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14626|回复: 27

[CPU] 13代8000以上imc稳定,要求水冷扣具压力合适且均衡,附测试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6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谈超频,就单方面讲,其实原厂扣具左右压力耳的制造精度都不一样,又是单侧压力杆设计,所以原厂压力杆扭力就必须大来保障均匀的下压力,故意设计的。12代CPU以下不存在这个问题是因为方型CPU设计不明显罢了,但这种设计时间长了确实会导致CPU弯曲。

有人说散热器拿下来CPU没弯 一个是你观察不到位,另一个是测量工具太厚(推荐壁纸刀刀柄 又薄又直 放在CPU上背后打光看),还有CPU弯不弯观察硅脂分布就能看得出,一般都是中间两个耳朵厚上下薄  取下散热器能明显看到硅脂就是了。 而且真正无弯与散热器紧密贴合 拿下散热器是可以清晰看到CPU顶盖 上数字与周期文字的。

1、CPU弯曲自己没发现,觉得温度高换完CPU散热膏,温度还是不理想,反而怪硅脂不好,全是就是这个原因。

2、无弯曲CPU,散热膏无论你抹多少上去,只要cpu没弯与散热器紧密贴合那效果都是一样的,因为多余的膏体全被挤出去了。

3、已经用了原厂扣具也建议更换防弯扣具,很大程度可以恢复些 但也不能保证100%恢复纯平 大概可以恢复到七八成。新CPU+第三方扣具,膏只需要薄薄一层即可,一张A4纸厚度即可。

4、关于影响内存超频的问题,是因为你散热膏上的太多了溢出到CPU顶盖之外,额外的硅脂粘连到铝或铜的扣具上造成金属扣具本体发热不均匀   金属扣具的局部热点会直接影响内存稳定性信号,标准做法是薄薄一层不要溢出CPU顶盖,就不会影响内存超频。
发表于 2024-1-16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5、扣具方面选择,任何品牌都一样,但铝会好些,硬度高,加工后的初始本体不易形变。 铜体硬度低加工后的初始本体可能会形变,跷跷板效应。并且无风环境铝的散热优于铜体,铜的优势是快速导热 有风优于铝 无风弱于铝 就这点区别。

6、扣具上螺丝记住对角拧,每个角拧到稍有阻力就停,再对角小幅度均用上点力。完毕后检查扣具是否可以晃动,不晃动就可以了。

7、关于硅脂涂抹,不建议X型 因为没多少人能控制好量。最好手工涂薄薄一层就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8-6 16:13 , Processed in 0.00717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