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sdingo 于 2019-3-5 00:08 编辑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由于自卑感总是会造成紧张,所以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必然同时出现,但是其目的往往却不在于解决问题,这种动作总是朝向生活中无用的一面,所以我们大部分人都缺乏有效的补偿动作。而摄影,对于现代人来说就是一种比较广泛、比较有效的“补偿动作”。随着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发展,人们更加希望把自己生活中难以展现给别人的更为有个性的一面“补偿”出来。所以,摄影对于许多现代人而言实际上就是一个“超越自卑”的手段。我们都想通过照片的形式提升我们自身的价值,寻求认可,找到生活的目标与意义,甚至从中赚取面包或某种青睐。就如这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其他爱好一样,获得价值,这大概就是我们为什么摄影的初衷。
言归正传,手中的徕卡TYP109已经陪我走过了近三个年头,去年底松下LX100 II发布后就开始等待新一代徕卡便携M43新机。终于春节期间买到了这部徕卡旗下D-LUX系列的第7代机型,型号为D-lux 7,从命名上一改前代,更突出D-lux系列。和上一代的TYP109换标松下LX100如出一辙, D-lux 7可以理解成这是一部换标的松下LX100 II。M43和“可乐标”的情怀和信仰促使我写成了这篇开箱对比。
官方简介
新旧对比
(以下左右对比图:上代typ109在左,新品d-lux7在右;上下对比图上代typ109在上,新品d-lux7在下。)
↓新旧包装对比,新版去掉了Audi design,多了个行货标签(终于上班了,靠年终奖买了行货)。
↓这里区别就大了,产地变更。旧版是Made in Japan,新版改为Made in China。
希望质量能一如既往的好。
↓给Made in China一个特写,要对得起我对你的期待!
↓侧脸儿。
↓尾巴来一个,新版的过于简洁了。。。
↓底部标志。主要在CE(欧盟境内销售的通行证)、KCC/MSIP(韩国通信委员会认证)和EAC(俄罗斯产品安全认证)的基础上增加了FCC(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NCC(台湾通讯认证)以及几个可循环利用的标志,简单来说就是新品更加安全和环保了。
↓开盒,旧版的还写了内部包装明细,新版的是个大白板。。。
↓与上一代相机对比。机身尺寸几乎没有变化,依然可以一手掌握,小巧便携。
D-lux7第一点变化也是最明显的变化是机身颜色。
旧版是全黑机身(Audi design的梗在这里?),新版变为黑白配的熊猫色,依然全金属机身材质,质感很好。我个人更喜欢新版黑白配。
另外,新版镜头盖比旧版多了Leica标志。
↓掀起你的盖头来~
↓D-lux7第二点升级也是最重要的升级就是这颗传感器。解析度由1280万像素升级为1700万像素。另外相机增加了对4K拍摄模式和“后焦”模式的支持,前者能够以100 mbps的速度捕捉4K30p视频画面,而后者允许在后期制作中使用兼容的程序调整焦距。
等效24-75mm的镜头还是一如既往的长,伸出来之后有点凸有点丑。
↓显示区域结构,这里出现了D-lux7第三点升级,显示屏由92.1万像素不可触摸屏升级为124万像素可触摸LCD屏。触摸屏非常实用,尤其在画面层次景深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想个性化对焦的时候指哪打哪的快感不言而喻。另外正面机械实体偏小且拥挤不方便按的缺陷也被触摸屏解决了。
正面按键结构和功能的延续性倒是很强,嗯,就是完全没变的意思。
↓上下两代的显示器取景色彩差别很大,上一代明显色彩更丰富,新款的LCD触摸屏色彩比较平淡,甚至可以说有点泛白失真。好在还有左上角的EVF取景器可以弥补下。
↓机身右侧一眼看上去没什么变化,都是一个印有HDMI的扣盖。
↓打开HDMI盖子就出现了D-lux7的第四点升级,机身USB接口支持AC/USB充电。相机充电只需一根USB数据线和充电头/移动电源就可以满足。
这样省去了上代每次出去玩多带一个相机电池充电器,没电了要抠出来电池给电池充电的麻烦。
虽然其他相机品牌很多便携机型都普及了这一功能,依然要给后知后觉的徕卡赞一个(要是接口直接换成type-c就完美了)。
↓机身顶部两个最基本的调节大转盘(左侧快门拨盘和右侧曝光补偿转盘)以及镜头光圈转盘没有变化,唯独右上角小圆点按键从typ109的F滤镜按键变为D-lux7的4k模式按键,是要突出4k功能的意思,但是其实F滤镜按键在日常拍摄中更为常用。这个有点为了炫技牺牲方便性了。
↓镜头一样的长。。。
↓机身底部也毫无变化。
↓随机附赠的背带倒是有点不一样,上方的旧款是一整条硬牛皮,Leica标志为压印上去的暗字,下方新款皮质更柔软且两端改为了帆布材质,Leica标志为改为白色,整体逼格上不如旧款,但是舒适度上绝对秒杀旧款。
主角特写
↓上全家福。东西不少,行货为什么要送两个充电头?
↓国行自带1年质保,送了个可以兑换adobe软件的tan码。
↓3个月正版让我卸载Windows上的永久PJ版实在是诱惑力不够。
↓来张正脸儿。“可乐标”如同美人痣一般的存在。
↓左上角45°,帅!
↓换个姿势,右上45°~
↓可乐标以及对焦选择开关(主要拍微距的时候用)。
↓大眼睛特写!
↓镜头盖上Leica标志的纹理手感不错,摸着停不下来。
↓镜头盖内里的43mm,整个相机唯一一处出现和M43相关的数字。
↓热靴闪光灯,跟旧版一模一样。
↓一样的Made in China。
↓带上闪光灯,其实闪光灯用的很少。
↓充电头特写, 两个都是5V-1A,跟苹果一样一样的6 。
↓镜头盖再好看来来回回的去掉盖上也麻烦,三叶草你好~
↓虽然没有原装镜头盖帅,好在看上去还是比较和谐的。
↓真正的大杀器是镜头伸出来三叶盖子打开时候的机械感。
↓镜头的丑都被遮住了。
↓P.S. D-lux 7号称是第一台可以与Leica FOTOS程序连接的D-Lux相机,但是连接的时候显示已经有TYP109可选,有点懵。
这里就要说到D-lux7的第五点升级—低功耗蓝牙4.2。上代代TYP109仅搭载了Wi-Fi模块,连接并不好用的 Image-shuttle体验很糟。新机搭载的蓝牙功能据称可以和手机保持长时间的低功耗蓝牙链接,低功耗长时间持续链接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反复Wi-Fi链接的逻辑步骤,更快速迅捷的唤醒相机的遥控、图传功能。这个提升有多大有待体验。
总结
新一代徕卡D-lux 7相对上一代来讲升级明显,尤其镜头素质提升、触摸屏和usb充电的加入显得非常有诚意。得益于更加小巧的机身和万金油的焦段,跟同代友商索尼黑卡/理光gr等便携机型相比也极具竞争力。徕卡D-lux 7是一款值得购买的便携相机。
优点:
1、24-75mm等效焦段和微距拍摄等依旧非常实用。
2、机身黑白配熊猫色更经典耐看。
3、镜头素质有可见提升(有效像素/对焦体验/4k视频)
4、触摸屏的加入提升对焦和调节的易用性。
5、USB接口的加入提升充电和续航体验。
6、蓝牙4.2的加入使得相机更方便和手机传输照片。
缺点:
1、价格比松下LX100Ⅱ贵了2k左右。
2、镜头伸出来太长有点丑。
3、正面机械实体按键偏小且拥挤。
最后来张强光下的妹子样张镇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