的资料的时候,缓存用完了或者无缓方案全盘模拟SLC模式用完了,速度会掉到一半,比如普通持续6000掉到一两千甚至几百兆,具体要看是什么nvme的盘
发表于 2024-10-24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一个威联通的564扔了一个西数绿盘的2T sata SSd 一个十铨的4T,也算全闪NAS吧

因为内网2.5G 跑满280M就够了,放点照片和软件安装文件
屏幕截图 2024-10-24 150735.png
发表于 2024-10-24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梵谷的左耳 发表于 2024-10-24 15:15
个人觉得全闪还是要结合使用环境来看,我现在基本放弃了通过raid来备份重要文件,电影以及日常文件直接放在 ...

所以多份冷备远远比RAID重要,其实raid家用另外一个意义就是很多人看到很多盘符头疼,比如我,RAID一个大池子看着就舒服
发表于 2024-10-24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omeone668 于 2024-10-24 15:39 编辑
StevenG 发表于 2024-10-24 15:35
威联通这款应该是软raid,拆机时没看到raid卡。多少g,没留意过,你说的那种是很多大文件一次性写入?那 ...


成品NAS那拉跨的CPU有的时候是喂不饱软RAID的


另外所有的NAS(机架式的不算),我还真没见过带硬RAID卡的,印象中及其罕见,应该是没有,都是软RAID
发表于 2024-10-24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StevenG 发表于 2024-10-24 16:11
群晖的高端机架式有raid卡

群晖的高端机架一直觉得是智商税,有那个预算直接整个正经的服务器不好吗,CPU更强,内存更大,扩展性就不说了,想部署啥部署啥
发表于 2024-10-24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solidgod 发表于 2024-10-24 17:13
我也在看,受不了炒豆子的声音,其实我看过群晖的620slim,全2.5寸6盘位,搞个2.5g usb网卡跑内网绰绰有余 ...

所以宣传资料都是骗人的,什么花里胡哨的Docker ,各种中心,实际应用经常软RAID巡检加AI识别几千张照片都能把商用NAS的CPU拉爆(高端机架式除外)
发表于 2024-10-24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phliar 发表于 2024-10-24 22:44
冷备就是太折腾,时不时的还得拿出来同步一下,且在同步间隔期间boom了,那也是有一定损失。我是多份热备 ...

所以说不按需求的臆想都是刷流氓,很多人一直没搞明白自己的需求,按照我的理解旧盘多盘RAID远远不如一次性投资18T 20T冷备,另外一开始我就建议楼主主力PC有大容量高速要求直接上U2,怎么也比局域网全网升级要好一点,唯一缺点就是干活就要开主力PC,在这个性能溢出的时代,家用内网2.5G 5G 万兆10G还是全光100G 200G很多时候都是升级了一个寂寞,日常99%跑不满,就我日常应用也就是PT下载机存满了临时捣一下数据,几百G,一两个T的到后端机械盘存储,2.5G内网能跑满280M我就没焦虑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10 收起 理由
dexterchen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10-24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衰败灼烧 发表于 2024-10-24 22:37
就两块SATA盘 空空荡荡 其实停掉风扇也没问题 就是进界面一直有提醒风扇罢工还关不掉 只能转起来了
...

你这个是群晖标准的买系统送硬件啊,两个盘比本体NAS硬件都贵了
发表于 2024-10-27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钢 发表于 2024-10-26 23:32
华硕那款NAS就是全M.2接口,不是全闪是什么。万兆网卡上4.0固态有屁的意义,稍微看得过去的4.0连续读写都 ...

。。。都相信厂商的宣传资料了,这玩意底层看要看规格,华硕那个就是个半拉子系统,CPU不给力,硬件不给力,IO也没说,不说高端了,就算6口随随便便3.0的nvme,单盘持续3000M吧,6XR0能跑满3000MX6=1.8T么,最后说一句,软RAID,底层CPU和软的那一层卡IO,不是你想象的无脑6个nvme 1T  8个nvme 2T 然后传输和4K就上来了
发表于 2024-10-27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钢 发表于 2024-10-27 01:01
你是不是脑子有病? 为了喷而喷? 我有说过华硕那个NAS意义很大么,我只是说价格和楼主说的一样还多俩槽, ...

哎,我一直劝楼主生产力不够了主力PC上U2,你这说的,好好看看帖子前言后语
发表于 2024-10-27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说一句,软RAID看U看系统的,PVE和True底层BUG都吵了多少年了
发表于 2024-10-27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3108的硬RIAD还在路上,年纪大了,DIY慢慢一点点凑
屏幕截图 2024-10-27 011712.png
发表于 2024-10-27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机从4590T到E3-1265L到N95到迷你主机6900H都用过,现在是mini 6900H 准系统1699,不说哪家的了,反正做迷你机走量大的就那么几家,跑了18天了,啥都不干,纯下载,待机米家插座12W,上个月跑了9.6度电
屏幕截图 2024-10-27 111247.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10-19 04:19 , Processed in 0.009836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