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1402|回复: 11

[CPU] AMD桌面端和移动端ZEN6 CPU的相关信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0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 月 7 日合并的最新 GCC 编译器补丁意外泄露了 AMD 下一代 Zen 6 处理器的核心指令集架构(ISA),显示该架构将引入多项面向 HPC 和 AI 的扩展特性。
此次 GCC 更新补丁名为“Add AMD znver6 processor support”(添加 AMD znver6 处理器支持),标志着编译器正式纳入对 Zen 6 核心架构的初步支持,具体包括以下 Zen 6 指令集:AVX512_FP16,AVX_NE_CONVERT,AVX_IFMA,AVX_VNNI_INT8。
AMD 此前已在现有 Zen 架构中支持 AVX512 指令集,而新加入的 AVX512 FP16 将进一步提升浮点计算能力,尤其有助于 AI 推理和高性能科学计算场景。同时,VNNI INT8 的加入意味着 Zen 6 在低精度整型矩阵运算方面将具备更高效率,这一特性广泛应用于深度学习模型的加速执行。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0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新加坡妖王 于 2025-11-10 13:05 编辑

除指令集外,InstLatX64 还发现了 Zen 6 架构的多种CPU核心,用于不同的CPU产品上:
Classic Zen6:以下称为Zen6,有256b和512b 两种AVX宽度的版本,频率很高
Dense Zen6c:以下简称Zen6c,面积相较Zen6小很多,频率中等,IPC和Zen6差不多
LPE Zen6:以下简称LPE,面积很小,频率很低,IPC估计低于Zen6c
工艺有三种:N2P、N3P、N3C:
N2P vs N4P:频率提升26%,功耗降低45%,密度提升50%左右
N3P vs N4P:频率提升12.5%,功耗降低20%,密度提升30%左右
N3C估计是N3E/N3P的廉价版本,保证密度的同时降低成本,但性能估计会差一些
屏幕截图 2025-11-10 123715.png
发表于 2025-11-10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期待medusa halo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0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此可以推测(只看消费级产品):
桌面端Zen6(Olympic Range):AM5平台,最高2CCD。CCD为TSMC N2P工艺。单CCD最高12C Zen6,48M L3缓存。预计最高频率6.2~6.5GHz(超过6.5GHz也不是不可能)。
移动端Zen6:
Medusa Point:TSMC N3P工艺,FP10平台(后期会上AM5),预留D2D接口。CPU为4*Zen6+4*Zen6c+2*LPE,预计16~24M L3缓存,预计最高频率5.5~5.8GHz
Medusa Point 高阶:FP10平台,由Medusa Point+Zen6 CCD组成。
Medusa Point2:TSMC N3P工艺,FP10平台(后期会上AM5)。CPU为2*Zen6+4*Zen6c+2*LPE,预计8~16M L3缓存,预计最高频率5.5GHz左右。
Medusa Point3:TSMC N3C工艺,FP10平台(后期会上AM5)。CPU为2*Zen6+2*Zen6c+2*LPE,预计8~16M L3缓存,预计最高频率5~5.3GHz左右。
Medusa Halo:FP12平台,由Medusa Halo IOD+2*Zen6 CCD组成。Medusa Halo IOD为TSMC N3P工艺,包含大规模核显,以及2*LPE核心。
Gator Range :FL1平台,由Gator Range IOD+2*Zen6 CCD组成。Gator Range IOD为TSMC N3P工艺,包含2*LPE核心,不过很好奇为什么Gator Range IOD有LPE,而Olympic Range的IOD没有,它们不是一颗芯片吗,还是桌面端IOD屏蔽LPE了?
发表于 2025-11-10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妖王 发表于 2025-11-10 13:05
由此可以推测(只看消费级产品):
桌面端Zen6(Olympic Range):AM5平台,最高2CCD。CCD为TSMC N2P工艺。 ...

Medusa Point3应该就是Zen6的iod,内部CPU只有2LPE。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0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af_x_if 发表于 2025-11-10 13:11
Medusa Point3应该就是Zen6的iod,内部CPU只有2LPE。

Medusa Point3是2*Zen6+2*Zen6c+2*LPE,核显估计是RDNA3.5 2CU,还有40T的NPU。如果作为Zen6 IOD,得把Zen6和Zen6c都阉割掉。
此外,移动端SOC和桌面端IOD的IO设计差异很大。移动端得支持LPDDR5X,桌面端得支持CUDIMM。移动端只有PCIE4.0*16,桌面端需要PCIE5.0*28
发表于 2025-11-10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6.5g的频率能在初版bios下运行半年不缩吗
发表于 2025-11-10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这人为什么天天转二手新闻不发新闻区而发在硬件讨论区还不受罚,官方活跃气氛的?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0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几何 发表于 2025-11-10 14:06
6.5g的频率能在初版bios下运行半年不缩吗

TSMC N2P的相同功耗下性能相对N3E提升18%,N3E相对N5提升18%
发表于 2025-11-10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妖王 发表于 2025-11-10 15:22
TSMC N2P的相同功耗下性能相对N3E提升18%,N3E相对N5提升18%

不都是分模块不同制程,说这些有什么用呢

说再多他bios想让新cpu保住面子,里子还是得疯狂电
发表于 2025-11-10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Gator Range笔记本也上24大核+2LPE小核么
发表于 2025-11-10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妖王 发表于 2025-11-10 13:05
由此可以推测(只看消费级产品):
桌面端Zen6(Olympic Range):AM5平台,最高2CCD。CCD为TSMC N2P工艺。 ...

gator range为笔记本端h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11-10 23:30 , Processed in 0.008669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