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9205|回复: 47

[PC硬件] 122TB!全球第一SSD容量翻番:QLC闪存5年无限随机写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14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快科技11月14日消息,美光昨天刚刚发布61.44TB(或者说60TB) PCIe 5.0 SSD,容量追平Solidigm世界纪录的同时,还支持PCIe 5.0,性能大幅提升,Solidigm今天就立刻反击,拿出了122TB!

Solidigm去年7月发布了D5-P5336系列,最大容量61.44TB,192层堆叠QLC闪存,提供U.2 15毫米、E3.S 7.5毫米、E1.L 9.5毫米三种形态规格。

支持PCIe 4.0 x4,顺序读写最高7GB/s、3.1GB/s,4K随机读取最高1005K IOPS,16KB随机写入最高35K IOPS,写入寿命14.11PBW。

122TB容量将有U.2、E1.L两种形态,现已提供样品,2025年初上市。

具体性能指标暂未公开,只是说对比其他厂商的入门级TLC产品性能提升15%,读取响应速率提升最多40%。

官方还强调,它率先为客户提供5年的无限随机写入耐用性,是AI和数据密集型工作负载的理想之选。

Solidigm强调,122TB D5-P5336在降低功耗、提升空间利用率方面的具体表现包括:

- 对比传统HDD机械硬盘+TLC SSD混合存储解决方案,NAS的存储功耗降低多达84%,存储空间占用减少75%。

- 对比30TB TLC,边缘场景下的存储容量增加4倍,功耗密度(每瓦存储量)增加3.4倍。

- 每机架单元的存储容量,可达4PB。

2018年以来,Solidigm已累计出货超过100EB(1亿TB) QLC闪存产品,遥遥领先。

AA1u35NI.jpg

https://www.msn.cn/zh-cn/news/ot ... 2765f374b&ei=36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20 收起 理由
灯下狐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11-30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怎么记得三星去年就发布过256TB的,难道只是ppt发布?
发表于 2024-11-28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jcd_chh 发表于 2024-11-14 12:27
说个价格让我死心

买这么大的做啥?
发表于 2024-11-28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声色茶马 发表于 2024-11-25 18:08
没在1500的位置屯两块SN640,现在悔啊……不知要等几年了。

我也是挺后悔的,当时m.2没位置了,懒得拆。

然后就真后悔了。
发表于 2024-11-25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flyzhuan 发表于 2024-11-25 18:01
固态的技术还在发展,包括国产起来后还能继续降成本。

觉得未来10t卖1000块不是梦。

没在1500的位置屯两块SN640,现在悔啊……不知要等几年了。
发表于 2024-11-25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声色茶马 发表于 2024-11-22 21:09
SSD啥时候10T能降到1000块?自打长江存储被那啥裁了之后,感觉遥遥无期了…… ...

固态的技术还在发展,包括国产起来后还能继续降成本。

觉得未来10t卖1000块不是梦。

前两年最低谷的时候大船的8tb卖1500左右,这个价格我确定的。
发表于 2024-11-22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flyzhuan 发表于 2024-11-15 09:50
不是,你没说到关键,关键是10tb以下的制造成本降不下来。

如果10tb降到400-600块。20tb降到1400,那还 ...

SSD啥时候10T能降到1000块?自打长江存储被那啥裁了之后,感觉遥遥无期了……
发表于 2024-11-18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得多少个W啊?
发表于 2024-11-17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ss668800 于 2024-11-17 15:16 编辑
momo77989724 发表于 2024-11-17 15:03
拿几年前的数据来对比   看来你是真没见识。。。全部靠搜的资料


你举的例子HC550,是2020年的,我这数据是2021年还新一点。

你的原话还给你“几年前的共识了”
发表于 2024-11-17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mo77989724 于 2024-11-17 15:12 编辑
sss668800 发表于 2024-11-17 14:49
企业级HDD在数据中心故障率低的原因,就在于IDC机房能做到无尘+恒温+恒湿+防震。


拿几年前的数据来对比   看来你是真没见识。。。全部靠搜的资料
  
发表于 2024-11-17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ss668800 于 2024-11-17 14:57 编辑
momo77989724 发表于 2024-11-17 11:27
还在查这种毫不重要的参数上   几年前的共识了还想给机械翻身。。。


企业级HDD在数据中心故障率低的原因,就在于IDC机房能做到无尘+恒温+恒湿+防震。


你那挖矿矿场那种连空调都懒得开,开个电风扇对着硬盘吹都嫌费电,地板隔振也不会做的环境来说事,实在是无知。


阿里服务器对比过SSD,HDD在风冷和全浸润液冷情况下的数据,风冷SSD故障率0.87%,HDD故障率0.77%,还是HDD故障率低0.1%
1.JPG
发表于 2024-11-17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momo77989724 发表于 2024-11-17 11:27
还在查这种毫不重要的参数上   几年前的共识了还想给机械翻身。。。

你拿挖矿这种少数人干的事情来举例,本身就是以偏概全。还“数据中心都是大量的盘分担的”,你是来逗我笑的吗?


还是那句话,HDD的短板在机械部件,哪怕你说成故障率100%,也改变不了磁盘数据仍在盘片上面的事实,只要盘片无损数据就能恢复的出来。
哦对了,你是挖矿的,所以数据灰不恢复不重要,SSD的闪存坏了直接扔垃圾桶完事。


PS:挖矿的梦还没醒吗?我三年前就格盘了。
发表于 2024-11-17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mo77989724 于 2024-11-17 12:12 编辑
sss668800 发表于 2024-11-16 23:46
你是没看懂我截图的意思。

HDD的磁盘盘片写入量可以理解为无穷大,或者说只要没有出现退磁,盘片寿命是 ...



还在查这种毫不重要的参数上   几年前的共识了还想给机械翻身。。。


无穷大也来了 你用过几十片 几百片 机械盘24X7满速读取吗   发热这种先不提

跑去挖个AR测下  无穷大别搞笑了。。。。满速读取时间一长都撑不住 还想和固态比写入 你问下西数 希捷敢这么说吗    5316我一个月读了20PB 一年1-2百PB随便读 你机械盘试试 多少片能追上   

长时间满读取满写 机械盘故障率要比日常加个0   更不要说多并发读取和写入机械盘     

实测HC550  50片起 群里几千片  真能西数自己不会吹???负载一上去故障率就嗷嗷的起飞   数据中心都是大量的盘分担的。。。一直保持中低负载情况


企业的想法你也是一点都不懂   当保修期内能把固态寿命写完的企业   说明业务有增长  只会加钱 提升设备性能  


固态也只是写了个保守的写入寿命 那也是机械盘保内追不上的  就固态的盘标的那些  机械盘要写到 早就报废了  








发表于 2024-11-16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ss668800 于 2024-11-17 00:01 编辑
momo77989724 发表于 2024-11-15 09:40
差距过大 这点因素没什么用。
给他翻倍也没戏


你是没看懂我截图的意思。

HDD的磁盘盘片写入量可以理解为无穷大,或者说只要没有出现退磁,盘片寿命是无限的。
他那个超出550TB影响的是机械部分的寿命,主要是磁头和马达。



其实看质保就明白了,所有厂家的SSD都会限制写入量,保修条款里面:当写入量达到****,或者达到保修期。
HDD你有看到哪个厂家在保修条款里面限制写入量吗?我是闻所未闻。

PS:很多HDD的磁盘信息里面压根没有写入量这一项。
发表于 2024-11-15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huihuige 发表于 2024-11-15 10:25
不用测了吧
几乎都有定论了
不通电的话

那么,机械硬盘就不会消失。
发表于 2024-11-15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价格足以让我死心
发表于 2024-11-15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mo77989724 于 2024-11-15 13:24 编辑
huihuige 发表于 2024-11-15 12:44
基本不怎么丢?
我DIYm2移动固态硬盘放一个月多的就存在数据错误了
假如是存了好几年的照片花了呢?


DIY的硬盘说什么。。。别来碰瓷了吧 还真以为开放的能有什么好东西啊

固态的离电保存是有标准的 企业盘1年起是规定  消费级是半年以上  

我也没说能好几年 1-2年无压力

实测 数量肯定比你多10倍以上




发表于 2024-11-15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momo77989724 发表于 2024-11-15 11:37
没那么短 企业级固态一年起保证的  而且有冗余

消费级实际上现在也是1年起  大部分能撑2年  而且通电后 ...

基本不怎么丢?
我DIYm2移动固态硬盘放一个月多的就存在数据错误了
假如是存了好几年的照片花了呢?

固态就不适合冷数据
冷数据谁还没事把他拿出来热热?

就算需要热热
HDD需要”加热纠错“的工作也比固态少得多
只需要对付静默磁翻转就行了
发表于 2024-11-15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mo77989724 于 2024-11-15 11:38 编辑
huihuige 发表于 2024-11-15 10:25
不用测了吧
几乎都有定论了
不通电的话


没那么短 企业级固态一年起保证的  而且有冗余

消费级实际上现在也是1年起  大部分能撑2年  而且通电后加热下数据也基本不怎么丢。。。就是加热要时间 要慢慢等  群里刚试过一批盘 22年附近放置  前天刚启用
发表于 2024-11-15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flyzhuan 发表于 2024-11-15 09:50
不是,你没说到关键,关键是10tb以下的制造成本降不下来。

如果10tb降到400-600块。20tb降到1400,那还 ...

这个我知道的。低容量的做不到  盘体成本加上人工啥的  做不到了。。。不然也不会把8-12T 产量砍了。。。
发表于 2024-11-15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ris 发表于 2024-11-14 20:54
有没有何同学什么的,测一测SSD和机械硬盘,冷备份,谁的稳定性强。

不用测了吧
几乎都有定论了
不通电的话
固态的数据就抱着一年内有大概率丢数据的心态放着吧
HDD温度都保存好没这个担忧
发表于 2024-11-15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momo77989724 发表于 2024-11-15 09:42
容量还是在增的 只不过价格一样起跳。。。而且容量增幅太慢了  固态隔开2年就翻个倍。。
机械才涨个几T。 ...

不是,你没说到关键,关键是10tb以下的制造成本降不下来。

如果10tb降到400-600块。20tb降到1400,那还能说还有希望坚持。

估计是不可能的了。
发表于 2024-11-15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flyzhuan 发表于 2024-11-15 09:15
主要是没希望。

20TB基本2000不会再便宜了...

容量还是在增的 只不过价格一样起跳。。。而且容量增幅太慢了  固态隔开2年就翻个倍。。
机械才涨个几T。。。。

21 22挖矿的时候大家都才1T单盘  今年双11   2T单盘明显销量上去了。。。大家都不满足于1T的了
发表于 2024-11-15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sss668800 发表于 2024-11-15 09:30
HDD的每年550TB并不是写入寿命,而是高于这个值会降低百万小时无故障时间MTBF和增加年化故障率AFR。

SSD ...

差距过大 这点因素没什么用。
给他翻倍也没戏
发表于 2024-11-15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momo77989724 发表于 2024-11-15 08:51
想啥 hdd一年才550t读写  按厂家自己写的
qlc读写寿命怎么都是按pb级别算
读取寿命x10吧 ...

HDD的每年550TB并不是写入寿命,而是高于这个值会降低百万小时无故障时间MTBF和增加年化故障率AFR。

SSD的年写入或者天写入量,是实打实根据颗粒耐久度算的,超出之后就会挂掉,金士顿、Intel以前超出就锁盘了:

无标题.jpg
发表于 2024-11-15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xuejiajun 发表于 2024-11-14 17:47
低成本冷备份领域还能一战吧 。

只有10T以下的空气盘才能安心冷备份吧
氦气硬盘到年限漏气了也是悲剧。
发表于 2024-11-15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含笑半步跌 发表于 2024-11-14 18:29
HDD至少还能在下载方面不担心写入寿命

主要是没希望。

20TB基本2000不会再便宜了...

也不会有更大的,比如40Tb,80TB的出现了。
发表于 2024-11-15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jcd_chh 发表于 2024-11-14 18:43
今年有一点点进步,WD的HC690是个32T的SMR,CMR的HC590 26T,单位价格应该还是没下来

HDD也就价格敏感的 ...

主要是hdd的技术多少年都没有突破了。

我算是看着hdd从60Mb到2TB,那段时间基本两三年价格就从刚出来天价跌到白菜价。

然后你看之后就不对劲了。价格迟迟跌不下来,容量也涨不上去。

年年都说开发了什么新科技,新赛道,但是拿不出东西来。
发表于 2024-11-15 08: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含笑半步跌 发表于 2024-11-14 18:29
HDD至少还能在下载方面不担心写入寿命

想啥 hdd一年才550t读写  按厂家自己写的
qlc读写寿命怎么都是按pb级别算
读取寿命x10吧
发表于 2024-11-15 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cheytec 发表于 2024-11-14 21:11
大概20年前,我的第一台电脑是80G的日立HDD...

你好歹80G 。我第一台8g还是10G。哈哈哈内存32m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5-1 13:20 , Processed in 0.01626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