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43550|回复: 170

[CPU] AMD的U越来越香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24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jnsllkyl 发表于 2023-5-24 14:11
说一个不离谱的亲身经历:原来用4770k带980,然后换的3060ti,但是帧数没高特别多,codcpu的延时12-14, ...

4770的IPC和zen1是一个水平的,从zen1到zen+,zen2、3、4的IPC提升叠加起来接近60%,加上频率的提升,单核性能差不多是前者的2倍,所以你说cpu延时少一半,那是很正常的现象。
发表于 2023-5-24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ghgfhghj 发表于 2023-5-24 15:32
hasewell的游戏性能其实和zen2的3300x差不多
初代zen的游戏性能真的很拉

不是我记错的话,3300x应该比7700k差不太多了,不至于去跟haswell比吧?
发表于 2023-5-24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darkness66201 发表于 2023-5-24 16:07
从zen1到zen4横跨7年,频率提升40%,IPC提升超过50%,算下来单核性能超过两倍,不过........这幅度甚至还 ...

这个比法有点田忌赛马的意思:
同一代产品,最高端和最低端的单核性能差距常常能超过50%。超频的本质不外乎就是把低端产品通过技术手段达成接近甚至超越高端产品的性能。
你放眼过去相当一段时间的x86处理器发展,旗舰处理器单核性能代际间超过200%,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发表于 2023-5-24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ghgfhghj 发表于 2023-5-24 16:13
zen2游戏性能不如skylake是常识吧,hasewell到skylake提升是没有zen1到zen2大的,zen2的ccx内部4个核不是 ...

谁告诉你是常识的











两篇文章的地址:
https://www.tomshardware.com/rev ... x-3100-cpu-review/3
https://news.mydrivers.com/1/687/687718.htm

自己去看
发表于 2023-5-24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darkness66201 发表于 2023-5-24 16:38
那毕竟超频是最简单的手段,现在要花7年三代工艺四代架构才能达到(当然这个放intel那边来算的话会更难看 ...


举个例子把,别说差一代产品了,差两代的x86 cpu单核性能提升超过100%提升的有几个?无论I、A、C
发表于 2023-5-24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ghgfhghj 发表于 2023-5-24 17:21
你这发测试就是很典型的,内存用的啥都不告诉你的

你这鸭子嘴硬不太好吧,你有证据摆证据,没证据你老实承认你记错了或者你一直以来的zen2偏见不就成了?
发表于 2023-5-25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ghgfhghj 发表于 2023-5-24 17:37
Ryzen 7 3800x 4.5GHz vs Core i9 9900k 5.0Ghz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y0Y9D8LMtI
hasewell的游戏性能其实和zen2的3300x差不多
4790k超频潜力不低,普遍4.6g以上,看过视频,配合2400c9的内存和3600c14的3300x基本是互有胜负的
zen2游戏性能不如skylake是常识吧


所以我说你除了嘴是硬的,其他都是软的。
抛开“haswell游戏性能和zen2 3300x差不多”这个荒谬的结论不说,让你找zen2和skylake的游戏对比测试,你找半天就找一个超频测试,欺负台积电7nm工艺不如14+++好超频?       
你去搜罗一下默认设置下zen2和skylake的游戏测试,从4核、6核、8核都找来对比,看看你自己上面三条结论那条靠谱?
发表于 2023-5-25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darkness66201 发表于 2023-5-25 14:46
例子太多了,英特尔的话从386开始到486,奔腾2,3,4,基本上频率翻倍往上走的话单线程性能都能翻倍,当 ...

你不会是拿下一代的旗舰对比上一代的入门达成单核性能翻倍的吧?
发表于 2023-5-28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ihu 于 2023-5-28 23:25 编辑
darkness66201 发表于 2023-5-25 15:49
肯定就是每一代后期款旗舰对比啊,比方说奔腾3才刚刚跨过1G大关,当年很流行的super pi还在两分钟级别, ...


先明确一点Zen1到zen4,都属于锐龙系列,如果我们前面讨论的17年发布的zen1到22年发布zen4属于前后4~5代产品的话,那么你举的这些例子,早就不是前后1~2代产品,而是相隔N代。

PIII Coppermine的发布时间是1999年,P4 Prescott的发布时间是2004年,,主频3.8G但不稳定。前后相隔5年,工艺也早就不是coppermine的0.18微米,而是90nm。Coppermine的后续产品应该是2000年发布的P4 Willamette,主频只有1.4G,由于IPC远不如PIII,单核性能不但没明显提升,甚至有些应用是倒吸的,再后续的P4 Northwood主频只有2.4G,性能也不如2G主频的PIII(如果有的话)而,性能当然也达不到PIII coppermine的两倍,你的第一个栗子失败了。
P4 IPC的大倒吸,导致Core 2架构的相对P4 的IPC有很大提升,即使如此,06年推出的Core 2 conroe处理器,主频最高仅有2.6G,也没能相对3.8G的P4 Prescott实现单核性能的翻倍,即使后续08年底发布的Yorkfield Core2处理器,最高主频也就3G左右,依然无法实现3.8G Prescott双倍的单核性能。你举的第二个例子依然失败。
AMD这边,K6-2的后续产品是K6-2+,K6-2+后续是K6III,K6III的后续产品是SLOT-A的K7-Athlon,主频只有500~800M,K7-Athlon的后续产品是大名鼎鼎的雷鸟,然后是Athlon MP和Athlon XP,从K6-2(1998年5月发布)到Athlon XP(2001年底),时隔3年半。这个可能是唯一一个不超过4年时间里单核性能提升超过100%的例子,但也相隔了4代产品。靠的还是原来AMD Super7平台基础性能的羸弱和DEC Alpha处理器带来的先进技术形成巨大的性能反差。
所以我说任何一家处理器厂家,相隔一两代产品,想实现单核性能的全面翻倍(而不是某一两个频率敏感类应用的性能指标),任何时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7-4 14:20 , Processed in 0.009884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