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1016|回复: 13

[显卡] 以后还会有小封装低功耗移动端显卡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30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年之前,由于核显性能孱弱,小封装低功耗显卡(NVIDIA GT,AMD HD、R5系列,通常为小规模GPU+64bit显存,TGP 8~25W)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笔记本显卡市场份额。
到了900系,NVIDIA GT系列改名MX后缀,比如940MX,到了10系,又改为MX前缀,比如MX150,而AMD则因为能效,再加上为了推广APU,开始放弃低功耗移动端显卡。
由于NVIDIA不再推出入门GPU(64bit小规格),于是MX系列由入门级游戏卡阉割而来。MX系列到了ampere这一代,将MX570 4G 45W改名RTX2050M,后面又归为RTX3050M,再往后NVIDIA就放弃MX系列,而且也没有推出这种小封装低功耗移动端GeForce显卡了。
但NVIDIA真的放弃这类产品了吗?在ada(40系)这一代,NVIDIA虽然没有在GeForce移动端系列推出这类产品,但在移动端专业卡系列仍然推出了RTX 500 Ada,AD107 GPU,规格为16SM 64bit GDDR6,TGP 35W,这个显卡只有两款笔记本使用,在ThinkPad P14s G5下达到3DMark TS 5700的水平。
在Blackwell(50系)这一代,techpowerup上显示有RTX Pro 500 Blackwell Mobile,规格为14SM 96bit GDDR7,TGP 35W,但96bit的封装和128bit大小一样,不能算小封装低功耗移动端显卡了。当然这个产品即使推出,用的笔记本肯定也很少。
所以NVIDIA还会在推出小封装低功耗移动端GeForce显卡吗?先设想一下性能和规格,名字暂且叫RTX5040M:
规格:GB207 GPU,16SM,6G 64bit GDDR7,TGP 8~35W。
性能:3DMark Timespy ~6500 @ 35W。
这种显卡比较适合轻薄本,然而现在天选Air 14寸机身都能塞下110W RTX5060,且重量控制在1.46kg,这种显卡相对于RTX5050M~RTX5070M也没有太大优势,除非把14寸机型控制在1.25kg,16寸机型控制在1.6kg以内。可能比较适合这种显卡的也就掌机和平板了,但首先得能把功耗压到8~15W,其次得看在这个功耗下能达到什么样的性能。但掌机和平板内部寸土寸金,而且对功耗更敏感,可能得改成lunarlake、苹果M的那种封装和供电方式才比较合适。其实这种封装并不是什么最近几年才有的,零几年ATI就有这种封装的显卡,比如下图中的Radeon E2400。

ATI Radeon E2400 (on package封装)

ATI Radeon E2400 (on package封装)
发表于 2025-7-30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APU完全可以通过堆LPDDR5来解决性能问题,毕竟MX这种玩意即使上了DDR6,DDR7,他也是打死了64Bit并且频率比较素

反而是以前NVS210S也就是Geforce6150B这种集成专业卡的芯片组(现在当然就是CPU了)随着第三方芯片组彻底去世了


所以一类产品的消亡,几乎是必然的
 楼主| 发表于 2025-7-30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AMD应该不会推出这种小封装低功耗移动端显卡了,AMD现在资源不够,连RDNA4的移动端显卡都没出,2027年之前的核显都是RDNA3.5。
NVIDIA即使推出这种小封装低功耗移动端显卡,可能也就最多一到两代了。
Intel pantherlake最高12Xe3核显,如果搭配高频LPDDR5X内存,优化缓存架构和GPU前端架构,性能达到RTX500 ada的水平应该可以的,毕竟RTX500 ada也只有16SM,64bit GDDR6(带宽128G)+12M L2,就不知道价格怎么样。
预计到2028年左右,笔记本soc会开始使用192bit LPDDR6(DDR6和LPDDR6的位宽都+50%),带宽可以达到128bit GDDR6水平,通过chiplet技术也可以成本更低的方式集成大规模核显。此时这种小封装低功耗移动端显卡真的没什么优势了。
 楼主| 发表于 2025-7-31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新加坡妖王 于 2025-7-31 00:10 编辑

对于核显、低位宽独显来说,显存带宽很重要,但对显存带宽利用的优化也很重要。最近几代产品这方面的优化包括:使用缓存并优化缓存控制器架构,优化GPU前端架构。RDNA4的显存带宽并没有增加,但靠着方面优化,带宽的利用效率却大幅提高(AMD之前的显存带宽利用效率一直不高),这以后也会应用到核显中。
通过RTX500 Ada的表现来看,NVIDIA Ada GPU IP在2GPC 16SM规格,64bit GDDR6(带宽128G)+12M L2的情况下,可以在35W下达到3DMark TS 5700的水平。
那这样的话,NVIDIA N1 SOC,预计Blackwell 16SM规格,在128bit LPDDR5X+12M L2的情况下,GPU功耗35W下应该也可以达到3DMark TS 5500~6000水平。不过NVIDIA N1/N1X系列好像得到2026年了,而且是ARM CPU。如果能把优化做好,给掌机用也是个很好的方案。
发表于 2025-7-31 00: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nai和高通都有一体化的掌机方案
发表于 2025-7-31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intel的核显性能都上去了,超低端显卡是真没什么用了。
发表于 2025-7-31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核显是一种进步
发表于 2025-7-31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记本显示屏开始往高分辨率进化,相对来说显卡还是不够用
发表于 2025-7-31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AMD APU往上搬,Intel 核显够强
发表于 2025-7-31 10: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5-7-31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皆有可能的,看老黄策略了
发表于 2025-7-31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快进到打不过核显
发表于 2025-7-31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如果打不过核显,就没有存在价值
发表于 2025-8-1 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也说了,早年核显性能孱弱。
你看看现在的核显,890m都快摸到1070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8-2 04:37 , Processed in 0.009881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