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15109|回复: 48

[电脑] 全塔主机还是放在脚边舒服!再聊聊RTX4090和4080该怎么选

[复制链接]
1 邪恶指数 回复本帖可获得 1 邪恶指数奖励! 每人限 1 次(中奖概率 80%)
发表于 2022-12-23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ugarbear 于 2022-12-26 08:40 编辑

01-7-tuya.jpg

20220年发生的一件大事就是的RTX40系显卡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RTX4080发布后,骂声一片,销量惨淡,反而带动了RTX4090的销量;而隔壁家的RX 7900系列显卡发布后,大家又觉得RTX4080也是蛮香的,让一度降价的RTX4080又涨了点价!你说这事奇怪不奇怪?

所以现在就有一个经常被提起的问题:显卡选RTX4090,还是RT4080好?

再正式聊这个话题前,还是首先来看看测试使用的主机!这是一套13700k+RTX4090+全塔机箱的方案,最终选择把它放置在地面上。
02-5-tuya.jpg

先来分享下这台主机的外观以及内部硬件:
03-tuya.jpg

04-tuya.jpg

05-tuya.jpg

由于这台主机放在脚边,所以并没有太过追求RGB效果,但该有光的地方还是有光的。
06-tuya.jpg

07-tuya.jpg

08-tuya.jpg

09-tuya.jpg

10-tuya.jpg

11-tuya.jpg

这套PC的硬件配置如下:

CPU
intel  7 13700K
主板
华擎 (ASRock)Z790 PG RIPTIDE 黑潮风暴
内存
金士顿(Kingston) FURY Beast野兽系列DDR5 5600 16GX2
SSD:
威刚(ADATA) XPG 翼龙  S70 BLADE 1TB
显卡
索泰(ZOTAC) RTX4090天启AMP
散热
九州风神(DEEPCOOL)冰魔方360
电源
全汉(FSP)额定1000W Hydro G Pro1000
机箱
乔思伯(JONSBO) D500


首先聊聊RTX4090和4080该怎么选?

选显卡得看应用需要或者使用环境!从技术参数来看,RTX4080的流处理器数量只有RTX4090的~60%,RT Core光追核心和Tensor Core也是RTX4090的60%。当然更小的核心(核心面积是RTX4090的~62%),也让功耗降到RTX4090的70%,TDP为320w。

下面还是用数据说话,说说它们的区别。
12-tuya.jpg

RTX4080是之前测试过的数据,这次使用显卡型号是索泰 RTX4090天启AMP,基础频率和boost频率分别为2235MHz和2580MHz,实际测试下来基本在2800MHz+,游戏时也没有降频现象的发生。
13-1.jpg


显卡的3DMARK理论性能测试这次就不详细讨论了,还是首先来看显卡的实际游戏性能表现。

13-2.jpg

测试了十几款游戏,2k,4k,8k分辨率都有测试:
13-3.jpg

13-4-tuya.jpg

在RTX4090首发测试时使用是12700k平台(DDR4平台),这次使用13700k(DDR5平台)再次测试RTX4090,正好对比下,在不同CPU下(都是默认频率下),RTX4090的性能差异。


4K分辨率游戏测试
对于这两款显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4k分辨率的显示器吧~


光栅化游戏测试
一共测试了8款光栅化的传统游戏,另外把5款关闭光追特效的游戏也加了进来。使用13700k,RTX4090领先了RTX4080大概34%;使用RTX4090,13700k比12700k的游戏帧数表现强了不到6%,不算非常大。
14-1.jpg

光追+DLSS 2游戏测试
不开DLSS,帧数低,不管是12700k还是13700k基本都能发挥出RTX4090的性能,RTX4090领先RTX4080的幅度也达到了41%;打开DLSS,13700k比12700k的游戏帧数表现强了~7%,RTX4090领先RTX4080的幅度也降到~33%,这种情况下13700k也不能让RTX4090完全发挥。
14-2.jpg

DLSS 3
DLSS 1~2代技术,是用低分辨率的输入来准确预测更高分辨率输出的过程,新一代的DLSS 3代包括帧生成技术、DLSS 2超分辨率技术和NVIDIA Reflex技术,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帧生成术了,能够通过 AI 生成中间帧来提高帧率。

现在支持DLSS 3的游戏还不多,3DMark的NVIDIA DLSS测试是支持DLSS 3的,performance模式下相比原生渲染的帧数提高了3倍;quaility模式下帧数也提高了2倍多。
15-1.jpg

《瘟疫传说:安魂曲》,4k分辨率,打开DLSS2(平衡)相比原生渲染的帧数提高了1.5倍,在此基础了上再打开帧生成,相比原生渲染的帧数提高了2倍多,同时帧生成时间(7ms)反而降低了,保证游戏能在低延迟下进行。
15-2-tuya.jpg

《蜘蛛侠:迈尔斯莫拉莱斯》,4k分辨率,打开DLSS2(平衡)相比原生渲染的帧数提高了1.7倍,再打开帧生成,相比原生渲染的帧数提高了2.5倍,同样的帧生成时间(5.9ms)也是降低了的。
15-3-tuya.jpg

现在DLSS3还是RTX40独占,这是一个战未来的优势。


8k分辨率游戏测试

买不起8K显示器,使用N卡驱动中的DSR(动态超级分辨率),来模拟8k分辨率的应用环境(4k开最大的4倍刚好为8k)。当然这样可能造成显卡渲染负担加重,也是说实际的物理8k很可能要好于DSR 8k的表现。
所以又作一个小实验,将1080p显示器通过DSR后变为4k分辨率后进行游戏的benchmark测试,再和物理4k显示器比较,发现两者相差并不算大(平均差异为4%),以此推测DSR 8k能基本代表物理8k。
16-1.png

光栅化的传统游戏,RTX4090领先了RTX4080~38%;支持光追特效和DLSS游戏,RTX4090领先了RTX4080~46%;在8k分辨率下CPU的影响基本没有了,而相对于4k分辨率,RTX4090和RTX4080的差距也增大了。
16-2.jpg
RTX4080是难以应付8k分辨率游戏,RTX4090算是8k分辨率的入门级显卡,但对于对硬要求高的游戏,尤其是开了追光后,RTX4090也是有点性能吃紧,之后的3A游戏大作应该会有大部分都支持DLSS3,可以缓解这个问题。
性能不够,AI来救!


2K分辨率游戏测试
下面再来测试2k分辨率下表现。

光栅化的传统游戏,使用13700k,RTX4090领先了RTX4080~13%;使用RTX4090,13700k比12700k的游戏帧数表现强了29%!
支持光追特效和DLSS游戏,使用13700k,RTX4090领先了RTX4080~18%;使用RTX4090,13700k比12700k的游戏帧数表现强了19%。
16-3-tuya.jpg

在低分辨率下,RTX4090和RTX4080的差距缩小了很多,而且对CPU性能的依赖也增加了,应该是2k分辨率下帧数太高,需要更强的CPU性能来来支持。

通过监测发现,使用12700k,8k分辨率下(DSR),RTX4090的负载基本可以跑满;而4k分辨率下,有些游戏的负载是80~90%;到了2k分辨率,很多游戏的负载会降到50~60%。
17-1.jpg

13700k的话,8k分辨率下(DSR),4k分辨率下,游戏的负载增加到了90%以上;2k分辨率,游戏的负载也能增长到~80%。
17-2.jpg
其实在2k分辨率下都不推荐使用这两款显卡,因为即使是RTX4080在2k分辨率下,有些游戏也不能发挥它100%的性能,但如果非要在这两者选一个的话(2k分辨率),那还是建议RTX4080吧!

生产力简单测试

生产力方面,RTX4080的表现还是不错的,是RTX4090的70%左右。
17-3.jpg

而且在生产力方面,对CPU性能的依赖性也减弱了,13700k和12700k的区别并不是很大。
18-1.jpg
另外RTX4080和RTX4090一样都支持AV1编码,效率比H.264高40%,大幅提升生产创作效率,现在很多视频编辑软件或是插件都开始支持该编码器了。
温度和功耗测试

Furmark烤机测试(室温~24度),参数设定为1080p分辨率、0AA,10分钟后,频率减少到了2535MHz,温度稳定在68.7度。GPU-Z显示的功耗为453w,使用小米智能插座测得整机输入功耗为580W。如果是玩游戏的话,CPU的负载会高一些,整机的输入功耗大概为600w+。而如果是RTX4080功耗可以低100w以上。
18-2.jpg

小结:
RTX4090和RTX4080都能胜任配合4k高刷新率显示器来进行电竞游戏;如果想尝试8k 60帧的游戏体验只能选择RTX4090了。2k分辨率下RTX4080的效率比RTX4090更高,但其实RTX3090/3080以及后续的RTX4070会更加合适的。专业生产力领域应用,RTX4080是RTX4090的70%,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来选择。


选择硬件介绍

主板
华擎Z790 PG RIPTIDE ,也就是黑潮风暴主板。主板整体黑色,用蓝色作为点缀。CPU接口为8+8PIN,内部 供电为14(并联)+1+1,搭配了50A的DrMos。
19-tuya.jpg

这款Z790主板只有DDR5版(Z690是DDR4版),4条内存插槽,采用双边锁定结构,最大容量128GB,最高支持6800+MHz的内存频率。
20-tuya.jpg

采用了一体式IO挡板,USB type A部分包括2个USB 2.0、4个USB 3.2 Gen 1(黄色的2个是鼠键专用,能保证高回报率鼠键稳定发挥)、2个个USB 3.2 Gen 2,还有一个USB 3.2 Gen 1 type c接口;视频接口有一个DP1.4和一个HDMI 2.1;一个2.5G有线网卡,3个3.5mm音频接口。
21-tuya.jpg

在扩展插槽方面,一个PCle 5.0X16插槽,带有金属加固;下面还有一条一个PCle 4.0X16,实际只能提高X4的速度,另外还有一个PCle 3.0X1插槽、
第一个加高设计的散热片下有2个M.2接口,左边支持PCle 5.0,右边支持PCle 4.0,但不能同时使用,由于PCle 5.0 M.2和PCle 5.0X16共享了带宽,所以如果使用PCle 5.0 M.2接口,显卡使用的PCle 5.0X16插槽只能运行X8的速度。另外还有3个PCle 4.0 M.2接口和一个Key E接口(安无线网卡),这样使用最多可同时使用 4 条 M.2 插槽。
22-tuya.jpg

主板更详细的介绍请看下面的视频

内存
金士顿最新的Beast内存,字面有野兽或猛兽之意。入手的Beast DDR5 RGB内存为5600MT/s,工作时序为40-40-40-80 2T,单条16GB,两条共32GB。
23-tuya.jpg

内存上有黑色散热马甲,采用轻量化金属材质打造而成,顶部有RGB灯条,马甲上方有镂空处理的地方,也是露出了灯条。
24-tuya.jpg

马甲上有印压处理形成的一些装饰纹路,左侧的银白色的”FURY”字样为浮雕拉丝的效果。
25-tuya.jpg

导光条表面经过了内磨砂处理,通点后有柔光的效果,边缘部分能看到采用黑色PCB基板。
26-tuya.jpg

灯效控制支持华硕、微星、**、华擎等主流主板品牌的灯控软件,金士顿自家也有FURY CTRL RGB 的灯效控制软件。导光条顶部印有FURY的字样,内部RGB灯珠拥有了红外同步专利技术,即使不使用软件同步,也能让插入同一块主板的多条内存灯效一致。
27-tuya.jpg

SSD
S70 Blade是一款支持PCIE4.0的SSD,选择了1TB容量,SSD本体和自带纤薄型的散热片是分装的,可以自行决定安不安装散热片。
28-tuya.jpg

CPU
cpu是13代的i7:13700k。
29-tuya.jpg

CPU,内存,SSD合体完成!
30-tuya.jpg

显卡
AMP EXTREME AIRO是 索泰RTX 4090的旗舰产品,尺寸为355×166×72mm,是一个大块头的显卡,选择它要注意下自己机箱的兼容性。新一代的AMP显卡造型更加流线型,据说是根据空气动力学来设计的。
31-tuya.jpg

采用了3个11cm直径的大风扇,中间风扇的转动方向与两边风扇是相反的,可以减少空气湍流和噪声。3个风扇均采用双滚珠风扇轴承,也支持智能启停技术。
32-tuya.jpg

侧面弧形的反光材质其实是ARGB灯条,可以通过FireStorm软件自定义显卡灯效。据说设计灵感来自于北欧神话中连结阿斯加德和米德加尔特的彩虹桥(漫威电影看的太多吧)。

33.jpg

显卡采用12VHPWR供电接口,位置在侧面中间,旁边还以一个黑色的小开关是BIOS切换键 ,两个bios频率一样,只是风扇控制模式不同,一个是转速高的加速风扇控制模式,一个是转速低的寂静风扇控制模式。
34-tuya.jpg

前端可以看到7根镀镍热管贯穿而出(注意两边还有2个根热管)。
35-tuya.jpg

从侧面看到还有2根热管成U型返回到核心部位,没有贯穿到前端,所以AMP 一共采用了9根复合式冰脉热管!还采用了VC均热板,提升导热效率。
36-2-tuya.jpg

背部采用了压铸金属板,在前端还有一些镂空设计,辅助显卡散热,也说明PCB其实要短一些的。
37-tuya.jpg

核心对应部分是裸露的,可以看到4颗470微法聚合物电容和大量贴片电容。
38-1-tuya.jpg

视频输出接口,包括三个DisplayPort 1.4a和一个HDMI 2.1接口,均可实现最高8K 60Hz的视频输。显卡厚度为3槽还多一点,重量也是超过了2KG。
39-2-tuya.jpg

拆解下可以看到AMP采用了24+4相供电设计,索泰在堆料方面一直是让人放心的!

41-tuya.jpg

GPU核心编号为AD102-300-A1;美光的GDDR6X显存,每颗显存都是2GB的容量,组成24GB的总容量;DrMOS型号为Alpha & Omega的AOZ5311NQI,连续电流输出为55A,10ms的瞬时峰值电流能到80A;还能看到一颗HT50F32003芯片,是32位的ARM处理器,其作用是控制显卡的灯光。

42-2-tuya.jpg

散热器

九州风神新推出冰魔方360一体水冷散热器,看包装可知官方具体型号是LT720,支持LGA2066/2011/1700/1200/115X以及AMD sTRX4/TR4/AM5/AM4处理器,扣具方面采用了全金属配置,但背板是塑料材质的,由于预装了硅脂,所以没有再送额外的硅脂,质保方面则是长达5年。

51-tuya.jpg


冷排采用了全铝黑化工艺,12条水道,鳍片做工扎实。

52-tuya.jpg

冷排水管侧有一个动压平衡调节装置,能动态调节水冷排内部的压力,减少漏液的风险,提升了冷排的安全性和寿命。

53-tuya.jpg


水冷管长度约为410mm,外面有致密的蛇皮网包裹,并标配了两个理线夹,可以方便的控制水冷管的走向,同时也能避免过度弯折。

54-tuya.jpg


水冷头尺寸为94*80*68mm,造型像是一个半露出的宝石,露出的”宝石“部分采用了镜面设计,通电后有漂亮的灯效;底部材质为紫铜,预涂硅脂;水泵马达最高转速达 3100rpm,供电线材为3Pin,RGB线为5V 3Pin,并有一个公头和一个母头,方便串联其它RGB设备。

55-tuya.jpg

冷头盖是磁吸固定的,完全分离后可以看到冷头盖主要负责光效,内部有LED灯珠PCB,如果这个灯头盖可以设计成任意方向安装就更好了。

56-1.jpg


配备了九州风神最新的FX120系列风扇,无光设计,扇叶采用9片式设计,四角有橡胶减震垫,采用FDB轴承,转速500-2250RPM,最大风压3.27mmAQ,最大风量85.85CFM,噪音低于33db,额定输出DC 12V 0.22A。在风量和风压上的表现非常出色。

57-tuya.jpg

电源

选择了一款ATX3.0电源:全汉 1000W Hydro G Pro1000 金牌全模组电源
62-tuya.jpg


由于RTX4090采用了12VHPWR供电接口,使用4个8pin转接实在是不美观,选择了一款ATX3.0电源更加省心。

63-tuya.jpg

机箱

RTX4090真的是很大,所以也选择了个大机箱:乔思伯最新的全塔机箱:D500,机箱尺寸为250mm (W) x 586mm (H) x 620mm (D),净重17.5kg。CPU散热器限高190mm,显卡限长340或480mm(两种安装方式),最多10个3.5英寸硬盘位或最多11个2.5英寸硬盘位;支持安装420mm的冷排,有银色和黑色可以选择。

61-tuya.jpg

机箱的具体情况,请看下面的视频。



装机细节

又入手了乔思伯的VC-20作为显卡支架

72-tuya.jpg

大机箱在安装硬件方面自然是不困难的,就是如果要经常搬运的话,就会比较费腰!

73-2-tuya.jpg


74-2-tuya.jpg

背线空间30mm以上,理线很轻松。

75-4-tuya.jpg

又入手了一个带轮子的主机托架,移动起来更加方便。

76-1-tuya.jpg

将主机直接放在桌子下面。

77-1-tuya.jpg



评分

参与人数 4邪恶指数 +55 收起 理由
Wolverine + 5
gaojian520 + 10
TernenceS + 20
hudizhoutube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4-13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邪恶指数

漂亮,羡慕中
发表于 2023-7-30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邪恶指数

好看!
发表于 2023-7-29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邪恶指数

这个机器配件搭配合理,性能强劲。很有水平的一个装机作品。
发表于 2023-7-27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所谓的帧生成时间只是afterburner根据1000/fps算出来的,并不是真正的帧生成时间。。
发表于 2023-7-27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塔除了打,没毛病!
发表于 2023-7-27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邪恶指数

还是习惯机箱在桌子上 总感觉在地下不靠谱 尤其家里有孩子或者有宠物
发表于 2023-7-26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邪恶指数

我也在考虑,估计最后还是选4080了,4090价格实在太高了
发表于 2023-7-26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年人不做选择题,还是4090
发表于 2023-7-26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我还是买了4080
发表于 2022-12-29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邪恶指数

cpu水冷确实给显卡散热留足了空间。
发表于 2022-12-29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RTX4090  一点不含糊
发表于 2022-12-28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邪恶指数

分析的合情合理,主机也装的漂亮!
发表于 2022-12-27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邪恶指数

看起来很不错
发表于 2022-12-27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sugarbear 发表于 2022-12-27 12:56
准确来说是放脚边,难道脚还往旁边踢吗

是滴,我之前偶尔会踢到,不过这个跟人习惯有关系哈。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7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FOMOO 发表于 2022-12-26 15:11
放脚下对于我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踢到,单凡有个机械硬盘就容易宕机 ...

准确来说是放脚边,难道脚还往旁边踢吗
发表于 2022-12-26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大个箱子,脚都没地方放了
发表于 2022-12-26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邪恶指数

放脚下对于我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踢到,单凡有个机械硬盘就容易宕机
发表于 2022-12-26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邪恶指数


太好看了!!
发表于 2022-12-26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机器很漂亮~
这个桌子的大小,估计还是机箱放在脚边最合适了。。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6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jiang.gg 发表于 2022-12-25 17:52
对不起,我还是喜欢小巧玲珑的ITX!

这代就不想了, 等几年再攒机吧

最近itx机箱为了兼容rtx30和40显卡也在越变越大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6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ydt 发表于 2022-12-24 22:13
4080目前性价比和4090也差不多,性能是4090的四分之三,价格可能比四分之三还低一点。。而且散热用料和4090 ...

大概来说,2k分辨率,4080是4090的80%+(需要性能强的CPU支持);4k分辨率,4080是4090的70%;8k分辨率,4080是4090的60%;生产力大4080是4090的70%.个人认为4080价格在8k左右会比较香,就是新发布的a卡不太给力,导致4080的价格又涨回去点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6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mekk 发表于 2022-12-24 14:49
懂了,有钱有生产力需求上4090,差点的4080,2k的话就30系及后面的40系中端卡 ...

生产力软件的生态方面,确实是N卡做的比较好,A卡最近也是在努力追,不过短时间内应该是没发超越了。3080和3090之类的上代大核心在2k分辨率下基本不受CPU的影响,到了1080p影响就变大了。40系中端卡应该会好点。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6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Wolverine 发表于 2022-12-24 14:32
感谢分享,有预算就4090对吧?

还是看应用需要吧,如果没有8k分辨率的需要,4080的价格在8k左右也挺合适的。只是a卡不给力,导致4080价格又涨回去点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6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蓝雪 发表于 2022-12-24 13:24
在我的记忆中,这貌似是乔思伯第一款全塔机箱吧,很霸气

之前的UMX6也算全塔吧
发表于 2022-12-26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邪恶指数

圣诞快乐
发表于 2022-12-26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邪恶指数

太好看了
发表于 2022-12-25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邪恶指数

对不起,我还是喜欢小巧玲珑的ITX!

这代就不想了, 等几年再攒机吧
发表于 2022-12-25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D500真的很喜欢  就是价格有点贵了
发表于 2022-12-24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邪恶指数

4080目前性价比和4090也差不多,性能是4090的四分之三,价格可能比四分之三还低一点。。而且散热用料和4090基本一样(意味着风扇转速可以手动降低很多对性能也没有影响,而且啸叫几率比4090小),假如对性能需求不高还是可以买的,虽然比以往80贵了很多很多,但是DLSS3起码比AMD更能战未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5-17 14:42 , Processed in 0.02367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