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unrisen 于 2020-5-12 23:54 编辑
说起来这次购机颇不是时候,假如谁能穿越到3个月前,告诉那时的我,3个月后会买台丐版配置的MBP 13,打死我我也不信的。 可今天偏偏要开箱的就是这么一台Macbook Pro 13 2020低配版。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我会做如此选择?
倘若诸君茶余饭后略有闲暇,不妨听听我的故事。
我手中的MBP 15 已服役近8年,堪称老骥伏枥。2012年中,Retina刚登上MBP,在iPhone 4上体验过真正高清丝滑的我立即放下手里的MPB换了一台,而这台Retina MBP让我十分满意,屏幕素质好,性能平衡,256G的ssd在那时也颇为先进。 Touch Bar款MBP面世后,我曾去Apple Store体验,很快就被蝴蝶键盘劝退了,那手感实在不适合我。老键盘MBP退市前,我也曾动念头干脆换一台升级下配置,免得真退市了就都是蝴蝶键盘的天下,但终究觉得必要性不大,也就没行动。 于是Retina MBP 15一直陪伴我工作,从没掉过链子,性能上也并没有跟不上时代。
但是,话说到这就该有个但是了……
但是,2019年中,服役近8年的MBP终于显露疲态,时不常黑屏一下,Genius Bar的小伙伴说不出个所以然。经过我的研究,是独立显卡出问题了,黑屏往往发生在集显切换独显后一会,此时屏幕没有显示,但电脑其实还在运行。这个问题除非更换主板,但那已经意义不大了,难道收个二手做配件吗?状态未必比现在更好。于是只能屏蔽独显暂时缓解。但黑屏仍时有发生,且不能睡眠、合上盖子、关机,简而言之——变成了台式机。
为何跳过16寸成为等等党
此时16寸MBP传言已出,上市前我也曾满怀期待。时隔不久正式上市,我也去体验了下。在我看来是15寸缩减了屏幕边框,更正键盘,加强性能。整体还不错,但是,这重量又回到了2kg。回想自己的使用情景,年轻时根本不在乎重量,几百克而已算的了什么,屏幕大才是好。可如今真的希望能更轻些,2kg的笔记本对我有些重了。 当时我判断,不久13寸也会跟进缩减边框从而换代为14寸,键盘自不必说,肯定一并更换的,这样一来为什么不等等,换一个14寸呢?性能、尺寸、重量相对均衡更适合我。 我成了14寸等等党。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3月底,屏蔽独显大法也不奏效了,MBP15只能束之高阁。 这一个月进门Mac mini,出门iPad Pro。但对于我的工作,iPad Pro只能胜任部分,我的下一台笔记本,还得是笔记本。 只能说我十分盼望14寸尽快发布。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等来的竟然是个牙膏小更新。 14寸的传言再有鼻子有眼儿,CPU再有显著更新,我也不能等下去了。毕竟这一版键盘更新后,我不能接受情形已经不存在了。
先上车,骑驴等马
14不能死等,这段时间用什么呢? - iPad Pro?业务不行 pass
- 换16?太重 pass
- 找个老15DIY下?换成钢夲直接打水漂不好玩吗?pass
看来还得先来一台,选择就2个
- Macbook Pro 13 2020 中高配
- Macbook Pro 13 2020 低配
既然14寸出来后肯定要换,那么现在投入越少,到时折价损失越小,性能满足眼下这一段时间即可
【官网图片】
【订 单】
7号下单,8号出工厂,9号出海关,10号上飞机,11号一早到手里
【开 箱】 ▼ 来自成都的顺丰牛皮纸箱
今天白天太忙,急匆匆拍了几张照片开箱就赶紧导了数据进去开工,一口气忙到傍晚
- 键盘,比蝴蝶键盘强许多,手感和老的键盘还是略有不同
- 屏幕,细腻,颜色真的很好,系统自带的壁纸看起来细节和色彩都丰富
- 速度,今天还没开比较吃力的应用,开十余个浏览器窗口,多个PPT/Excel同时搞起很顺畅
- 硬盘,硬盘速度还行,移动ssd拷57G数据(2万多文件)2分钟
- 重量,很轻便,比较满意
- 充电器65w还可以给手机当快充,速度不错
不足:
- 主频有些低,担心用图像应用时吃力
- 从27和15的屏幕用到13,还是得再适应适应
- 选配要等的时间比较久,要不然就加条内存了,不过也许是天意如此
目前看,这台比较能解决我当前的需要,但大应用还没顾上开,等用一用再补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