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640|回复: 2

[电脑] 新版ROG 太阳神-玩转ROG“全家桶”红黑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4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hangshang21 于 2025-9-24 23:45 编辑

前言:

文章开始前,首先感谢 Chiphell 论坛以及ASUS提供这次“新版ROG 太阳神装机活动”的赞助,很荣幸参加本次装机活动。这次装机也是围绕华硕ROG GX601S 焕新版为重点的搭配思路来进行DIY搭配的,搭配概念上是以RO姬次元美学为基础选择符合这个主题的硬件来进行这次的活动装机展开的。
R (1 - 1)-114_副本.jpg

搭配构思:

搭配构思也是以华硕的次元IP--RO战姬的主题装机,采用华硕太阳神机箱来进行“变装”整体的色调也是以红黑为主,硬件搭配(硬件详情下面有介绍)也是以ROG或者ROG联名款硬件来突显这套主机的特色。
R (1 - 1)-130.jpg

R (1 - 1)-131.jpg

R (1 - 1)-132.jpg

R (1 - 1)-107.jpg

R (1 - 1)-109.jpg

R (1 - 1)-119.jpg

R (1 - 1)-115.jpg

R (1 - 1)-116.jpg

R (1 - 1)-138.jpg

R (1 - 1)-133.jpg

R (1 - 1)-135.jpg

R (1 - 1)-136.jpg

R (1 - 1)-125.jpg

R (1 - 1)-128.jpg

R (1 - 1)-129.jpg

R (1 - 1)-127.jpg

R (1 - 1)-108.jpg

R (1 - 1)-139.jpg

R (1 - 1)-120.jpg

R (1 - 1)-124.jpg

R (1 - 1)-123.jpg

配置:

处理器:AMD R9 9950X3D
主   板:ASUS ROG STRIX X870-H GAMING WIFI7 S RO姬主板
显   卡:ASUS ROG ASTRAL夜神 GeForce RTX 5080 O16G GAMING 电竞游戏显卡
内   存:ADATA XPG龙耀D500G 华硕RO姬联名 DDR5 6000 48GB(24GBX2)  C28
固   态:SAMSUNG 9100 PRO1TB SSD+PREDATOR GM7000 4TB SSD固态硬盘
机   箱:ASUS ROG GX601S 焕新版太阳神 定制款
电   源:ASUS ROG STRIX 白金雷鹰1200W 氮化镓电源
散   热:ASUS ROG RYUO IV 龙王四代 SLC 360 ARGB AIO水冷

R (1 - 1)-140.jpg

硬件部分首先来看下这次经过“变装”的正角--华硕ROG GX601S 太阳神2代,整个箱体在保留初代经典双侧铝合金骨架结构基础上,重点优化箱体的散热与内部的新增的实用性设计。整体的尺寸是均相差不大:1代尺寸为:561x250x591 mm,二代尺寸:565x250x591 mm,除了2代的长度加了4MM之外,其他宽和高尺寸和一代是一样的。重量也均为18KG左右。
R (1 - 1)-5.jpg

R (1 - 1).jpg

R (1 - 1)-2.jpg

其实机箱改色印图现在已经是很常见的DIY操作了,类似华硕太阳神EVA定制版机箱的推出就是一种官定尝试。这次涂装的素材则是采用非常深受玩家喜欢的--RO姬这个IP来进行采样。这次采用的也是官方刚推出的RO姬的新图样,大家可以对比下旧图样和新图样,你会更喜欢哪一代RO姬?所以主要的变化是前面板从原来的钢化玻璃替换成铝合金材质面板,让整体的质感又有非常大的提升,同时新做的大面积格栅开孔,也有解决了一代前置风道的问题,并且机箱标配了4把28MM厚度的14CM机箱性能散热风扇,高达103CFM的风量以及2.3mmH2O的风压可以大幅度强化箱体内部的散热循环。
16:9 壁纸1.jpg

RO姬壁纸2-4K.jpg

R (1 - 1)-4.jpg

R (1 - 1)-3.jpg

R (1 - 1)-6.jpg

R (1 - 1)-7.jpg

箱体的整体设计是保留了1代太阳神的优点,比如箱体内部兼容,按钮面板快拆,双玻璃面板,顶部编织提手,内部安装区域等等设计基本是和一代一致的。加入的是这显卡快拆设计,可以免螺丝拆装显卡,优化背部理线设计,左上角新增灯效和风扇控制器可通过机箱顶部I/O手动调控或者奥创软件调控。
R (1 - 1)-8.jpg

R (1 - 1)-9.jpg

R (1 - 1)-10.jpg

R (1 - 1)-12.jpg

R (1 - 1)-11.jpg

R (1 - 1)-13.jpg

R (1 - 1)-15.jpg

R (1 - 1)-16.jpg


处理器选择上采用的是AMD R9 9950X3D处理器来搭配这次装机。
R (1 - 1)-42.jpg

R (1 - 1)-44.jpg

R (1 - 1)-43.jpg

R (1 - 1)-45.jpg

为了更好的搭配这次的主题装机,在主板选择上则是选择了与主题对应的ROG STRIX X870-H GAMING WIFI7 S RO姬主板来进行搭配,这也大大丰富搭配的可选性。从包装盒设计上就可见华硕在主板可选性的布局还是很有自己的特色的,特别是在打造自己的核心次元IP(吹雪姬和RO姬)这点是尤为突出的所以才有这句:白有吹雪,黑有RO姬。
R (1 - 1)-76.jpg

R (1 - 1)-77.jpg

R (1 - 1)-78.jpg

不光主板盒上有标志性的--RO姬,主板在设计上RO姬元素也是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上:主板的I/O装甲和PCH、M.2散热器上都有RO姬的彩色立绘,RO姬CPU顶盖也是目前这主板独有的,甚至主板背面的PCB上也印有RO姬,这个彩色立绘也大大丰富了喜欢这个次元IP的玩家们的选择,用以搭建RO姬全家桶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R (1 - 1)-80.jpg

R (1 - 1)-86.jpg

R (1 - 1)-81.jpg

R (1 - 1)-90.jpg

主板采用8层PCB设计,16+2+1相的豪华供电配置,包含16相的CPU核心供电,2相核显供电和1相Aux供电,单颗最高输出电流80A,多路联合输出也是可以给上述的R9 9950X3D这种顶级处理器来提供稳定的供电。而CPU供电则是采用双8PIN供电设计,四槽DDR5内存插槽,最高可支持双通道DDR5-8000+的内存,最大内存容量256GB。
R (1 - 1)-82.jpg

R (1 - 1)-83.jpg

R (1 - 1)-87.jpg

R (1 - 1)-89.jpg

R (1 - 1)-88.jpg

主板两组PCIe x16插槽,表面有金属护甲包裹加固的是CPU提供的PCIe 5.0插槽,最底部是FCH提供的PCIe 4.0 x4口,两组x16插槽都与M.2接口共享带宽,PCIe 5.0插槽与M.2_2接口,也就是主板上唯一一个M.2 22110接口共享,这组接口安装SSD后就会变成x8模式,而下面那个插槽也与它上面的M.2_3口共享带宽,如果M.2接口被使用了这插槽就会被禁用。主板的显卡插槽/M.2散热马甲均采用极为便捷的按键式易拆设计,弹簧+回弹的设计方便了显卡/M.2固态的拆装。
R (1 - 1)-84.jpg

R (1 - 1)-85.jpg

R (1 - 1)-91.jpg

R (1 - 1)-92.jpg

R (1 - 1)-93.jpg

R (1 - 1)-94.jpg

显卡:ROG ASTRAL 夜神 RTX5080 OC,包装换成了黑白相间的设计,左边为夜神5080渲染图,右边为产品名称与型号。配件如下:ROG信仰尺、显卡支架、显卡造型键帽、12V-2x6转3×8pin供电线、304不锈钢冰箱贴、定制扎带、ROG徽章,以及若干纸片。
R (1 - 1)-31.jpg

R (1 - 1)-32.jpg

R (1 - 1)-33.jpg

R (1 - 1)-54.jpg

显卡夜神系列均采用厚卡设计,本体尺寸为357.6mm*149.3mm*76mm,约为3.8槽厚度确实对得起这张卡的做工和用料。整卡采用8热管+真空腔均热板+MaxContact镜面直触技术,搭配超大面积的散热鳍片保证其优秀的散热能力。夜神RTX5080以宇宙深空为设计灵感,通过3+1风扇组合散热、采用散热鳍片大面积外露,工业风格强烈,同时侧面钻石切割柔光灯带,支持Aura Sync神光同步,侧面灯带下方一侧也有ROG的“REPUBLIC OF GAMERS”字样金属铭牌,外壳为金属一体压铸框架,尾部有镂空设计,金属强化结构及ARGB灯效的组合,使其同时兼顾性能与质感美学。
R (1 - 1)-35.jpg

R (1 - 1)-39.jpg

R (1 - 1)-41.jpg

R (1 - 1)-40.jpg

背部设计也是采用科幻风融合高质量压铸框架、护盖和背板来作为紧固PCB支撑再搭配哑光磨砂质感喷涂和创新的散热架构设计,正面3个10cm轴流风扇 + 背面1个10cm反向风扇构建的垂直风道,无PCB阻挡区域气流静压提升20%。
R (1 - 1)-36.jpg

R (1 - 1)-38.jpg

R (1 - 1)-37.jpg

存储搭配:内存-威刚XPG龙耀D500G 华硕RO姬联名 DDR5 6000 C28 48GB(24GBX2) ,固态:三星9100 PRO PCIe5.0 1TB +宏碁掠夺者 GM7000 PCIe4.0 4TB SSD固态硬盘的组合。
R (1 - 1)-28.jpg

威刚这款联名款内存好像是取消了原来的镜面款,而采用了现在的立绘喷图设计与ROG STRIX X870-H GAMING WIFI7 S RO姬主板主板的立绘设计是有相通的设计点。厚度为1.95MM的全覆盖包裹型马甲设计,颗粒则是采用主流的海力士M-die颗粒,容量为24Gx2,内存频率6000 C28。
R (1 - 1)-24.jpg

R (1 - 1)-26.jpg

R (1 - 1)-18.jpg

R (1 - 1)-17.jpg

主固态:三星 9100 PRO PCle 5.0 NVMe M.2 固态硬盘,并且三星提供 1TB、2TB、4TB 、8TB四种规格可选采用 PCIe 5.0 x4 接口,支持 NVMe 2.0 协议,硬盘的顺序读/写速度高达14800/13400MB/s,速度是 PCIe4.0 旗舰990 PRO 的两倍,随机读/写速度高达2.200K/2.600KIOPS,相比前代990 PRO,性能提升了99%。自研主控芯片代号Presto,采用5nm工艺制程和低功耗架构来打造,1TB至4TB型号配备8.8mm厚的散热模块。副盘固态:宏碁掠夺者GM7000 PCIe4.0 4TB,采用了12nm工艺制程的英韧ig 5236主控方案,采用NVMe 1.4协议,官方标称的顺序读取为7400MB/s,顺序写入速度6400MB/s,随机读取速度为1000K IOPS,随机写入800K IOPS。
R (1 - 1)-19.jpg

R (1 - 1)-20.jpg

R (1 - 1)-21.jpg

R (1 - 1)-22.jpg

R (1 - 1)-23.jpg

散热:华硕 ROG RYUO IV 龙王四代 SLC 360 ARGB 一体式水冷。
R (1 - 1)-55.jpg

R (1 - 1)-56.jpg

要是想入手这款水冷的小伙伴我觉得先看下自己的机箱是否能兼容这款水冷的安装,毕竟这款光冷头的尺寸就是“超”范围了:133×105×123mm,屏幕模块采用嵌入式磁吸固定,并且支撑框是采用滑轨左右横向调节设计,用于避让高内存条与较厚的主板散热马甲,并且单靠框架的设计就能代表作为旗舰款的设计“实力”侧面还饰有ROG LOGO的编织带。
R (1 - 1)-57.jpg

R (1 - 1)-58.jpg

R (1 - 1)-60.jpg

R (1 - 1)-61.jpg

R (1 - 1)-59.jpg

水冷的6.67英寸AMOLED曲面屏更是特色之一,除了采用便捷的磁吸安装外,2K分辨率、60Hz刷新率和500nits亮度,支持裸眼3D视觉效果。既能将其当作展示个性动态壁纸的“小屏幕”,又能通过它实时查看CPU温度、风扇转速等系统参数,照设计上看来迟点应该会有更多散热品牌会跟进曲面屏水冷这个赛道。
R (1 - 1)-62.jpg

R (1 - 1)-63.jpg

R (1 - 1)-64.jpg

R (1 - 1)-67.jpg

R (1 - 1)-66.jpg

R (1 - 1)-65.jpg

R (1 - 1)-68.jpg

隐藏式水管设计同样可圈可点。采用中置短管结构(200mm),接管位置采用自由旋转设计,可以让玩家随心调整角度,实现贴合在不同机箱下安装需求。巧妙缩短了冷头和冷排进出水口间的间距,短管设计大大减弱了传统水冷的长管设计带来整体观感上的杂乱感,让机箱内部更为简洁美观,还降低了冷却液流动的阻力从而提升散热效率,要是搭配上背插主板和显卡效果应该会更为出色,有机会尝试下这样的搭配安装。
R (1 - 1)-69.jpg

R (1 - 1)-70.jpg

冷排尺寸 达到:394×140×32mm,较常规 360 冷排更宽、更厚,散热体积可以媲美 420 冷排。冷排采用单波设计,共有 17 条水道,由于采用非常规的出管设计,因此可见其配备了两组螺丝固定孔位,以适配不同的机箱固定。宽短型透明七扇叶,轴心 LED 灯珠,扇框内侧采用透光处理,使得灯光可以穿透透光LOGO的边框。采用两侧金属触点 PCB 与卡扣组合完成对接的菊花链式设计积木风扇,风扇最高转速可达 2650 RPM,最大能够提供 71.44 CFM 的风量及 5.45mmH2O 的风压。
R (1 - 1)-71.jpg

R (1 - 1)-72.jpg

R (1 - 1)-73.jpg

R (1 - 1)-74.jpg

R (1 - 1)-75.jpg


电源:ROG STRIX 白金雷鹰1200W 氮化镓电源。
R (1 - 1)-46.jpg

R (1 - 1)-47.jpg


电源左右侧面是1200W和败家之眼的大logo,同时还有STRIX斜体字符并做了镂空和反光纹理,另一侧同样的设计,只不过STRIX字符是不带镂空纹理的。背面是全模组接口布局,分区标识,共提供了3组PATA/SATA/Molex(硬盘与大4D供电)+1组MB(主板供电)+6组CPU/PCI-E供电+1组带2Pin华硕智能稳压技术IVS的12V-2X6是特地用以应付诸如RTX5090这种高端显卡高负载环境下使用起到稳压作用的设计。正面135MM双滚珠轴流风扇,背面则是电源的认证与功耗标识标贴。
R (1 - 1)-48.jpg

R (1 - 1)-49.jpg

R (1 - 1)-145.jpg

R (1 - 1)-52.jpg

R (1 - 1)-50.jpg

R (1 - 1)-51.jpg

R (1 - 1)-53.jpg

安装:

下面再通过安装来把在上面硬件介绍时漏掉的细节补充完成,首先是主板、散热等硬件安装进箱,全塔尺寸的箱体内部安装空间确实非常宽阔,就算是大型的E-ATX主板安装进去都显得非常的微不足道。大空间的好处在于其全面的兼容性,不管是什么尺寸的硬件都可以“一箱打尽”。
R (1 - 1)-95.jpg

R (1 - 1)-96.jpg

R (1 - 1)-143.jpg

R (1 - 1)-97.jpg

因为空间太大,让箱体内部显得很空,那么就有必要用定制装饰来进行修饰一番。所以这次采用定制的四块模块定制灯板来进行内部装饰,电源舱正面的灯板右侧则是加入了定制副屏。做到内有喷图内部则是灯板相结合的装饰搭配。
R (1 - 1)-98.jpg

R (1 - 1)-102.jpg

R (1 - 1)-99.jpg

R (1 - 1)-100.jpg

R (1 - 1)-101.jpg

背舱的走线也是非常的方便,背舱相对于一代太阳神也是经过改进的,再辅以自带理线魔术扎带来进行固定也是不错的,就算无需背面的亚克力装饰板来做遮挡经过整理后也可以独当一面,再加上亚力克装饰板的话只能说:锦上添花。
R (1 - 1)-103.jpg

R (1 - 1)-104.jpg

R (1 - 1)-105.jpg

R (1 - 1)-106.jpg

结语:

唠叨了那么多,也到了文末总结时间了,对应不同消费群体而打造的ROG信仰IP概念不得不说是一种非常高明的营销方式,把这个概念更好的融入到自己的产品之中无疑是相得益彰。毕竟ROG系列代表着其自身的定位含义,在不断壮大和发展自身的产品之余,更联合不同的硬件友商打造属于华硕ROG的专属定位产品,让其ROG“概念宇宙”拼图得到更完善的补充去适应更为多元化的市场。要是大家不喜欢这次的装机张扬风格的“花里胡哨”的话,也可以参考群里其他大佬的低调奢华的风格作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噢,最后再次感谢CHH和华硕的鼎力支持让我可以完成这次RO姬次元美学装机!全文完…
发表于 2025-9-24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手套不错~
发表于 2025-9-25 13: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9-29 05:39 , Processed in 0.018304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