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壮美 |
这很硬,实力说话的样子 |
楼主拍的不错 |
可惜的就是21年疫情去了趟北京没有提前预约错失了故宫 |
luzhou264 发表于 2022-3-3 22:47 发个邮箱呗,我发你原图 |
想要祈年殿中置构图那张的原图![]() |
frograze 发表于 2022-2-22 16:23 共勉共勉! |
“记录是迷茫最后的抵抗。” 你的行为,就是你的纪念碑。 楼主加油,看你拍的图,让我回想起自己疯狂执着于拍照的那些日子。 恰好也是北京,天坛、颐和园、故宫,还有那些不曾上锁的楼顶天台。 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共勉! |
拍的真好 |
真不错。过年我们这连着下了 10 几天的雨,一张都没拍 |
构图色调都很棒啊 |
Shinn. 发表于 2022-2-19 20:30 哈哈哈是Mac上的一个图像编辑软件,目前感觉还蛮不错的,但是应对批量图像处理还是有点捉急。 |
后期软件倒是没怎么听过 |
第一次去天坛是09年深冬的早晨,在园内远远看到祈年殿,内心极其震撼,真是完美的建筑美学 |
想问那棵树是什么来头?为什么一大群人都在拍? |
故宫系列拍得很好,比我强太多了 |
雪景真美! |
前面胡同的照片调色太冷清了,有点过,也看不懂想表达什么,后面故宫的好很多,感觉都不像一个人拍的 |
感觉楼主的调色很有港风的感觉,像胶片机 |
细腻的视角,赞! |
sinliu 发表于 2022-2-17 10:40 赞同你的观点。被首页的 题图吸引进来的,但整篇看下来,在故宫里的照片可以称作摄影作品,其他的更像是随手拍。侧面也反映出,拍摄本身比较有特点的风景、建筑或者本身比较漂亮的模特,摄影爱好者可以做到80分或者90分,但是在拍摄平常事物时,如何让一副冰冷的照片更具故事性,这可能才是摄影大师的功力。有的时候不得不承认,所谓的努力在天赋面前,真是不值一提。 |
详实的纪录,谢谢分享。 |
通篇看完感觉这个光影感觉怪怪的,没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尤其对雪景的拍摄,我是没看出雪景的那种感觉。。。 |
sinliu 发表于 2022-2-17 10:40 谢谢中肯的建议!我这肯定还不是作品哈哈哈,只希望多拍多看能找到自己的一种记录和表达方式,还需多练习。 |
楼主很有观察力 |
感觉色调有些过于萧索啊~ |
看完了,前半段的胡同拍的没什么感觉。说随手拍吧,感受不到随性;说是作品吧,看不到故事。 后半段宫殿,未免太制式化了?到角楼时候,楼主说没什么创作灵感了。隐约能感觉到楼主当时的状态,没感觉,又不得不来一张形式一下。不好。 是否还得继续练?量变到质变这个不评判,天赋可能更重要。仅个人观点,说得过了,见谅。 |
“记录是迷茫最后的抵抗。” 很棒! |
地处南方很少看到雪,作者的照片让我过了一把雪瘾,真好。 谢谢!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310112100042806
GMT+8, 2025-5-21 13:44 , Processed in 0.02312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