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27006|回复: 57

[摄影] 翻转屏初号机|索尼a7m4全画幅新基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27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妮可nico 于 2023-6-27 15:14 编辑

第一次用这个号发帖,这一次给大家带来的是我在618购入的索尼a7m4的测评。 包含以下部分1:外观 2:缺点 3:照片以及视频优点实拍
IMG_0354.jpg IMG_0323.jpg IMG_0358.jpg

机器是618买到到手就贴了膜

IMG_0325.jpg
IMG_0345.jpg




先是外观部分,在索尼a7m3基础上,a7m4引入了广受好评的侧翻屏,也算是a7基准系列正代第一次使用翻转屏。这种类型的屏幕在自拍,竖排,以及低机位取景上都有很大优势,对比原本的仅适合拍照的翻转方式,整体来说利大于弊。在曝光补偿部分也加入了快速锁,避免误触,拍照视频以及慢动作也做了区分,更方便单兵作战来回切换了好评
IMG_0327.jpg IMG_0352.jpg




缺点:为了让这个帖子显得没那么水,我就直接把a7m4使用中的一些缺点先分享出来了。 首先是第一个,在照片放大后,索尼默认方法倍率高,会放大到对焦点位置,这个时候不使用触摸屏缩小一点看的话会使用到后波轮,同样一张2400w的照片,用波轮旋转一圈,a7m4缩小幅度远小于a7m3。这就意味着如果你点“放大”后想看清楚整个照片更多的部分,就要多转几圈,这体验属实比较折磨人

IMG_0338.jpg

第二个缺点则是同一张2400w像素的照片在进行拖动时,a7m4屏幕响应速率远低于a7m3,会感觉有点卡,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第三个缺点流更抽象了,a7m4在观看图片时,可以通过触摸屏左右滑动来切换(m3不行),但是在当你用手指触控屏幕滑动切换的过渡动画时,照片的颜色会一瞬间饱和度大幅度下降,如果用波轮按键切换则不会,因为没有过渡动画了索尼相机系统工程师考不考虑多招几个每天捣鼓菜单真的平时会拍照的,这交互bug离谱的很了

IMG_0351.jpg

缺点:接着这个缺点是人体工程学缺点,a7m4对比a7m3,手柄更大更饱满了,这很好,但是从图中能看出,对于我这种手比较大的人来说ಡωಡ还是需要一个小手柄或者电池手柄的。

IMG_0340.jpg IMG_0342.jpg

在a7m3上索尼上索尼推出了两种手柄,一直是带电池的,一种是小指柄。在a7m4上就只剩电池手柄了,但是这里又出问题了,a7m4的机身宽度对比a7r4,a7s3同代的机器宽了2cm,索尼手柄同代默认同一手柄,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索尼a7m4唯一对官方手柄装上去居然不贴合,左右各少1cm态度啊索尼,a7m3时你不是这样的,连专门给a7m4出个手柄都不愿意了。
ef87e5bad64d037c2cb91cfb278e576.jpg
无奈我只能选择第三方的手柄,但是从图中可以看出,a7m3的指柄是有弧度贴个小拇指的,非官方的a7m4手柄显然没有实现
IMG_0332.jpg IMG_0331.jpg
优点:吐槽完血压飙升的缺点,来到a7m4的优点实测。不得不说,索尼的传感器优势还是巨大,让它在外围配件和交互上如此狂妄,可以理解为索尼就是一个拿着加特林的普通人,对手都是穿着甲胄拿刀壮汉♂,通过核心优势碾压对手,至于缺点能接受你就买,反正优点只有我家这有。

]优点:先从菜单显示屏优点讲起,a7m4新增了跟踪对焦,这个和传统连续对焦不同,可以牢牢锁定你要追焦的对象,并且就算被连焦的物体离开画面再回来也能继续对上,不会和传统连续对焦一样被摄物出画面就丢失对其他地方了。

IMG_0343.jpg IMG_0348.jpg
屏幕也是提前很大的一个方面,表面上92w→102w提升不大,但是颜色显示效果提升明显,也不会有高亮度伪过曝的问题。
095d7ae5b22b82f2e62e358415e4b32.jpg
这个要实际体验才能发现。可以说从a7m4开始,索尼的屏幕真正达到了合格的水平,虽然比不上佳能的骗人屏幕那么好,但是已经够用了
IMG_0347.jpg




照片画质:a7m4采用了全画幅约3300万像素背照式,成像质量与7M3基本保持同一水平(7M4分辨率高一点,7M3高感画质好一点)。和7RM3相比,则在分辨率和噪点控制方面都有一些差距。画质和高感宽一如既往的让人放心。值得称赞的是“创意外观”对色彩带来的改进,fl能够模拟类似胶片的质感,提供了很好的直出可玩性。

DSC09949.jpg
78bf7c903fe3853c7a5ca7a814b8efd.png
DSC09959.jpg DSC00222.jpg d98bcbf9c15bf74bf4eb7c13d2065ce.jpg 709cd99235ece86a528523dd4b2eb99.jpg a4525dd2acf1990fd9d012e2f37e271.jpg DSC00008.jpg




优点:视频方面支持S-Log/HLG内录,支持10bit 4:2:2(包括基于H.264帧间压缩的XAVC S)以及All-Intra帧内压缩(基于H.264的XAVC S-I 4K/HD,普通拍摄可用V90 SD卡完成录制),然后拥有标准的HDMI接口。
d4d4ab33e594737194778901792354a.jpg
实际使用中,最不大满意的地方是索尼故意提高了S&Q录制时的存储卡要求,然后就是没有真24p码率。后者也算是索尼微单的普遍问题了。更高级的7SM3、FX3、A1也缺少真24p、波形图、变形宽荧幕镜头等更专业功能。
目前我主要使用XAVC S的4K 24p或50P进行拍摄,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升格时支持了人脸对焦好了很多,不容易出现开升格就不能锁定人脸对焦的情况了,这对我来说提升巨大

IMG_0326.jpg IMG_0344.jpg

总结:虽然有很多小缺点,但这和又我索尼传感器领先有什么关系呢?索尼依旧靠着先进制程带着旗下微单领跑微单市场,无论是实际拍照还是录视频中的对焦体验还是优秀的3300w像素和丰富的视频规格都为后期留出了非常大的空间,a7m4就是现在最佳的单兵拍照+视频一体的作战工具,对比佳能r62和尼康z72,索尼都遥遥领先,但还是希望索尼能在自己不擅长的人机交互和菜单上多努努力让a7系列从优秀逐渐完美。

IMG_0355.jpg
IMG_0354.jpg
0aecc2672ba324865caa27084307730.jpg
6c0e29adfc9ac7b5ce53397e38f9fd9.jpg
78bf7c903fe3853c7a5ca7a814b8efd.png
d4d4ab33e594737194778901792354a.jpg
ef87e5bad64d037c2cb91cfb278e576.jpg
IMG_0324.jpg
IMG_0327.jpg
IMG_0338.jpg
IMG_0340.jpg
IMG_0342.jpg
IMG_0351.jpg
IMG_0353.jpg
IMG_0354.jpg
0aecc2672ba324865caa27084307730.jpg
6c0e29adfc9ac7b5ce53397e38f9fd9.jpg
095d7ae5b22b82f2e62e358415e4b32.jpg
709cd99235ece86a528523dd4b2eb99.jpg
a4525dd2acf1990fd9d012e2f37e271.jpg
d98bcbf9c15bf74bf4eb7c13d2065ce.jpg
DSC00008.jpg
DSC00222.jpg
DSC09949.jpg
DSC09959.jpg
IMG_0323.jpg
IMG_0324.jpg
IMG_0325.jpg
IMG_0326.jpg
IMG_0331.jpg
IMG_0332.jpg
IMG_0343.jpg
IMG_0344.jpg
IMG_0345.jpg
IMG_0347.jpg
IMG_0348.jpg
IMG_0352.jpg
IMG_0353.jpg
IMG_0355.jpg
IMG_0358.jpg

评分

参与人数 9邪恶指数 +150 门户文章 +1 收起 理由
sunrisen + 30
octan + 10
Wolverine + 5
李一族 + 40
TernenceS + 20
hudizhoutube + 20
xuran007 + 20
nApoleon + 1
Mr.Chris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8-11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纠结是选α7M4还是α7R5,镜头选了2470gm2
发表于 2023-7-10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试图理解并带入作者对于a7m4的分析当中时,几张美图把我的思绪打回了LSP。
发表于 2023-7-4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松下S5M2、GH6、索尼A74三持,索尼优势在于对焦、轻便、镜头群,松下的色彩科学、做工、握持感、屏幕、菜单、操作体验更好。但是对个人用户来说,对焦是关乎成片率的核心要素,所以我现在更愿意用索尼
发表于 2023-7-3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和7RM3相比,则在分辨率和噪点控制方面都有一些差距"
请教一下,m4分辨率低了,但是噪点控制还是没R3好是吗?
发表于 2023-7-3 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没多久8300送走了 18年的M3,白嫖M4用着嘛,
我拍视频为主,它和M3视频差距还是很明显质感,后期可玩性跟高了。
除了果冻 60P裁幅痛点其他都可以 ,晚上高感 M3一旦越过3200 6400 噪点涂抹降噪还是太明显,反而M4 6400  都表现不错甚至12800 前提是在CINE4色彩空间。
发表于 2023-7-1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额  确实没用过,都是手机拍,只是听朋友说
发表于 2023-7-1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相机照片谁要看啊
发表于 2023-6-30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的很详细了 真的好!拍的也好
镜头贴纸太帅气了吧!
发表于 2023-6-29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5k0kki 发表于 2023-6-28 20:16
听一个朋友说,好像没有自带闪光灯,要另外购买

您没用过相机?
发表于 2023-6-29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柄那里应该是左右各短了1mm,不是1cm
发表于 2023-6-29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cos白金泳装吗?
发表于 2023-6-29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拍得好好
感謝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23-6-29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彦彬Trent 发表于 2023-6-28 18:42
如果把A7R5的屏幕给到A7M4,我就别无他求了,全向翻的屏真是梦中情屏,可惜了只能能A7M5了 ...

a7r5的屏幕我去线下看了,分辨率很高但是感觉像素有鳞型像素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楼主| 发表于 2023-6-29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bh4vqg 发表于 2023-6-29 00:46
大佬肤色做的可以哇 都看不出是索尼了

其实4代机器开始索尼的直出颜色管理就好了很多,有利于后期了
 楼主| 发表于 2023-6-29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彦彬Trent 发表于 2023-6-28 18:42
如果把A7R5的屏幕给到A7M4,我就别无他求了,全向翻的屏真是梦中情屏,可惜了只能能A7M5了 ...

无限加钱
 楼主| 发表于 2023-6-29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妮可nico 发表于 2023-6-27 15:31
用手指点住屏幕然后滑动到下一张的时候图片颜色会改变,可能是我的图片是别的相机拍的,导入到这张sd卡, ...

回家测试了一下,确实是别的相机导入的图片在触摸屏手指切换时才会变颜色,a7m4自己拍的就不会,逻辑上更诡异了。难道导入的图片会优化嘛
发表于 2023-6-29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在用 A7M1...
发表于 2023-6-29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佬肤色做的可以哇 都看不出是索尼了
发表于 2023-6-29 00: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从m2到m4的用户.m2到m3是巨大变大.m3到m4提升不大.基本没必要换.我用这个拍视频的感觉.
发表于 2023-6-28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A7M4的高感确实不太给力。另外,看到了神里凌华。
发表于 2023-6-28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cos的是白金吗?好好看
发表于 2023-6-28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听一个朋友说,好像没有自带闪光灯,要另外购买
发表于 2023-6-28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把A7R5的屏幕给到A7M4,我就别无他求了,全向翻的屏真是梦中情屏,可惜了只能能A7M5了
发表于 2023-6-28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R4用户路过,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23-6-28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solidgod 发表于 2023-6-28 08:56
虽然馋m4的参数,但对我来说买了肯定吃灰。。坐等a7c2

最好A7C2能够有双卡,哪怕给个TF也好。
发表于 2023-6-28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的很好看
发表于 2023-6-28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机器,又大又白又圆。

等A7C2中……

其实最期待的是RX1R3
 楼主| 发表于 2023-6-28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muttsorrow 发表于 2023-6-28 12:03
手持A7M3,等M5看看是否不再挤牙膏

视频要求不极致的话m3基本到头了,所以现在m3二手市场很保值
 楼主| 发表于 2023-6-28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kyojia 发表于 2023-6-28 14:44
恭喜,同M3 M4。手柄啥的都不用了,轻便才是王道哈哈~

我手大一直比较吃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5-29 17:29 , Processed in 0.01890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