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1000|回复: 8

[电脑] 中年男人花费 ¥3200 元巨资装了台 MATX 小主机: 乔思伯Z20+技嘉B850M雕妹(首发)+507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26 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foru17 于 2025-5-26 13:33 编辑

距离我上一次装 PC 主机已经过去 7 年。我们中年男人真的是太难了,存了三个月的零花钱,在拼京淘东拼西凑,这里扣扣,那里省省,花费¥3200 巨资,终于把家里用了 7 年的老电脑做了个小小升级了。消费降级,没用 Intel 的高端 CPU,改用了小牌子 AMD,显卡也从之前的 80 系列降级到 70 系。🥹

2018 年装了一台 ATX 主机,那台老电脑配置如下:
  • CPU: i8700k
  • 主板: 技嘉 Z370 AORUS Gaming 3
  • 内存: 芝奇幻光戟 DDR3 3000 8GB *4
  • 硬盘: 三星 960EVO 500G
  • 显卡: EVGA GeForce GTX 1080
  • 电源: 海盗船 RM650x
  • 散热: 恩杰 NZXT Kraken X62
  • 机箱: NZXT S340 Elite

当初这套配置还是比较顶,所以直到 2025 年的今天,日常用起来还是没什么问题,但是应对近几年的各种 3A 大作就颇有压力了。

临近年中各大电商促销,加上AMD、英伟达等厂商今年推出的产品算是回到了一个合理乃至甜点的区间,今年就动了重新装一台 PC 主机的念头。

装机思路
我是一个程序员,长期以来,我的主力设备都是 Mac,现在用的 MacBook Pro 16 英寸是 M2 Max / 96BG / 4TB 的配置,性能还是十分强大的,所以这次装 PC 主机,主要有几个想法:利用已有的配件(固态硬盘)、MATX小机箱,不用水冷,不追求极致性能和极致性价比,力求在合理价格区间组装一台适合自己的主机,能够应对当前主流的3A大作以及可能的视频剪辑和直播需求,作为一个稳定的偏娱乐工作站。

一开始也有考虑 Ultra 265K 的 Intel CPU + N 卡的组合,但是考虑到英特尔去年的缩缸,Ultra 这一代的支持时间,乃至目前岌岌可危的股价,最终决定还是转向市场上更成熟的 AMD 处理器。

最终配置
组件
品牌
型号
购买渠道
备注
CPUAMDAMD Ryzen 7 9700X(盒装)京东板U套装优惠
主板技嘉B850M AORUS ELITE WIFI7 ICE - P(雕妹)京东2025年5月15日上市,冰雕换皮
内存宏碁掠夺者 PREDATOR 48G(24G×2) 套装 DDR5 6000频率 Hermes冰刃京东6000/C28 新M-die 颗粒
固态硬盘1海力士 SolidigmP44 Pro 2TB NVMe已有PCIe 4.0 ,Mac Mini 外接闲置
固态硬盘2海康威视C2000 Pro 1TB已有PCIe 3.0 ,购于2019年,东芝颗粒
显卡铭瑄 MaxsunGeForce RTX 5070 iCraft OC12G T0天猫
电源九州风神PQ850P京东白金全模组电源,850W
散热九州风神冰立 AK500S 数显版京东5热管,带数显屏
机箱乔思伯Z20 MATX 白色京东经典 MATX 小机箱,约20L
机箱风扇利民TL-S12-W/RW 120MM ARGB 12cm机箱风扇 * 6京东正向4把,反向2把
等各个配件送到家,再集体拍张合作的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整机展示
这次装机主色调是「白色」,但是我并没有追求「纯白」,最后出来的整机效果基本达到了我的预期。

乔思伯 Z20 是很经典的 MATX 小机箱,在装机领域口碑很不错,体积也不大,刚好在我的心水范围内。
Z20 一侧是钢化玻璃,其余三名是带孔的金属网格,内部有防尘罩,整体看起来简洁大气。
机箱正面的电源开关、 Type-C 接口和 USB 3.0 ,还有一个音频接口,孔比较少,对于我来说有点不够用。
机箱背部还附送了一个小的带有磁铁的防尘罩,可以贴到机箱背部。
机箱内部主要配件和布局,使用的都是各个配件自带的线材。九州风神这个电源附送了压纹线和理线夹,稍微把显卡、主板供电线理了一下。
这次使用了宏碁的冰刃 24GB*2 的套条,频率 6000MHz,时序 C28,使用的是海力士 3GB 新 M-die 颗粒,相比 32GB 的只贵了¥100不到,果断就选择了这个,毕竟我 7 年前的老电脑都 32GB 了,如果再装一台 32GB 的,感觉有点不够意思。
CPU 风冷散热外接线,用白色电工胶布包了一下,稍微美观了一点。
这次之所以不用水冷,主要是图省事,之前那台老机器的恩杰水冷坏过一次,虽然免费换新了,但是从原理的角度水冷相比风冷的故障率还是高一些,现在风冷水冷对于这种级别的机器散热效率差别不太大,这次就选择风冷了。九州风神 AK500S 这个风冷价格不贵,颜值还行,我用利民的 S-12 换了风冷自带的风扇,统一机箱内的风扇风格。
显卡是铭瑄的 RTX 5070 iCraft OC12G 瑷珈,之所以选择铭瑄的显卡,一是之前买了一张铭瑄的 Intel B580 感觉还行,再就是这次铭瑄的铭瑄 5070 价格很香,要不从颜值的角度,肯定还是诸如技嘉雪鹰 5070 更好看,但是架不住铭瑄这个便宜不少。

铭瑄这个虽然也是白色系显卡,但是顶部是二次元元素,仔细看的话底部有点泛黄的设计,不是纯白,但是塞进机箱后看得就不明显了。
来到晚上灯光展示,我不是一个 RGB 爱好者,但是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没有,这次我还是给内存、以及风扇都选择了 RGB 效果,机箱内部采用了上2出、后1出、下2进的风道布局,机箱上的 6 把风扇都接到了 ARGB 集线器,可以通过额外的遥控器控制,也可以通过主板同步。
内存、显卡、风扇的灯光都可以同步,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和喜好调整灯光动效、颜色、明暗。
九州风神这个风冷有一个小的 LED 屏幕,安装了软件之后,可以显示 CPU 温度、CPU 占有率灯信息,但是比较遗憾的是这个风冷只有淡绿色的灯,不能与其他 ARGB 灯光同步。

内存、显卡、风扇的灯光都可以同步,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和喜好调整灯光动效、颜色、明暗。
我的 ARGB 集线器上也有一个小的 LED 灯,也能同步,透过背部露出来隐隐约约的效果还行。

装机过程
接下来再分享一下一些装机过程中的配件细节。
这次我本来是想购买技嘉 B850M 冰雕的,但是没想到刚好看到技嘉 B850M 雕妹上市,规格就是冰雕换皮,但是升级了 Wi-Fi 7 的芯片,价格甚至还便宜了几十块钱,果断入手。
雕妹这个主板整体大部分是白色的,但是在一些散热马甲上有技嘉的橙黑元素,不像冰雕整体纯白那么干净。但是因为我本身不追求纯白,加上有预期装机完成之后大部分都会被挡住,就没有太在意。
支持安装两个 M2 固态硬盘,上面有一个支持快拆的 M2 固态硬盘散热片,下面的 M2 固态硬盘也支持快拆,不用再用螺丝固定。
这次我用的两个固态硬盘都是已有的老硬盘,其中海力士 Solidigm P44 Pro 2TB 之前是 Mac Mini 的外接硬盘,算是 PCIe 4.0 的顶级固态了,放到现在依旧是高端水准,海康威视那个 C2000 Pro 1TB 是 2019 年买的,虽然是 PCIe 3.0 的,但是也足够日常使用了,我之前就是放在老电脑上专门放游戏。
B850M 雕妹支持 4 根 DDR5 内存条,这部分也是白色卡槽。
板U套装的 9700X。
想起上次装机的时候安装 CPU 手抖了,把主板的针脚搞弯了,这次特别小心,好在现在优化了设计,直接傻瓜放进去扣上就好了。
宏碁的内存条,48GB,应该能满足我的大部分需求了。 上板之后的效果。

散热器这部分没什么好说了的,安装好 AMD 专用的支架之后,涂规制,直接安到了主板上。
九州风神的 pq850p 电源,850W 白金全模组电源,本来我这个规格 750W 也够了,但是想到也没差多少钱,就又换了 850W 的。PQ850P 这个风扇口碑还行,颜值我比较喜欢。
理线效果
这次是我第一次装 MATX 小机箱,走线和理线成了一个大问题。这次我依旧是自己亲自动手装机,也是投入了心血,还是想着能够尽量美观。
上面就是最终的走线效果,由于机箱内有6个 ARGB 风扇,加上有一个 ARGB 集线器需要 SATA 单独供电,整体线材比较多,CPU供电线、主板供电线围绕机箱外部走了一圈,风扇之类的小线、机箱前置的延伸线之类的,大多就是分类扎起来,尽量藏在了电源下部的空间。
这次用到的主要理线工具,白色扎带、网线钳刀、白色电工胶布。当然还有电源送的理线架。


性能跑分
由于我装机之后,立马就装了不少软件、游戏,并不是纯净系统的状态,所以跑分结果可能有些偏差,实际看下来与专门的评测有 3% 到 7% 左右的差距。
整体就是主板和系统的默认配置,开启 EXPO,CPU 功耗限制开启 105W。
图吧硬件和系统信息如上。
CPU 和 GPU 的信息,看了下 CPU 核心电压 1.0-到1.1 左右波动,看着体质还行的样子?

CPU-Z 压力测试
用 CPU-Z 简单进行基准跑分测试,左边是默认 TDP 65W 模式下的跑分,右边是开启 TDP 105W 模式的跑分,解锁功耗之后提升约 10% 左右,最大看到功率跑到 140W 的样子。

Cinebench R23
同样跑一个 Cinebench R23 的多核和单核测试:
  • TDP 65W 模式: 单核 2179,多核 19055
  • TDP 105W 模式: PBO 开启35负压: 单核 2180,多核 22624

一开始我的主板只开启了 TPD 105W 功耗墙,这里的跑分与其他人 R23 单核 2200+,多核 23000 + 还是有不小差距。后来手动调整了一下 PBO 的负压到30,再跑一次方多核就上升到了 22624。


3DMark CPU Profile
3DMark CPU Profile 最大线程 9978,1线程 1256

Time Spy Extreme
Time Spy Extreme 分数 9940。


3DMark Time Spy
Time Spy 分数 20476。


双烤:TDP 105W
在开启 TDP 105W 和 PBO Auto ( BIOS 默认) 的情况下,使用 AIDA 64 FPU + Furmark 4K 双烤,15 分钟。CPU达到 95° 温度墙,GPU 核心在72-74摄氏度, GPU显存 64-6 摄氏度。

这个温度确实有点高,除了 CPU 本身的原因,另一个原因可能是 AK500S 风冷的风扇。我替换的利民 TL-S12 风扇最高转速只有 1500 rpm,风压为 1.31,而原本九州风神自带的风冷风扇最高转速为 1850 rpm,风压为 2.19,这显然是为了颜值牺牲了散热效率。

不过,这个温度仍在预期范围内,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可能长期在这种工况下运行。

黑神话悟空
4K 分辨率,超高画质、开启 DLSS、关闭光线追踪,平均帧率90帧。
2K 分辨率,超高画质,开启 DLSS,关闭光线追踪,平均帧率 116 帧。


其他游戏
现在的硬件在规格差不多的情况下,游戏性能的差距都不大,加上我本身玩的游戏不多,这几天新装电脑之后,也只是玩了玩网游永劫无间、无畏契约、三角洲行动、DOOM 毁灭战士、使命召唤黑色行动6、33号远征队。
我的显示器只是 4K 60帧,加上我对高帧无感。实测下来。
三角洲行动: 2K,超高画质,DLSS,能够达到 250- 300帧。
永劫无间: 2K,中低画质,DLSS开启2x,能够达到 200到 300 帧
最新出的毁灭战士:黑暗时代,4K + DLSS 基本也能达到 170帧的水平。


总结
这次装机前,我准备了不少资料,断断续续在抖音、B站和小红书上查看了许多装机方案。简单来说,CPU、主板和内存的组合基本上只有几种,而显卡的选择则因个人预算差异较大。其他配件如电源、机箱、风扇和散热器则主要看个人喜好(这也是水分较多的地方)。

整体配置看下来,基本符合我的预期,除了显卡,其他配件都没有使用低配,算是比较均衡。最终的跑分虽然与评测有差距,但我觉得主要是我的设置问题。
由于我并不追求极致的跑分和性能,在目前的硬件水平下,我新装的这台 MATX 基本可以流畅运行 2K 游戏,算是达成了我的心愿。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Wolverin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5-26 04: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5-26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笔钱花得值
发表于 2025-5-26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3200能搞定?少打一个0又好像多了,包括原平台置换?
发表于 2025-5-26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被标题3200引流进来的……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5-26 09: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机!不过3200元应该是把原平台卖了之后,置换的差价对吗
发表于 2025-5-26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前还在想中年男人“3200巨款”那真是福报,当龟的下场
再一看,5070,3200?

楼主你不老实啊
发表于 2025-5-26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个月就能省出了3200零花钱,可见楼主平时零花钱真心不少
发表于 2025-5-26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旧平台卖了再补32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5-28 12:54 , Processed in 0.043830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