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二进宫了...因为在19年的时候买过一次平行进口的ND1墨规(墨西哥平行进口)软顶手动,结果后来因为好巧不巧就轮到我上牌的时候咔嚓...
总之,那是个狗血的故事,被我劝败成功的朋友先上牌上成了沪牌结果轮到我全国的平行进口因为某些政策原因…最后无奈花钱只能去上了扬州牌,前前后后搞了几乎小半年,而外地车牌想要在上海开显然那是...结果上完牌没多久也就卖了...
由于平行进口的重新恢复,是的,从去年年底开始真的彻底恢复了,哪怕是北上广深都能重新随便落户随便上牌,加之ND2在引擎动力上的优化,最重要的,是这次可以买到加版(加拿大平行进口)带GS-P+运动包,展开来说就是包含了:BBS轮毂,Bilstien避震,Brembo卡钳,Recaro座椅,虽然会比我之前买的墨版贵上...很多...但如果你并不想改这台车的话,加版顶配能让你彻彻底底地了解MX-5 ND2的所有原厂想要诠释的特性.
介绍一下这个加版
加版一共分3个车型,分别是最丐的GS(相对墨规依然配置更高),唯一能选运动包的GS-P版,以及追求豪华配置的GT版.
这里重点说下GT版,GT版可以选特殊的车漆色,可以选不同的软顶布料色,可以选白色的真皮内饰色,算是一个能让MX-5看起来有些高级的版本,其中GS-P和GT平行进口一般都有现车.
我这次选择的GS-P版基础配置如下.
接着运动包的选配就出现了,也就是刚刚提到的那几样.
当如果选择Recaro的座椅,那有些特殊的车企也就无法选择,而车企方面,除了上面红,白,黑和灰四个色属于长期提供之外,每一年还会推出一个新增色,这个颜色仅限当年有,来年就会换一个,比如23款就是那个"Zircon Sand Metallic".
而这个是我之前看到的22款的官网截图,这里面的"Polymetal Grey Metallic"就是我这台车22款的增配色了,车是22年的6月生产的,23款也是最近才出现在官网.
2023/6/8
小车车终于上板车从天津港发出来了,走的是物流,小板换大板到了上海再换小板,所以估计得有个2天左右,明天再给大家说说天津港买平行进口这事.
2023/6/9
可爱的小车车经过了一天漫长地等待...等待...也没等到个屁的消息...毕竟是物流,预计是2~3天从天津到上海,所以...继续耐心等待吧,抽这个空来跟大家聊聊平行进口,以及聊聊MX-5的行情.
就像我一开始说的那样,当初郭嘉有多扶持平行进口,有记忆的还记得么电视新闻里,外地的我不知道,上海那时候保税区里大张旗鼓弄平行进口,反正就...昙花一现吧...某种程度上来说,政策成就了平行进口,但也因为政策灭掉了平行进口,直到2022年,平行进口算是彻底回归了,至于这次能倔强多久?不知道..."富贵险中求"大概就是做平行进口靠政策吃饭的商家们的常态吧.
目前现阶段的平行进口主要还是以天津港为主,如果你离开天津很近,恭喜你,驱车前往吧,看现车的体验绝对不会比去某个品牌的4S差,毕竟天津港里的商家就像KTV,走进之后一排排站着的那都是各个品牌世界各地的硬货,世界各地理解么...看不上?换一批...不对不好意思说错,换家店,天津港里的商家一般不会互相恶性竞争,什么国家什么车型谁擅长的,都会尽量扬长避短.当然,不管是KTV还是天津港我统统都没去过,以上只是我YY出来的,如有雷同,纯属瞎编.至于你在天津港以外的地区买到的平行进口嘛,大概率就是二级经销商了,也就是被过了起码一手的,好处是不用特意跑天津港了,缺点是价格肯定不会最低的了.
说回MX-5,相比几年前的ND1(前期性),如今因为ND2的改进不大(主要是引擎部分,这个我们后面再介绍)以及整个大环境的差,如今墨版已经做到了比当初ND1更低的价格,有瑕疵的大概29.xx(运损,小问题),没瑕疵的30出头,注意啊,这是2023/6月的行情,平行进口不存在控盘什么的,卖不掉就降价,量大库存压力大就降价,纯纯的市场买卖自然法则.而加规因为配置整体高于墨规的缘故,因此价格也会稍微贵上一些,如何选择大家自行考虑.而加规带运动包的版本呢,车是真的少,毕竟要+10W上顶配...对于30W的车而言需求必然是少的...因此也就受到的行情影响很小,一句话来说就是"现车少,期货你想等么?",等你车到了政策又变了一夜回到那什么前...
最后就是,如果你真想买平行进口,现阶段也就天津港,可天津港里搬砖头的也很多,如何才能知道一手商家的信息,这是对于无法驱车前往天津港直接进店看车最大的困扰,总之,尽量问车友,问买过的朋友,想办法要到一手的商家信息,这样谈价格或者挑车那都是更具优势的.
2023/6/10
一进宫的帖子被我找到了,居然当时没有推送到首页,估计也是因为上牌的事情弄得我难以为继最后没多久就卖掉的缘故...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1887443-1-1.html
傍晚时分拖车师傅来了电话:"20点送到",乖乖了,这是跟着暴风暴雨一起来了嘛...刚出门驱车去店里谁知道就瞬间大暴雨了...
等到了店里雨也已经停了,时间刚刚好,拖车师傅顺利抵达,一路从天津港到上海,分别小板换大板再换小板,全程2100元.
本来我以为露天板车的缘故脏也就脏点完全合理,谁知道的是...这车里面的脏也是那种纯纯的...来自北美的沙土...平行进口确实就是一锥子的买卖,没有服务,没有体验,交钱交车,别多想也别奢望.
趁着师傅结手续也把外观简单检查了一下,没问题,就是单纯的...不带国度的...脏...
因为是半夜员工们下班后抵达,暂时就先这样,什么都不弄,停着明天继续了.
2023/6/11
一早就睡不着吃完早饭做了点事就来到了店里,小车车就在那里静静提躺着等了我一晚上~
可能是晚上的缘故,看的还不清楚,这白天灯光一打再好好掂量掂量,乖乖了,脏是真的脏啊...
在港口加装的雾灯,这玩意我国的法规里是必须要有的,但北美地区都是没有标配的,于是车辆抵达港口后为了能让大家顺利上牌,就在港口用非常粗制滥造的手法加装了外置雾灯,这个解决方案绝大多数的地区上牌是没有问题的,但上海不行...上海上牌必须内置的雾灯,别急,后面会有解决方案.
不要质疑Mazda的车油耗,虽然相比当下主流的小排量涡轮机Mazda已经坚持了NA很久,坚持了2.0/2.5L很久,但更优秀的燃烧效率加上适配更出色的6AT/6MT,Mazda的车无论是菜车还是跑车油耗表现是真的出色.
终于能好好洗洗了.
专门用于软顶织物驱水的喷剂.
车内也像是被覆盖了厚厚地一层土...也得彻底深度清洁.
MX-5的车门饰板最上层用的是和车漆同色的饰板,毕竟是敞篷车,开了蓬这个区域就会亮骚出来.
洗完了再看看这个车企,必须要说,Mazda是在自身品牌定位里绝对重视产品品质和质感的,就这个车漆的水平,同等品牌里妥妥的南波湾.
之前我买过魂动红的CX-3,买过铂钢灰的ND1,如今再换个金属漆依然质感满满,好像这个车漆国内叫极地灰.
因为后面要跑山,所以刹车片趁着新车直接就换了,这样能让片和盘的磨合避免二次磨合的过程,Dixcel的ES,自己代理的品牌,一直用到现在.
拆下来的BBS轮毂,大家看看这是锻造的嘛?我不是很敢下结论...虽然日本BBS影响中也没有铸造的零售产品啊.图里不是写着锻造嘛...
运动包才有的Brembo前轮4活塞,本来要量一下刹车盘直径的,给忘了...回头下次补吧,应该是要比普通的直径大一点.
Bilstein的桶芯,应该就是B6的水平.
前轮虽然是对向双活塞,但刹车片的替换并不需要拆装卡钳,只需要把这里的螺栓给顶出去.
2根螺栓外加限位器先要移除.
然后刹车片就能直接抽出来了,很方便.
拆下来的原厂Brembo刹车片.
换好Dixcel ES后的前刹车.
后轮就很简单了,单向卡钳分离,拆装前方掉手刹,然后就能换片了.
后轮这个为了对应前轮卡钳红色的"局部红色化"我是万万没想到的...Mazda作为非大厂有时候就是在这种细节上体现出了自己不够大厂的细节...
好了,接下来要开始盘雾灯了,先把港口加装的雾灯给拆下来.
虽然之前加装的雾灯为有损安装,但起初我以为"这块后唇是跟后保分离的大不了掏钱买块新的",谁知道其实是和整个后保一体的只是没有喷漆而已...让它去吧,往下的看不太到的...
接下去就是改造了,首先我们拆下后保左侧的倒车灯,MX-5一共有两个倒车灯,左右各1个,保留右侧改造左侧的.
接下去我们就要在这个灯泡的外面包上一圈红色且透明的胶带.
类似这样,3M双面脚,然后把之前控制加装雾灯的控制线接上.
塞灰原来的底座但不链接原本的线束.
这样我们就能用加装的雾灯控制器来手动开关这个"雾灯"了,之所以要改成红色,是交规要求雾灯必须为红色.
好了,这些事情也弄了一个上午,吃碗面回家休息明天给车开开心心贴车衣.
2023/6/12
别看这车小还没有顶,实际也花了一天时间来贴车衣,反正临牌20点之前上不了高架,就慢慢贴吧,等到贴完已经是21点了.
车子送到的时候是一点点油都没...显示续航公里数为0...所以赶紧出门右转去加油...
2023/6/13
这几天上海阴天加上气温低开蓬简直不要太舒服,但没想到相同的剧情又发生了...我才提车2天而已啊!
2023/6/16
北美的车外反光镜和中规的不一样,左边北美是1:1不缩小,而右侧是和中规一样但多了两行"看到的并非真实距离"这样的提示,于是和之前买ND1一样,让在JP的朋友帮忙买了日规(和中规相同)的反光镜替换上去.
之前墨规是丐板的缘故所以只是一块反光镜玻璃,但加规有并线辅助提示以及加热的功能,虽然我提供了车架号,但能买到的也就只有并线辅助提示并没有加热.
这个就是日规,其实和中规的RF是一样的.
这是我车自带反光镜的背后,除了并线辅助的线束外,圈出来的就是反光镜加热了,不过这东西并不需要,可能北美地区有积雪的缘故才觉得有必要吧.
拆反光镜什么工具都不需要,直接双手两个对边平均用力掰下即可,对比一下.
加热的线束用绝缘包布包裹一下,留在里面就行了,方便日后复原.装回去之后先顶中间最大的那个,然后去电控一个个顶出周围两个小的电机,最后再用力按下就能正常使用了.
2023/6/21
关键的日子到了...因为如果一切又是枉费,那我二进宫的意义何在,我重新再开一帖的意义何在...联系好上牌师傅,被告知"三分所,平行进口最好三分所",于是预约的虽然是下午,但我还是中午前提前赶到,购置税和额度单争取在上午搞定.
远处的BRZ.
现在油车交购置税是真的少了,明显的少了,几乎不用排队,不管是之前金沙江路还是现在三分所(三分所有可以购置税+审核额度+上牌一站式),基本上10~20分钟就能搞定.
又见TYPE-R.
上午的事情办完赶紧的,来碗面压压惊,下午继续.
12:30左右,上牌师傅帮我拓了钢印拿了号码,我全程跟班,关键的时候到了.
三分所国产车以及进口车验车都很...唯独平行进口,"老爷叔"出面了,还好一切顺利,欧耶,通过了!
原厂的硬顶RF,怎么就今天被我碰到了那么多JDM...
时隔整整5年,二进宫,终于让我上成了沪牌!
2023/6/22
Mazda的快是快乐的快~
2023/6/23
端午节也不能让自己闲着,把车送到店里做个首保,600公里了,机油还是随车22年出厂的,早点换掉吧.
之前一直没时间清洁的发动机舱,洗洗干净真舒服.
之前开车的时候发现左后轮有类似卡石子的声音,让店里小师傅检查一下,谁知道告诉我"老板你被扎了..."
好事是补完胎发现动平衡居然是00...无敌了...
自带的不锈钢制轮毂螺帽和选配的BBS锻造轮毂十分地不搭配...
问了一圈高级货都要近1K...去踏嘛的...
反正就为了黑色同色不突兀就行了,顺便铝合金锻造.
这样就无比和谐了.
2023/6/25
因为计划7月头要跑山,原厂自带的S001肯定...滑成狗(BMW),于是买了新的AD09.
新的AD09各方面相比08R都是妥妥的提升,和之前用过的A052相比,09算是更照顾到街道,胎壁也不会那么严肃(坚硬).
目前我这个规格还是日产,将来时候会换成国内产为止,我记得08R后期好多尺寸都是国内产的了,国产后价格确实会下来不少.
别以为AD09的胎壁就不唬人了,依然经过加强,依然非常饱满.
耐磨系数200,谁还记得老的08R是多少么?
23年20周出货,巧也是巧,正好成了2023年...
分正反,然后黄色的点点就是对准气嘴的地方,方便和轮毂做出更好的动平衡结果.
花纹,一如既往的骚,只是这次不再是对称花纹了,说明是重新经过了设计和改进.
首先原来轮胎的重量为8.55kg.
一个改装的冷知识:别只盯着轮毂的轻量化,轮胎的重量差异也是不小的~
例如两个相同数据的街胎,都是205 45 R17,ND2原厂是S001,我换了AD09,结果重量从8.55kg提升到了9.8kg,而原厂选配了锻造BBS轮毂为7.65kg,瞧,我换个胎,结果把BBS锻造偷出来的轻给直接塞回去了~
刚刚提到的BBS锻造轮毂重量为7.65kg.
2023/6/26
好了,接下去就是正式的开箱环节了,毕竟是二进宫了,所以内容上可能比较随意,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想到什么就分享什么,别介意,介意就别看下去.
MX-5是全球销量最好(多)的敞篷车,这点牛逼么?这点很牛逼,Mazda是日系车企里的小厂,"两田一日产",压根就没有Mazda的地位,就像Suzuki一样,没有绝对销量地位的日系车企就只能点偏门一些的技术树,比如Suzuki的小型车,比如Mazda的转子跑车...有钱了霍霍玩转子没钱了把头埋进沙子里接接行业车型订单,说的就是Mazda这样小厂的生存之道,小厂永远都在通过挣扎希望某个产品可以爆发可以被市场认可可以卖爆,但就算出现了这样的产品小厂也没有能力去驾驭那么大的市场驾驭未来的产品线去让自己一直保持良好的势头,这也是小车厂始终起起伏伏始终进不了一线的根本原因,但MX-5并不是,MX-5踏嘛的从第一代NA经历了4代再到如今的ND,这个领先是绝对的销量+口碑双收,这个领先是让那些大厂都为之羡慕的根基,而之所以能获得这样的傲人成就,MX-5一定有着其独一无二的优秀之处,且听且看下去,我会耽误大家一些时间,但尽可能完整完全地展示给大家看.
首先MX-5的核心竞争力是轻...啊不是...是敞篷...不对啊,应该是轻啊...好了不争了,MX-5的核心竞争力有两点:敞篷+轻量化.两者缺一不可,因为敞篷车不少,敞篷的跑车...好吧这个确实越来越少了...但能将跑车且不论是否敞篷做到1顿左右的,真的不多了,Alfa romeo的4C是一个,然后现在Renault A110,其它就真的想不出了,那么轻多重要?是轻重要还是敞篷重要?这又是另外一个...不,是两个故事了...需要展开,需要一杯咖啡或者一杯茶,慢慢道来~
汽车"轻"的意义在哪里?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其实对于很难有机会真正体验到机制轻量化四轮汽车的人而言其实并不容易解读,哪怕大部人热爱驾驶的朋友可能开过卡丁车,但依然因为卡丁车的轻量化已经和我们熟悉的四轮汽车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现导致卡丁车的轻得非常有经验的老手才能感受得出.回到四轮汽车上,轻量化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动态表现上的迅速,这里我要先区分下悬挂标定对于动态表现上的"迅速"和真正轻量化的迅速两者之间的差异,因为大部分人会认为梆梆硬的悬挂就像赛车那样哪怕车子达到了1.5顿依然可以拥有非常迅速的动态反应,这时候我们就要搬出MX-5来做绝对的反面教材了.
MX-5的悬挂绝对是我开过跑车里最软最舒适的,但MX-5依然拥有绝对迅速的动态表现,这就是轻量化换来的,1顿整车重量实现的,底盘和车重都会影响操控,它们确实是相辅相成,而MX-5虽然已经拥有了仅为1顿的车重,但并没有去选择更为激进的"梆梆硬"式悬挂特点,相反,MX-5希望让更多驾驶这台车的人去理解真正轻量化带来的从容,这种从容可以体现在变道上,方向盘轻柔一把,车身在高速下犹如一片树叶轻轻被风吹向了一侧,整个过程始终无比自然,没有任何刻意或者说想要违背突破物理定论的举动,让车融入到风和自然中,这是我自己驾驶MX-5驰骋在高架上的感受,是MX-5希望让我理解的轻量化,是不可以不造作不反其道而行的操控感受.
说那么多其实还是希望如果你没有开过一台1顿重的跑车,或者你开过但开过的并不是MX-5的话,能够通过现在阅读我的文字理解我所理解的MX-5的魅力源自何处,梆梆硬不难的,赛车都是梆梆硬的,MX-5甚至都有原厂的Club版赛车(好像北美那边有统规赛),但行驶在街道,城市高架,以及山路上的跑车并不需要梆梆硬的取向,那是留给更重更想要证明自己"我也可以"的跑车们的,很多刚开始驾驶MX-5的车友就会认为"这车太软了,赛道圈速太慢了"等等,却忽略了MX-5的自身定位以及Mazda希望通过MX-5传达的驾驶精神,我玩过买过不少跑车,日系的德系的都有,最终我发现在我玩过的所有跑车里只有MX-5和其它车都不一样,独一份,可能未必适合所有人,但却极度让我吃这一口,所以我会二进宫,并且无论第一次还是现在第二次都是孜孜不倦地拍照码字希望通过图片和文字将我的那份快乐分享出来,传递给所有感受过或是没有感受过MX-5的朋友.
虽然已经说了不少轻量化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继续深入探讨和分享,毕竟这是MX-5的精髓所在.我们谈操控绝对不是简单的过弯啊超车啊变道啊,操控其实体现在从车子发动起步到车子停下熄火中间的所有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除非你是开启L2只是把双手放在方向盘上不然统统都在体验和验证自己驾驶的这台车的操控,因此轻的车为什么可以刹车比你晚,轻的车又为何连续变道动作比你流畅,轻的车还为何过弯哪怕只有前后205的胎宽却能不用响胎就能过的比你更快,轻的车为为何何哪怕是新手也能驾驭的游刃有余也能形影流水,统统都是因为轻,"跑车就应该是轻的"这句话永远不会淘汰,只是现在的车企为了卖更多的销量向主流市场低头和妥协给跑车塞进了一堆主流消费者想要拥有的功能,以及为了标榜自己跑车的性能追求0~100的加速又或是北环的圈速,当目的不再单纯那么过程必然也就复杂,等玩过了一圈再来审视MX-5的与众不同你会发现原来这就是青葱骚年时期初恋般的感觉并不是真的消失只是一直深藏在内心的某处等待着这一天被某个人某件事或者某个东西重新挖掘重新释放出来,当你开上MX-5完全不需要再掩饰自己自认的成熟阅历和经验,这些毫无卵用的成年人自我掩饰的面具在MX-5这样一台简简单单的玩具面前完全经不起敲击,最终当我们开着MX-5的时候我们都会十分愉悦,发自内心的那份开心,是这份快乐让我们面带微笑重新回忆起骚年时期才感受过的种种最为质朴的乐趣,这是一份久违了的感受,非常美好,只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份感觉已经变得陌生,是我们阅历的增加使得这份快乐的门槛变高,也是我们自我麻痹不再追求最为简单原始的快乐所致,好在无论是谁又或是经历了什么,当我们开上了MX-5,就回到了简简单单的从前.
说完了重量优势接下去就要说敞篷的优势了,嗨...这还需要我再说的嘛...这是需要我再说的嘛...跑车,特别是两门两座的跑车,还能同时软顶硬顶提供用户自行选择,能做到如此极致的敞篷跑车别说是平价,哪怕是售价加个零都绝无仅有啊,不过我并不想耽误大家很多时间来介绍敞篷的魅力所在,而是想更加深入探讨一下敞篷对于传统车架结构的车身刚性影响,毕竟聊MX-5会谈及这点的并不多.
现在主流的轿车或者再说细些跑车车身结构除了传统轿车那种之外,还有类似赛车钢梁式,以及再往上的澡盆式,传统的就不多介绍了,MX-5啊哪怕911都是,这一类类似轿车那样靠环形梁以及覆盖面外加前后轴的支架组成,我不是专业学汽车的所以用词方面有错还请多包涵,这一类敞篷车型就会有个致命的问题,环形梁没有闭环,因此这种结构的敞篷车车身刚性就会非常惨...惨淡几乎是直接砍半的程度...就算是911/718也是如此...本人买过2台Boxster....剩余的几种车身结构机会改善许多,特别是最后澡盆式,无论是铝合金还是碳纤维单体壳,可以说敞篷的结构几乎不会影响到车身的刚性,或者说是微微影响.
那么说回MX-5,你说车身刚性不受到敞篷的影响呢,必然不可能,但MX-5本身的车身尺寸就小,小尺寸车身刚性相比大尺寸要更容易做的更好,外加独享平台从研发到制造全都可以量身定制,因此MX-5的敞篷对应这台车本身的动力和底盘的表现是可以忽略不计刚性损失的,反过来当初Boxster不管是987.2还是981,都是3.4L排量的S版,你越是激烈驾驶约会发现车身刚性在拖累你的操控,这一点在原厂或者换了一套AD09轮胎哪怕是跑山都不会让你轻易差距到,由此可见,MX-5的敞篷并不是妥协,不像其它跑车先有的普通硬顶卖的好再出敞篷版,MX-5生来就是一台敞篷跑车,从一开始工程师们就考虑到了车身刚性的问题就针对性做出了各种优化,nice jo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