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碧林广海 于 2022-5-25 07:55 编辑 
 
 在原福的皮腔折叠机中,除了比较流行的Bessa/Bessa II之外,还有一款相对少见的机型,Voigtlander Perkeo 
 
 
 
 
 Perkeo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的Bessa 66, 战后的福伦达将Bessa之名给了6x9的折叠机,而选配有Heliar和APO-Lanther的Bessa II成了一代名机。而Perkeo产品线则成了相对低端,并且是66画幅的相机,可能类似于福伦达35mm中Vito的定位。Perkeo分三代,1951-52年的Perkeo I,52-54年的Perkeo II, 和55年仅生产半年的Perkeo IIIE。 
 
 
 
 
 
 
 前两代的Perkeo都是无测距的估焦机,二代的改进在于增加了自动停片与防重曝,而三代则增加了一个不联动的测距仪。 
 在折叠机流行的1940-1950年代,Perkeo的性能也不算出色,上有自家6x9联动测距的老大哥Bessa II,旁有Agfa Super Isolette和Mamiya 6等带联动测距甚至测光的66折叠机型。而Perkeo的可玩性似乎也只限于他仅500g出头的重量和极少的产量了。 
 
 
 
 
 
 
 
 经典皮套和精巧的做工 
 
 
 
 
 
 
 机顶的非联动测距仪。后面左侧是取景窗,右侧是测距窗 
 
 
 
 
 
 通过右侧的波轮进行测距,测距后的距离会在机顶右侧的弧形窗口中显示,然后在手动输入到镜头的对焦环上 
 
 
 
 按下底部的小按钮打开镜头 
 
 
 
 
 
 
 
 镜头下方有一个小设计,打开后可以支撑镜头使机身平放 
 镜头是一枚Color-Skopar 80mm/F3.5,根据原福的命名方法,color是战后的镀膜镜头,skopar则是福伦达的天塞结构翻版。 
 快门是Prontor-svs,最高速度1/300。值得注意的是快门与过片系统也没有联动,每次拍摄前需要手动上弦。这种操作流程使这台相机的操作和20世纪初中大画幅的Press Camera相似。 
 
 
 
 
 
 
 
 左侧机顶有过片旋钮,而过片主要还是靠红窗
 样片:
 
 
 黑白 
 
 
 
 
 
 
 
 
 
 
 
 
 
 
 
 
 
 
 
 
 
 
 
 
 
 彩色 Portra 400 
 
 
 
 
 
 
 
 总的来说镜头成像很锐利,然而非联动测距使得中近距离的对焦很困难,从样片中也可以看出很多都没有准确合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