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6595|回复: 64

[主板] 最近总有人问PCIE5.0信号的问题,那我今天就开个贴,一图告诉你们PCIE5.0信号损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8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oldmonster 于 2025-9-9 03:34 编辑

此贴结束!可能动了很多延长线或者转接卡奸商的蛋糕,我错了!我不敢了!显卡延长狗们,你们说的都对!祝你们好运!


评分

参与人数 3邪恶指数 +30 收起 理由
银月 + 5
skanlife + 20
绿茵豪门 + 5 支持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ldmonster 于 2025-9-8 16:01 编辑
rx_78gp02a 发表于 2025-9-8 15:50
MCIO缩减了金手指间距,目的也是为了降低阻抗突变和衰减。
不同的连接器和金手指有不同的衰减系数,不能一 ...


PCIE标准母座也分5.0。这个9.5DB是PCI SIG提出的,你传统的PCIE4.0母座是达不到的这个插损的。你买个PCIE5.0母座把针拔出来就知道了,除去焊接的部分,中间部位已经加宽,和旁边的GND指针要匹配42.5单端阻抗。并不是你以为的贴片母座都一样。(高端的PCIE5.0母座,在底板还会多安装一块限位板,顶住引脚,防止它们本身因运输或者贴片机影响导致引脚轻微移动。)反之MCIO母座他也分4.0 5.0的,并不是你看到的MCIO一定符合5.0标准。比如连接器大厂安费诺的MCIO母座,G42开头的就是只符合25GT电气(用于PCIE4.0和SAS 12G)。G97开头的就是符合PCIE5.0的。他们的外观你是看不出任何区别的,只有把针拔出来才会看出区别。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Mashiro_plan_C 发表于 2025-9-8 17:20
一点用没有关键还是看主板有没有retimer

家用主板是不可能加RT的,只会加RD。RT芯片是无法多个并联使用,比如X16信号,你是不能用四颗X4芯片组合的。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rx_78gp02a 发表于 2025-9-8 17:11
同为PCIE5.0,CEM的质量天生就差,无论你怎么优化,物理形态是无法改变的,这是历史包袱。MCIO可以实现1M ...

你这一看就是典型的经验主义,CEM传统母座不好使,是因为尺寸过大,从第一LANE到第16LANE距离过大,加剧了走线长度。至于你说的什么金手指优化,不管是MCIO还是8654,它们的GND金手指都是比数据手指长,它们的金手指下层都有挖空。任何母座的焊盘和金手指你不挖空,它阻抗都是严重偏低的。CEM母座焊盘大金手指大,但是间距也大。(按照常规PCB层压,手指和焊盘都需要向下挖下2层才能补偿阻抗)。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rx_78gp02a 发表于 2025-9-8 18:05
按你给的图,CEM连接器+金手指是-1.5-9.5=-11dB损耗,两个连接器是-22dB。
安费诺给出的1M cable+2MCIO损 ...

你自己看看帖子吧。我已经把安费诺官方规格书里面的数据都给你截上去了。如果这个母座2次插损只有-10db,那这个厂商为什么不当作6.0规格卖。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ldmonster 于 2025-9-8 18:17 编辑
rx_78gp02a 发表于 2025-9-8 18:12
技术讨论,你用的着一上来就“经验主义狗”的吗?


这种随便公开的规格书,官方甚至不设任何下载权限,我还和它技术讨论什么?明明白白的规格书,写的清清楚楚,我还去和他争辩什么?这种睁眼瞎,不看规格书的,全凭主观经验的,我一直这么回应的。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ldmonster 于 2025-9-8 18:38 编辑
rx_78gp02a 发表于 2025-9-8 18:21
你给的图是连接器,这个符合主图展示的-1.5bm,但是金手指的没给。
下面的安费诺的cable数据图
https://w ...


你连图表都不会看了吗?这个就是测的单头插损的意思。你两头加上线的总损耗,你要看SCD21 TO SSD21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hen8899 发表于 2025-9-8 18:35
默默问问,retimer带来的延迟大么,不大的活是不是最好的转接方式就是先插个retimer卡再延长出来 ...

RT和SW没什么区别,只是没有桥接带宽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rx_78gp02a 发表于 2025-9-8 18:48
SDD21是从端口1添加激励,从端口2测量幅值,正好是插损的测量方法。我没找到SSD21是哪个指标,SCD是共模 ...

SDD21是一个测量规范,通过同轴头打入夹具(母座底板)的信号到经过信号线到另外一头母座出来,然后扣除全部回波线损夹具,除以2得到单端的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插接损耗只占用插损的一点点,回波损耗(return loss)(你说的挖空参考层,影响的就是这个,本质是插入阻抗突变变低)才是大头。看整条线的损耗就是看SDD21-SCD21测试标准。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19: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x_78gp02a 发表于 2025-9-8 18:48
SDD21是从端口1添加激励,从端口2测量幅值,正好是插损的测量方法。我没找到SSD21是哪个指标,SCD是共模 ...

我们算链接器的信号质量损耗是看return loss(回波),不看insertion loss(因为这个只有一点点,一般也固定。)看连接器好坏就是看回波。测试线材连接器本质就是打的单端信号质量,你测试实际信号差分质量那叫看眼图,一般大厂主板厂商会把你eq补偿到最佳(影响差分实际眼图)。(差分阻抗信号本身的就是两条单端阻抗线均匀并行,互相产生阻抗影响。)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19: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x_78gp02a 发表于 2025-9-8 18:48
SDD21是从端口1添加激励,从端口2测量幅值,正好是插损的测量方法。我没找到SSD21是哪个指标,SCD是共模 ...

pcie5.0规范规定连接器最大回波损耗-10db,一般厂商为了合规就会把整体做到-9.5dB。我给图标中的-9.5db就是这么来的。那个-1.5db基本就固定的。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19: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x_78gp02a 发表于 2025-9-8 19:26
我看的规范写的指标是插损,回损可以通过控制阻抗得以限制,插损和板材、线长、距离相关。
...

上面的回损耗就是已经是控制到理想的值。你金手指本身它阻抗就偏低(因为金手指它也是铜箔,它本身也有阻抗值,它和阻抗线必然在一块pcb上,它们参考同一阻抗特性。金手指突然比差分线粗那么多,它当然阻抗就会突变变很低,挖空金手指下方,目的就是为了不让它变的那么低,但是它金手指宽度摆在那呢,你在怎么挖它也有一个变低的幅度,然后你连接器里面的引脚它比金手指小很多,它针脚接触到手指,就会看做一个整体,它手指会因为针脚搭上去了阻抗会继续降低,针脚那部分阻抗会高很多,这就是一个阻抗突变的过程,造成的就是回波反射。)同样,连接器焊到pcb主板上,它的焊盘也比数据线宽很多,它的阻抗也会变低很多,所以也要挖空下层,但是也是只能缓解,然后你上锡它阻抗继续降低(所以我上面说的,焊锡圆润饱满,信号更垃圾,本质就是阻抗变的更低,加大了回波损耗。)pcie5.0之前的母座,比如8654 8643  pcie4.0,它们对于内部针脚没做严格限制,它们的针脚在连接器内部都一样细(因为你不怎么看得见,这时候在金手指接触到pcb焊盘焊接地方中间的引脚,它全程会处于高阻抗状态,所以连接器从焊盘到中间引脚到金手指,会让阻抗产生低高低三段式阻抗突变,造成更大的回波反射)。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19: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x_78gp02a 发表于 2025-9-8 19:26
我看的规范写的指标是插损,回损可以通过控制阻抗得以限制,插损和板材、线长、距离相关。
...

pcie5.0的cem的母座和金手指改变的可不是你看到那么点,它的cem母座的焊盘全部都变瘦,并且要求向下挖空两层及以上。金手指的GND引脚长度没变,只是把差分信号引脚变短了,并且所有的手指宽度也变瘦了(增加了间距,这样可以增加阻抗),下面也加了缝合孔。这本身就是缩小版的mcio或者genz。结构并没有本质区别。mcio金手指和焊盘,同样数据线金手指要短很多,同样需要挖空两层下去。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20: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x_78gp02a 发表于 2025-9-8 19:26
我看的规范写的指标是插损,回损可以通过控制阻抗得以限制,插损和板材、线长、距离相关。
...

我给的数据-8.5 fr4走线损耗就是按照最佳均匀度算出来的,行业内默认说的阻抗均匀度就是5%(嘉立创最低只能管10%),因为pcb的制造工艺最低只能管控不高于5%,无法更低了。
 楼主| 发表于 2025-9-9 03: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bokexier 发表于 2025-9-9 00:13
PCB铜厚越厚,高速信号质量越差,但是电流越高。PCB铜厚越薄,信号质量越好,但是电流越低(主板厂商宣传的 ...

不是,我的意思说,主板厂商生产的pcb,并不是像嘉立创打板那样,内层铜厚都是一致的,信号层自然是0.5,电源层地层可能是2oz,全都是混压结构。大部分小白以为全都是2oz,因为它们潜意识的认为越粗越好,越厚越好。
 楼主| 发表于 2025-9-11 12: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aiwenwu 发表于 2025-9-11 12:02
rt和rd啥区别?

rt你可以理解为1比1的交换机,它输入整认,比如你x16信号,它就是把x16认为一个整体。输出等于重新发射。和原始信号无关。rd只是单纯的缓冲器,和具体信号无关,只要开关速度跟的上,它不认具体什么信号,每对差分信号单独缓冲,你只能调解它缓冲的eq 幅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10-23 08:08 , Processed in 0.023645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