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902|回复: 6

[CPU] 酷睿Ultra 7 265K 主频超频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6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进击的被子 于 2025-5-6 16:33 编辑

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绍了关于Arrow Lake架构的改动,其中提到超线程在Arrow Lake上被移除。如果是比较了解超频的朋友,会经常看到有小伙伴在13、14代处理器超频时会选择关闭超线程,从而去追求更高的主频以及更少的积热。那是否可以认为酷睿Ultra 200S系列处理器在超频空间上有很大的潜力呢?在这篇文章中,让我们对酷睿Ultra 7 265K的主频超频潜力一探究竟。

一、主频超频思路介绍 

首先简单地过一遍酷睿Ultra 7 265K的基本参数:
酷睿Ultra 7 265K核心规格为8P+12E,P核最大睿频5.5GHz,全核睿频为5.2GHz,E核最大睿频4.6GHz,P核的超线程被移除。与i7-14700K相比Ultra 7 265K的L3缓存由33MB缩减到了30MB,与i7-13700K相同。

WPS图片(1).png
跟超频相关的功耗设定上,U7 265K的TDP为125W,不过TDP看看就好,没实际意义。在主板中可以看到Intel Default Setting限制的PL2最大功耗限制为250W,提供名为Performance的配置档,并非U9 285K提供的Extreme配置档。

WPS图片(1).jpeg
在官方给定的Intel Default Setting设置下,我们可以在华硕的V/F偏移设置中看到我手中这颗酷睿Ultra7 265K的VID表。

其中在官方给定的P核VID中,5.2GHz请求的电压仅为1.191V,5.5GHz的请求电压骤升至1.336V。由此可见P核超频的甜蜜频率大概在5.4GHz~5.5GHz。

WPS图片(1).jpeg
E核仅能看到最高频率4.6GHz下的请求电压,为1.129V。根据这代的核心交错排布的布局以及E核IPC的大幅提升,约为32%,优先考虑对小核进行超频是新的思路,收益或许更高。
WPS图片(1).jpeg
Arrow Lake的每一个核心都支持完全体的DLVR,可以精确控制CPU电压,所以这一代处理器在主频上的超频思路与前代并不一致,由于计算模块使用台积电N3P工艺,热密度提升,并且因为计算单元位置变化,发热中心也向右上偏移,积热的问题一定是存在的。所以首先需要找到当前使用散热器的最大解热功耗范围,并在此功耗下寻找P核与E核的电压频率甜蜜点,甜蜜点之上的优先级应为冲击小核心的频率。

二、主频超频实战

按照国际惯例过一遍测试平台:
CPU:Intel Core Ultra 7 265K
主板:ROG MAXIMUS Z890 APEX(BIOS版本:9901)
显卡:铭瑄(MAXSUN)GeForce RTX4080 MGG OC16G
散热:瓦尔基里(VALKYRIE)B360W 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内存:芝奇(G.SKILL)48GB(24Gx2) DDR5 7200CL36
机箱:联力(LIANLI)L216R
系统:Windows 11 24H2(Build:26100.2161)

首先我们来看酷睿Ultra 7 265K在官方给定Intel Default Setting设置下的功耗与温度表现,在室温25.5℃~26℃的环境下进行10分钟30圈的R23测试,酷睿Ultra 7 265K的平均功耗在200W左右,峰值功耗约为230W,温度约为80℃(风扇策略手动调整为低温时低转速,温度仅作参考)。
WPS图片(1).png
然后我们进入主板BIOS页面,可以看到我使用的是10月30日发布的9901版本的BIOS,左下角显示我这颗265K的SP为84,其中P核SP87,E核SP87。可以看到主板推荐P核单核睿频5.5GHz时电压为1.307V,P核全核5.2GHz时电压为1.198V;E核单核睿频4.6GHz时电压为1.108V,E核全核4.6GHz时电压为1.139V。
WPS图片(1).jpeg
接下来我们对主频超频,主板设置由Intel Default Setting改为Asus Advanced OC Profile,解除电流墙功耗墙等限制,开启内存XMP。

将P核主频设为5.5GHz,E核设为5.0GHz,防掉压等级Lv6,温度墙调整至115℃,其余相关选项请看下图。
WPS图片(1).jpeg
ROG有一个比较实用的功能,超频界面右下角有一个电压预测界面,当你输入想要达到的频率时,主板会根据SP分的体质来预测达成目标频率所需的电压,前面为单核睿频预估电压,后面为全核频率预估电压。大家可以灵活利用此功能,快速摸到合适电压档位。并且这代倍频调整更加精细,可以以16.67MHz为一档做调整,更适合“塞博斗蛐蛐”了。

当我输入5.6GHz+5.1GHz时,P核E核都瞬间骤增0.05V,达到1.364V和1.38V。
WPS图片(1).jpeg
进入系统进行烤机测试,在室温25.5℃~26℃的环境下进行10分钟30圈的R23测试后,酷睿Ultra 7 265K达成P核全核5.5GHz+E核全核5.0GHz需要电压为P核1.29V,E核1.30V,烤机的平均功耗为310W,峰值功耗356W,CPU封装平均温度95℃,最高温度99℃。
WPS图片(1).png
合理推测若想达成5.6GHz+5.1GHz的成绩,需要有至少超过360W解热能力的分体水冷或更强的AIO。若要进一步实现5.6GHz+5.2GHz甚至5.7GHz+5.2GHz,可能一颗SP100以上的大雕CPU和一台压缩机是必要条件。

三、主频超频前后理论性能对比

超频前BIOS设置采用Intel Default Setting,仅开启内存7200CL36的XMP设置。超频后的设置见上文第二部分。

二者系统均采用Windows 11 24H2,控制面板电源选项选择平衡档位,系统设置电源选项电源模式选择最佳性能。

同时加入酷睿14700K、14900K、Ultra9 285K作为对比。

测试结果汇总如下图:
WPS图片(1).png
发表于 2025-5-6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功耗提升50%,性能提升5%,唉
发表于 2025-5-6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Garnet 发表于 2025-5-6 18:45
功耗提升50%,性能提升5%,唉

265K超频内存延迟 受益更大,而且基本 没有功耗提升
发表于 2025-5-6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看法,此类超频,仅单从超频性能功耗损益看,强弩之末。

算上稳定性、可靠性、平台无障寿命等等,更是得不偿失。
发表于 2025-5-6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moka 于 2025-5-6 19:54 编辑

个人的经验是,265K手动超频后的软显功耗明显偏高,我用功耗仪看的到整机输入功耗都没比软显的cpu 高多少,比如265K 超频后软显280W,功耗仪整机输入功耗才320w左右(扣去损耗和其他配件功耗,cpu功耗肯定没有280w),而同样软显280w的14代,整机功耗输入功耗都400w了,除了板U内存其他配置一致,所以其中必定又蹊跷的。

我调教完成后,温度挺低的,不用强求55/50,比如满载54/49温度会低一大截(加速频率不止),很久没玩了,我怎么记得超完如果跑的R23这种70度或70几这种感觉。瓦尔基里冷头改360分体水冷,主要利用更多的冷液。倒是fpu这种强avx烤鸡如果不降频温度会高挺多,记得。

另外oc完如果单次R23 265K我在55/50上可以超过39000分,如果利用旧微码可以过40000分。楼主的很多成绩明显偏低,莫非是连续跑几十分钟后的成绩,或者是24h2对intel负优化,比如内存完整性啥,vbs,自带杀软之类的?


然后恍惚了下,这都发售多少个月了
发表于 2025-5-6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momoka 发表于 2025-5-6 19:49
个人的经验是,265K手动超频后的软显功耗明显偏高,我用功耗仪看的到整机输入功耗都没比软显的cpu 高多少, ...

他这个还是半年以前的评测了,我以前在知乎看到过
发表于 2025-5-7 08: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omoka 发表于 2025-5-6 19:49
个人的经验是,265K手动超频后的软显功耗明显偏高,我用功耗仪看的到整机输入功耗都没比软显的cpu 高多少, ...

今年三月份从9900K换到265K,功率计和aida64的cpu package功率看,265K的每瓦特性能显著高于9900K,几乎翻倍了,这导致以时间段统计,265K的累计功耗和累计温度都显著低于9900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5-8 14:31 , Processed in 0.01114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