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kanppa 于 2020-3-7 20:22 编辑
简介最近搬到新房子住,由于一开始并没有设计独立的书房,客厅又比较大,采光又好,就在客厅安排了一块单独的办公区域。整个客厅都是黑白灰的风格,为了融入客厅的风格,学习了不少大佬的经验,于是就有了这张桌面。
外观展示整体效果
夜晚的桌面
白天的桌面
主要部件-桌子
桌子应该是这里比较拖后腿的一环,当时的出发点是桌面白色,桌腿简单实用。于是选择了一张160 x 80 x 75的餐桌,毕竟胖的人看书都像在点菜,用个餐桌也没毛病。桌面是密度板加白漆,厚度25mm,桌腿是榉木。使用起来感觉还是挺稳固的,并且非常符合极简的风格,价格便宜,在1k出头,底部有较大的活动空间,若将来收纳需要还可以加置柜子。至于办公为什么不选用升降桌,一是升降桌的桌架没有看到喜欢的款式,二是很多人可能久坐之后会选择站立办公,但是我会选择划划水,起身走动或者喝个冰阔落在躺椅上看看窗外的风景,这个还是看个人的习惯。
核心-电脑
笔记本支架
电脑部分选的是19年刚出的Macbook Pro 16,对于往年的15寸有较大的提升,这张桌面没有配音响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因为客厅办公区,本身客厅有大功率蓝牙音响,二就是一般的书架音箱,比起MBP 16,并没有太大的提升。油管网红Karl Conrad用的雅马哈的HS7,他说MBP 16本身的音响已经够好了,以致于他的HS7成了摆设。为了更好地融入这张桌面,在A面贴了大理石纹理的贴膜,至于屏幕个人就不建议贴膜了,暴殄天物,retina屏脏了可以用无纺布沾清水擦拭,如果疏油层掉了能到天才吧去换屏。笔记本支架用的是B打头的某个牌子,这类支架都大同小异,但是表面的散热孔,和中间的走线孔,个人觉得都是必要的。底部空间要足够大,将来如果有扩展坞的话可以塞在底下,这样不至于让杂乱的线影响桌面的丑感。 MBP 16在表现上i9的确强过i7的,单热管压i9可能很多人会黑,我觉得不要人云亦云,对于程序员和专业工作者来说,绝对是真香的。如果你想买来玩游戏,觉得i9加5500m 玩个dota2 lol之类的也够了吧?非常不推荐,一是刷新率只有60hz,mac底下鼠标不跟手,装了win风扇管理运作不正常,二是降频掉帧。
键盘
键盘大家应该都能看出来是Cherry 的MX8.0 RGB红轴,银色的版本,是妹纸送的,只花了半天调研,所以。。。毕竟也是一番好意,我就拿来当主力办公键盘使用。用下来我觉得问题有三个,一个是大键的手感,实在是拉胯,有动手能力的小伙伴可以自行调教(有动手能力一般不会选择这个键盘)。二是没有线键分离,于是我就改了type c 口,并上了一条定制线,让它看起来更加舒适。第三就是价格太过昂贵。键帽方面字体我也不是太喜欢,换成了JTK 的photo studio,用了3年多已经开始打油,本人不是键盘发烧友,一番改动之后觉得符合我的桌面丑学就OK。如果是购买的话个人不建议选择这个键盘,手感匹配不上它高贵的价格,也不用过于迷信cherry轴体,现在国产的也有一部分相当优秀了,当然送人还是很有牌面的,毕竟它用军火箱装着。
摆件
正面照
显示器是LG的 34寸 3440x1440 60hz 21比9 显示器,带1个雷电3 和2个usb 3.1接口,雷电3能为笔记本供电60w,对于MBP16如果高负荷的情况下还是需要接上原装电源。抖10bit,支持P3色域,个人对色彩并没有那么挑剔,这款带我来说完全足够,至于带鱼屏适不适合mac,要根据你常用的软件来看。如果不合适的我拖到内建屏幕中来使用它。个人平常还是习惯用带鱼屏加Magnet for mac这个分屏软件来提高效率。
仿真绿植
这些宜家仿真摆件完全是跟风,很多人喜欢在桌上放绿植,我也附庸风雅一下,不影响整体的情况下多了一点点缀。
三星双项无线充电
在选择充电的时候,个人的考量是,无线、双项或者三项、白色。恰好那天看到chh有基友出这款,价格合适,就毫不犹豫的买下来。左边摆手机右边充airpods pro,整体的功率是25W,没有国产的那种丧病功率,充电速度还算可以接受。最主要的是无线充电可以充分地利用碎片时间充电,既不会让线材影响桌面的丑感,又免去插拔的烦脑。
这个是来自are you ok的触屏音箱,主要是用来看时间和调戏,在国内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智能音箱里面,这个的外形是最符合我桌面风格的,并且米家的智能家居生态,目前来说也是最成熟的。颜值方面其实没有tivoo的像素风音箱能打,但是我还有窗帘和头顶的射灯需要控制,这款相对来说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笔筒是来自铝厂的,就不再过多介绍。 鼠标是Mx Master 2s,支持罗技flow,蓝牙 2.4G无线双模。介绍的文章也比较多,我也不再介绍了。 显示器支架
Ergotron LX 45-241-026
支架是来自爱格升的LX45,一开始选择也主要是因为它的颜色和美感。支持最大不超过12公斤和43寸的显示器。支持接口100 x 100或者75 x 75。它还有不少配件可以选配,标配是只有桌面夹具而不带穿孔配件,这点是比较坑爹的。可升降,长臂展,转动角度大,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
走线
底部走线
走线方面的话我觉得就主要是理线夹加3M胶加排插固定器,需要一点点耐心。能让你的桌子从正面看没有什么下坠的线材而影响美感。还有的方案就是类似宜家的理线架,打孔固定在桌子底下,这样的好处是能放大的排插和外置的电源适配器,而且他们可以在那个架子里面相对自由地移动,线材往里怼就行,我这个方案就属于不太适合去改动的。
总结
这张桌面实际上还没有搭建完成,比预期至少少了一张皮质的桌垫,还拓展坞。至于思路我个人觉得,先从自己的习惯开始,罗列一下需要什么东西,再根据它们的必要性和使用频率去做减法。大家有什么建议和问题也欢迎跟我交流。游戏桌面我个人还在筹备中,有机会再跟大家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