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23380|回复: 33

[电脑] <Asus Purple 201> 华硕AP201冰立方机箱装机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15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神月妍妍 于 2022-6-16 00:00 编辑

小伙伴们大家好呀,压线选手 神月妍妍 前来交作业了!

镇楼图两张。开灯和不开灯,你喜欢哪一卦?

000.jpg

001.jpg

Section 0. 写在前面的话

华硕以及CHH组织了此次机箱试用活动,让我有机会来借着这次机会聊聊我对这台机器上分体水的一些看法。我就在这个章节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来阐述一些在方案构思方面的想法吧。

名字是怎么来的?
台机箱的型号是AP201,其中的AP是Asus Prime的意思,此次方案的命名算是玩了个梗,这台机箱的设计语言非常朴素实用,我一开始的打算也是整个彻底无光+黑色EPDM软管的方案,但后面想一想,都折腾分体了,这么性冷淡的箱子加上一个性冷淡的方案没有太大意思,不如搞点设计语言上的碰撞,机箱设计的这么素,我偏要搞个妖艳的基佬紫。

为什么要上分体水?
次活动一共发出来六台机箱,我看了眼其中有Strong老兄和我选择了做分体方案,这个比例其实已经相当大了,实际也就是在CHH,出了这里我还没看到内容作者用这个箱子上分体的。从这箱子的设计上来看,它追求的更多是皮实耐用而不是可玩性,这一点从底部官方只宣称只支持两个120风扇,而不是直接支持360冷排,甚至都不写支持240水冷就可见一斑。

大的展示机里面用了一张四槽显卡来展示这台机箱的兼容性,但我记得他貌似在B站有过一条动态是把一张水冷显卡的240冷排+风扇装在下方的;刚刚刷新到了luo大的帖子,是顶置+下置双240的方案;Strong老兄的方案里选择了相对稳妥的360+240规格的组合,加上方形水箱放风扇位的设计,可以说可行性还是蛮高的;而过程中跟洗污粉聊天的时候,他也一直担心我这个360方案可能会翻车,可以大家看到这台箱子之后,第一反应都是可能规模上是能做一做文章的。就跟我和洗污粉聊的一样,PC DIY嘛,玩的不就是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做成的乐趣嘛。

是我决定,只要塞得进,整个双360+圆柱泵箱的方案,翻车我也认了。

为什么开箱部分的接头和快拧到成品里面很多不一样?
言难尽,一直翻车呗;其实因为上海疫情的原因,直到六月第一周快结束的时候我才收到这台机箱,配件都是之前自己无实物参考瞎买买的,果然实际上手到处翻车,幸好自己手上备件多,可以不停的翻也不停的换,也因此从最开始的欧酷风换到了最后的EK风,算是机缘巧合吧(笑。

不屁话了,进正文,最后啰嗦一句,经验总结在二楼,作者写的很用心,可以看一看。

目录
Section 0. 写在前面的话
Section 1. 整机Show部分
Section 2. 开箱部分
Section 3. 测试部分
Section 4. 总结

Section 1. 整机Show部分

002.jpg

002a.jpg

003.jpg

004.jpg

005.jpg

006.jpg

007.jpg

008.jpg

009.jpg

010.jpg

010a.jpg

011.jpg

012.jpg

013.jpg

014.jpg

015.jpg

016.jpg

017.jpg

018.jpg

018a.jpg

019.jpg

020.jpg

021.jpg

022.jpg

023.jpg

024.jpg

025.jpg

026.jpg

027.jpg

028.jpg

029.jpg

030.jpg

031.jpg

032.jpg

033.jpg

034.jpg

035.jpg

036.jpg

Section 2. 开箱部分

Asus AP201 冰立方
AP201的名字来自于Asus Prime,也是Prime产品线推出的首款机箱,外包装因为运输的缘故破损有些严重,因此我们直接拿出箱子开始拍吧。

尺寸方面,首先这是一台支持到最大MATX规格主板的机箱,加上虽然顶部预留了AIO水冷的空间,但是因为没有把电源位设计在传统的上方或下方,因此高度尺寸上还是显著小于普通的中塔机箱的;而因为要支持长显卡,且电源是挂在前面板后面的,因此长度尺寸上不短,不过也带来了优秀的冷排兼容性,也是我这个方案最终选择塞两个360冷排进去的最大底气;深度上则中规中矩,整体体积控制的还不错,选择把这台机箱放在桌面上的话,不太会有比较强的压迫感。

设计上看,第一眼看过去就两个字“通透”,这个六面体每一面都通风,充分保证了其应付大功率配件时的散热能力。不过也因此会带来一些灰尘上的烦恼,我的应对方案是正压差风道+经常清灰,但愿管用(笑。颜色上通体漆黑,结构上也没做任何专门给灯光预留的设计,还是挺符合Prime系列产品扎实耐用不花哨的设计语言的。

037.jpg

038.jpg

背板同样是通透的网眼设计,但说真的我感觉这个设计除了有限的加强了一些进出风能力以外意义并不大,这一面可以考虑用完整的一片钢板,重量会增加一些,但是能够规避风道不合理时的进灰问题。

039.jpg

后部,这个简洁的全网眼设计真是一下子抓住我了,除开主板后方I/O区域所有的面积都用来散热,这个设计理念同FD的Torrent类似,从风道设计的角度,你完全可以把剩下所有的风扇位全部设计成进风,然后用背面,两个侧面,以及前面的一部分进行自然出风,这样可以保证正压差防尘,甚至在这个风道设计下后方的风扇都完全可以拆掉了。

040.jpg

侧板上印有 Asus Prime Case的字样,还蛮低调的,符合整体的设计风格。

041.jpg

I/O被放在的了机箱的前方上部,这个设计告诉你,它是需要你放在桌面上去使用的,一个Type-C,两个Type-A以及一对前置音频接口的设计蛮够用了。

042.jpg

拆掉所有的盖板,上方为一个360/280冷排位,位置比较靠外,这样可以保证在这里装冷排和风扇时与内存和主板散热装甲的兼容性。

043.jpg

底部被设计成了一个多功能孔位,后方能够支持240冷排,前部则可以支持2.5寸/3.5寸的储存设备,这个设计我是否满意在后面的总结部分会谈一谈。

044.jpg

前部使用了一片金属板对电源区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遮盖,当然了,挡的不是电源,是你那一堆杂乱的线材。

045.jpg

盖板上同样印有Asus Prime Case的字样。

046.jpg

电源支架为活动式设计,从上到下一共三个位置可以调整,用来让你灵活应对不同的硬件搭载方案,

实测中,因为电源延长线有一定的高度,当你选择将电源风扇朝外安装,同时顶部安装360规格冷排与风扇时,电源只能安装在最下方的位置,此时这个区域用来塞一塞线材是够了,想再塞点其他东西就有点费劲了。而当你选择将电源风扇朝内安装时,延长线是可以避开冷排与风扇的,这个时候你可以把电源挂在中间那个位置上,也给我在下方塞360冷排这个方案增加了可行性,实际实现这个方案的时候,14cm电源都只能刚刚好进去,属于非常极限了。

而如果你在顶部只装风扇或者什么都不装的时候,电源也就随便装了,如果挂在最上方,下部区域能获得最好的HDD兼容性。

047.jpg

后方搭载了一枚印有prime字样的风扇,风格么还是挺朴素的,本次并没有使用。

048.jpg

背面一览,导线槽的设计还是挺方便的,美中不足的是导线槽对主板区域的侧面开口有点少,当你选择在导线槽正面挂点东西的时候,中部的镂空被堵死,走线就不是这么方便了,不过这箱子设计之初就没太考虑有人拿他玩分体水吧,因此也算是我咎由自取了(笑。主板背面做了大面积镂空,可以比较方便的更换散热器,这一点好评。

049.jpg

ROG Strix Z690-G Gaming Wifi
华硕很贴心的帮我搞来了一片Z690G(要不然贫穷如我,原计划是去买个Prime系列的B660的),事后发现相比于Prime哪个银+黑的设计,Z690G的全黑设计跟机器整体风格能有更好的匹配。盒子体积不大,一个标准MATX主板盒子的大小,正面是Strix系列一贯的彩印风格,产品图片配上反光的产品型号。

050.jpg

取出主板,重量还是挺扎手的,毕竟在后部I/O,供电,SSD和芯片组区域都有大面积的金属散热片。整体设计风格同本代其他ROG Strix主板相同。

051.jpg

12代CPU更换了LGA1700插槽,扣具孔距也发生了变化,华硕很贴心的同时保留了115X插槽的孔位,能让它顺利的兼容市面上所有为115X孔距设计的散热器,有心了。隔着散热片也能看到规模不小的供电模组,对于一片Z690 MATX主板显然是一个超规格设计了。

052.jpg

两片分离式散热片下面藏着三条全尺寸M.2 SSD插槽。

053.jpg

第一条PCI-E插槽带金属加强设计,能保证多次插拔和长期使用状态下的强度。

054.jpg

右下角的散热片下藏着Z690芯片组,这个ROG会发光。再下方是前面板条线接头,一个风扇4pin PWM接口以及两个USB-2.0插槽。

055.jpg

左下角是音频芯片的单独区域,熟悉的SupremeFX。隔壁是前置音频插槽,两个3pin A-RGB接针以及一个风扇接口。

055a.jpg

四条DDR5内存插槽。侧方是USB3.0 Type-A,3.1 Type-C接头以及主板的24pin供电插槽,一个3pin A-RGB和一个4pin RGB插槽。

056.jpg

I/O区域被一个大尺寸的金属散热片覆盖,它是隔壁供电散热的延申,上面刻有能够辅助散热的槽。

057.jpg

CPU供电规格为8+4,不贪多,应付本代CPU,哪怕是12900K也完全足够了。旁边是我最常用到的风扇接口,一个CPU-Fan,一个CPU-OPT,这个接口的转速策略是完全复制CPU-FAN的,加上一个AIO-PUMP,这个接口能提供的最大功耗是18W,还是略低于一般的DDC和D5额定功率的,不过一般DDC和D5都是另外用大4d或者Sata供电的,因此我只用这个接口来读水泵转速加上调整pwm。

058.jpg

后部I/O一览,保留CMOS-CLEAN和BIOS FLASHBACK按钮属于这块ROG STRIX主板对超频向玩家最后的倔强了。

059.jpg

来看看附件,首先是打印物。

060.jpg

然后是线材,相对比较简单,一个wifi天线,几根sata数据线,几根扎带,俩SSD螺丝以及一个钥匙扣。

061.jpg

Intel Core i9-12900KF
CPU没啥好说的,存货。

062.jpg

063.jpg

XPG DDR5 5200C38 16Gx2
内存选择了来自于威刚的5200C38,两条很朴素的,不带RGB的内存。最开始的考量是机器整体风格偏素,通体黑色可能也OK,实际装好之后发现多少还是有点欠考虑,黑色内存完全淹没在背景色中,以至于存在感太低了。

063a.jpg

064.jpg

065.jpg

066.jpg

合体!

067.jpg

Samsung 970 Pro 512G
在这个时候选择一颗PCIE-3.0 SSD作为系统盘多少有点不合时宜,毕竟经过了各家的一代方案后,二代方案都换上了能够保证跑满7000MB/S的新主控和缓存。但谁让他是我手上最后一颗MLC颗粒缓存的SSD呢?为情怀买单。

068.jpg

拆掉主板的SSD散热装甲,还是熟悉的快装设计,彻底让我从各种找螺丝的尴尬中解放了出来。

069.jpg

合体!

070.jpg

XPG Vento Pro 120 PWM
不管威刚怎么叫他,我叫他温柔台风GT2150,真是好久没用GT1850/2150装水冷机了,打开包装之后看着这满满的工业风,感动到要哭出来。

071.jpg

072.jpg

073.jpg

074.jpg

Alphacool NexXxos ST30 X-Flow 360mm & Blackice GTS 360
最初的计划中为了方便走管,底部冷排选择了欧酷的360对角冷排,实际上机的时候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因为对角冷排比一般冷排多个水室的长度,进不去了,机箱本身设计之初并没有选择在底部支持360冷排(甚至是这种超长的),那么翻车也只能是我咎由自取了hhhh。

075.jpg

076.jpg

077.jpg

好在我赶紧翻出了我的存货,一颗黑冰的GTS360,30mm厚的薄排,救命了。

078.jpg

Alphacool NexXxoS ST30 360mm
在计划之初看了眼机箱顶部,看起来塞个AIO一体水之后空间就差不多了,因此顶部冷排选择了来自于欧酷的ST30,360冷排。

079.jpg

080.jpg

装上风扇和快拧接头之后。

081.jpg

Alphacool Eisblock XPX Aurora Edge Plexi Digital RGB
CPU冷头来自于欧酷,这颗冷头我从Z5i的方案开始用,在这次装机中我给他换上了欧酷新发布的1700扣具。

082.jpg

083.jpg

Alphacool Elshecher Aurora D5 Acetal Glass - 150mm
此次选择的泵箱组合来自于欧酷,这还是我第一次用玻璃水箱,本来还是蛮期待的,实际用下来,emm...,我们到最后的总结单元再聊。

084.jpg

085.jpg

086.jpg

Alphacool VPP655 Laing D5
此次选择的D5泵同样来自欧酷,反正市面上所有的D5泵都是Laing实际代工生产的,参数上也只有一些细微差别,那自然是买个便宜的咯。

087.jpg

088.jpg

089.jpg

来让水泵和水箱合个体。

090.jpg

091.jpg

092.jpg

Phanteks AMP 850G
本来看着机箱能支持16cm长的电源我也没多想,毕竟手头有一颗16cm长的海韵Focus金牌方案电源,但实际开始搞机器之后我发现我还是太天真了,整个过程大概是:使用16cm电源的话冷排水口需要放在显卡这一端--->冷排水口放在显卡这一侧的话空间不够,方案pass--->冷排水口放在电源这一端时,算上90°弯头的空间,实际线材进不去了,方案pass--->换14cm电源。谢天谢地我手头还留着这颗刚从SSUPD拆下来的追风者AMP850,让我能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这次装机。

093.jpg

094.jpg

095.jpg

096.jpg

097.jpg


Section 3. 测试部分
看完了整机与开箱的图片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台机器的性能测试吧,CPU是12900KF,显卡是3070,感觉性能没啥好测的,还是从验证规模的角度来跑跑散热稳定性测试吧。

CPU-Z
测试的例行工作,来截一截CPU-Z的图吧。

098.png

099.png

100.png

101.png

当然免不了来跑个分,AI Suit3把这颗12900KF超到了单核最高5.5,全核最高5.1,用CPU-Z也就跑出了全核持平,单核吊打5950X的成绩,大家同是8+8核心的规模,这么看12代CPU算是蛮成功的。

102.png

Aida64 - Cache & Memory Benchmark
跑一下内存的性能吧,读取82k,写入74k,复制73k,延迟在75.5ns这样,符合DDR4-5200 C38的预期。

105.png

Aida64 System Stability Test - FPU
试试用FPU烤机吧,这块12900KF是我目前长期做散热器测试的U,体制其实渣的够呛,我一直也没有特别想去超它的欲望,这次索性用AI Suit3进行体制的探索和自动超频。
已知华硕这块Z690G的AI Suit 3帮我把全核超到了满载5.1G,这很好;此时的电压是1.41V,有点高,但也OK;满载功耗大约是280W左右,嗯看起来12代CPU的功率控制的还不错?可是没有一个核心的温度低于105°C是怎么回事呢?

103.png

Geeks3D FurMark
分体水目前能带来为数不多的优势之一就是相比于传统风冷散热而言,能为显卡带来相对低很多的工作温度。在目前显卡以功耗和温度为墙后实时调整核心频率的策略下,这也就意味着达到更高平均频率的可能性。使用Furmark烤机之后,核心温度稳定在47°C左右,最高也就49°C,规模带来的红利还是很大的,GPU小心别冻感冒了(笑。

104.jpg











评分

参与人数 8邪恶指数 +275 门户文章 +1 收起 理由
Riven + 20 赏心悦目
ilas + 200
冬鱼 + 10
SUNZKpope + 10 666
youzhusky + 20 就是NB
老邦瓜 + 10 就是NB
nApoleon + 1
Wolverin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7-29 16: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水箱是怎么固定的呀
发表于 2022-6-29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干货都在这了。面对对角冷排、泵排这类变异品种,最好还是及时认怂,比如我机王那台。
就算量尺勉强能进,也可能遇到一堆意想不到的问题。。
发表于 2022-6-28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神月妍妍 发表于 2022-6-28 17:16
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到底怎么样的环境才能用出分体水和一体水的区别

就像你说的,外观,噪音,体积,不同的机箱,都会有不同的效果,还有便利性
 楼主| 发表于 2022-6-28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若繁花万物 发表于 2022-6-27 21:45
看了楼主最后的总结,和我的想法差不多,我也打算退水了,一体360,加水神或者是水禽,一样的效果。 ...

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到底怎么样的环境才能用出分体水和一体水的区别
发表于 2022-6-27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楼主最后的总结,和我的想法差不多,我也打算退水了,一体360,加水神或者是水禽,一样的效果。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6-19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套配置和这外观,基本可以用到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6-18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配件不是顶级的,但是经过LZ组装搭配后却呈现出来非常完美的效果!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6-18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紫色真好看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6-18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呐,就像紫水晶一样,晶莹透亮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6-17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体可太秀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6-17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这种精致的小机箱,分体水冷也很有感觉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6-16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机箱的分体水看着真赏心悦目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6-16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体水的冷头水道明显比分体水要密很多,这就是大厂的优势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6-16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看呀,显卡是真怕它感冒了,不过CPU的温度是咋回事呀?我是真没看明白。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6-16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不开灯,深藏不露的杀气。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6-16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颜值跟配件无关,主要还是取决于手艺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2-6-16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zz001122334455 发表于 2022-6-16 13:43
看到总结水冷部分血压逐渐拉满了 真的是太难了

主要是疫情期间的物流很不方便,没法跟之前一样随做随买,翻车的地方也只能硬着头皮解决。
发表于 2022-6-16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总结水冷部分血压逐渐拉满了 真的是太难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6-16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BP的内四角,这个是真没想到。EKWB的DDC泵箱一体的还是香啊

2楼算是排坑指南了,备件是真多,以后这个箱子上水冷完全可以参照妍妍大佬的这篇帖子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6-16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看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6-16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水冷彰显功力哇,如何做到的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6-16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硬管水冷,赞一个,,,

配件全黑,,,挺漂亮。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6-16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四角也太冷门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6-16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紫色一出,除了感叹漂亮没有其他词语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6-16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厉害啊妍妍,文笔也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6-16 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的配置,装出了艺术品的效果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2-6-16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感谢耐心阅读
发表于 2022-6-16 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认真阅读完回帖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6-16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竟然不是第一!!!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月妍妍 + 5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5-1 15:22 , Processed in 0.02444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