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楼主: slymitec

[装机] 总感觉USB-IF的240w思路不大对(5A已经开始保守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6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能需要了解一下信息:

1,升电压提高传输功率,会大幅度降低损耗,尤其是长距离传输。
2,Typc接口针脚要全功能就不可能满足超过5A的电流传输能力,你举得例都不是全功能,甚至虚假标注,3秒男人)
3,48V是整个通信行业的标准电压,上到机房服务器,下到wifi poe,都在采用。

暂时只想到这么多,其他的待补充。
发表于 2023-10-16 08: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08:29
这东西本来就是给便携设备进一步加大功率用的
手机都开始甚至240w了


能跑满240W的东西自然散热良好。
高端游戏本是多大的散热规模,满载烤机都不一定能跑满240W,还差个降压板的发热?
手机一共十几Wh的电池,按240W算只要3分钟就满了,实际估计跑不了几秒因为电池根本受不了20C充电。
网线用48VPOE就是因为同样线径下低压跑不了大电流,USB线也不可能做两根6平方的线进去跑5V48A。
还不明白的话我也没啥好办法了。
发表于 2023-10-16 08: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出个允许非全功能但高电流的妥协方案
发表于 2023-10-16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goat 发表于 2023-10-16 01:47
可更换插槽

这东西估计有生之年都不可能了

同事的华为机器就是因为触点烧灼导致无法快充,返厂换了尾插,很麻烦。而且我记得那个电流是6A的,厂商为了增加电流,把两个脚做成了连续触点,面积增加了一半。
发表于 2023-10-16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kiroooo 于 2023-10-16 09:29 编辑

150W,200W快充不够你用吗。你手机等产品想上电动车级别的380V 直流快充吗。充电达到毫秒以内充满了你才满意? 到底你每天不用上班吗。日均6-10帖, 到底是闲的蛋疼,还是纯粹在现实社会 存在感太差, X670E hero 主板不好玩吗,AMD 7000系锐龙 内存8000超会了吗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6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3-10-16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00:30
设备端的降压电路的发热呢

毕竟还是要降压改大电流才是给具体芯片/电池等使用 ...

正规要用到100w+甚至240w的设备,做个散热还行的降压电路不是毛毛雨
又不是手机

反过来说,国产手机那些支持100w+的,反正自己做线可以搞大电流,顺便做出和“公版”充电线的区别卖高价
大家各赚各的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6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3-10-16 09: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09:48
“USB线也不可能做两根6平方的线进去跑5V48A”?
USB-C现在能买到240w的充电线呀(虽然充电头还没上市) ...

48A
48A
48A
你找个能跑48A的线看看有多粗
再查查你说的那240W线能跑多大电流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6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6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6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6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3-10-16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09:53
手机平板笔记本完全可以

现在手机都开始试验200w-240w了,虽然还是真男人,但以后很难说

所以我说了
手机要卷充电,他们本身就不想用公有协议。
私有协议可以绑定充电套装,这个也算不小的利润源。

这个240w的usb PD,说白了基本就是为了笔记本

其他用圆头什么的,很多都没有自带电池。
如果还用typec ,那些多头充电器插一个就全部断开重连的,受不了。
发表于 2023-10-16 10: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09:56
也没说要48A呀……

本贴主张:

所以同样功耗,为啥明明0.3平方的细线2A(120V)电流能解决的事情要跑1.5平方10A(24V)电流?
48V还是不够高,直接120V解决一切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6 10: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6 10: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3-10-16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10:18
你信不 笔记本也不会采用48v这种思路

我目前知道的dell用的也是20v大电流(超过5a)

现在用20V是因为和砖头适配器电压同步主板不用搞两套供电
等开始卷适配器体积重量以后全面48V不可避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6 10: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3-10-16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上不是有电荷泵技术么   48v 1分4 变成4个12v

2个小小type c   一共480瓦   8路12V   直接带动409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6 10: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3-10-16 10: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09:51
1. USB-C通常不超过2m,不构成长距离传输(相比网线、电线十几乃至几十米)
2. 的确200-240w的快充时间通 ...

你和他们扯这些有啥用 你就问他为什么手机200w充电用20v10a 不用40v5a
看他怎么回答就完事了
发表于 2023-10-16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10:18
你信不 笔记本也不会采用48v这种思路

我目前知道的dell用的也是20v大电流(超过5a)

dell那个早在usd pd3.1之前就出来了

看下一代就知道了。既然有了公有协议,就会改过去的。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6 10: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3-10-16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ibo 于 2023-10-16 11:03 编辑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10:53
其实本帖主要也是阐述了个思路判断,至少搞出实际产品的大厂在这方面目前还是很一致的(早期分裂过现在合 ...


果子那个140w的,2年了啊

而且现在也有140w 的第三方充电头和充电宝了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6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3-10-16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09:51
1. USB-C通常不超过2m,不构成长距离传输(相比网线、电线十几乃至几十米)
2. 的确200-240w的快充时间通 ...

你是不看前因后果的吗?

因为全功能TYPC不能通超过5A的电流,需要更高功率,因此需要更高电压,又因为48V在整个行业几乎通用,所以采用了48V的标准。

来看看你说的,标准线材每平方毫米铜线允许保持8A的电流,最细也要用的20AWG两条,加上信号线,直径8mm朝上的USB线?
退一步就算线给足,C口的出点并不支持,搞个更大好的C口?
目前没有48V的typc设备,几年前有20V的typc设备?


一个联盟的人没有你聪明系列?








我猜你会说,你看oppo vivo 不都有10A的typc快充吗? 你有没有想过接口是不是魔改了?

那你猜猜用标准全功能线能不能支持他们的10A快充呢?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6 11: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3-10-16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slymitec 发表于 2023-10-16 11:04
是的,所以你纵观本帖

我一直都是28v和36-48v分开表述的

以前 100w的时候也分100w和60w啊
60w随便用线,100w要带芯片
但不妨碍他们是一个标准下的

然后
单口140w的充电头
https://item.jd.com/100025088715.html

单口140w的充电宝
https://item.jd.com/100033687585.html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6 11: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27 02:19 , Processed in 0.012774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