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5496|回复: 33

[存储] 软还是硬?请教关于RAID方式的搭建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1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家庭素材和资料,稳妥起见打算组RAID 1来保存,已入手两块3t机械硬盘,因为没搭建过RAID,查了相关资料有通过系统或者主板搭建的软raid,也有通过阵列卡搭建的硬raid。日常使用环境是每日手机相册导入,每周单反图片导入,电脑系统不定期重装(电脑升级或系统崩),从实用性和易用性出发,请问那种搭建方式好一些?
发表于 2024-4-1 09: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小容量还是r1,用软吧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了解:
软-重装系统后要重新创建RAID,有块硬盘需要格盘重建。
硬-只要阵列卡没问题,随时换到任何一台电脑都是RAID模式直接使用。

发表于 2024-4-1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都不建议,最好是独立购入支持R1的NAS设备,尤其可能你还会不定期去重装系统。虽然整体看来动态磁盘WIN环境使用已经比较稳定,重装也能正确识别。但是基于win曾经出现过莫名全盘RAW的事,你都要用R1了说明数据还是有点重要的。不建议把阵列混在日常要折腾的机器上使用。
发表于 2024-4-1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的是4*14T,放在debian里面,做的是软阵列R10,系统盘是一个512的m.2,每次重装时,debian能自动识别这个R10的阵列,只需要非常简单的设置一下就行了,重装过debian很多次,一直没有出过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linsen775 发表于 2024-4-1 09:56
都不建议,最好是独立购入支持R1的NAS设备,尤其可能你还会不定期去重装系统。虽然整体看来动态磁盘WIN环境 ...

家里已经有了一台双盘位的群晖,感觉性能还是差点意思。又不想投入太多资金在上面,就想着直接挂在主力机上日常使用。
发表于 2024-4-1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还是用硬的RAID1放数据,不论是重装系统,还是啥的,都不影响数据和硬盘的识别。
另外如果是用lsi的raid 卡,即使是卡坏了,也不影响raid的数据,换上一个新卡,直接导入外部设置,raid立即被识别。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aikgogo 发表于 2024-4-1 09:57
我家的是4*14T,放在debian里面,做的是软阵列R10,系统盘是一个512的m.2,每次重装时,debian能自动识别这 ...

谢谢,了解一下这个系统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ghwwx 发表于 2024-4-1 10:02
建议还是用硬的RAID1放数据,不论是重装系统,还是啥的,都不影响数据和硬盘的识别。
另外如果是用lsi的rai ...

感谢,我的第一选择也是感觉硬的比较适合我的使用情况。
发表于 2024-4-1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象LZ这种需求,还是别整什么RAID,拿个同步软件来的简单。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c2h6o 发表于 2024-4-1 10:46
象LZ这种需求,还是别整什么RAID,拿个同步软件来的简单。

同步软件,定期冷备份,当时也考虑过,感觉还是有点麻烦。
发表于 2024-4-1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nas+冷备份,平时存nas里面,然后定期向冷备盘里再拷一份,如果可以的话加密压缩传网盘一份。
发表于 2024-4-1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qwpboy 发表于 2024-4-1 10:54
同步软件,定期冷备份,当时也考虑过,感觉还是有点麻烦。

两块盘都装机器上,建个同步文件夹,后台软件自动准实时同步就行了。
冷备自己再弄。
发表于 2024-4-1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如无法确保软 RAID 系统的稳定,即:不定期重装,那么还是建议用独立硬件 RAID 卡的方式建,并且该 RAID 仅作数据盘之用而不建议作系统盘!!
发表于 2024-4-1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imyz 发表于 2024-4-1 11:58
假如无法确保软 RAID 系统的稳定,即:不定期重装,那么还是建议用独立硬件 RAID 卡的方式建,并且该 RAID  ...

对的 必须硬件RAID卡组阵列,4盘R5. 6-8盘R6
发表于 2024-4-1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qwpboy 发表于 2024-4-1 10:54
同步软件,定期冷备份,当时也考虑过,感觉还是有点麻烦。

不麻烦,用fastcopy做个job,然后计划任务里添加成每小时执行一次就行
发表于 2024-4-1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qwpboy 发表于 2024-4-1 10:04
感谢,我的第一选择也是感觉硬的比较适合我的使用情况。

另外现在的RAID卡也很便宜。机械硬盘的话,用lsi的92xx就完全够了。咸鱼上不超过200.
发表于 2024-4-1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RAID能用硬的就别用软的,RAID卡可是专做这事几十年,你品你细品
发表于 2024-4-1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点需求根本不需要上RAID
增量备份最好是上NAS,用可以做快照的文件系统(比如BTRFS),每天一个快照,每周备份到另一块盘
发表于 2024-4-2 07: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移动硬盘家庭备份最佳
发表于 2024-4-2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skywaymanz 发表于 2024-4-1 13:48
不麻烦,用fastcopy做个job,然后计划任务里添加成每小时执行一次就行

兄弟,有教程吗?这样备份数据会不会影响到其他的系统操作。
发表于 2024-4-2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其实没必要raid,也没必要同步。
隔一段时间直接存不同的copy就是了,这样还可以有不同时间的版本,
类似历史记录,有时候找自己修改前的旧版本出来还是很实用的。
发表于 2024-4-2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elfaming 发表于 2024-4-2 12:48
兄弟,有教程吗?这样备份数据会不会影响到其他的系统操作。

看软件附带的 文档就行,写的很清晰,操作非常傻瓜
喜欢图形界面,可以用freefilesync,类似的  
发表于 2024-4-2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hw raid都是要把楼主往坑里带吗只要不是绑主板的raid,系统创建sw/hw都一样,环境相同直接就能认。
但是正如13/16所述,单备份需求还是定期备份+快照,raid你只能保证盘坏了没事,一旦中加密病毒/错删什么直接GG。增量备份你还可以回溯到上一个时间点。
最后觉得麻烦其实是你觉得数据不值得花时间
发表于 2024-4-2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借楼问一下,打算exsi里面装黑群晖,初步打算先插8块18t,未来可能会慢慢再加4块18t

这种情况下,是HBA卡直通群晖走软RAID,还是直接插硬RAID卡呢?
发表于 2024-4-2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用硬Raid,win的软Raid有时候会非常蛋痛的触发同步校验,期间系统卡爆。
发表于 2024-4-2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单纯数据冗余没有性能需求建议snapraid,数据单盘存储没有条带化,目录级别支持任意文件系统,支持任意冗余盘和数据盘比例,支持不同大小的硬盘混合使用,只要确保最小冗余盘大于等于最大数据盘就行了
发表于 2024-4-2 15: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不是水 于 2024-4-2 15:29 编辑

两块盘折腾raid还不如单盘,然后同步软件同步备份

推荐Goodsync后台自动同步备份,用过很多这个最好用,用黑裙的时候都不用Drive,功能太单一
可设置不同频率,有文件修改触发同步(可设置延时触发),可设置每几个小时同步或每月每周周几几点同步,也可设置连接时同步(移动硬盘、外置硬盘柜或定期开关机NAS绝配,检测到连上就自动同步)

有文件回收站(只保留最新版本)和历史版本(保留n多历史版本),两个都可以设置保留时长

有同步数据校验功能

有加密和压缩同步功能

支持国外网盘(不支持百度阿里),支持smb,ftp,WebDav,支持亚马逊S3等
自有协议,入正版的支持同一账号下不同设备识别,而无需其他协议

订阅制100一年(淘宝或软件售卖平台),5设备
APP垃圾,不占用设备名额
有服务器版(不需要,NAS直接smb等协议连接)

便携破解版有个重大缺点,每次同步,都会重头全部同步一遍,不推荐

如果是文档或小文件,推荐Microsoft 365的1T OneDrive,无需手动自动保存office,不占空间的近乎无限的历史版本,以及挂载分享的文件夹到自己网盘内(无需转存不占自己网盘容量,类似快捷方式,实时同步更新,百度阿里垃圾
发表于 2024-4-2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RAID的作用是主要是为了保证业务的连续性,而不是备份。家用没必要,定期做好备份就行了。
发表于 2024-4-2 15: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oveme_52099 发表于 2024-4-2 15:40
RAID的作用是主要是为了保证业务的连续性,而不是备份。家用没必要,定期做好备份就行了。 ...

raid 是高可用,坛子里说了好几次,但是没人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27 15:45 , Processed in 0.023493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