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楼主: spacebreaker

[外设] 我对数字信号的理解有什么误区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10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光电转换有损失,纯粹是胡说八道!
最简单的,现在谁家的宽带入户还是用铜网线的,而且但凡经历过ADSL年代的人都知道现在的光纤宽带的延迟要远比那时的低,也就是说误码率要低的多!另外好几万的CD或蓝光机,其读取光碟的信号难道不是光信号吗?
PS: 我有十几根HDMI线,高端光纤线的抗干扰能力明显是吊打什么镀银之类的铜线,两种线同样紧贴隔离牛来走线,光纤线毫无干扰,而铜线明显会在屏幕上看到雪花点的干扰信号!
发表于 2024-12-10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zh00zh 发表于 2024-12-9 14:14
数字信号的传输,都有误码率这个概念。互联网是以包的形式传输,而且根据不同的协议有即时(同步) ...

DSD不是512kHz 如果说的是DSD512格式 那采样应该CD44.1kHz的512倍 计算应该是22.6MHz
发表于 2024-12-10 10: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xx123 发表于 2024-12-10 10:34
光电转换有损失,纯粹是胡说八道!
最简单的,现在谁家的宽带入户还是用铜网线的,而且但凡经历过ADSL年代 ...

主要还是音频数据流标准建立的太早,出错没重传,也不传时钟信号。
但是是否有人能听出来同轴/光纤/I2S的区别我持怀疑态度
发表于 2024-12-10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x5774179 发表于 2024-4-3 12:38
电源线和音频线得用纯金打造的.

还要加个HIFI级纯银保险管。
发表于 2024-12-10 11: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算啥
还没看到搞hifi的吧
发表于 2024-12-10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aiya 于 2024-12-10 12:26 编辑

数字对数字的传输,被干扰的话会直接断流。比如说HDMI跑不了目标带宽,就是数字传输了问题,就会黑屏。
发表于 2024-12-10 13: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赛博hifi就是想骗你钱罢了。
发表于 2024-12-10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HDMI 线肯定有影响,但是只要质量能满足要求就行了。原来我就碰到上不到高刷新,换一条线就可以了的情况。
发表于 2024-12-10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播放方面,有些坛友是不是对信号抖动失真、信号有损压缩或错误失真这两种没有分清楚?前者是信号值能否出现在正确的时间点,后者是信号值是否正确。

另外,转发网上的一个介绍:

1.我们并不需要尽可能低的抖动,因为我们只能听到ns级别的抖动。(见参考论文二)

2.人耳只能听到纳秒ns级别的抖动。因为不同的研究,针对不同的人群,使用不同的回放路径,还有不同的阈值判定方法,抖动的可闻阈值在大约30ns-500ns之间。(见参考二和三)

3.在一些传统CD的内容中,已经观察到抖动必须小到121.4ps才能保持16比特的分辨率和20Khz的音频。这远远低于检测的阈值。Nishimura和Koizumi试图测量各种DA系统在重放音乐信号时的实际抖动。他们在测量中无法检测到任何大于3ns的抖动。到目前为止,消费类产品的实际抖动似乎太小了,至少在音乐信号的重现中无法检测到。(见参考论文二内容)
      
        参考论文一:《Theoretical and Audible Effects of Jitter on Digital Audio Quality数字音频中抖动的理论影响和可闻影响》, Pre-print 4826 of the 105th AES Convention, San Francisco, September 1998.  Eric Benjamin and Benjamin Gannon
        这是AES的正式论文,需要收费才能下载,内外网上也没有找到原文PDF下载,但是里面的研究结论在下面的两个研究中均提到了。

        参考论文二:        《Detection threshold for distortions due to jitter on digital audio数字音频中抖动导致的失真检测阈值》-Kaoru Ashihara1;, Shogo Kiryu1, Nobuo Koizumi2, Akira Nishimura2,Juro Ohga3, Masaki Sawaguchi4 and Shokichiro Yoshikawa5- 2004年
        本研究中的23名听众是音频专业人员或半专业人员,他们应该是训练有素的听众,他们是音频工程师、音频评论家、音响工程师和音乐家。阈值是根据听众在二选一强迫选择范式中的辨别分数来估计的。
        听众被允许使用他们自己的听觉环境(使用音箱)和他们喜欢的声音材料。结果表明,对于训练有素的听众来说,在他们喜欢的听觉条件下,随机抖动的检测阈值为250ns-500ns之间。

        参考三:《Jitter Theory 抖动理论》 - by Julian Dunn  2000年(就职于AP音频测量仪公司),文中引用了论文一的内容
        在低频时,这一水平大于100 ns,在100 Hz以上有一个急剧的截止,在500 Hz时有一个大约1 ns(峰值)的下限。

250ns的抖动没人听得出来,测试的DA系统又没有大于3ns的抖动,这都差了2个数量级了,可别争论抖动失真影响音质了,要相信科学,还是在把钱花在"放大+音箱或耳机”这部分吧。
225637gizf1i2cf7tt1ttt.jpg


发表于 2024-12-10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owerduke 于 2024-12-10 22:54 编辑
i1908cv32 发表于 2024-4-3 14:20
讲道理,模拟线,尤其是常期听的模拟线,真是一耳朵就能听出来换没换,然后随着听的时间和次数增多逐渐分 ...


模拟信号,大概率是线材与设备阻抗不匹配造成的。线材屏蔽与否也有一定关系,但应该影响不大。

不玩hifi,基于有限的知识判断,玩模拟器材的话线材的选择应该多关注线材结构(例如如三同轴)、端子品质、阻抗是否匹配等方面才对。
发表于 2024-12-10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yan1990_y 发表于 2024-4-3 13:59
那光纤网卡怎么说

数模转换本身就有损失啊!你仔细想想,网线能传多远……不就是因为损耗大吗!而hdmi这种高频传输的更短啊!
发表于 2024-12-10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powerduke 发表于 2024-12-10 22:29
音乐播放方面,有些坛友是不是对信号抖动失真、信号有损压缩或错误失真这两种没有分清楚?前者是信号值能否 ...

有的时候我不理解 音频线材比10G的主动探头还贵是个什么道理
发表于 2024-12-10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smms 于 2024-12-10 23:50 编辑
kingofgu 发表于 2024-12-10 23:34
有的时候我不理解 音频线材比10G的主动探头还贵是个什么道理



因为那个圈子相信这样的产品,也愿意为这样的产品付费。

那个圈子你不需要去理解,正常人就不可能理解。那个圈子是我见过唯一一个消费者帮着那群JS说好话的圈子。

如果不了解那个圈子以为那群人追求的是还原但实际深入后你会发现那群人追求的实际上是味精的声音,味精的画面。你只要理解那群人实际追求的是味精那么很多问题就很好理解了。
发表于 2024-12-11 03: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exnis 发表于 2024-4-3 11:25
光纤信号用于下载什么的没什么问题,有误码纠错大不了重新发送一帧就是了,但是传送音频的话,信号要经过光 ...

怎么还有这种迷思,数字音频传输的是数据,几十年前的cd随身听就有缓存来应对震动,你数据传给解码器那边也是有缓存,dac又不依赖于你接收到这个0和下一个1差多少纳秒,喂过去的数据流就包括采样频率,dac根据这个来进行da转换。
不会还有人以为数字音频的da转换是把一个个点用折线图连起来吧。
发表于 2024-12-11 03: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ofgu 发表于 2024-12-10 23:34
有的时候我不理解 音频线材比10G的主动探头还贵是个什么道理

有钱难买人乐意。虽然hifi线材支持者的言论给我一种因为劳力士比卡西欧电子表贵所以时间一定更准的感觉。
发表于 2024-12-11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4-12-11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loodyevil 于 2024-12-11 09:56 编辑

图像倒是不敏感,只要屏蔽做好,便宜线和贵价线画质几乎没差别
但声音真的不是玄学,好的USB线和差的USB线,上线电和不上线电,接同一解码器数播串流和电脑本地播放同一首歌,都是两种声音。
发表于 2024-12-11 10: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vva 发表于 2024-12-10 23:19
数模转换本身就有损失啊!你仔细想想,网线能传多远……不就是因为损耗大吗!而hdmi这种高频传输的更短啊 ...

光纤HDMI了解一下
发表于 2024-12-1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光电转换确增加延迟,如果你认为这个是损失也是可以的。但问题在于HDMI DP这种本身就是有编码解码过程的数据传输,总归要过一遍解码芯片,所以无论是光还是电延迟水平都一样了。
发表于 2024-12-11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texnis 发表于 2024-4-3 11:25
光纤信号用于下载什么的没什么问题,有误码纠错大不了重新发送一帧就是了,但是传送音频的话,信号要经过光 ...


01位置不正确那就是误码了,判定机制不会通过的,会校验纠错或者重传。

除非是特殊设计的协议,为了真实时传输之类的目的,去掉判定,不管受到什么数字信号,都无差别DA转换,才可能出现你说这种情况。
发表于 2024-12-11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cetusli 发表于 2024-4-3 12:41
要是传模拟信号你说镀银线啥的,我还就真信了,数字信号,就边儿去吧,只要线品质合格就行了,我就不信那些 ...

不管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最后都是电流在导体上传输,导体的介质肯定会有影响。
发表于 2024-12-11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powerduke 发表于 2024-12-10 22:35
模拟信号,大概率是线材与设备阻抗不匹配造成的。线材屏蔽与否也有一定关系,但应该影响不大。

不玩hifi ...

其实玩HiFi和玩器材本来应该是两个概念,和声音的“正确”不应该是绑定关系的...
发表于 2024-12-11 17: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riess 发表于 2024-12-11 11:46
不管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最后都是电流在导体上传输,导体的介质肯定会有影响。 ...

只要字没印错,一篇文章用铜版纸还是再生纸印刷不会让它内容就变了。
发表于 2024-12-12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跟老烧讲科学,他跟你扯玄学
发表于 2024-12-13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27 17:01 , Processed in 0.028758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