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14873|回复: 65

[败家] 2024的挪威北角之旅,欧洲大陆的尽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15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神已阅 于 2024-11-17 11:48 编辑


此贴含有旅行视频,全部看完用时会比较长,建议先收藏再慢慢看。


缘起



两年前,我发布了一篇去从芬兰自驾去挪威罗弗敦群岛的帖子

同时也将那一趟罗弗敦之旅做成了视频发在了B站上,其中有一位网友的弹幕说“去北角”。


我当时并不知道北角在哪,于是在一番按图索骥后,知道了挪威北角这么一个“世界的尽头”。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尽头,但这挪威的北角,英文North Cape,挪威语Nordkapp,是公认的欧洲大陆的最北端。世不世界暂且不说,说它是“欧洲最北的尽头”应该是毫无争议的。而且就这么一个欧洲大陆的尽头,居然有公路直达,你就说City不City吧!虽然被叫可能并不一定是地理意义上的欧走最北端,但得益于合理的旅游开发,它一定是最容易抵达的最北端。那趁着今年暑假,是时候收获两年前被这位网友洒下的种子,去一趟北角了!

在风光摄影/ 旅拍上,挪威永远是一个值得做好万全准备的地方,带背得动/手上有的最好器材,才不会留下遗憾。两年前的罗弗敦之旅既是我从纯拍照的索尼RX1R2 升级到照片视频皆可的索尼A7M4的契机,也是我作为视频博主的入门之旅。两年后,围绕着拍摄视频这个目的,我陆续添置了一些器材。 00.jpg

相机与镜头:
-        Sony A7M4 (视频与照片的主力)
-        Sony FE 24-105 F4 G
-        Sony FE 20 F1.8 GM
-        Sony RX1R2(35mm照片主力)
-        Sony RX100M3 (忘了放进照片里,仅用作拍延时的一个副机位)
机顶麦克风:
-        Sony ECM-M1 (时刻处于工作状态,并能指向收音的麦克风对于vlog来说也至关重要)
运动相机,特殊视角相机:
-        DJI Osmo Pocket 3(20mm移动镜头的主力,视频博主基本人手一支。能揣进口袋的体积,对于随时拿出来拍摄十分友好)
-        Insta 360 One RS 1 inch (全景镜头是个很好的视角补充)
-        Insta 360 Go 3(能挂胸前,方便第一人称视角)
无人机:
-        DJI Mini 3 Pro外加两节畅飞套装 (当下这个时间点,基本上是无航拍不旅拍。特别是去自然风光好的地方,没有无人机会非常遗憾!)
其他配件:
-        PGYTech蒲公英科技螳螂三脚架(方便优雅的桌面三脚架)
-        优篮子零感碳纤维三脚架(对中年人来说,轻便非常重要)
-        Gorillapod小型磁吸三脚架(可以用来固定Pocket 3)
-        优篮子小补光灯(结果没用上)
-        Iwata小补光灯(结果也没用上)
-        Anker充电宝(最后整夜拍延时的时候居然用上了)




背上这些装备,一个低配版海陆空全能博主初见雏形,北角,我们来了!



行程

我们住在东芬兰地区,一路北上抵达北角有1500多公里的距离。为了丰富旅行的体验,并不想每天的旅行内容只有赶路,我们把去程拆成了三天。
00-2.jpg
往程:
第一天进入拉普兰地区,在芬兰的Luosto过夜。
第二天去Luosto以北一小时车程的Tankavaara体验一下古法淘金,晚上在挪威的Karasjok过夜
第三天花4个小时前往北角,之后再开3个小时前往Hammerfest小镇过夜。此处本想在第二天驱车再驱车8小时前往挪威北部最大城市—— 特罗姆瑟。但行至Hammerfest时,大人小孩都受够了坐车了。最后一致决定还是开始返程吧。



对,我们家对于自驾游就是这么佛系


于是乎
返程:
第四天在Hammerfest随便走走,便往南前往Alta过夜,并逛了一下史前人类岩画博物馆。
第五天从Alta长驱直入芬兰,在晚上抵达芬兰的北境之都,北极圈大都市,圣诞老人之家,罗瓦涅米。
第六天开车回家,并顺便绕一点路去到瑞典的Haparanda,去欧洲最大的糖果店买点糖。旅途就此结束。


旅途

01.        那么,第一天抵达Luosto的Lapland Hotel酒店,北方由于地广人稀,这种位于荒郊野外的酒店不收停车费,和位于市区动辄20-30欧元过夜停车费的酒店有着天壤之别。
01.jpg


02.        既然叫做拉普兰酒店,酒店内饰也很北方原生态,驯鹿角做的陈列小书架。

03.jpg


03.        与酒店隔着一条街(左边街边的黑屋顶小房子),是一个小披萨店,我们的晚餐就是在那里解决的

04.jpg


04.        第一次吃到了云莓披萨,其实云莓并没放多少(放多了披萨会酸死)。光圈开太大了,看着不怎么有食欲。

05.jpg


05.        我们去的时候是7月份,北极圈内的极昼名不虚传,晚上10点依然阳光灿烂。

02.jpg



06.        第二天按计划来到了Tankavaara小村。该村子历史上在1930年代由淘金客沿着当地溪流发现黄金后引发了一股淘金热,趁着热度逐渐建立起来这座村庄。在热潮褪去后的1960-70年代,有两位淘金客承包了这片土地,建立起了淘金博物馆,并在金矿原土附近弄了个淘金体验池,开始做起了旅游生意。思路打开,把从土地里淘金变成了从游客口袋里淘金,与当年在美国加州淘金热中卖铲子和卖牛仔裤的如出一辙。

06.jpg


07.        小村饭店,也是淘金体验买票点,一小时每人14欧元,也有其他价位的带博物馆和其他所有观光活动的套票https://www.tankavaara.fi/kesa/
07.jpg


08.        我们只想体验一下户外的淘金,所以选择了最便宜的一小时淘金体验

08.jpg


09.        这张是小村饭馆的背面,在外墙上挂这么多锅,是在表示“咱饭馆自开业以来煎坏了这么多锅”吗?

09.jpg


10.        村里还有很多非主流建筑,比如这个让人有点犯密集恐惧症的小房子,很难不相信这是不是老板望着餐馆里的空酒瓶心血来潮,一拍大腿,给他全糊墙里!

10.jpg


11.        传统的淘金就是如此,拿个盘子乘着土,反复在水池里淘洗,让密度最大的金沙反复沉底,最终洗上面的普通沙子,露出下面的金沙。

淘金过程都在视频里了
封面 方案一.jpg


12.        我们最终的成果,就那么一点点金沙,这还是在水的凹透镜作用下放大的效果,回本是不可能回本的。

11.jpg


13.        走之前换鞋的时候,在场教游客淘金的导师给我看了他淘金比赛时用的塑料盘子,这颜色(与金色的反差)、这设计(更能卡住金粉的垄沟),明显比那些铁盘子好用多了,淦!导师说,他们在比赛时会用事先混好金沙或者小金箔的沙子(为了保证公平,每位参赛者拿到的沙子里的金含量都一样),在一分钟之内淘洗8公斤的沙子,才有可能获胜。

12.jpg


14.        淘金完毕,已过中午。在继续向北赶路的过程中,我们途径Inari,参观了一下Siida萨米博物馆。该博物馆被评为2024年欧洲年度博物馆,所以既然路过了,就来看看吧。萨米族人是一个特殊的民族,有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有点类似于北极圈的原住民,分布在挪威、瑞典、芬兰和俄罗斯的北部。上文中所说的淘金小村发现黄金的那条溪流,最早就是被一个萨米人发现的。

14.jpg


15.        这是萨米人的传统服饰。

13.jpg


16.        当地的植被,放在玻璃板下。

15.jpg


17.        不忘控诉一下当年德军纳粹在拉普兰地区留下的破烂,有些区域至今还因地下埋有地雷而不能踏足

16.jpg


18.        博物馆也有室外的布展,比如这里介绍了捕熊陷阱。陷阱本身忘了拍照片,拍了视频,但因为怕视频太长影响完播率,最终没剪进成片。等做年度总结视频的时候再放进去吧

17.jpg


19.        萨米人的冰箱

20.jpg

20.        冰箱如图。在冬天,积雪能够有一人多高,在古代并没有铲雪的机械,所以只能把冰箱加高,才不会被大雪掩埋。

21.jpg


21.        博物馆的户外风景

22.jpg


22.        木梯挡不住灌木植物的生长,这有可能是某种浆果的植株

23.jpg


23.        继续往挪威赶路,在国境附近的荒郊野外碰上了彩虹。但可惜因为着急赶路,没有停下飞个无人机

24.jpg


24.        晚上到了挪威Karasjok,在当地一家披萨店里(唉,又吃了披萨)吃完饭,顺便拍个延时。对于旅拍视频来说,但凡风景还行,天上有云,那拍点延时准没错。

25.jpg


25.        第二天,继续往北进发。相比去罗弗敦群岛的路上,这里更高的纬度带来的就是更秃的山峰

26.jpg


26.        公路沿着海岸线,一路上视野开阔

27.jpg


27.        在北方,驯鹿是在公路上最容易碰上的动物,要小心驾驶。

28.jpg




28.        路上的一个休息点

29.jpg


29.        成群的驯鹿

30.jpg


30.        登高的驯鹿

31.jpg


31.        漫山遍野的驯鹿

33.jpg


32.        大概率是驯鹿主人的房子。没错,所有的驯鹿都不是野生的,只是放养。

32.jpg


33.        临海住户的房子。别小看了这些住在荒郊野外的人们,说不定家里就有个三文鱼牧场,或者成千上万头驯鹿,殷实着呢。

34.jpg


34.        逐渐接近欧洲大陆最北端。这一路四个多小时,我已经耗光了一块电池了,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

35.jpg


35.        到了最北端,啊,要收停车费!挪威克朗现在汇率大概是1 nok= 0.65 rmb。

36.jpg


36.        游客中心,要进去还得收门票。这是这里的唯一人造建筑,但凡想进去吃点喝点,甚至拉点,都必须付钱才能进。

37.jpg


37.        整个北角旅游景区的地图。其实想想也能理解,作为一年只能赚半年钱(冬天路上太不安全,闭馆)的地方,所有的物流都得付来回两趟的代价(来送货的货车,返程一定是空车,没有别的商家能拼单,最多带点垃圾走),再加上人吃马喂,维护这个小馆运营的成本必然不菲。

40.jpg


38.        北角航拍,当天不幸遇上了大风天气(风速10-14 m/s),冒着炸机的风险飞了一下无人机。Mini系列抗风能力对于这个体积和重量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38.jpg



39.        地标雕塑,让其他的游客给拍了张全家留念,这么老远的地方,这辈子很难再来了。

39.jpg


40.        在地下一楼的厕所旁边,布展了这么一个当年德国纳粹主力战舰沙恩霍斯特号(Scharnhorst)的模型,是二战时德国的主力战舰之一。

41.jpg


41.        在1943年这个二战的分水岭,德国的纳粹主力战舰沙恩霍斯特号在圣诞节这天从挪威北部的港口出发,前往北极海域搜索并偷袭同盟国向苏联运输战略物资的船队。但因为情报泄露,在26号这天被有备而来的盟军的护航队,英国皇家海军,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极夜下几经周旋,最终击沉。

42.jpg


42.        从此以后,德军失去了对北极海域的控制权,这条北方航线(绿色为冬天航线,红色为夏天航线)也由此变得相对安全,这虽然不是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但是也往当时纳粹这头不堪重负的骆驼背上添了一把新鲜的稻草。

43.jpg


43.        在室外,景区还有个“世界的孩子”雕塑群。源自于一位挪威作家在1988年发起的一个公益活动,在全世界召集了7个不同国家的孩子来北角玩泥巴,塑起了这七座雕塑。

45.jpg


44.        我注意到其中前苏联的孩子做了一只和平鸟来期盼世界和平。可如今时过境迁,看着现在前苏联的两个成员国仍在互掐,不知道现在大概已是不惑之年的Aton该作何感想。唉,沉重了,愿世界和平。

44.jpg


45.        这座方尖碑,用来纪念1873年在44岁的年纪从悬崖底下一路攀岩爬上这座300米高台地的瑞典与挪威的这位国王King Oscar II 奥斯卡二世。

46.jpg


46.        皇室么,作为当时北欧的顶流大V,做了这么一件壮举,自然也给这个世界尽头的角落吸引了一波流量,自此,就开始有旅游团来光顾了。

47.jpg



北角这一期的视频
方案一 拷贝 copy.jpg

这集上传后,数据奇差, 秉着死马当活马医的精神,我又重新做了个封面
方案二 拷贝.jpg
然并卵,播放量依然很差,于是我在上个星期又换成原来的封面了


47.        离开了北角,我们来到Hammerfest小镇过夜。酒店靠海,风景意外的好看。

48.jpg


48.        而我们的房间也是意外的临海,可以在酒店里拍延时!

49.jpg


49.        就着窗外的风景,我用RX100M3连着充电宝拍了一整夜的延时视频,来“亲眼见证”北极圈的极昼!。既然有整晚的白昼,那一英寸的小底RAW照片画质也够用。它RAW 格式的体积相对更小,存储压力不大,还不占用我A7M4的存储卡空间,这就是我带这台陈年老机出来旅游的原因!

50.jpg


50.        第二天一早,在酒店旁边的观景长凳上,望着远处酷似海拉鲁湖中岛的巨石。

51.jpg


51.        Hammerfest的北极熊吉祥物

52.jpg


52.        这里的海鸥直接占领的居民楼的屋顶,噪音和屎量都非常惊人,应该能把这两栋楼的房租打下来。

53.jpg


53.        巨大的亭子,不知道作何用处

54.jpg


54.        这么小一个小镇居然有个机场,那就意味着至少方圆5公里内禁飞。想要一睹小镇全貌,只能肉身登高了。

55.jpg


55.        小镇风光的全景拼图

56.jpg


56.        再来一段轨迹延时

57.jpg


57.        小镇教堂与远处的巨石,对,小镇居民说,那是一整块岩石。

58.jpg


58.        回到地面看教堂,可惜没有时间进去。

59.jpg


59.        小镇的广场码头区域

60.jpg


Hammerfest 这一期视频

方案一 拷贝1.jpg



60.        过了中午,开始南下启程回家了。到了荒郊野外,那得飞一下无人机。

61.jpg


61.        山坡上近距离看到驯鹿,路过的房车也停下来拍照 。实话说,这有一点点危险。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这种野生,半野生的动物会不会突然冲过来顶你一下。

62.jpg


62.        到了Alta的岩画博物馆,室内展馆展示了岩画可追溯的历史,直至6000-7000年前。这个博物馆的主要展品其实都在室外,室内的布展主要是提供背景信息。

63.jpg


63.        这个模型展示了古代挪威北方人如何炼制焦油,来用作船只、靴子和捕鱼工具的防水涂层。

64.jpg


64.        在博物馆小卖部吃点东西的同时,顺便拍点延时。其实应该放在室外拍的,隔着玻璃把室内的灯光倒影也拍进去了。

65.jpg


65.        右下角有个驯鹿的刻画

66.jpg


66.        这快石头上的岩画用赭石混合动物脂肪调成的红漆描了一下,对视力不好的人群十分友好。因为必须游客不允许走下栈道去岩石上近距离观察。记载的信息有古人围猎驯鹿的场景,也可能是部落里有多少头驯鹿的公告栏。

67.jpg


67.        只要能在户外走动走动,连坐了几天车的孩子们就喜笑颜开。

68.jpg


68.        鹿头长方形身体的是船

69.jpg


69.        博物馆的户外活动区还包括一片临海的浅湾,这放的一艘破船虽然不是文物,但确实是个增加氛围的布景。

70.jpg


70.        这片土地的先民很爱在石头上刻刻画画

71.jpg


71.        还是岩画。联想一下近几年开始流行的“太阳风暴来袭,或引发EMP(电磁波震荡)冲击”说法:


我们当下人类所引以为傲的海量信息、人类文明的结晶、甚至你我热爱的影视作品、影像回忆、全都存储在遍布全球的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和你我的硬盘里,再加上电网基础设施、变电站等都是露天修建,对 EMP冲击毫无抵抗能力。万一太阳活动突然剧烈增到一定程度,那人类的电力系统会因为太阳释放的EMP而瞬间崩溃,所有硬盘数据会被全部抹除,最新文明成果会被全部清零。对于古人来说,这都不是事,因为他们没有电子设备来接受攻击。对他们来说,太阳风暴无非就是“最近夜观天象特异,朝暮彩霞漫天,整夜极光不断”,然后早上起来继续下地干活。但对于我们这些靠电力生存的当代人来说,没电的生活基本就是废土求生了。
72.jpg

如果这些类似科幻电影的猜想是真的,那岩画,虽然传播极其困难,但还真就是最牢靠的信息保存方法。就像《三体》里写的“文明像一场五千年的狂奔,不断的进步推动着更快的进步,无数的奇迹催生出更大的奇迹,人类似乎拥有了神一般的力量......但最后发现,真正的力量在时间手里,留下脚印比创造世界更难,在这文明的尽头,他们也只能做远古的婴儿时代做过的事。 把字刻在石头上”。当然,这些岩画也不是就这么裸露在风吹雨打、天寒地冻里几千年的,而是在因缘际会下被生长的地衣覆盖了,随后在近现代被人偶然发现,然后除地衣才得以重见天日的。这些已经经历了六七千年的岩画,不论是基于宗教信仰、还是文化仪式、又或是闲情雅致,能被保存下来被我们现代人看到,对于双方都是一种幸运。

72.        栈道沿途,还有不少让人休息的站点。

73.jpg


73.        沿途还能看到野生云梅实体,和前面的云莓披萨呼应了。

74.jpg



Alta岩画博物馆这一期视频

方案二 1.jpg



74.        过了一夜后,早上在酒店边上随处走走,看了看当地的地标教堂,设计有点我国2008年奥运火炬的感觉。在冬夜的极光和广角镜头的加持下一定很雄伟。

75.jpg


75.        再拍个延时,如此平平无奇的天气下反正也不出片,用Pocket 3拍一拍就好了。

76.jpg


76.        接下来就是返回芬兰了。照片没拍啥,就看看视频流水账吧

方案一 拷贝 3.jpg


77.        不过视频里没有提到我们在抵达罗瓦涅米之前去的一家在“荒郊野外”的餐馆。它是个滑雪度假村区域的餐馆,做的是美式Dinner风格,比如真肉饼(不是冷冻的肉饼)汉堡,炸鱼薯条,剪三文鱼这种菜。

77.jpg


78.        内部装修很有北欧和北美林区的混搭风。

78.jpg


79.        硕大的麋鹿角挂件

79.jpg


80.        酱料台

80.jpg


81.        这雕花的(我猜应该是)山羊头骨装饰,又很美国西部风

81.jpg


82.        这犄角应该不是原配

82.jpg


83.        门口的螺纹钢铁艺也别有一番风味。

83.jpg


结语

剪视频是个很费时间的活儿,这趟今年七月份的旅行历时6天,被我分成了5期视频,直到10月份才更完。毕竟白天要上班的,更新频率远赶不上全职博主的最低周更要求。我作为小博主既然整不出大活,那就多水一点多增加一点被看到的概率吧。

五期视频做完,依然还有些东西没表达完整。比如对于“信息刻在石头上”的一点小思考,在视频中受时长限制无法全部说完。无论当今的文字传播如何势微,对于思想表达最好的载体仍然是文字,视频在这一点上永远是花万分力气才能表达百分的思想的,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在意识能被上传到硬盘里之前,文字仍旧会是最有效率的传播媒介。

如果要我在北角和罗弗敦群岛之间做选择的话,我会更推荐去罗弗敦,风景还是那边更美!

写完这个帖子,这个旅程在我心里才算是正式完结了,期待下一次旅行吧!




评分

参与人数 7邪恶指数 +120 门户文章 +1 收起 理由
mekk + 10
xuran007 + 25
红领巾 + 10
Aon + 50 非常赞同
NeverGone + 20
nApoleon + 1
Wolverin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4-3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已阅 发表于 2025-3-18 17:48
大原则就是机场直线半径5公里以内绝对禁飞,人群密集的地方禁飞。荒郊野外飞一飞其实问题不大,但要多留 ...

感谢。。 我研究下要不要换成air出门
 楼主| 发表于 2025-3-18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colinxx 发表于 2025-3-18 04:55
在准备行程了。。。 mini3p 在那边飞问题大不?  小红书看了下说很多地方不让飞的。。  ...

大原则就是机场直线半径5公里以内绝对禁飞,人群密集的地方禁飞。荒郊野外飞一飞其实问题不大,但要多留意路上的路标,有的地方有军事设施,会显示禁飞。飞的时候低调一点,车按规矩停好,在地上更新好返航点后迅速升空,尽量少低空盘旋,不要引人注意。

虽然官方推荐Ninox Drone App,但我觉得那App很不好用。我觉得直接的方法就是到问酒店前台和景点工作人员,该地区或者该景点可不可以飞。我在北角就是这样,App显示北角是空中管制区域,但景点的前台接待说可以飞,那我就飞了。
发表于 2025-3-18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发表于 2025-3-18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准备行程了。。。 mini3p 在那边飞问题大不?  小红书看了下说很多地方不让飞的。。
发表于 2024-11-29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的真好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已阅 + 5 非常感谢!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1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huhu23 发表于 2024-11-20 07:49
风景真好啊,拍的也很好

谢谢鼓励!
发表于 2024-11-20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景真好啊,拍的也很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已阅 + 5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0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买放心肉 发表于 2024-11-20 04:13
每天都会打开这个帖子,想着一定要认认真真读完,可每次都是读到一半被其他事情打断,今天早晨终于读完了。 ...

哈哈哈哈哈,感谢你的锲而不舍!

确实,我也有类似的感觉。年纪越大,各种事情就会越来越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就越来越少,并且还不断地碎片化。很难有一整块时间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我都是等家里小孩睡觉了以后才能写写帖子剪剪视频,白天根本没时间
发表于 2024-11-20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都会打开这个帖子,想着一定要认认真真读完,可每次都是读到一半被其他事情打断,今天早晨终于读完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已阅 + 5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9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superTX 发表于 2024-11-19 05:03
哇哦,短片拍摄剪辑赞~当然风景棒是根本~

谢谢夸奖!没错,风景棒是根本,怎么拍都好看。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9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9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点赞!
发表于 2024-11-19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哦,短片拍摄剪辑赞~当然风景棒是根本~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已阅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11-19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的真不错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已阅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11-19 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手动点赞,收藏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已阅 + 5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9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neoneocom 发表于 2024-11-18 10:39
这个帖子必须顶起来啊!~

谢谢你来顶!
发表于 2024-11-18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必须顶起来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已阅 + 5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8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lazybeetle5 发表于 2024-11-18 04:06
流量是平台的,如果不是准备靠做内容谋生,看淡就好,用工作养爱好。

对,看淡流量,随缘吧
发表于 2024-11-18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流量是平台的,如果不是准备靠做内容谋生,看淡就好,用工作养爱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已阅 + 5 说的对!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7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Aon 发表于 2024-11-17 05:27
太赞了!!!!!! 视频照片文章结合起来让人身临其境!!!!!!!!!必须支持!!

这个帖子工程量太 ...

谢谢,我想真心交流,那总会有一点工作量的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7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歌月十夜 发表于 2024-11-17 04:36
小破站uid 92515
我也关注下大佬

我第一次知道小破站可以凭“uid xxxxx”关键词来搜索用户的,希望我搜对了

关注你了,也感谢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7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okwoniu 发表于 2024-11-17 03:21
北欧的慢  缓   悠   确实很迷人

对,以游客视角来看确实迷人。真住在这里可能会需要适应很久
发表于 2024-11-17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赞了!!!!!! 视频照片文章结合起来让人身临其境!!!!!!!!!必须支持!!

这个帖子工程量太大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已阅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11-17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已阅 发表于 2024-11-16 15:47
对,只能自我安慰,“把记忆存下来以后自己还能看”。但人性使然,花了心思和精力做出来的东西,总会希望 ...

小破站uid 92515
我也关注下大佬
发表于 2024-11-17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欧的慢  缓   悠   确实很迷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已阅 + 5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7 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synyan 发表于 2024-11-16 16:22
羡慕,是一趟充满大片的旅行。这么多器材,又要开车,弄得过来吗?我的极限是三机三镜,加无人机肯定就没时 ...

三机三镜很牛逼了,我的主力也就一机两镜,Go 3 和360相机都属于特殊视角,用的其实不多。无人机确实是费时间,飞一趟怎么滴也至少要20分钟,对于分秒必争的自驾游来说确实是耗时间大户。

我确实不是军迷,历史知识也匮乏
不过通过这场旅行,也了解到了北角海战,以及纳粹火烧拉普兰的恶行。我还是得多读书,行万里路才更有意义。
发表于 2024-11-16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ynyan 于 2024-11-16 22:30 编辑

羡慕,是一趟充满大片的旅行。这么多器材,又要开车,弄得过来吗?我的极限是三机三镜,加无人机肯定就没时间玩了,何况楼主还有两个自拍器。勇士啊!

「我当时并不知道北角在哪」
我想楼主肯定不是军事或二战爱好者,毕竟“北角海战”是所有军迷绕不过去的。
——啊,果然后面有三德战巡“沙恩霍斯特”号。
想起第一次阅读北角海战故事,还是1993年的《舰船知识》……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神已阅 + 5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6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fghgfjghg 发表于 2024-11-16 15:25
剪的不错!已关注。旅游vlog只是分享旅游的风景、感想,不是流量热点,算是自己旅行的纪念吧! ...

谢谢关注! 对,给自己留一个有视听信息的旅行纪念,热不热点无所谓了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6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古的三叶草 发表于 2024-11-16 14:04
这路线如果准备只去一次,那还是冬天圣诞期间去比较好,那沉浸感,那氛围,绝了,拉普兰德地区,北极圈地区 ...

去自己喜欢的地方去体验自己喜欢的季节,很棒!

对于我这种住在芬兰的人来说,雪景已经看麻了,冬天就想去一下暖和的地方穿短袖拖鞋大裤衩子晒晒太阳 所以说东北人爱三亚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10-29 10:35 , Processed in 0.03000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