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18709|回复: 52

[水冷] 关于水冷的一些理解和选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3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unnest 于 2022-12-4 22:51 编辑

小弟之前几年也是风冷,巨大 的猫头鹰D15散热器,然而受够了挡内存的不便和打游戏时显卡的高温,整个机箱都被烤热了,更不用说风扇狂野的噪音。于是去年毅然决然的入了分体水的坑,期间也走了不少弯路,经历过漏液、冷排的更换等等,目前日常打游戏的情况下,水温30多度,显卡满载50-60度,cpu70多度,不敢说多么极限,但是性能也够用了。

然而随着新u新平台的发布,折腾之心总在胸中沸腾,虽然这一代未必换u换主板,但是下一代就说不好了,而且新u新显卡的功耗越来越高,所以一直在持续关注和学习水冷相关知识,希望下次折腾能得到更好的性能和更佳的温度。不过综合各种条件也发现现在的水冷装机有很多种形式,而且这些形式日常也在疯狂的卷。轮子说一般玩过分体的人都是先固定机箱、再自己搞机箱、再外置。。真的是这样吗?

目前考虑到价格、易用性、安装、维护等等,还真不好说到底选哪种更好一些,委实难以抉择。

下面我就把自己对水冷几种形式的李姐简单说一下,算是抛砖引玉,说的不对就当博君一肖,主要还是看看更能折腾的大佬们有些什么建议和观点,也甭搞投票了,就直接码字好了。



----------------------------------------------------------------------英俊的分割线---------------------------------------------------------------------



一、AIO和一体水显卡

cd4646cf3b648339.jpg        b953fedd7e23b6bc.jpg


说起水冷一体水肯定是要首先提及的,毕竟目前市场和产品都非常成熟了,相比分体水的小众和高端配件的昂贵,一体水可谓有自己独到的优势,相对低廉的价格,安装简单,相对不占空间,还不用维护。另外刚刚有大手子测试表示cpu用分体水和一体水在温度上几乎没有差距了,考虑到易用性,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考虑这种组合:一个性能好一点的AIO给cpu,一个集成一体水的高端显卡,安装简便,性能其实也不差多少,还便于更换硬件,考虑到分体水繁复的安装和维护,一体水对怕麻烦的人和动手能力差点的人是十分友好的。

优点:便于安装、价格相对低廉、免维护、占用空间小

缺点:风扇噪音、性能不够极限、不适合极限超频、可能的漏液及售后问题



二、固定机箱传统分体水

3.jpg


现在本人用的就是这种,这种的好处就是可以在机箱允许的范围内随意增加冷排规模、配置水路等,这也意味着你可以随意选择机箱,只要搭建合理,效能是超过一体水的,相比较风冷那温度和噪音真的是谁用谁知道了,另外颜值也算一项优势吧。不好的地方就是会受限于机箱,机箱再大冷排规模始终有其限度,像我的o11d xl放了3个360冷排已经到了极限了,追求更大的规模只能提升机箱的大小和容量,可是越大的机箱越占地方,而且冷排放置也只能在机箱允许的几个位置。另外,进入到分体水的领域,对动手能力的要求又上了一个大台阶,配件繁多,从管子到接头,从水箱到水泵,从冷液到冷头,还有流速温度计等等,而且买回来都是散件,基本不要考虑售后了,漏水了只能自己担着,可谓风险与机遇并存。虽然说现在国产的水冷件价格已经很便宜了,但是那几个知名厂家的水冷件仍旧不便宜,比如我刚换的一个流量计就900了,整套水路搭建下来也是花费不菲,这就比较适合喜欢折腾,追求性能的朋友了。

优点:性能、噪音、温度都大大超过风冷,冷排规模可以超过一体水因此效能也超过尤其在显卡上,颜值高,超频潜力高、折腾的乐趣?

缺点:安装麻烦对动手能力要求较高、软管维护麻烦硬管更麻烦、部分水冷件价格较高、等同于没有售后、动手能力不高漏液毁坏硬件的风险也就不低、冷排规模受限于机箱而机箱又受限于使用场景的占地大小


三、外置分体水

4.jpg       5.jpg

66.jpg
我的o11搞成这样可有点受不了。。

终于开始涉及本人没有动手实操过的领域了,有点忐忑。外置分体水的形式当然不仅仅是图上的MO-RA,像轮子的机架也可以算在这个范畴,它的核心其实是抛去机箱的束缚(这话怎么听着那么像**&*……的广告),自由发挥想象力,从此使冷排的规模和摆放形式不受限制。只要你喜欢,可以无限堆砌冷排规模,别说1080,堆十个八个1080也可以。由于可以拓展冷排规模,效能、温度、噪音等又可以在传统分体水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而且因为冷排和大部分水冷件放在机箱外,所以漏液毁硬件的风险就大大降低了,看起来真的很美好。不过,太阳都有黑点,怎么可能有事物没有缺点呢。首先,虽然说是不受机箱的限制了,但其实这玩意的占地规模比传统分体水的机箱更大,你相当于是需要一个机箱又需要机箱外单独的一套冷排,可以看图2自行想象,没有足够大的空间真不好放,另外虽然是把冷排集成放在机箱外,但是总体而言并没有省下分体水里的多少配件,也就是不用硬管以及接头少一些罢了,所以对动手能力的要求并没有比传统分体水低,如果你弄得冷排非常冷门或者有创意,那对动手能力的要求只能更高。另外,外置分体水的效能是有极限的,并不是说无限堆积冷排规模温度就能无限降低,这个是有上限的,也就是最多只能无限接近室温,所以值不值得如此折腾还要自己衡量。。


优点:性能、噪音、温度都可以在传统分体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超频潜力更高、冷排规模和摆放形式可以不受机箱限制自由发挥、漏液毁硬件风险降低、折腾的乐趣?

缺点:安装维护的麻烦并不比传统分体水低、部分水冷件价格较高、比传统分体水机箱更占地方、温度有上限只能无限接近室温相比配置比较合理的传统分体水并没有领先太多、对水泵和流速要求较高



四、压缩机分体水

7.jpg    8.jpg

压缩机水冷是本人非常向往的一种分体水形式,当然目前还仅仅停留在向往,个人偏向认为如果要折腾起码有这个效果才值得折腾一下。目前比较有名的专门针对电脑的压缩机当属北海某神,各项功能都比较完备,已经进入第二代了。与之前的分体水不同,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直接降低冷液温度,而不是靠空间交换自然降温,比较简单粗暴,但也十分有效,毕竟除此以外的手段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水温低于零下的,用此种方法超频我能想到的也只有液氮可以匹敌了。安装相对简便,最简单就是软管快拧直接接显卡和cpu冷头即可,都不需要冷排。水泵水箱风扇那些都和压缩机集成在一起了,在安装方面也省了不少事,配件也基本只需准备显卡和cpu冷头就可以了。不过好的压缩机价钱依旧不便宜,而且它的占地面积只有比外置冷排更大,环境温度过低会有冷凝风险,而且最被诟病的应该就是启动和日常使用时比较大的噪音了,所以很多人选择把压缩机放在另一个房间,屏蔽噪音。


优点:极致的性能和温度、超频潜力极高、安装相对传统分体水和外置分体水更简便集成度高、漏液风险低、可定制程度高

缺点:依旧需要机箱、占地面积比外置分体水更大、启动噪音和运行噪音高、价格高、有冷凝风险




絮絮叨叨总算是说完了,可能不够全面,可能很多东西你早已经知道了,不过在此基础之上你又会如何选择呢?我知道轮子肯定是支持外置分体水的,我个人嘛还真是没想好,下一套平台用哪种散热形式还在考虑中,有时候非常想用压缩机,有时候又觉得要不弄个AIO算球!!省事!!!发这个帖也是为了大家能讨论交流,个人也可以有更多的参考~~
发表于 2022-12-4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不是特发烧的人,就不要再分体水里陷得太过于深,我13年玩水,现在我计划走实用为主路线。

毕竟生活工作很忙碌,没时间为了欣赏那点水冷管路的光影布局特效去折腾

固定一个好的水冷机箱,能五六年不换的,甚至七八年不换的就可以开始往下走了。

我是不会去搞什么压缩机制冷的,还什么外置冷排整那么大一堆。实用为主,简单的软管连接方便更换配件和维修就可以了。

这就是我后面要走的路,
 楼主| 发表于 2022-12-4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evecdx 发表于 2022-12-4 00:32
如果不是特发烧的人,就不要再分体水里陷得太过于深,我13年玩水,现在我计划走实用为主路线。

毕竟生活工 ...

那其实用AIO不也行吗,相差不会太多还便宜方便的多
发表于 2022-12-4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sunnest 发表于 2022-12-4 00:38
那其实用AIO不也行吗,相差不会太多还便宜方便的多

因为我还有一大堆的管件水箱水泵冷排。我只需要把现在的硬管替换成软管就可以了。能为我省下很多事。
 楼主| 发表于 2022-12-4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evecdx 发表于 2022-12-4 00:42
因为我还有一大堆的管件水箱水泵冷排。我只需要把现在的硬管替换成软管就可以了。能为我省下很多事。 ...

我觉得吧,现在看如果坚持传统分体水,其实不如就用AIO,因为效能其实差不多了,而方便、价格、维护等等还要更好

如果追求极致性能则肯定要往外置和压缩机走,所以说传统分体水会越来越没存在感是很有道理的
发表于 2022-12-4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CPU用一体水,显卡风冷能压住就风冷。CPU热密度太高分体水也很难压,不值得,所以推荐用高性能一体水配合自己优化参数。显卡风冷能压住就风冷,特别是4090和4080,风冷的温度已经很好了,噪音还低,一体水温度更低但始终多一个水泵噪音源还有额外的冷排。从风冷到一体水再到分体水又回归风冷(一体水)的已经看透了。
 楼主| 发表于 2022-12-4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静一会 发表于 2022-12-4 00:52
CPU用一体水,显卡风冷能压住就风冷。CPU热密度太高分体水也很难压,不值得,所以推荐用高性能一体水配合自 ...

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为了温度牺牲性能,可能有很多人不愿意,比如说我这u能超到6g,但是为了散热和温度我非要定频5g用,是不是划算,我个人就不喜欢定压定频,感觉那更多是一种无奈之举
发表于 2022-12-4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sunnest 发表于 2022-12-4 00:59
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为了温度牺牲性能,可能有很多人不愿意,比如说我这u能超到6g,但是为了散 ...

现在的情况是你CPU能超6G,一体水也有至少5.7G的水平,分体水在此基础也就加一点,真温度低只能上压缩机。
发表于 2022-12-4 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想一个问题。

对于传统风冷来说,实际上是空气温度够不够低的的问题。

对于水冷来说,冷排是用来进行热交换的,用空气把水降温。

那么反过来,对于一个密闭的空间,冷排能不能反过来给空气降温呢。比如说一头接在外置冷排或者制冷机上,另一头几个冷排放在机箱里面,给机箱的空气降温。
发表于 2022-12-4 02: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2-12-4 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gbawrc 发表于 2022-12-4 02:15
热交换的效率与温度差有关,假设室温20度,
CPU满载95度,冷排水温最高80度,那么与空气有60度的温差,冷 ...

水温是不可能有那么高的,因为水是快速循环的。

所以我觉得,问题还是出在空气的热交换能力上。

用空气给冷排降温,是用无限量的空气。但是反过来,机箱内的空气有限,首先要让空气充分循环,才能降低空气的温度。

然后,水冷头是利用水来降温,水的比热容比空气高多了,所以能吸走更多热量。而给机箱空气降温,最多也就是把空气温度降低到和室温相同,除非用制冷机。这样就还不如直接把室温空气送进去。

上面那个模型最终压缩简化,结果还是会得到现在的水冷的形态。
发表于 2022-12-4 08: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unnest 发表于 2022-12-4 00:51
我觉得吧,现在看如果坚持传统分体水,其实不如就用AIO,因为效能其实差不多了,而方便、价格、维护等等 ...

性能差不多那是你的分体水做的还不够猛!堆料堆的还不够多!
打游戏500W负荷下,室温19度,水温27度,CPU显卡只有30度多一点,什么AIO能做到?
发表于 2022-12-4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傻逼才玩分体水-by肾老师
发表于 2022-12-4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入坑到脱坑,分体水一开始就是想搞得很好看各种亚克力管铜管啥的,后面最实用还是用软管最舒服,省心才是最重要的
 楼主| 发表于 2022-12-4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悟空 发表于 2022-12-4 08:39
性能差不多那是你的分体水做的还不够猛!堆料堆的还不够多!
打游戏500W负荷下,室温19度,水温27度,CPU ...

如果堆料要极限性能那就当然是外置或者冷水机了,堆料堆再猛水温也到不了零下吧?

而且你机箱的容量有限啊,能放3个冷排都不错了,一般也就2个,你怎么堆?
发表于 2022-12-4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O11D,目标是追求静音,经历了CPU一体水+GPU风冷、CPU一体水+GPU一体水,到现在是机箱内分体,调教了2年换了一堆配件,现在这套水冷已经非常非常安静了。
下一步是打算外置冷排,水泵依然内置,提高一些散热效能,现在双360对付5950x+3090已经有点吃力了。
发表于 2022-12-4 17: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么aio 极致省力
要么压缩机 极致性能
中间路线都是吃力不讨好

评分

参与人数 2邪恶指数 +70 收起 理由
jerrytsao + 50
wesleyxy + 20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2-12-4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xxpl 发表于 2022-12-4 17:40
要么aio 极致省力
要么压缩机 极致性能
中间路线都是吃力不讨好

你说的这个和之前某大佬的意思差不多,也就是未来只有aio和压缩机,剩下的水冷形式都会落伍,不过目前其他的形式在性能上还有一定空间
发表于 2022-12-4 19: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unnest 发表于 2022-12-4 17:26
如果堆料要极限性能那就当然是外置或者冷水机了,堆料堆再猛水温也到不了零下吧?

而且你机箱的容量有限 ...

水温只比室温高几度是最理想的!真低于室温又要开始操心结露的问题了
发表于 2022-12-4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了一年自己DIY的外置水冷, 效果就不用说了,杠杠的,后来水泵坏了,就换回风冷。 冬天没啥感觉,估计到了夏天,有要长草了~
 楼主| 发表于 2022-12-4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悟空 发表于 2022-12-4 19:01
水温只比室温高几度是最理想的!真低于室温又要开始操心结露的问题了

那照你这么说只能外置了,因为你在机箱里面受到各种限制,想接近室温几乎就是不可能的,室温假使20几度,水温30几度就是很不错的情况了
 楼主| 发表于 2022-12-4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nest 于 2022-12-4 20:00 编辑
TickingClock 发表于 2022-12-4 19:43
用了一年自己DIY的外置水冷, 效果就不用说了,杠杠的,后来水泵坏了,就换回风冷。 冬天没啥感觉,估计到 ...


做个支架,加上3块冷排?

所以这就是轮子说的动手能力强,脱离机箱的束缚就可以自由发挥了
发表于 2022-12-4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天我正好在玩 12700k换了13700k 所以又买了些散热一起测测 压缩机冷水机我也买了 然后又买了瓦尔基里那个c480 aio 就是一个480的薄排的  因为我平时用的bc1开放平台 所以就换换冷头 还比较方便
说下我自己得出的结论  要想好好超一下玩玩 压缩机开自动模式其实也不够 得手动设定温度 像我的这台就是最丐的那台 我设定的就是水温5度 确实效果还可以  137k关超线程 可以大核6.1 小核4.8 ring5.0 跑cpu-z单核成绩999分 差一分1000哈哈  这个设置换上c480开机烤一下直接蓝屏的(可能我的137k比较雷)  但是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安静的环境的 所以目前就用c480 目前也是关超线程 大核5.7 小核4.7 ring5.0 烤fpu稳定87度 够用了 我实测了几个平常玩的游戏 大核5.7和大核6.1其实区别不是太大 可能我玩的游戏不怎么吃cpu主频吧
对于我来说的话 要是有机会以后就把压缩机放到阳台或者别的房间是最好的 我还是觉得它工作时候有点响的
发表于 2022-12-4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肯定分体水,好玩。纯外置无法接受,一个机箱拖着一个外置模块,难搬。如果能内外两用就好了,不过目前没看到有什么合理的解决方案,aq的pcie穿板仅仅也就是两个洞罢了。我设想的pcie穿板,应该是两个洞之间由类似水道板的水道联通,并且水道有通断开关,这样接外置之后把通道一关,就是另一个完整串联水路。不然接了外置,机箱内水路成了并联
 楼主| 发表于 2022-12-4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wstt137 发表于 2022-12-4 19:56
这两天我正好在玩 12700k换了13700k 所以又买了些散热一起测测 压缩机冷水机我也买了 然后又买了瓦尔基里那 ...

看来压缩机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占地和噪音,这个5度水温日常用有问题吗?

室内的话应该就不用太担心冷凝问题了吧
 楼主| 发表于 2022-12-4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jjq00812 发表于 2022-12-4 20:00
首先肯定分体水,好玩。纯外置无法接受,一个机箱拖着一个外置模块,难搬。如果能内外两用就好了,不过目前 ...


那你这个思路属于。。。其实还是轮子说的,你要自己设计并制作机箱才可以实现这个想法,不然你等厂家做出来那估计是够呛
发表于 2022-12-4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sunnest 发表于 2022-12-4 20:03
看来压缩机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占地和噪音,这个5度水温日常用有问题吗?

室内的话应该就不用太担心冷凝问 ...

我今天下午玩了一下午 5度水温 水管没反应 水冷头上微微冒出一些雾气 没到产生水滴的情况
产生冷凝水主要看房间的湿度 同样的温度情况下 湿度越高越容易冷凝水 我室内湿度比较低的 而且开了地暖了现在 目前开地暖的情况下如果就开自动模式 它的水温差不多15度这样 压起来的实力其实也就比c480好那么一点点了 就我自己来说就是这样的情况(当然我的冷头是老款ek了 以前玩10代的时候买的ek velocity 重新配了1700背板 可能冷头不给力) 所以想极限一点试试还是得设置比较低的温度才能有体验
发表于 2022-12-4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铜管是真好看,不过拆的时候会想死,后来我就改了黑色的三分厚软管,方便多了,在之后用了压缩机,感觉太无敌了,方便,好用。
发表于 2022-12-4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jjq00812 发表于 2022-12-4 20:00
首先肯定分体水,好玩。纯外置无法接受,一个机箱拖着一个外置模块,难搬。如果能内外两用就好了,不过目前 ...

我这个就是你的想法。

正面

正面

背面转换开关

背面转换开关
HK.jpg
发表于 2022-12-4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jq00812 于 2022-12-4 21:12 编辑
deergula 发表于 2022-12-4 20:45
我这个就是你的想法。


是的,要多加两个三通和一个开关和几个对丝,体积蛮大的。如果有集成式的就好了。你这还是背面空间大,如果把这一堆都放在正面,就丑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26 07:01 , Processed in 0.01629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