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4295|回复: 31

[败家] 川西以西是信仰|三百年不朽的木板印刷-德格印经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9 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TinkerCafe 于 2025-10-19 02:41 编辑

其一.甘孜县-德格县
离开巴塘后,我们反穿了最近大火的甘白路,因而走得是甘孜到德格,不是白玉到德格,
德格也便成了我川西行的倒数第二站,甘白路是我这次旅行最出片的一站,
所以本期传统功夫点到为止,留到之后再展开,本期来说三百年不朽木板印刷的德格印经院
_CTK5875.jpg
↑应该是水的问题,不然怎么会窜这么严重呢
山区来到县城,加之天天开抹茶山,终于在甘孜看到了久违的瑞瑞,高矮要来一杯全糖抹茶拿铁,

结果三个小伙伴喝完就开始窜,一路上了至少二十次厕所,见加油站、观景台必拐进去上一个厕所,
当然这也我们边走边拍寻了更多借口,从甘孜县出来一路加油站都是景色旖旎,
特别是马尼干戈加油站,这边小卖部各种细糠一应俱全,不过这里是川西,即便是最简单的伙食,也能变得美味,
G317作为318的备用公路,317的名气明显逊色于此生必驾,当然好处就是路更好开,车流量更小,王者也相对较少,
况且现在通了雀儿山隧道,不需要翻越5000以上的垭口,
_CTK5984.jpg
↑抹茶山

_CTK5938 拷贝.jpg
↑来嘛,加油
_CTK5940 拷贝.jpg
↑雀儿山接球,超大声,哈哈哈
_CTK5969 拷贝.jpg
↑马尼干戈加油站
质疑、理解、爱上藏式穿衣法,热了脱一边,热疯了脱两边 ,有点冷穿一只袖,冻死了两边都穿上,胸口还能兜住镜头和滤镜
_CTK5412-已增强-降噪.jpg
↑雀儿山隧道前
_CTK5422-已增强-降噪.jpg
_CTK5420-已增强-降噪.jpg
_CTK5431-已增强-降噪-2魔戒.jpg
↑宛如魔戒入口,给小伙伴整一张
_CTK5979.jpg
↑车窗外的雀儿山
_CTK5956.jpg
↑竹青寺
_CTK5953.jpg
↑过了竹青寺后便能看到一个蓝顶的寺庙,找遍全网也没弄明白为啥是蓝顶
_CTK5955.jpg
↑有小伙伴知道为什么这个建筑是蓝色顶
其二.关于拍摄
_CTK5386-已增强-降噪.jpg
在开始介绍印经院前,还是要提一嘴关于拍摄,虽然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一定要尊重当地的风俗和规定,

理论上,印经院是禁止拍摄的,但是他们没有安检,最多就是目视,
虽然是一刀切的管理方法, 但是重点在于不得使用辅助照明工具,不要使用闪光灯和补光灯,
带一个侵入感低一点设备,一方面是方便进入,一方面也可以降低侵入感,让经院的师傅们觉得是可以和你分享笑容的,
注意,我不是怂恿你带相机进去啊,只是建议,
拍摄设备:Nikon ℤ6  镜头:24GM,至于为啥是索尼镜头,当然是因为足够小巧啊
_CTK5433.jpg
↑建筑特点是红墙金顶黑门窗的藏式回字楼阁,融合汉、纳西建筑精髓
其三.德格印经院
印经院门票50元,德格是浙江对口援建城市,所以杭州、台州、金华户口凭身份证免费,即便交了门票,其实也全能值回票价。

德格印经院,全名zang文化宝藏德格印经院大法库吉祥多门,又称“德格吉祥聚慧院”,总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创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 清据德格版《甘珠尔总目录》与《丹珠尔总目录》等藏文史料记载,却吉·登巴泽仁继任土司后,开始选择建印经院的地基,经多方勘察,认定更庆欧普河畔的伦珠顶的尼干普绒有祥瑞吉兆,便决定在那里建选印经院。雍正七年(1729年)初,印经院破土动工,历经十二、十三、十四世德格土司的努力,前后耗时27年,形成了德格印经院后来的规模和建筑风格。
德格印经院坐北朝南,红墙平顶,古朴庄严,具有浓郁的藏式古建筑特色。整个建筑依山就势,采用了“回”字形的平面布局手法,外围一圈用红褐粘土垒筑成土墙,中部为东西走向长方形的外天井,井内四面建筑雕梁画栋。南面为二楼一底(顶层为敞式廊道)北楼为二楼一底东、西面为三楼一底,其中底层为参差层。
德格印经院有大小房间30个,完整保存雕版档案32万余块,包括古印版和画版,主要雕刻于18至20世纪中旬,囊括了11世纪以来的各类重要藏文经典文献,内容涵盖佛学经典、天文历算、诗歌音韵、语言文字、历史传记、医学工巧等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
木刻印版可分为书版和画版两大类。书版根据传统分类可分为六种,即《甘珠尔》《丹珠尔》、文集、丛书、综合、大藏经单行本。印经院所收藏的376块旧画版可分为“唐卡”坛城(曼茶罗)风马(龙达)三类。印度早已失传的《印度佛教源流》收藏于德格印经院中,还有《汉地佛教源流》和早期医学名著《四部医典》以及最古老版本《般若波罗蜜多经八千颂》等都收藏在此。

_CTK5436-已增强-降噪.jpg
↑师傅们正在洗板
_CTK5442-已增强-降噪.jpg
_CTK5438-已增强-降噪.jpg
↑藏回式结构
_CTK5439-已增强-降噪.jpg
_CTK5446-已增强-降噪.jpg
没有踏入经院,就能闻见空气里松烟墨混着酥油的香气,

走进昏暗的库房,密密麻麻的经板一摞一摞码放在木架上,
很多博物馆陈列的都是故去的文物,而德格他是活着的,300多年来工人们一直沿用古法,日复一日的印刷经文。
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每一份原材料,都没有现代工艺介入,清一色的藏式传统工艺。
经院一到天气寒冷就会停止印刷工作,通常是4月初到10月末。
_CTK5447-已增强-降噪.jpg
_CTK5642-已增强-降噪.jpg
↑昏暗库房里密密麻麻的经板,是相机记录不了的震撼
_CTK5646-已增强-降噪.jpg
_CTK5662-已增强-降噪.jpg
_CTK5575-已增强-降噪.jpg
_CTK5579-已增强-降噪.jpg
印经的纸,采用藏区植物瑞香狼毒的根须制作,微毒天然具有防虫、防鼠的作用。
毒性让文字活下来,恰似苦难让文明更坚韧。 文明从未消逝,只是以木与纸为躯,在此长眠。

_CTK5472-已增强-降噪.jpg
↑颜料是朱砂,印刷用墨的原材料为大杜鹃树的树皮
_CTK5483-已增强-降噪.jpg
↑在这里,印经是日常,也是修行
_CTK5558-已增强-降噪.jpg
↑寺院内,印经人多为义工,他们把劳作作为一种特别的供养方式。
经板选用红桦木,历经一年粪沤,然后火熏、水煮、烘晒、刨光,方能百年不腐。
颜料是朱砂,印刷用墨的原材料为大杜鹃树的树皮,书写烟墨的原材料为大页柳。
_CTK5502-已增强-降噪.jpg
↑书写烟墨的原材料为大页柳
_CTK5520-已增强-降噪.jpg
↑每一次印刷,就是一次顶礼膜拜
_CTK5630-已增强-降噪.jpg
↑此处为修缮刻板师傅的工具
德格印经院的刻版工匠都是经过严格考核筛选出来的,较好的zang文和绘画基础。
为了保证刻深、刻准、刻好,规定每人每天最多只能刻一寸版面。

雕刻时撒金粉入缝,故而字痕极深。他们真的是用一生在雕刻灵魂。
修缮工序由四人组成,一人将损坏经文剔刻掉,一人将新木粘上,一人在新木上描绘经文,一人雕刻。

四人互不干扰,却又配合默契。
_CTK5604-已增强-降噪.jpg
↑修缮刻板四人组
_CTK5583-已增强-降噪.jpg
↑师傅正在补板,将木条嵌入刻板,修补损坏的部分
_CTK5628-已增强-降噪.jpg
↑此处为刻板师傅的工具
_CTK5607-已增强-降噪.jpg
↑印好的经文,在此阴干
_CTK5611-已增强-降噪.jpg
_CTK5635-已增强-降噪.jpg
↑目之所及皆是印版
_CTK5678-已增强-降噪.jpg
↑楼顶晾晒刻板的平台,由于前一天下雨,所以没看到晒板
_CTK5683-已增强-降噪.jpg
↑楼顶晒板区域
_CTK5685-已增强-降噪.jpg
_CTK5616.jpg
_CTK5676-已增强-降噪.jpg
_CTK5687-已增强-降噪.jpg
_CTK5692.jpg
_CTK5695.jpg

写在最后.三百年不朽的木板印刷
三百年不通电却照亮了藏民的心,刻经匠人用指尖在梨木上凿出凹痕,深一寸是敬畏,浅一分是传承。

真正的文明不需要电流,那些被体温捂热的刻刀,早把信仰刻进了山河的褶皱里
最后感谢观看
_CTK5632-已增强-降噪.jpg

评分

参与人数 8邪恶指数 +85 门户文章 +1 收起 理由
dukeiii + 10
北风狂野 + 10
Wolverine + 5
SUNZKpope + 20
TernenceS + 10
hudizhoutube + 10
fantasy0321 + 20 就是NB
nApoleon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19 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隧道入口这几张图是真漂亮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TinkerCaf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19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魔戒那张图片真是灵机一动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TinkerCaf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19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川西只是开胃菜
Tibet才是国内风景天花板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TinkerCaf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19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充满人文气息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TinkerCaf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19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隧道入口这几张图是真漂亮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TinkerCaf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19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看到藏文的经书是这样印出来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TinkerCaf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19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蓝顶的色彩真是好看

在青山 蓝天白云的 衬托下 格外出彩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TinkerCaf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19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wk18818 于 2025-10-19 21:16 编辑

10多年前藏区的寺庙里都可以带相机拍照 ,后来网络发达了,不准了,德格2021年去时禁止相机,手机拍,23年进藏又去了次禁止相机,但手机可以,今年25年再走德格进藏,又跑了这印经院,相机,摄像机还是不准,同行的在里面拿出来被要求寄存了,但手机,运动相机随便拍,同样的17年在亚青寺,相机拿着在里面四处拍,今年走了次,不准拍,如果拍到僧人的正面,僧人会要求不能发到网上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TinkerCaf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19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魔戒那张 感觉换成奇异博士的传送门也不是不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TinkerCaf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19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拍得好,澄净此刻变此身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TinkerCaf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20 08: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的非常美!!!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TinkerCaf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20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GM镜头真香。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TinkerCaf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20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去的时候不懂问了一下一部印出来一部经书要多少钱?各位看官猜猜看?!最便宜的都要 80 万一部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TinkerCaf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20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文高手!!!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TinkerCaf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20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单位有在江达县外冲村一个乡村振兴帮扶项目,就是与德格签了一个10年4000万的大合同,培训村民学习木刻后去德格寺里做工。
外冲村就在白玉县走川藏中线上,现在在推“麦当劳M穿越线”,专门做了一块木刻,可以自己拓印,欢迎打卡。

file___media_Photo_3734_IMG_1758076749_3502_IMG_20250917_103729 - 副本.jpg
file___media_Photo_3769_IMG_1758171460_3537_IMG_20250918_125600.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TinkerCaf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21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奇的传承!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TinkerCaf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21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拜读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TinkerCaf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21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单张可卖?买一张回来镜框镶起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TinkerCaf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21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惭愧 在成都生活26年 从没去过 大假怕人多 暑假娃补课 自由不起来 请替我自由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TinkerCaf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21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TinkerCaf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22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去看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TinkerCaf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22 10: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去德格,是2004年。里面看起来,与现在还差不多。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TinkerCafe + 5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3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DLDLIS 发表于 2025-10-22 10:23
第一次去德格,是2004年。里面看起来,与现在还差不多。

未来20年大概率也不会有变化,无非就是路修得越来越好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3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ahyan 发表于 2025-10-21 12:43
不知道单张可卖?买一张回来镜框镶起来。

应该都是不售卖的,就算售卖,按照楼上的估值,一张肯定也是上万起步无价的存在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3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minfox 发表于 2025-10-20 14:44
我们单位有在江达县外冲村一个乡村振兴帮扶项目,就是与德格签了一个10年4000万的大合同,培训村民学习木刻 ...

哈哈哈这条线网上有看到过,这个名字也是绝了,虽然我知道是M形的线路,但是直接叫麦麦线有点绷不住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3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Nolone 发表于 2025-10-20 10:43
去的时候不懂问了一下一部印出来一部经书要多少钱?各位看官猜猜看?!最便宜的都要 80 万一部 ...

虽然知道精神是无价的,但是80w也确实令人咋舌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3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hawk18818 发表于 2025-10-19 21:15
10多年前藏区的寺庙里都可以带相机拍照 ,后来网络发达了,不准了,德格2021年去时禁止相机,手机拍,23年 ...

对的,还是会有人拿着镜头怼着人拍的,不如直接一刀切全都禁止了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3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fantasy0321 发表于 2025-10-19 10:12
川西只是开胃菜
Tibet才是国内风景天花板

发表于 2025-10-23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总觉得你的贴子像有配乐一般,舒缓悠扬,还带有一些俏皮的音符。
离天近的地方,感觉一切都那么的圣洁而有使命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10-30 06:37 , Processed in 0.01813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