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蔬菜小射线 于 2022-4-14 15:19 编辑
购车背景:
- 2010款速腾1.4T,开了8年,差不多该换了;
- 预算30-60万区间,看似选车范围极大,实际没得选;
- 2018年11月初开始云选车。
排除法选车:
- ES300H,非常喜欢,考虑到价格、空间及平台实在买不下手;
·A6L,全新改款还未上,价格未知,不想等;
- A6 Avant,非常喜欢,家附近4S店清库存,有台祖母绿,4驱,价格及其便宜,其他条件都可谈,但是老A6的内饰可接受但审美疲劳严重;
- E300L,家附近的4S店态度差,可能和我穿着太屌丝有关(对穿着无感,从大学开始不穿牌子)。加之公司有S350还是S400偶尔可以开一下,怕接受不了驾驶及乘坐落差(同品牌,不同级别会很明显);
- 沃尔沃大致了解了下,没去看车,总觉得大灯像奥迪,尾灯像斯柯达,内饰不喜欢;
- CT6,挺喜欢,老款顶配不贵,改款上来价格优惠有限,感觉入手会被割;
- 奥德赛,挺喜欢,空间大,但销售说我肯定不会选择奥德赛,因为年纪没到;
- 汉兰达,挺喜欢,态度堪比奔驰,大白天销售在打王者,可能业绩早完成了,加之没车加价。
为何选5系?
因为碟中谍,因为阿汤哥,如下图。
电影中的街道追逐,看得热血沸腾,肾上腺素飙升。 当然我当时并没有仔细看,阿汤哥其实驾驶的是M5。 所以为何要换开了8年的速腾?根本不是刚需,就是看了电影中毒了。 所以为何还要去选车?因为票子不是大风刮来的,花钱得花的明白,万一别的车型更有诱惑力;另一方面尊重下老婆的建议,但实际上,除了汉兰达和奥德赛明确说不要别的都无所谓,因为我们先看了豪华品牌,所以再看丰田、本田的内饰就差点意思了。
选什么型号、什么配置?
- 首先必须530Li M套装,因为这是和上一代5系最大的区别,19寸275的后胎,曾经也是7系的专属;
- 至于为何选了领先,不是预算,因为不想等,尊享要等3个月;
- 额外选装了舒适进入,性价比挺高。包含了无钥匙进入及360全景影像,建议选装;
- 没有选装哈曼卡顿,遗憾至今,因为也要等车;
- 价格方面,因为年代久远,分享出来参考意义不大。
至此,要买什么了然于胸。在选择过程中我并没有过多考虑品牌、动力、操控等因素,主要随心,买台自己喜欢的车极其重要。而动力、操控,我相信在同级别、相同价格区间内的车并不存在绝对差距(除了雷车),只是驾驶体验会不同。当然,家中16年购置了一台320i,因此也基本上属于闭着眼睛买。
提车:
- 18年双十一订车,一周后提的车。这里顺嘴提一下,尽量选择大的集团公司。车辆资源多,并且售后部门会相对强大,不能只追求价格,不然直接去二网买;
- 一个人提车,并且让4S店啥仪式都别搞,在露天停车场围着车转了一圈,象征性的验收;
改装&折腾:
- 音响,只是把能填的洞给填满,换了主副驾驶座下面的两个低音。花费很低,谈不上音质,但是比原厂的6喇叭有一耳提升;
- 中网,全黑钢琴烤漆中网;
- 灯眉,碳纤维灯眉;
- 毡垫,后备箱上方的铁皮包裹下;
- 脚垫,4S强制赠送(不要不折现)的脚垫,回家就扔了。买了基本和素车地板材质一致的半包脚垫,因此第一次坐我车人都会说这么不爱惜车;
- 行车记录仪,买过两个,都是后视镜原厂位的。第一台走保险丝取电,2天不开车就低电压报警,并且夏天老死机;第二台走雨量传感器取电,2.5K HDR,夜间清晰度还行;
- 隐藏,买了个OBD,微信小程序自己刷;公众号找了位技术,刷了全屏Carplay;
用车(保养、维修、故障):
- 首保之后的保养都不便宜,特别是火花塞的寿命短的令人发指;
- 二保过程发现水泵漏水,4S店麻溜的质保个新的;
- 出保前维修了车辆异响,对,就是20款之前频发的顶棚异响。车子放在4S店两周,完美修复,并且质保个侧气帘;
- 全车编程,因为砾石路面左右打方向会出现方向盘抖动,主要来自于左前轮。4S店搜索了宝马内部解决方案库,尝试全车编程。因为刷了大量隐藏,因此第一次编程历时9小时之后失败,之后立刻开始第二次编程,历时2小时左右顺利完成;
- 去年经历了右前轮鼓包炸胎,电动车闯红灯撞了前杠,高速上飞来石头砸了前档。加上常规保养及上述维修,感觉车子老去店里。当然和售后的同学们也混熟了,在维修的沟通上非常顺畅。
因此为何建议选择大型经销商,大型集团公司,因为售后的专业度会影响到你后期用车的体验及故障维修的解决程度。毕竟我们买的是车不是工艺品,有问题很正常,重要的是能解决且高效。
关于编程后的感受:
- 因为这是属于自己的第三台车,加上老妈和老婆也都有车,对我来说这是一台比较贵的代步车,用的也不会太仔细了,所以并没有记录最新的版本号;
- 低速顿挫及拖拽感改善了些。观察了仪表瞬时油耗值,应该是在时速20左右主动给了一点点油;
- 舒适模式下方向盘略微重了些,当然和运动模式差距依然明显;
- 变速箱反映有点迟钝,有可能是因为编程后学习模式还未结束;
- 功能上有两个明显变化的点,一是方向盘选择切音乐,会显示上一首及下一首,而不是留空;二是iDrive的4个快捷键对应了Carplay的直达功能。例如Carplay在地图界面或主菜单,按下Media,会进入音乐;在音乐或主菜单,按下Map,会进入地图。在编程之前,4个快捷键无论按哪个,只能进入Carplay之前显示的界面,无法对应功能。
槽点:
- 宛如智障的空调中控,无法理解没有独立OFF键的用意,也无法理解AUTO模式下手动选择风量的设计;
- 鸡肋的电动后排,看似高级,实际可调角度很小,明明可以设计更大的调整角度,为了和7系拉开绝对差距而保留设计。在我看来不如和525一样改为固定,把成本放在其他更实际的配置上;
- 无备胎,但是后备箱下探空间无,并且后排不支持放到,所以想完整的放台公路自行车进去是不可能了;
- 内饰各种异响,有别于上述维修的异响,那是顶棚隔层出现的。当然我看了朋友买的Q7,没有复杂的内饰板也异响;
- 粗壮的A柱,对视野有绝对的影响,因此在老城区开车需摇头晃脑;
- 减震系统阻尼不够,比较遗憾的是M套装和豪华套装设定一致,起伏路面大概上下2.5次才能停住;曾试过朋友的530i,原厂短簧+更高的阻尼,个人认为比较平衡,并且姿态会更好。
认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