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avry 于 2025-10-14 09:57 编辑
松下:
2019年松下发布了全画幅相机S1和S1R宣布正式进入全画幅时代,但是厚重的机身和M43一脉相承的DFD追焦拖累之下,就算是打破常规把能给的功能全给也无法从占有率OTHER那里冲出重围,并在之后痛定思痛推出轻量化S5和第一代相位对焦的S5MRKII,在6年后的现在,松下终于重新推出新一代S1RM2和AI相位混合对焦,对于器材党来说,怎么也要试试松下全画幅在第二代更新完整后新体验:
参数:
S1RM2
4430万像素全画幅
机身8级五轴防抖+AI相位混合对焦
机械快门10连拍,电子快门40连拍
能录制8.1K 30、5.9K 420 open gate、RAW内录
自定义LUT、USB-SSD直录、主动散热系统、Cinelike2色彩科学
一、开箱:
正面、背面及手柄位置典型的松下分布⬇
适马新的超规格大变焦28-105F2.8合体
⬇
重量4斤不到,PD6L包能装下携带⬇
二、照片高感和追焦测试⬇
1、高感
直接ISO6400,左边打灯有充足光线,右边只有房间内小灯照明,包括原图、100%放大、208%放大
⬆上图明显看出来,弱光环境ISO6400已经开始丢失细节并且颜色识别不准确;
下面是ISO12800对比,第一张是原图,第二张在C1里面曝光+2;所以街拍之类建议起码带上最迷你的小闪光灯或者常亮灯都能极大提高你自己的人像出片率!⬇
2、追焦
⬆左上角的猫焦点去了身体使得头虚,右上角屏幕追焦点了蜜蜂但是焦点一直固定在花朵那里,左下角多人追焦会丢焦点,右下角一直追焦较大肚脐眼去了需要手动点屏幕的头部追焦
三、视频
1、过热测试
相机设置:风扇最大、温控高,没有环境风也没有空调,CFE主卡录制、SD副卡同时录制1080P备份,当时是4月测试(为什么现在才发,等固件更新还有懒癌发作 )
测试结果,8K,4K全都30分钟就过热关机并重新开机后就剩下几分钟了,1080 50P因为电池只能坚持110多分钟就没电而不是过热关机;把CFE储存卡拿出来用SD卡录制所有格式都能录40分钟以上不过热,CFE试过自制、闪迪、至誉科技都一样过热,总结就是第一次上CFE卡槽散热没做好风扇都救不回来;过热和电池续航唯一解决方法就是外录SSD(最大支持2T)+假电池+充电宝,所有格式都能录满2T SSD不过热(图4);测试基于首发韭菜版(2个月后官方搞所谓补贴降价2K多!)
2、4K和1080P视频超采对比,参加机子有S1RM2,GH7,R5C,R3,A7CR
先是R5C和S1RM2,左边R5C右边S1RM2,上下相同,电脑上可以明显看出1080P锐度差不多但是S1RM2有数码锐化痕迹,4K明显S1RM2更好,应该是默认上了锐化之类?⬇
4K50大乱斗来说⬇锐度S1RM2最高,R3和GH7观感更舒服,R5C跟不不开SLOG3的A7CR同时垫底
四、样片
最后总结:
松下4000W像素机子的诚意之作,追焦已经达到尼康微单E7(Z8、Z63那些)水准人像有时更好(不会人在前面拍着焦点跑去背景,或者追着柱子人出现慢半拍),但是对比索尼佳能还是不如,特别是人眼识别而且没有优化DFD反差对焦的前方障碍物太多对焦人脸比较慢问题;
作为一台综合机子,当前价位有Z8 R5一代 A7R5 ,对于单独一台机子兼顾视频拍照两开花的个人玩家来说,S1RM2的确是上上之选,它真的什么都给了,副厂也有国产和适马,追求高素质还有徕卡顶级L定焦;不过,对于器材党或者已经有索尼佳能想补充一台视频机或者高像素拍照机它是哪哪都有点难受,并不推荐;对于手持徕卡M卡口镜头的老玩家来说,S1RM2的自定义LUT既能作于照片又能作用于视频,可以让你放心的玩出自我色彩,但是要注意一点,就算是用徕卡18771转接环也不会跟SL系列那样内置适配文件改善M卡口转接边缘画质,塑料L卡口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