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解析
简易的掀盖封面式硬纸盒包装.封面图案设计取自主板本身散热片样式. 附件包含快速安装说明页和一版彩印的标签与Logo贴纸.此外还有不同地区版本对应的的安规和宣传页. 存储相关的附件包含一条SATA线,四个M.2螺丝和用于安装螺丝的钥匙型螺丝刀. 其他扩展线还包括一根前置USB 2.0延长线和MSI自家的EZConn组合式风扇转接口对应接线.后者用于转接出一个4-pin PWM风扇和一个3-pin ARGB接口. 受限于主板空间.主板还提供了一块额外面板.上面包含两位数字的Debug指示器,Clear CMOS按钮,开机和复位按钮. 面板通过专用的接口接线连接到主板. 对应的接针名通过标签标注. 主板正面.标准的完整尺寸mATX板型.以黑色为主色调.搭配黄色的装饰线条.黑黄搭配亦是在致敬自家十多年前的同样以MPOWER为名的超频系列主板. 主板背面. 背部接口.预装一体化挡板.接口配置包括三个USB 3.0 5Gbps,四个USB 3.1 10Gbps(3A 1C),一个USB 3.2 20Gbps.一个5Gb LAN,一组无线网卡天线端子,一个核显输出的HDMI 2.1.以及2个3.5mm和1个S/PDIF组合的音频接口组. ‘L形布局的CPU供电覆盖两块独立的大尺寸散热片. 散热片规模大到其本身还作为覆盖后方接口区域并连接挡板的上盖. 不同的表面处理形成MSI Gaming的龙图腾图案作为装饰. 接口上盖区域表面则改用拉丝处理,并配有装甲式的风格的贴片装饰. 标注与超频主题相关的关键字和简单图形与线条组成的浅色印花装饰. 两组散热片边缘的黄色线条连成一线.另一侧散热片顶部同样以拉丝表面处理,并搭配了经典的MSI Logo标注. 内存槽与电源接口间布置了一组预装散热片的M.2 SSD槽位.同样以线条切割风格设计的表面.并结合不同的处理形成MPOWER字样的装饰字. 边缘的黄色装饰线也与另一端的供电散热片上的装饰线连成一线.拆装结构上采用免螺丝的快拆设计.只需按下侧边亮面的推杆就可松开. 接口也预装了底部散热片. 主板中部区域覆盖了相似风格的大尺寸散热片.亮黄线条和大字号MPOWER字样装饰. 散热片的后半段覆盖芯片组.靠近此处的装饰图案也相对更丰富. 表面贴有与后方接口上盖位置相似的装饰片和关键字印花装饰. 前半区域则是覆盖底下的M.2 SSD槽.采用相似的免螺丝快拆结构.且这一片上还标注了操作提示. 取下后露出的底下. 芯片组散热片还包括了一块大尺寸且丰富开槽的散热片.同时上部可拆卸的散热片底面还在芯片对应位置额外贴了一块导热垫使两片散热片之间能够形成些许连结. 两个M.2插槽也都预装了底部散热片. 板载的纽扣电池采用插线连接式并粘在后方接口外壳上.不方便替换的特点算是设计上的一个小缺点. 在配套兼容上这次MSI也推出了“MPOWER联盟”并与其他厂商推出联名配件. (此处带有MPOWER Logo的内存为“金泰克 阿KIM星际 DDR5 PC 16GB x2 6000-M Black”). 在安装兼容性方面,在保持显卡处于第一槽位置的布局的同时也修正了此前自家其他型号上出现过CPU与显卡过近而无法使用大尺寸CPU风冷的问题. 下图展示则是九州风神阿萨辛IV VC散热器和ROG夜神RTX 5090 D显卡同时安装后的样貌. CPU与内存间的间距对于. CPU供电散热模块底面. 散热片截面大面积开槽提升散热效率. 集成式挡板固定在散热片上. 内层带铝箔缓冲垫. M.2存储与芯片组的散热片. 其中内存槽旁位置的M.2的散热片略厚,侧面额外开槽增加散热面积. 主板正面无散热片全貌. AMD Socket AM5 CPU插座,目前支持Ryzen 7000/8000/9000系列CPU. 两个8-pin CPU电源接口. 12(CPU核心)+2(CPU SoC)+1(Misc)相CPU供电. 供电主控为MPS MP2857. 核心与SoC每路搭配一颗MPS MP87661 DrMOS(60A) MOSFET. 两条DDR5内存插槽.相比四内存槽设计更有利于稳定高频.标称支持双通道DDR5-5600内存,最大容量128GB(64GB *2).搭配Ryzen 9000系列(Zen 5 Granite Ridge) CPU超频标称支持度达到8400MHz+. 一条CPU通道提供的PCIe 5.0 x16和一条芯片组通道提供的PCIe 4.0 x4插槽. PCIe 5.0 x16插槽做了加固,卡扣在传统造型上增加了延长段,更方便按压.但便捷度终归还是稍逊于延长杆按钮快拆式.在大型CPU散热与大型显卡的包围之下仍然要先拆下内存才比较容易按压到. PCIe 4.0 x4插槽尾部未收口.这样也可以兼容x8或x16的板卡安装. 这条插槽也与主板背部的M.2存储插槽共享通道.在启用背部M.2时,这条插槽只能以x2模式使用. 背部的M.2存储插槽.标注为M.2_4,芯片组通道,支持PCIe类型(最大速度4.0 x2),2280尺寸. 内存槽旁M.2存储插槽.标注为M.2_2,CPU通道,支持PCIe类型(最大速度5.0 x4),2280/60尺寸. 夹在两条PCIe插槽中间的两条M.2存储插槽. 右侧的标记为M.2_1,CPU通道,支持PCIe类型(最大速度5.0 x4),2280/60尺寸. 左侧的标记为M.2_3,芯片组通道,支持PCIe类型(最大速度4.0 x4),2280/60尺寸. 这两条M.2的通道来源和支持类型的丝印标注距离插槽位置相较于另外两条略远,不过稍加留意应该不会错过. SATA 6Gb/s接口仅提供两个,由芯片组提供,侧置摆放于主板侧边. 位于主板侧边中部位置提供一个前置USB 3.1 10Gbps Type-C接线座. 位于主板底边中部位置提供一组(两个)前置USB 3.0 5Gbps接线座. 主板侧边24-pin电源接口旁提供一组简易自检灯. 风扇接口共7个PWM 4-pin接口,包括位于主板侧边上部的三个 (标注为CPU,水泵,系统用),主板侧边下半部的两个侧置摆放形式(标注为系统)和位于底部的两个(一个标准4-pin标注为系统用,一个EZConn接口转接4-pin). RGB接针包括位于主板侧边上部,底边右下和底边左下的三个5V 3-pin ARGB和一个位于底边左下的12V 4-pin RGB. 底边位置额外提供了一个用于连接PCIe 8-pin的辅助供电接口.增强PCIe的功能稳定性. 板载的其他跳线与接针.其中JDASH/JBAT1/JFP1可用于连接配套的面板.分别对应Debug指示器/Clear CMOS按钮/开关与复位按钮. 当然JFP1/JFP2本身作为通用的机箱开关指示灯和蜂鸣器的跳线也配上了对应丝印提示. 两组(4个)USB 2.0接线座. AMD B850芯片组. RC26008 ClockGen.可独立调节CPU的BCLK.除了极限冲高时需要作为辅助优化外 日常级环境中也有用于偷取X3D的HTFmax档位,在相同温度下获得更高主频的玩法. BIOS ROM采用了容量64MB的芯片.给未来可能需要支持新CPU或新功能留足余量(当年用过MSI 300/400系的老用户应该记得因ROM容量不足,后期版本的BIOS被迫改用了简易界面的不堪往事吧). 提供监控等功能的Nuvoton NCT6687D-R Super I/O. 板载声卡基于Realtek ALC 4080 USB Audio Codec.搭配Audio Boost 5音效软件. 板载有线网卡为Realtek RTL8126 5GbE LAN. Genesys Logic GL3523 USB 3 Hub. Realtek RTD2151,提供集显HDMI 2.1输出. 板载无线模块采用竖置M.2接口的MediaTek MT7927.支持Wi-Fi 7 +BT5.4.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310112100042806
GMT+8, 2025-9-18 02:37 , Processed in 0.00836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