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头疼的部分来了,架构分析...![]() 随后我们来对比现在的HD6800架构图,最明显,也是唯一可以看得出来的区别是SIMD阵列数从20组减少到了14组,SIMD阵列中的shader数量依然是16个没有减少,采用倒退计算的方式便可以得出,1120个SP是14组SIMDx16个Shader最后x5D架构=1120SP,貌似一切都很符合逻辑,或者说,这就是AMD希望我们看到的,希望我们对于HD6800系列结构的理解.经常上Chiphell的会员应该知道早在年初我就透露了HD6000将会微调5D架构至4D的消息,面对现在这样的官方架构图,我的小道消息显得那么的脆弱,我拿不出任何证据来否认官方的语调.可是,此次AMD对于架构的遮遮掩掩是以往任何产品从未有过的,就像当年我宣称Cypress采用了双核心架构的时候,最终AMD官方从未提过双核心二字,而只是用"模块化架构设计"来对于架构的深入剖析做了草草了事的回答.我不想被称为阴谋论者,事实上大家都知道我所有的消息都是建立在可靠渠道之上而并非我个人的匪夷所思,要是HD6800真的是4D架构呢?20(SIMD)x14(Shader)x4=?大家自己计算一下吧,在我拿不出证据的前提下希望大家还是按照官方资料来定义HD6800的架构,至于为何最后3D性能会有明显提升的疑问,这到是应该去询问真正的阴谋论者. 架构微调后的最大亮点,Tessellation(曲面细分)性能得到了明显提升,峰值为HD5870的2倍,AMD官方并未给出任何提升的原因,就是说,我们并不需要知道为什么Tessellation的性能被提升了,那就是这样自己提升了~ Barts在架构上变化所带来最明显的差异是GPU核心DIE面积从Crypress的334mm2缩减至255mm2,抛开性能差异先不提,此次的升级AMD所获得的最大优势就是GPU成本的降低,更别说针对的对手产品GTX 460是夸张的336mm2,就算是性能相等,AMD也可以在不赔钱的前提下将HD6800系列卖的比GTX 460更加便宜.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310112100042806
GMT+8, 2025-4-27 18:53 , Processed in 0.007334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