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240|回复: 4

[电脑] 手提便携机箱新选择——COOJ SF3装机分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2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斐然 于 2025-11-22 23:46 编辑

DSC00519-122.jpg

最早知道COOJ家的产品是通过轮大的视频,立马入手了MQ4,迄今为止仍然是我最喜欢的集显机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最后的PGA——Ryzen5 5600G+ROG B550I+cooj MQ4装机展示》

这个月10号,COOJ首发了SF3机箱,我第一时间下单支持。SF3是一款A4结构的ITX机箱,兼容SFF-Ready标准显卡,采用铝合金CNC工艺,体积做到了仅8.9升,并且可以加装提手,将性能与移动、便携结合在了一起。通过和COOJ的老板兼设计师沟通,最初稿的SF3并非现在的尺寸,在SFF-Ready标准出来之后,重新做了适配。并且通过材质和工艺上的改进,将售价打到了比当年MQ4的价格还要便宜很多的水平。首先在选材方面,使用的是特制铝型材,避免了一整块铝进行掏空的高额成本,通过对铝型材进行CNC和折弯,同样达到一体成型的效果。侧板采用不锈钢材质,在增加强度的同时,蚀刻开孔更细密,通风更好,风切声更小。内部主板及电源安装支架采用钢材,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更加不容易滑丝。我个人是一个机箱爱好者,不同类型的机箱都想体验一把,我自己也从零开始设计并制造了一台机箱,是当前市面上还未出现的结构(有合适的机会拿出来请大家批评指正)。基于以上经验,我从机箱设计和制造的角度重新审视了SF3这台机箱,它确实是一台集美学、质感、紧凑、巧妙、扎实于一身的机箱,是难得的佳品,个人强烈推荐。

紧凑机箱最怕的是散热不给力,SF3支持顶部两把12015规格风扇,CPU散热限高58mm,具体散热表现还是不错的,具体可以看最后的烤机温度。如果有的朋友觉得58mm不够用,可以再等等后续支持240水冷的SF5。

闲话少叙,进入正题


文章导航:
Part1:成品展示
Part2:部分配件开箱&装机过程
Part3:跑分及游戏测试&烤机表现
Part4:总结

配置清单:
【CPU】:Intel Ultra 5 225处理器
【主板】:华硕(ASUS)ROG Strix B860-I Gaming Wifi ITX主板
【显卡】:英伟达(NVIDIA)GeForce  RTX5080  Founders Edition公版
【内存】:掠夺者(PREDATOR)冰刃Hermes RGB DDR5-8000 CL38(24GBx2)IPO套装
【SSD】:西部数据(WD_BLACK)SN850X PCIE4.0 1TB
【散热】:酷凛(ID-COOLING)IS-50X-V3下压式56mm散热器
【电源】:玩家国度(ROG) LOKI洛基1000W SFX-L PLATINUM白金牌ATX3.1全模组电源
【机箱】:COOJ Design SF3 迷你ITX机箱(
阳极灰)
【风扇】:酷冷至尊(COOLERMASTER)MOBIUS 120 SLIM 12015规格薄扇

硬件基本延续极致冰爽,玩转酷夏装机活动—— by 斐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本贴就不再赘述


Part1:成品展示
DSC00520-123.jpg
DSC00522-124.jpg
DSC00525-125.jpg
DSC00368-86.jpg
DSC00370-87.jpg
DSC00361-85.jpg
DSC00355-83.jpg
DSC00349-81.jpg
DSC00358-84.jpg
DSC00371-88.jpg
DSC00373-89.jpg
Part2:部分配件开箱&装机过程
COOJ Design SF3 迷你ITX机箱,有银色、灰色和黑色可选,我最喜欢的还是阳极灰
DSC00009-1.jpg
机箱本体
DSC00110 (2)-2.jpg
首先从外观方面开始看起,深灰色很有质感,开关按钮位于机箱正前方居中靠上的位置,为微动按钮,带LED灯光指示
DSC00113-3.jpg
前置接口为1个Type-C接口,速率为10Gb/s
DSC00115-4.jpg
机箱尾部,背靠背结构
DSC00117-5.jpg
显卡为倒装
DSC00121-6.jpg
电源延长线接口
DSC00122-7.jpg
显卡固定孔
DSC00123-8.jpg
只有从底部可以看到一个接缝
DSC00125-9.jpg
脚垫
DSC00126-10.jpg
侧板采用不锈钢蚀刻工艺
DSC00129-11.jpg
侧板磁吸固定
DSC00131-12.jpg
由于前置接口的原因,左右侧板不可以互换
DSC00133-13.jpg
不锈钢侧板厚度为0.55mm
DSC00136-14.jpg
内部有氧化挂架留下的痕迹,倒是影响不大
DSC00137-15.jpg
取下侧板看内部结构
DSC00139-16.jpg
电源安装支架
DSC00140-17.jpg
电源缓震胶垫
DSC00141-18.jpg
前置Type-C接口
DSC00143-19.jpg
附件固定在机箱内部
DSC00144-20.jpg
首发赠送的提手,用料很扎实
DSC00181-29.jpg
提手厚度9.93mm
DSC00190-32.jpg
宽度17.7mm
DSC00191-33.jpg
附带螺丝和螺丝刀,注明各型号螺丝用途,很贴心
DSC00184-30.jpg
十字花和内六角批头可以更换
DSC00185-31.jpg
我本次购买的是附带PCIe4.0延长线的版本
DSC00193-34.jpg
DSC00198-35.jpg
电源延长线接口位于机箱圆角处,目测使用了3D打印件进行适配
DSC00150-21.jpg
与机箱相连的地方通过铆钉固定,不可拆卸
DSC00158-24.jpg
开关键PCB板
DSC00151-22.jpg
小机箱要的就是简洁
DSC00155-23.jpg
在使用短显卡的时候,这个位置可以安装一块3.5寸或2.5寸硬盘
DSC00166-25.jpg
顶部两个12cm风扇位
DSC00168-26.jpg
通过风扇架安装,不外露螺丝,合理
DSC00171-27.jpg
边框的厚度来到2.91mm
DSC00174-28.jpg
酷凛(ID-COOLING)IS-50X-V3下压式56mm散热器
DSC00229-44.jpg
散热器尺寸为120×120×56mm
DSC00231-45.jpg
全黑化处理
DSC00233-46.jpg
内存避位设计
DSC00234-47.jpg
DSC00235-48.jpg
风扇为4pin支持PWM调速
DSC00236-49.jpg
5热管直触散热
DSC00239-50.jpg
扣具支持intel 1851/1700/1200/115X,AMD AM5/AM4
DSC00243-51.jpg
酷冷至尊(COOLERMASTER)MOBIUS 120 SLIM 12015规格薄扇
DSC00222-42.jpg
风扇参数
DSC00225-43.jpg
风扇一把+固定螺丝4个
DSC00252-52.jpg
4pin支持PWM调速
DSC00254-53.jpg
风扇不是黑色,而是深蓝色
DSC00255-54.jpg
风扇对比
DSC00259-55.jpg
酷凛为9叶设计,酷冷为7叶设计
DSC00261-56.jpg
开始装机
DSC00263-57.jpg
首先安装提手
DSC00264-58.jpg
提手的颜色与机身颜色配套
DSC00270-59.jpg
安装顶部风扇
DSC00276-60.jpg
风扇上机
DSC00278-61.jpg
安装主板
DSC00280-62.jpg
理线
DSC00290-63.jpg
安装CPU供电线
DSC00291-64.jpg
供电线通过风扇安装孔位固定
DSC00292-65.jpg
试盖一下侧板,没问题
DSC00294-66.jpg
安装CPU散热器
DSC00296-67.jpg
安装电源
DSC00301-68.jpg
电源支架右侧设计为圆弧形,不会装反
DSC00303-69.jpg
本次使用的是洛基SFX-L电源
DSC00305-70.jpg
连接各种线材,预留显卡供电线
DSC00308-71.jpg
前置io线材通过电源与机箱的缝隙进行走线
DSC00309-72.jpg
使用扎带对线材进行固定
DSC00312-73.jpg
安装显卡延长线
DSC00314-74.jpg
DSC00317-75.jpg
安装显卡
DSC00323-76.jpg
DSC00326-77.jpg
显卡虽然是倒装,但是各方面固定还是比较扎实的
DSC00338-78.jpg
基本安装完毕,尾部
DSC00342-79.jpg
主板一侧
DSC00345-80.jpg
显卡一侧
DSC00352-82.jpg
整机重量恰好7Kg
DSC00387-91.jpg
DSC00412-92.jpg
DSC00422-96.jpg
DSC00413-93.jpg
DSC00418-94.jpg
DSC00419-95.jpg
桌面空间紧张的同学,也可以把机箱直接放在书架上
DSC00426-97.jpg
DSC00428-98.jpg
开机看看灯效
DSC00437-99.jpg
DSC00441-100.jpg
DSC00442-101.jpg
DSC00444-102.jpg
DSC00447-103.jpg
DSC00448-104.jpg
DSC00449-105.jpg
DSC00450-106.jpg
DSC00457-107.jpg
DSC00460-108.jpg
DSC00465-109.jpg
DSC00469-1.jpg
DSC00471-111.jpg
DSC00474-112.jpg
DSC00480-113.jpg
DSC00492-114.jpg
DSC00505-119.jpg
DSC00502-118.jpg
DSC00495-116.jpg
DSC00506-120.jpg
DSC00538-126.jpg
Part3:跑分及游戏测试&烤机表现
整机概况:
coojsf3123.jpg
跑分情况:
coojsf3117.jpg
coojsf3128.jpg
coojsf3118.jpg
coojsf3113.jpg
coojsf3126.jpg
coojsf3132.jpg
coojsf3129.jpg
coojsf3137.jpg
coojsf3135.jpg
coojsf3127.jpg
coojsf3133.jpg


coojsf3131.jpg
coojsf3130.jpg
coojsf3136.jpg
coojsf3125.jpg
coojsf3134.jpg
游戏测试情况:
黑神话悟空2K分辨率下,全影视级画质,开启DLSS,平均帧率为110
coojsf3120.jpg
coojsf3119.jpg
古墓丽影暗影2K分辨率下,平均帧率为188
coojsf3122.jpg
coojsf3121.jpg
战争机器5在2K分辨率下,超高及疯狂画质,平均帧率为128.5
coojsf3112.jpg
coojsf3111.jpg
赛博朋克2077在2K分辨率下,开启超级光线追踪和4倍帧生成,平均帧率为315.86帧
coojsf3116.jpg
coojsf3115.jpg
烤机情况:
单烤FPU10分钟,CPU最高温度为72℃
coojsf3124.jpg
双烤15分钟,CPU最高温度74℃,GPU最高温度84℃
coojsf3114.jpg
Part4:总结

小机箱的安装过程还是有点折磨,中间反复拆装了两次,如果有跟我一样使用12cm风扇下压散热器的同学,我总结的安装流程是,安装提手➡安装顶部风扇➡安装主板(含CPU、内存、固态硬盘)➡接CPU供电线、主板供电线、风扇线、灯光线、开机模块接针、前置Type-C接针➡理线➡安装CPU散热器➡预留显卡供电线➡安装电源并接线、理线➡安装显卡延长线➡安装显卡➡安装侧板➡收工。如果CPU散热器是9cm风扇下压式散热器,就直接按照官方演示视频顺序安装即可。机箱的整体空间设计比较合理,即便我使用的是原装线,也可以顺利完成安装。对于装机经验不那么丰富的小伙伴,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还是建议上定制线,这样机箱内部会更加清爽。

COOJ经过MQ系列和宰相系列的多年沉淀,SF3机箱除了阳极氧化的挂点痕迹,整个机箱的制造工艺已经基本挑不出毛病,包括接缝的控制、孔位的精准度、氧化的细腻程度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设计方面也带给我很多惊喜,举例说明:

1、中框支架嵌入到外壳中,增加强度和稳定性
22.jpg
2、这个位置凸起铝材的高度为10mm,使用铝型材可以大大降低材料和工时成本
333.jpg
3、1号位置是强磁磁铁的巧妙安装;2号位置凸起本以为是CNC失误,后来发现是安装侧板时用于限位;3号位置是使用了COOJ定制的显卡延长线,使走线更容易
111.jpg

COOJ SF3在一众A4机箱竞品中,凭借紧凑的体积、优雅的外观、扎实的用料和不错的散热表现,打出了自己的特色,我个人还是非常推荐的。尤其是搭配intel 225CPU,虽然只用了56mm高度的散热器,最终的温度表现也让我非常满意,带RTX5080也跑出了不错的分数表现。


以上就是本次装机分享的全部内容
感谢观看

DSC00376-90.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邪恶指数 +30 收起 理由
AC♥小武 + 20 支持一下
靑靑孖紟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1-23 00: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4
比较小巧精致
感谢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10 收起 理由
斐然 + 10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1-23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核弹!!完美
发表于 2025-11-23 10: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入手,等待装机
发表于 2025-11-23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巧精致,很漂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11-23 12:05 , Processed in 0.016508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