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372|回复: 5

[电脑] 50TOPS算力加持,AI PC的“标准答案”?华硕破晓X PN54 深度解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8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ygoioull 于 2025-11-18 11:58 编辑

Intel 的 NUC 虽然停更了,但迷你主机的“火”可没熄。华硕全面接盘 Intel NUC 业务后,玩得风生水起。上半年那台 3L 体积就塞进了 16G 显存的 NVDIA RTX 5080 laptop GPU,更是将性能和体积推到了新高度,直接拔高了行业天花板。

当然,华硕不只玩高端电竞,其 PN 系列最近也上了“硬菜”。今天的主角 ~ 破晓X PN54迷你主机,搭载基于 4nm 工艺的 AMD AI 7-350 处理器,集成 Radeon 860M 核显和独立 NPU 模块,算力高达 50TOPS。作为该品类的爱好者,我也从华硕手里借到了这台设备,这里分享下性能和使用体验。

开箱与外观


▼华硕破晓X PN54 在设计上延续了PN 系列的低调商务基因。方正的黑色磨砂外壳棱角分明,整体质感沉稳。

DSC00101.jpg

▼尺寸方面它与 Macmini M4 差不多,不过高度更低,两者都能很好地融入桌面环境。

DSC00124(1).jpg

▼别看外形不起眼,BUFF 倒是叠满了。PN54 的外壳拥有 MIL-STD 810H 标准认证(美**规标准),确保了在极端环境下的高可靠性。机身右下角的指纹解锁模块,则为商务应用提供了便捷的生物安全防护。

DSC00117.jpg

▼机身两侧的散热孔,花纹相当繁复

DSC00119.jpg

▼PN54 的接口配置是其一大亮点。前置面板提供了实用的“10G速率三人组”(2A1C,均为USB 3.2 Gen2),辅以3.5mm耳麦接口、内置麦克风阵列以及Windows专用的Copilot键,充分满足日常连接与会议需求。

DSC00104.jpg

▼真正的“重头戏”在后面。双 DP(4K144@10Bit)、一 个HDMI(2K120@8Bit),再加上 一 个全功能 USB4!这意味着这个小家伙能直接带动 四 台显示器,生产力爆表。而且,这个 USB4 口还能用 90W 以上的充电头给主机供电,桌面理线瞬间清爽了。

此外还提供了双 2.5G 网口和 USB2.0 / USB3.0 各 一 个。

DSC00105.jpg

▼机身底部金属材质,中间是采用了大面积的蜂窝状进风口,四角防滑垫抬高机身辅助散热。底板的拆卸也只需拨动机身下方的锁定键,再按压旁边的 push 键就能拆开底板。全程无需螺丝刀,设计相当巧妙。

DSC00133.jpg

▼看看主机的内部结构,最右边是扬声器,过来是两条 2280 规格的 M.2 插槽(背板对应位置有散热贴),黑色屏蔽罩位置是两条 DDR5 内存插槽,内存旁边则是联发科的 MT7925 WiFi7 无线网卡,同时也提供蓝牙 5.4 连接,没有采用堆叠模式是大大的好评,华硕的工业设计的确没的说。

DSC00111.jpg

▼ 锐龙 AI 7 350 支持 DDR5 - 5600MHz 内存,最大可做到 64G,这里单独给他配上了 一 对金百达的条子。话说这段时间内存价格简直离谱,想当初我入手才 300多,现在单条都 600 起步了。

DSC00115.jpg

▼电源适配器来自台达,提供 20V / 6A 120W 输出,足以保证主机的稳定运行。

DSC00121.jpg

整机性能测试


▼AMD 今年带来的 Ryzen AI 7 350 可不简单。别的先不说,高达 50TOPS 的 NPU 算力就足够亮眼,直接反超了微软 45TOPS 的 AI PC “及格线”,妥妥的 AI 生产力利器。

在 CPU 和 GPU “基本功”上,它也给得很足:8 核 16 线程(4x Zen 5 + 4x Zen 5c)最高 5.0GHz,配上 12CU、3.00GHz 的 Radeon 860M 核显,TDP 范围 15-55W。

最关键的是,它虽然采用混合核心设计,但 Zen 5 与 Zen 5c 的核心架构完全一致。避免了系统调度问题,能更高效地发挥性能。

ScreenShot_2025-11-12_204028_122.jpg

▼CPU-Z 测试结果,单线程测试得分 730分,多线程测试 6842.7分。

explorer_Vyc9QcT4yO.png

▼Cinebench R23可以测试处理器的单线程和多线程的运算能力。单线程运算能力越强,对我这种经常使用Premiere剪辑视频的用户来说越是个好消息,而多线程运算能力则可以更轻松应对文档编辑、网页浏览、虚拟机等多任务并行。

这个环节,华硕 PN54 多核测试结果16404 pts,单核 2000 pts,MP Ratio 8.20x。

Cinebench_ejdy7UpMgB.jpg

▼CPU PROFILe 是 3D mark 针对 CPU 基准推出新测试,该测试主要用于显示 CPU 不同线程的运算能力,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只需要关注1 / 4 / 8线程的性能表现,游戏玩家可以重点关注 4 / 8 线程,再高的线程偏向计算密集型任务,普通用户很难用到。

3DMark_7dYlQLIr39.png

总体来说, AI 7 350 处理器的单核性能接近桌面端 13490F,多核性能则和 8745 差不多。


▼整机性能方面,我这里到手的是准系统,所以单独给它配上了金百达 16GB*2 DDR5 5600MHz 双通道内存,和 西数 SN560 1TB PCIe 4.0x4 SSD,鲁大师综合性能测试得分超过 120万,相当不错的成绩。

ComputerZ_CN_7KcKT4gSkq.png

▼AIDA64 内存测试,读取速度为 62390MB/s,写入速度为 86396MB/s,拷贝速度为 73754MB/s,延迟为 95.2ns,

aida64_IaYJwM2ikG.png

▼华硕 PN54 主打小型办公,配置足以满足处理文档、表格、乃至 Photoshop 修图、视频粗剪等日常工作,强力的 NPU 更是让它在 AI 领域拥有相当强悍的实力。

DSC00127.jpg

▼Windows 11 AI+ PC 并非特定型号,而是微软推出的一项全新 PC 认证。它为 AI 时代的电脑设立了三条“硬杠杠”:16GB内存、256GB SSD,以及最关键的 一 条:NPU算力必须超过 40 TOPS。

这个 NPU 门槛是 AI PC 的“灵魂”所在,也是它区别于传统 PC 的分水岭。这套标准只认NPU,意味着无论你搭载多么强悍的独立显卡,都不能以此来满足 AI+ PC 的认证要求。

目前,AMD 锐龙 AI 300 全系列处理器均能满足这 一 标准。

ApplicationFrameHost_eB73RFoCBY.png

▼满足 AI+ PC 的设备,微软也提供了更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和众多工具,增强的 Windows 搜索可以理解词语或短句的上下文含义,让搜索更加自然和直观。还有视频字幕的实时翻译、为游戏玩家打造的自动超级分辨率、生成式填充,图形重绘、视频虚拟背景等等。

比如下图就是 AI 图形交互 功能。它不仅支持查询图片信息,还能快速执行背景模糊、一 键抠图及背景替换等常见的图像编辑任务。

ClickToDo_1VNPIFTXJW.jpg

▼尽管市面上已有大量第三方工具能实现同类效果,但作为 Windows 原生内置的功能,它在便捷性和系统集成度上的优势还是挺大的,无需额外安装或切换应用即可完成操作,而且它还是完全免费的!

k3YwdXd8cI.jpg

▼其中的超分辨率功能,目前只能在搭载 NPU 的主机上使用,比如下图就是利用这个功能对低分辨率图片进行高清化,此时的 NPU 就处于运行状态。

explorer_5Dm0ehBrZ7.png

▼回顾是 Windows 11 AI+ PC 的标志性功能,它的作用是是每隔几秒钟就对屏幕捕捉 一 次快照储存,通过 Win + J 快捷键打开回顾(PN54 正面的指纹键也能实现),你会看到一条可视化的时间线。你可以拖动它,像看电影回放一样,清晰地回顾你在任何时间点所做的事情。

不过这项功能只对使用了人脸、指纹或 PIN 等生物识别认证开放,相信你也不希望其他人可以随意查看你的私人操作记录吧。

chrome_B0awlqu7GT.png

▼可能有朋友会疑惑:算力不是越大越好吗?区区40 TOPS 的 NPU,在独立显卡面前是不是不够看?

这就必须谈到“定位”和“能效”。

如果谈论的是本地部署大模型这类“重型 AI”任务,那是 GPU 的主场,50 TOPS 的确不够看。

但是,华硕 PN54 这 50 TOPS 是由 NPU 提供的。

NPU 的定位不是和 GPU 比拼绝对算力,它的核心价值在于“超高能效比”。它是专为处理持续不断、轻量级、低功耗的 AI 推理任务而生的“专用芯片”。

比如,视频会议中的实时背景虚化、语音降噪,或系统级 AI 助手的本地快速响应。这些任务的特点是“始终开启”,它们需要的是“低功耗”而非“高爆发”。

微软定下 40 TOPS NPU 门槛,要的不是让你用它去“炼丹”,而是要确保 PC 能在 几瓦 的功耗下,安静、全天候地提供这些 AI 助理体验。

DSC00129.jpg

▼那么,华硕 PN54 的 NPU “跑 AI”的实际表现如何?

在 Procyon AI 机器视觉分析基准测试中,它取得了1888分。

该测试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专为 AMD XDNA NPU 优化。测试会绕过 CPU 和 GPU,强制在 NPU 上运行基于 PyTorch、Tensorflow 或 ONNX 的 AI 模型,从而精准评估其 AI 专项性能。

Procyon_aGcuDbWLsJ.png Procyon_WfqLYUFnU7.png

▼再来看看华硕PN 在生产力方面的表现

首先是模拟日常 Word、Excel 及 PPT 操作的 Office 生产力测试中,华硕 PN54 获得了 6003 分。该测试综合考量了 CPU 的单 / 多线程性能、文件 I / O 读取、内存访问及任务切换效率,能很好地反映整机在办公环境下的综合表现。

Procyon_VhtiDJfndt.png

▼其次,在针对创意工作的照片编辑基准测试中,华硕 PN54 获得了 5599分。

该测试模拟了真实的照片编辑工作流:首先在 Adobe Lightroom Classic 中导入 DNG 文件,进行应用预设、裁剪和拉直等操作;随后在 Adobe Photoshop 中执行多项编辑及图层效果处理。

Procyon_ros2clcBRV.png

▼接下来是针对 Adobe Premiere 视频剪辑的专项测试,华硕 PN54 得分为 2071分。

该测试通过导入两个复杂的视频项目来评估系统性能:项目 一 包含了各种编辑、调整和效果;项目 二 则侧重于应用多个 GPU 加速效果。最终,基准测试会要求系统将这两个项目分别以 H.264 编码的 Full HD 格式和 HEVC (H.265) 编码的 4K UHD 格式导出,以此得出综合得分。

Procyon_PshJlGq4LX.png

▼娱乐方面,华硕 PN54 支持主流的视频解码,包括最新的 AV1 解码,实测 8K @AV1 格式片源播放流畅,GPU 几乎是满载状态

msedge_FbXxvHgI1C.jpg

游戏方面不是 PN54 的强项,不过还是简单测试了几款

▼网游测试利用 CS2 benchmark 地图进行,在 1080P 分辨率低画质下,能跑到 150 ~ 200FPS,工作累了顺手开个黑还是很轻松的。

cs2_pKGZJGmu1j.jpg

▼原神在 1080P 高画质下能跑到 50FPS 左右。

YuanShen_cQlR3upyTM.jpg

▼古墓丽影暗影在 1080P 高画质下能跑个 36FPS.

SOTTR_M8ccdxV9cG.jpg

▼赛博朋克 1080P 低画质不开光追的情况下有 46FPS 左右

Cyberpunk2077_KARPO8FpUJ.jpg

▼顺便放上 3Dmark 中 Time Spy 和 Firestrike 的性能跑分,方便各位朋友进行对比。

NArmIGeJFu.jpg

▼温度方面,华硕PN54 的日常待机在 11W 左右,cpu 温度 42°。

HWiNFO64_UvyIz6v3Ev.jpg

▼运行 aida64 FPU 单烤,主机在前 5 分钟保持 54W 满血功耗,接近 6 分钟左右频率降到了 3.8GHz,此时功耗为 40W,CPU 温度也下降为 76°,之后就 一 直保持该频率温度。

HWiNFO64_LpYM4nD0na.jpg

总结:定位清晰的 AI 生产力小钢炮


华硕 PN54 的产品特点非常鲜明。Ryzen AI 7 350 处理器赋予了其充沛的性能,而 NPU 的加持则确保了系统级 AI 助手的本地快速响应。

其工业设计更是可圈可点:整机全免工具拆卸、无线网卡不堆叠的合理布局、丰富的视频输出矩阵、支持 PD 供电与 DP 一线通的 USB4,加上极为出色的温度控制和自带喇叭,都使其成为 一 台强大的生产力工具。

然而,它的短板也同样突出。NPU 无法为游戏加速,导致其游戏性能不算出色。同时,5K 的价位也很难称得上“亲民”。

购买建议: 如果是游戏玩家就不推荐了,但对于有特定 AI 应用场景、或需要 一 台安静、强大、连接性拉满的 AI 生产力主机,PN54 倒是挺值得关注的。
发表于 2025-11-18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华硕的东西好是好~~
发表于 2025-11-18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11-18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qjiangzeyu 于 2025-11-18 20:10 编辑

文案是复制的吧  就看见一个2.5Gb的网口  或者这台机器是低配的  另一个2.5G的端口没焊接
发表于 2025-11-18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低调,正面看不出来是华硕,看到铭牌才明白
发表于 2025-11-18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11-19 02:07 , Processed in 0.011265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