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bobool 于 2016-7-10 23:07 编辑
“要想获得最高效率、取得最大成就,大家就必须齐心协力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避免目标不一致的情况。” -惠普公司(HP)创始人之一戴维•帕卡德
惠普(HP)公司简介
历史:惠普公司由斯坦福大学的两名同班学生比尔•休利特(Bill Hewlett)和戴维•帕 卡德(Dave Packard)于1939年共同创立。公司的第一款产品诞生于帕洛阿尔托的一间车库中,是一台音频震荡器 — 一种供声学工程师测试使用的电子测试装置。沃特迪斯尼工作室 (Walt Disney Studios)是惠普的早期客户之一,它当时从惠普购买了8个这样的震荡器用于为其影片《Fantasia》开发和测试一种新型音响系统。
如今: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不断开拓新的市场,HP每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达40亿美元,用于开发产品、解决方案和新技术。HP发明、设计和提供推动商业价值、创造社会价值、以及改善客户生活的技术解决方案,并在UNIX 服务器、Linux 服器、Windows服务器、磁盘存储系统、存储局域网系统(SAN)、外部RAID存储系统、工作站、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手持设备、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多个市场领域暂时占据领先地位。目前惠普正重点关注云计算、设备的可连通性以及软件服务领域的发展。
目前惠普公司主打的工作站包括:台式的Z系列(Z220.Z420.Z620.Z820),工作一体机(Z1)以及移动工作站EliteBook系列产品。当然,除了主流的Z系列台式工作站和EliteBook系列移动工作站之外,惠普的xw系列工作站的性能还是相当不错的! */-52
今天,将给各位带来的是HP的移动工作站 :8760W。
HP EliteBook 8760w 移动工作站属于专业人士的理想之选。利用此款强大的 移动工作站,可制作图形密集型动画、多 维工程图纸或进行复杂的设计。 此款移动工作站配备了大容量内存以及高性能显卡。HP独家的 DreamColor 技术更是方便观看使用此款移动工作站创建的杰作。
在文章的开头让我用最短的篇幅来介绍一下图形工作站与普通PC的异同点。
“图形工作站”是一种专业从事图形、图像(静态)、图象(动态)与视频工作的高档次专用电脑的总称,现已被广泛地使用在以下领域。
- 专业平面设计, 如广告、媒体设计
- 建筑/装璜设计,如建筑效果图
- CAD/CAM/CAE,如机械、模具设计与制造
- 视频编辑,如非线性编辑
- 影视动画,如三维的影视特效
- 视频监控/检测,如产品的视觉检测
- 虚拟现实,如船舶、飞行器的模拟驾驶
- 军事仿真,如三维的战斗环境模拟
我们如果是就软硬件平台呢还可以将其细分为:
- Unix工作站,基于Unix/RISC的传统Unix工作站
- NT工作站,基于Windows/Intel架构的新型NT工作站
而且NT工作站由于具有价格低廉、配置灵活、使用方便、维护/开发成本低等优势,已被广大用户所认同、接收,我们一般所说的“工作站”也是特指这一类产品。 */-52
经过简单的介绍之后,就请让我带领着您慢慢深入吧。*/-24
Part1:开箱 某个夜黑风高的夜晚,正当本人准备洗漱休息之时,突然客厅传来了“咚。咚。咚”的声响。先是一惊,又定了定神,仔细分辨那声音的来源,似乎来自另一个房间。当时确实是累了,没有管那么多。先睡过去了。第二天来到客厅。发现有一包裹落于过道旁边,很是好奇,于是取来相机,将其拍下。*/-30
有一包裹落于过道旁边。
有一包裹落于过道旁边
待我贴近一些。
贴近一点
隐约从包装的缝隙中看到了英特尔的LOGO,难道是:一台电脑。
为什么还有英特尔的LOGO。莫非是台电脑?
果然是我期待已久的电脑,喜出望外啊,破之。
嗯,除去包装真面来一张,HP的LOGO好大,好嚣张。
背面当然亦难逃一摄。各种文字的涂鸦感觉不错。*/-22
打开了,打开了。包装怎么这么简单,想必这么设计应该是有他的目的吧
凑近一点,橘黄色的标记果然很炫目啊。
推倒箱子,电脑应声划出,此刻尽丝滑。*/-30
包装中除了电源适配器和电脑本体以外,就是下列的纸片啦。
什么保修,相关配件支持,恢复光盘(漏拍了一张),总之各种纸片,有比没有好。
下面是小广告时间:
这个电源适配器要不要这么大!*/-51
上面是SONY某平板的适配器(平板也有适配器哦)以及各位CHH好基友喜爱的一种植物。*/-12
至于是什么原因,让这台笔记本型电脑也用上了200W电源呢,我从网络上找来一张图片。大致分析了这台电脑的功耗分部明细。
显卡就目前掌握的信息:ATI FIREPRO M5950 - 芯片代号 Whistler XT - 标配1G DDR5显存 - 最高功耗50w左右。
NVIDIA QUADRO 3000M - 芯片代号 N12E-Q1 - 标配2G DDR5显存 - 最高功耗75w左右。
NVIDIA QUADRO 4000M - 芯片代号 N12E-Q3 - 标配2G DDR5显存 - 最高功耗100w左右。
NVIDIA QUADRO 5010M - 芯片代号 N12E-Q5 - 标配4G DDR5显存 - 最高功耗100w左右。
再根据不同的CPU,双核,四核,四核旗舰型号,分别具有35w,45w,55w的功率。
同时考虑到DC屏幕的电源消耗。
大致分析为:8760W 200W起跳。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张图片(图片来自于网络)。
另外这次开箱中又遇到了一种没见过的插头。。。。*/-27
为什么说又见过呢。因为上次买PS3的时候插头也是没见过,各种插不进*/-58
开箱之后就是各个角度的解析啦,让我慢慢道来。
Part2: A面这个面,有部分坛友因同心圆感到不适*/-14
那我就先让大家感到不适一会吧*/-12,拉丝同心圆一张。
熟悉惠普商用笔记本的坛友想必对惠普Dura技术并不陌生。 同样,8760w设计上采用了从飞机中得到启发的“DuraCase”技术。
移动工作站不同于普通的商用笔记本,出入的环境并不会总那么“舒适”。 如在油气勘探应用中,经常要面临高温低温、潮湿、风沙等恶劣的户外环境, 这就要求移动工作站需要比普通笔记本更加牢固。
所以工作站的顶盖具有蜂窝状镁制内壳,并通过热处理与阳极氧化铝粘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轻盈而坚固的显示屏外壳,坚固而耐冲击。 (可惜我没有找到广告图*/-15)
顶盖的后部有一个用途不明的小凹槽。凹槽的位置也使整机的中轴线。(穿过下面的W)
这是靠近开合面的边缘(一个顶盖用3种金属,还行吧)
这个金属的颜色与机身周围接口相近算是淡入,淡出吧。*/-35
另外8730w表面还采用了防止磨损和刮伤的DuraFinish技术,保证外壳的美观。
这是开机之后的画面,LOGO会亮。
有人说新一代的同心圆设计有点恶心,我觉得还好啦。
至少是花了一个本子的钱买了:SONY高端系列和华硕超极本的顶盖
Part3: B面
第三部分就是B面。是买回来多久就要看多久的一个面*/-14 由一张侧面照亮相。*/-34
1.以高效稳定为前提,电脑采用了寿命更久的铝合金转轴。
在右转轴的上部,清清楚楚的印着:EliteBook 8760W
为了在屏幕合上且屏钩锁死的情况下,进一步让笔记本屏幕与机身保持相对的静止。
在整个B面的边缘有一圈黑色橡胶垫(就像汽车的密封圈一样)
B面螺丝为了整体的美观,有黑色材料包裹。
2.远处,HP在B面安置的LOGO十分的低调,不过我也没要求想包装盒上那么大*/-42
中间一条白银色金属条是B.C面中最鲜亮的颜色(和机身后部是同色的金属)。
很有视觉冲击力。同样塑料缓冲条在这里也没落下。
3.这是B面的上端的部分,有阵列麦克风;摄像头补光灯;720P高清摄像头;
最右边貌似是光线传感器。下面附摄像头软件一张,选择内容还是很丰富的。
视屏交流还是可以胜任的。如果有高的要求还是用微软的梦工厂吧。
。
4.在B面的右上角(又是一个低调的地方*/-93)有着一个代表笔记本屏幕最高水准的标记。
Dreamcolourd的七彩小标记。为了这个小标记多花了不少,当然还是物有所值的
DC屏是惠普公司面向专业显示领域推出的一套解决方案,包含了30位色彩以及10亿种颜色。
8760W采用的是DC的二代屏幕。相较上代亮度有210nits升级到了300nits,但是更加省点。
这归功于新技术带来的更低功耗。
AH-IPS,全称为:Advanced High Performance In-Plane Switching,即“高分辨率硬屏”,它是由LG Display公司研发的应用于智能手机的高端LCD技术。该技术以高色彩准确度、高分辨率和良好的节能特性而著称。
这是DC屏的原理图。感兴趣的可以琢磨琢磨。*/-52
可惜本楼是所有的硬件介绍。屏幕详细的解析请看二楼。
还有就是屏钩和橡胶缓冲条的特写。
附机内控制器的截图,经典的五人像啊。
B面到此结束*/-52
Part4: C面
看完A.B面。让我来介绍一下8760W简洁的C面。
键盘
为了相应整体设计中的简洁的风格。8760W相较上代,在C面上部做了一点小改款。*/-35
电源按键与上代材质相同,都用了铝。
相比电源按键,机身快捷键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位置从贯穿C面变为右上方的一角。从原来的9枚触键变为了现在的:
WIFI,静音,Quickweb(进入Windows系统时是打开默认浏览器),计算器。四枚实体按键。
8760W不像传统笔记本把音响布置在C面,取而代之的是更大尺寸的键盘,更大面积的触摸板。
键盘采用巧克力造型,迎合年轻工程师的口味(觉得这个机身配传统键盘就有点奇怪了)*/-34
附有背光(没有键盘灯了*/-15,上代还有的)方便在弱光环境下继续工作。
而且采用了DuraKeys技术,可以承载25万次左右的敲击,键盘经久耐用,表面不易磨损,历久弥新。
触摸板和指点杆的设计在8760w上得到了沿用,反应灵敏,定位还算准确。
不过是小橘点,不是TP的小红点,DELL是小篮点。*/-34
11CM*5CM的大尺寸触摸板,轻触右上方可以关闭触摸板(小橘灯亮起)。
这块触摸板又叫TochPad。支持手势功能,不过兼容性不错,识别率很高。
附一张软件synaptics截图。
功能还算蛮全的,和MAC的触控板有的一拼。而且指点杆+触控板似乎比MAC占优势一点。*/-12
使用图我就不放了,有MAC的坛友应该很明白触摸板的价值。
左腕托还是验身牌,不过是银色的:EliteBook
本图是8760W的。拉丝面板上的标识
此图是上一代8740W的,感觉上一代的字霸气一些。纯属个人感受。
图片来源与网络
下面是指纹识别器。
这款识别器采用真皮层生物指纹传感传感器技术,采用AuthenTec TruePrint的指纹技术。
原理是只扫描的是皮肤下面的真皮层,可以不受表皮污垢的影响。
也因此它被认为是目前市面上最可靠的指纹技术。下面是原理图。
他虽然不像W530那样支持冷启动开机,但是配合专业软件ProtectTools。
简单设置后,上要输密码的网站手指一刮就可登录(比如上T宝,会提醒你选择输密码还是
以扫描指纹的方式登入)。实在是方便易用。
另外还要提醒的是:因为每个侧边都有弧度,所以接口东西插进去的时候会有露出来的部分。
但是很牢固,不用担心。*/-52
最后来一张云里雾里的C面,结束C面的介绍。*/-35
Part5: D面
A,B,C,D这也算到最后一面了。让我们来解析一下8760W富有创造力的D面吧。
隐藏在大-片黑色中的两个小红点,它就是底盖的快拆接口,或者说免螺丝卡榫吧。*/-52
这项设计近年来,在商务电脑中用途广泛。理由是尽快修复机器,在最快时间内恢复产能(我猜的,欢迎坛友指正)。
两个“快播”都负责各自的功能。左边的是负责电池的开启,右边则是控制底盖的开启。*/-12
将左边的卡榫 向左推到底,电池弹开。(注意是弹开,这笔记本能“伤人”的小机关还是蛮多的,请看下面介绍SD卡的防尘塞)。
将右边的卡榫推到底。这次好一点,是滑出的。(要推两下,如果你注意“安全”的话:可以在推第二下之前,将黑色小孔中的螺丝补满,不过那样就失去快速维护的意义了。你是冠希老师就另当别论啦。)*/-30(要是什么时候我也能防静电手套就好了,要是想轮大那样,一个测评里面换两幅手套就更好了)
金属后盖上的两个小孔,是给防泼溅键盘导出滴水用的。
有的坛友可能会奇怪:那HP还要我们的冠希哥哥去找这颗小小的螺丝吗?
其实在底盖反面的角落,这颗螺丝已经预备好了。*/-52
底盖打开,放一张总预览图。下面各图的畸变请无视*/-48
细节一:
1.8760W采用了配备3天线的INTEL 6300网卡。定位貌似和KILLER 1103差不多。
2.上面是一个Mini-PCI-E的空焊位,支持Msata.已在本作的下一代8770W补全。(虽说 17寸机型的硬盘位支持5个(拓展坞另购),但是多一个走Mini-pci-e的也不是坏事,虽然此类固态硬盘性价比并不是太高。)
3.空焊位的左边是另外一个Mini-PCI-E,部分机型预装3GWWAN 网卡,SIM卡插槽在电池插槽(我这台屌丝配当然没有)。
4.当然,还有多余的两个SODIMM,这里面有个小故事:
诺是用户一开始选择的是双核CPU(如i5),将会获得下面一张图,即全机身仅有两个内存插槽,没有键盘下面的内存。
图片来自网络
诺是用户一开始选择的CPU为i7 起跳(四核),获得的就是另一张板卡图啦,全机身的4条插槽会补满,并且最大可支持32G。
图片来自网络
总而言之,这是为什么本部“屌丝配”也要上或只是上i7最入门CPU的原因:为了将来。*/-30
5.原本没有五。因为器材限制或技术原因(我的NEX-5N没有引闪器)只能用手遮住闪灯,但是还要将一部分信号传给远处的主灯,即不能全部遮住,所以各位会在板卡上,通过闪光灯的强光,看到我手中流动着的血液(红点点啦)。(本人被亮瞎已成往事,拍了3天我眼都花了)。请各位见谅啦。*/-58
细节二:
1.17寸机型,通常提供两个磁盘位,有着不错的磁盘拓展空间。诺是组成盘阵列还可以提升磁盘的性能或安全性。如果不要光驱,立即会获得机身3硬盘的多次盘支持。(这次系统重装,装怕了,光驱是肯定要的)
2.主硬盘上面覆盖着的是SC读卡器。可以读取一些智能卡,回头装了驱动,试试能不能读银行卡,当个“卡拉卡”也好。*/-52
3.上部是走线槽,线槽很宽,设计合理,再来个三天线也够。用某人的话说就是:有大厂风范。(不过好像这台“屌丝配”木有预埋天线啊。我选了DC2,就是不想动A壳额。*/-50)
细节三:
1.位于右侧的风扇口,很大很大,可惜忘了拿参照物了(还记得上面提到的“1元钱反面吗?“)。风扇大小,对得起外壳对它开的4条散热窗。另外,风扇神马的没有保护罩吗?我的小指可以塞进去*/-14,不过也没人有事没事打开底盖,去虐-待自己。
2.导电胶布也是散布在板卡四周,一句话:大厂风范。
细节四:
从上至下,分别是:
1.拓展坞接口:可以连接HP为移动工作站设计的拓展坞,配合更高瓦率的电源,可以是机身拓展更多接口,发挥出更高的性能,以及玩出更多花样:
如AMD显卡可以玩5屏(转说明书中的一段话):A maximum of three displays can be supported through the HP Advanced Docking Station
(NZ223AA). The DisplayPort and DVI connectors are shared, so you may choose one DisplayPort or DVI
plus a second DisplayPort, or DVI plus the VGA connector. Therefore, the choices are DP+DP+VGA,
DP+DVI+VGA, DVI+DP+VGA or DVI+DVI+VGA.
可以接一大推设备,把本本变台机。
还可以像上文说的那样,依靠多提供的E-SATA,与第二只光驱,组建一个磁盘阵列。
。。。。。。
2 .电池扩展接口(说明书上是神马Ultra Capacity Battery),总是是让本本巡航更久的东西。不过觉得15寸以下机型配备这个比较实用。*/-30
3.或许有的坛友可能奇怪好端端的一个D面为什么有这么多凹槽?
那些凹槽是给拓展电源或多媒体扩展坞固定机身用的。
4.拍照之前手贱戳了一下,结果那个拓展坞的防尘塞回弹不起来了(前面几个部件。。。该弹的不弹)。真如硬件区那边所说的:缩肛了。*/-34
Part6: 机身的周围接口
机身的总预览图在那Photoshop拼接中,大概拼接好了就是这个样子*/-42
请大家稍等片刻。*/-34(因为器材有限制,没有广角镜头。)
稍稍分析一下机身周围的各个接口。
机身前左部
关键词:SD卡读卡器,指示灯。
1.SD卡读卡器配有防尘塞(内部的弹簧似乎过于强力,防尘塞可以弹的很远很远,有兴趣的话,可以估算一个落点,把手放在那,接住读卡器*/-34)
2.这个二合一读卡器无论是写入还是读取速度都有一个不错的水准。下面是SD卡的测试截图。(多合一读卡器在上一代上用怕了,卡壳率很高)
3.从后期的拆解中可以发现,这块读卡器与机身左部的两个USB 3.0接口,处于同一个接口拓展卡上。
这样做的好处是: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机身各个接口经过数以千次的插拔后难免会有松动或破损,此时只要更换内部的拓展卡即可。不用大动干戈,拆卸主板。*/-30
因为速率与USB 3.0相近,(人家HP还给你省了买雷克萨读卡器的钱),不知道读卡器是走那条线的,会不会用读卡器的时候,一个3.0的接口降为2.0.这个就等我日后测试吧。
4.状态指示灯同样位于机身左前部,加工精度比较高,孔很小。
亮度也适中,不存在光污染,(待机时指示灯闪动的频率和求生信号灯差不多。)*/-49
机身前中部
关键词:屏钩开关,音响。
1.这款本本的屏钩开关属于隐藏式的,按下去行程较长,阻尼也比较大。总之是用力一按就开屏啦。*/-34 为了保护屏幕在移动的过程中不意外开启,每次开机花这个力我想还是值得的。
2.不知大家在看前面的接口总览图的时候,觉得机身前部开两个孔有些奇怪,那里没有风道啊。
为什么开孔的旁边有一个涂金属漆的塑料部件?
或者在看C面的时候奇怪,这本子的喇叭在哪?
其实扬声器和蓝牙模块藏的好好的。*/-15
扬声器的个头不大,配合机内软件效果还行吧。
SRS音效:是一系列基于心理声学原理的音频处理专利技术的统称。
宗旨是:仅仅通过两个扬声器来营造身临其境的三维音场。(难道是通过那一高一低的扬声器布置?)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35
这款蓝牙模块,采用的是胶水粘合的固定方式,支持蓝牙2.1规范。理论速率在3Mbps左右,连个鼠标还是可以的。(下代8770W,可支持到4.0).
HP没有给它专门设置一款软件,用的是win7自带的界面,那我也就不截图啦。
机身前右部
关键词:什么都没有
机身左前部
关键词:;火线;USB 3.0;E-Sata;DP;RJ-45;ExpressCard/54 1.火线接口是IEEE1394接口的俗称,多用于视屏采集,电视公司的审看机也采用这样的接口。
虽然说现在大部分机型取消了火线,但我觉得工作站集成1394还是有必要的。
2.USB 3.0在上代8740W上已经集成,USB 3.0的使用是大势所趋。
3.E-Sata是机内SATA的外置版。移动平台上的E-Sata也是兼容USB 2.0的(不然没有供电对不对)*/-35
4.DP接口在上一代的时候,因为DP显示器没怎么推广,使用率不高(也有人认为HDMI+VGA更好些)。现在要是那A卡组多屏没有DP是不行滴。
5.RJ-45这个不用多说。机身内部集成的是千兆网卡。
6.ExpressCard/54。这个接口现在的本本上用的可不多。我就上一张尺寸图,大家一看就明白
最左边的那块叫PC card 是8710W那代或2008年之前的笔记本采用的扩展卡接口。
经过发展后,为什么中间那块要叫ExpressCard/54呢? 因为宽度为54MM。虽然机身位置有些尴尬。
为什么12寸机型上要叫ExpressCard/34?因为宽度为34MM。*/-12
支持这些插孔的卡种类非常多,比如现在比较火的USB 3.0 扩展卡(那样我就有7个USB啦)
有支持连接无线广域网的网卡(也就是大家所说的3G,不过现在笔记内置的比较多)
有声卡,比如UAD-2 SOLO/Laptop或创新的Creative X-Fi Xtreme Audio Notebook。(现在好像连USB的比较多)。给一个 坛友ningshuang的声卡 链接,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358026-1-1.html
上图一张:
有SC智能卡的读卡器(我的本子上有了,也就不用另外掏钱啦)。
甚至还有内存扩展卡(这个我到没见过)*/-42
P.S.我照片上用的魔豆是PC Card(图列上有),不是ExpressCard/54,所以插不进。
只是魔豆嘛,不要太纠结。想当年我用这张卡在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就能上网,相当拉风
P.P.S如果买到ExpressCard/34也不用担心,ExpressCard/54向下兼容。
而且ExpressCard/34的产品也多半会送ExpressCard/54的兼容器。
机身左后部
关键词:散热,电源,防盗孔。
1.为了应对机身中强大硬件发出的巨大热量,以及一改HP在消费者眼中散热诟病的问题。
新一代的8760W采用了夸张的散热设计:共4条散热窗。
左侧两条75MM窗口,后部两条60MM窗口。配合大尺寸散热风扇,C面没有灼热感已
不成问题。“HP笔记本散热不好”在HP工作站上也成为笑柄。*/-35
2.相比上代,这次8760W的电源设计在后侧,方便理线(这个还是看个人喜好啦。)
另外,为了给大尺寸风扇让出足够的空间,4条散热窗所属的范围内
(即75MM*60MM的面积)没有设计板卡。电源采用的是连接线的方式固定在板卡上的
也就是说:损坏后,不必大动干戈更换主板,只要跟换连接线即可。
如果更换的时候还是把主板弄伤了,那您就任命咯*/-14不多说,上图。
3.防盗锁,配件指南上面的型号是AU656AA和BV411AA。下面我就引用咯
HP的"一键旋转"线缆锁方便易用,可以有效防止笔记本计算机,坞站和附件免遭盗窃
机身后中部
关键词:Elitebook workstation
1.这个标识在笔记本的中轴线上,相当于这台笔记本的验身牌吧。
摆在做桌上远远的就可以看见那橘色的大字。
Elitebook workstation
这是本机比较亮骚的一个地方,我可能拍的不好。其实尾部是斜向桌面又在银色金属收尾的
地方向内部内收。给人一种很薄的感觉,其实是很厚的。
橘色大字是暗刻的,好像是铣出来的,应该比较耐刮。(不知道啊,猜的)*/-30
机身右后部 关键词:RJ-11;VGA.
1.RJ-11呢,又名调制解调器接口,也就是日常家装中的电话线接口。多用于笔记本
的拨号上网。拨号模块在键盘下方。用了一根很长的的显接到机身后方。
HP用心良苦,可惜本人不知道RJ-11除了拨号上网,还能派什么用场。*/-15
2.说道VGA接口,虽然现在很多高清接口普及了。但是VGA这样的视频接口依然有用武
之地,比如连接投影仪,连接显示器。(废话。。。。反正广泛用于商务服务)
机身右前部
关键词:音频;USB 2.0 1.两个音频接口想必我也不用多说,一个是耳机,一个麦克风。
耳机插进去后底噪有但不怎么大,有需求的坛友可以用EC/54的声卡(我前面介绍过)
2.USB 2.0 这个我也不用花时间去介绍,这个接口使用很广泛。
所有的接口我也一口气讲完了,
下面是整机的图片。 (Part7)
1.插上电池和电源开机准备就绪。
2.开机,HP LOGO映入眼帘。
3.接下来就是各种折腾啦,什么驱动啦。 什么惠普专业软件啦,后来想想还是换成伟大方块字比较和谐。
于是果断重装,重装前磁盘恢复的留念。
留念
结果在18号用中文又给我来了一遍。*/-14
4.重装的时候,提示要连接因特网。可已经把无线网卡的驱动卸载掉了。
只好远远的拖一根网线咯。*/-50
5.几个小时以后,win7简体中文版安装成功。
还是,还是各种安装。3万多个。。*/-50
好,8760W的硬件部分就告一段落啦。
2楼进入屏幕测试的环节。
另外我的COMS上是不是灰太多了,怎么除尘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