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1627|回复: 30

[存储] 有没有能跑满Type-C接口10Gbps带宽的硬盘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28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5-3-28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个“跑满”怎么定义呀?固态硬盘出缓之后,一般都会降速的,机械硬盘raid 0跑满10G的话,跟噪音小也没啥关系了
发表于 2025-3-28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VariedValiance 发表于 2025-3-28 15:53
你这个“跑满”怎么定义呀?固态硬盘出缓之后,一般都会降速的

10Gbps才1.25GB/s,好点的SSD缓外有这个速度也正常。不过我猜楼主问的机械硬盘柜
 楼主| 发表于 2025-3-28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5-3-28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ospel 于 2025-3-28 16:09 编辑

不用硬件支持RAID0,Win下存储池用Powershell命令行可以自己组成RAID0模式,软的反而更便于以后迁移,换地方插全硬盘不依赖硬件自动认出来。
1GB/s起码要4盘,下面[-NumberOfColumns *]就是盘数。
注意Win11组的版本会高些,Win10认不到。要在Win10下用就用Win10组,Win11也能用,但Win11存储池管理提示升级存储池别去升,升了Win10就不能用了。

  1. New-VirtualDisk -StoragePoolFriendlyName 存储池名称 -FriendlyName 虚拟盘名称 -UseMaximumSize -ProvisioningType Fixed -ResiliencySettingName Simple -NumberOfColumns 4
复制代码
发表于 2025-3-28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速度要求。。。。。。。我记得基本都是雷电盘,不知道有没有给你加上一块兼容usb协议的芯片
 楼主| 发表于 2025-3-28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5-3-28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ospel 于 2025-3-28 16:14 编辑
truerose 发表于 2025-3-28 16:08
我现在用的就是四块14TB的机械硬盘组成的存储空间,但速度不叠加,只有200MB/s多一点。
...


必须用powershell命令行去组,图形界面不提供类似RAID0的组法。
选盘组存储池可以用图形界面去选,组好存储池建虚拟盘的时候必须用powershell命令行才能指定为类RAID0的方式。
你这组法废了,看你哪去找50多TB的空间挪腾数据重新组盘去
 楼主| 发表于 2025-3-28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5-3-28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大部分硬盘柜设计原理就不可能跑满,他用的是一个USB转sata芯片,然后转出来的这个sata下面再挂一个SATA端口复用芯片,比如jms很多方案。
相当于所有盘共享一个usb口的带宽,又局限于古老的sata2时代的桥接芯片性能,就是先天跑不满。


要实现高速就得转换思路,好像飞牛那个硬盘盒可以速度高不少,他是一个USB 10g的hub芯片先分成多个usb,然后每个盘位用一颗usb转sata芯片,
 楼主| 发表于 2025-3-28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5-3-28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ospel 于 2025-3-28 16:22 编辑
truerose 发表于 2025-3-28 16:13
你在5楼提供的命令里面有“Simple”字样,应该就是图形界面创建存储池中的简单卷。这样创建的应该不是Rai ...


懒得解释命令行,照抄就完。拿图说话。实际组组你试试

2025-03-28_161814.jpg
2025-03-28_161840.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3-28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25-3-28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5-3-28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是真的不建议用硬盘柜组软raid
不如自己组个NAS
 楼主| 发表于 2025-3-28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5-3-28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truerose 发表于 2025-3-28 16:19
现在天热了,我目前四块机械移动硬盘组成的存储空间散热顶不住了,会掉盘。
目前打算入手硬盘柜,解决速 ...

也就是你只需要确保外部连接速度10Gbps就行了,不用管有没有硬件RAID0
我还有个机箱内置东芝MG08 14TB x4走SATA组主板RAID0,前面板2个12cm风扇
还有个2TB x2的NMVe 4.0x4的RAID0
2025-03-28_16282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3-28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5-3-28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ospel 于 2025-3-28 16:37 编辑
truerose 发表于 2025-3-28 16:27
你这个组Raid 0后的速度并没有超过一块PM9A1的速度啊!


观察力欠缺。
4盘分别是:
SanDisk Extreme Pro 240GB x4 RAID0 SATA
PM9A1 1TB USB 10Gbps
SN850 1TB USB 10Gbps
SN750 1TB USB 10Gbps
组好RAID0只能到其中最慢的一块的4倍速,也就是最慢的一块USB外挂盘的4倍。但优点是这个全固态RAID0因为分担了写入速度,4块盘全都没跑满自己的最高速,所以可以整盘写满全程不掉速一直3.6GB/s
发表于 2025-3-28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上台式机 sata直插 方便 高速
发表于 2025-3-28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只好奇你怎么挪腾46TB的现有数据
发表于 2025-3-28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浪潮机头,便宜又大碗
 楼主| 发表于 2025-3-28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5-3-28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单盘平均250MB/s的机械,要4x速度必然牺牲4倍容量(且不谈实现),以16T为容量目标,4块HC550 16T要9400元(按jd价);
致钛7100 凑到16T 要7400元不到(当然还有QLC、其他品牌等更便宜的方案),省2000不好吗;
机械盘就剩个数据可恢复的优点了,其他全是缺点:占地大、功耗大、噪音大等

机械盘就堆容量就行了,瘦驴拉硬屎似的追求疾速大可不必;
发表于 2025-3-30 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tide~ 发表于 2025-3-28 20:17
单盘平均250MB/s的机械,要4x速度必然牺牲4倍容量(且不谈实现),以16T为容量目标,4块HC550 16T要9400元 ...

你信不信要达成4倍单盘速度16TB容量京东自营上必然只需要不到2000块?
回来瞄一眼楼主怎么腾数据,结果看到个***发言
发表于 2025-3-30 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部分 USB阵列 性能都很差,除了RAID芯片(如果有)性能差之外,还有一个问题...

为了节省成本,绝大部分产品只有一个USB-SATA芯片,然后用SATA Switch来支持多个硬盘...

那性能,简直让人流泪。
 楼主| 发表于 2025-3-30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5-3-30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Nospel 发表于 2025-3-28 16:10
必须用powershell命令行去组,图形界面不提供类似RAID0的组法。
选盘组存储池可以用图形界面去选,组好存 ...

是不是搞复杂了,win磁盘管理里面不是能新建带区卷么
 楼主| 发表于 2025-3-30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5-3-30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truerose 发表于 2025-3-30 11:24
新建带区卷只能针对内置硬盘,外置硬盘无效。

对的。你要组带区卷的话,可以临时接到SATA,组好放回USB照样能用,只是组时对接口有限制。
组存储池怎么出错报了什么?私聊吧,不浪费公共资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26 11:21 , Processed in 0.015163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