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楼主: Anonymous.R

[CPU] M4跑分出来了!原地爆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0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翡翠月牙 发表于 2024-5-10 14:21
我确实不懂芯片设计,那麻烦您指教科普一下,哪个指标能更简单直观地体现芯片设计能力(也就是去除工艺迭 ...

不同CPU本来就没法直接比设计能力,因为设计目标都不一样。硬要比的话,同制程比SPEC的raw performance就是最公平的。
您猜什么公司最喜欢吹IPC?是龙芯。按照您的理论,3A6000的设计水平基本追上12代酷睿了是吧?
发表于 2024-5-10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数不清 于 2024-5-10 16:10 编辑

313801715327944_.pic.jpg
发表于 2024-5-10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novagforce 发表于 2024-5-10 15:45
不同CPU本来就没法直接比设计能力,因为设计目标都不一样。硬要比的话,同制程比SPEC的raw performance就 ...

你可以看一下我上面的评论,我不认可跨平台比较IPC的行为。我只是主张用IPC来判断“同一家公司”产品的芯片设计水平的进步。
当然你要是觉得设计大改的两代产品都不能比较的话,这也太不可知论了吧。
BTW,我记得spec这个测试对缓存极其敏感,58X3D靠大三缓能追平和5950X之间0.4Ghz的近10%的频率差,这作为芯片性能测试依据也不太合适吧,不然58X3D岂不是芯片设计领先5950X了?(rp这个子项我不太清楚,spec测试我不太看)
发表于 2024-5-10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Metal跑分比M2高了2W,和AMD 6600的水平一样了,666
发表于 2024-5-10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ovagforce 于 2024-5-10 16:51 编辑
翡翠月牙 发表于 2024-5-10 16:17
你可以看一下我上面的评论,我不认可跨平台比较IPC的行为。我只是主张用IPC来判断“同一家公司”产品的芯 ...


拜托,堆缓存本来就是提升IPC最直接的方式,一次cache miss会浪费掉很多时钟周期,从宏观上看就是“单个时钟周期执行的指令变少”。这恰恰证明了IPC跟设计能力基本没一毛钱关系。
两代产品本来就没法比,因为两代产品通常意味着工艺不一样。至于换代不换工艺嘛,您忘了11代酷睿的惨剧了?
我说过了,在给定工艺下,头部公司基本没有水平上的差距,甚至现在和三十年前都没有太大的差距,因为体系结构的理论已经很久没有发展了(SIMD算是最近的尝试,结局显然不太好;00年代开始普及的SMT和SMP那都是六七十年代的老技术下放给个人计算机罢了)。归根结底还是“你给我多少晶体管,我就能给你多少性能”,AMD、Apple、Intel甚至高通的差别无非是能用的工艺不同、面对的使用场景不同导致设计目标有所不同罢了。
发表于 2024-5-10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鸡儿夸张了。。。
单核是M1的2倍多,多核赶上M2 Max了。。。关键是,尼玛啊,这还是在iPad上跑的。。。
听说Mac mini要换新模具了,体积更小,等出来看来要入一个了。
发表于 2024-5-10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novagforce 发表于 2024-5-10 16:49
拜托,堆缓存本来就是提升IPC最直接的方式,一次cache miss会浪费掉很多时钟周期,从宏观上看就是“单个 ...

拜托,这边在考虑芯片设计能力。缓存确实可以提高性能,但是要是堆缓存就能显著提升跑分这种测试作为重要测试依据的话,都用先进工艺+片上大缓存这种纯金币弹玩法就行了。稍微优化一下大缓存命中率,头部公司都不用忙着挖人了。反正我真的很反感这个测试作为单线程性能测试的唯一指标,10%的频率差能都被大三级缓存抵消掉,这我感觉实在太荒唐了。
你实在要坚持不可知论也行,毕竟这也不算什么暴论,不多说了。
我也认为头部公司的设计能力应该大差不差,毕竟人才流动这么多外加确实没有大的设计突破了。只是作为消费者,我还是想知道每代产品提升了多少性能/功耗/价格而已,不然要是真信了苹果说的M4较M2单核提升50%,岂不就是外星科技降临?
发表于 2024-5-10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翡翠月牙 发表于 2024-5-10 18:09
拜托,这边在考虑芯片设计能力。缓存确实可以提高性能,但是要是堆缓存就能显著提升跑分这种测试作为重要 ...

首先您要知道什么是“不可知论”,这个词用在这个语境下简直可笑,听说过个词就到处乱用不嫌丢人吗。
其次,如果您真的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不妨去看看组成原理/体系结构相关的书籍,或者去找找MIT的6.823课程的视频。
我重申一下,提升IPC还是频率,这是在晶体管数量有限的前提下的权衡和选择,跟设计能力毫不相干。设计个IPC是主流CPU好几倍的CPU都没有任何难度,但它只能跑几MHz不还是一无是处。您是不足以理解"Per Cycle"是什么意思吗?
发表于 2024-5-10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novagforce 发表于 2024-5-10 19:14
首先您要知道什么是“不可知论”,这个词用在这个语境下简直可笑,听说过个词就到处乱用不嫌丢人吗。
其 ...

行吧,回看了一下您的发言,说了半天也没啥营养,既然您不能让我学到点东西,那多说无益,您需要学的,也还很多呢
发表于 2024-5-10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af_x_if 发表于 2024-5-10 14:32
这就是X86吃亏的地方,
同样计算能力的处理器,X86的实现成本要大不少。
反过来,同代工艺下同核心面积下 ...

附议一个。X86确实吃亏。正所以成亦萧何败亦萧何,君以此兴必以此亡。当年让CISC脱颖而出的那些优势,现在全成累赘了。
 楼主| 发表于 2024-5-11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翡翠月牙 发表于 2024-5-10 19:49
行吧,回看了一下您的发言,说了半天也没啥营养,既然您不能让我学到点东西,那多说无益,您需要学的,也 ...

说一下我的理解哈,增加片上缓存(三级cache)及命中率确实能有助于提升IPC,原理是减少了核心等待时间,提高了效率,这是一种方法。除此之外通过优化核心架构提升IPC需要通盘考虑芯片设计TDP、规模、频率、发射宽度、流水线设计和ALU/FPU运算能力等,是综合妥协的结果
发表于 2024-5-11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承认M4很强有那么难吗,我的13900HX单核只有2750,多核1万5,关键这只是M4,还有M4Pro。M4MAX……腻害呀,还有这GPU……
发表于 2024-5-11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翡翠月牙 发表于 2024-5-10 09:05
你这雷氏对比法就真的没意思了,那我也来:
m系列,价格高,拓展性稀烂,主板焊死不可更替维护,软件兼容 ...

你这个对比的。。。这个不是apple的问题而不是M系列的问题么?
发表于 2024-5-11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翡翠月牙 发表于 2024-5-9 17:19
消费者确实只需要看最终性能、功耗和价格就行。
考虑ipc因为ipc更能体现设计能力啊,而频率更看工艺吧? ...

ipc跟频率当然有关系,为了提高ipc而把流水线中间至少一级做的很复杂,那频率就是上不去。

现在同类工艺对频率提升贡献很小,主要是降低功耗,缩减尺寸。
发表于 2024-5-11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shiangyeh 发表于 2024-5-9 18:59
频率提升与IPC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参考g6的跑分,大家都拉到4.4G左右来讲,比12400高太多了,这不正 ...

明白人,抓着ipc猛吹的言论,要么是不懂,要么是营销套路。
发表于 2024-5-11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sly7451 于 2024-5-11 17:06 编辑
赫敏 发表于 2024-5-10 08:59
华为:制裁的好,自己菜不怪别人卡脖子


扯上华为干嘛?就要踩是吗?
发表于 2024-5-11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Granzon 发表于 2024-5-11 11:07
ipc跟频率当然有关系,为了提高ipc而把流水线中间至少一级做的很复杂,那频率就是上不去。

现在同类工艺 ...

摘自维基百科:
In computer architecture, instructions per cycle (IPC), commonly called instructions per clock, is one aspect of a processor's performance: the average number of instructions executed for each clock cycle. It is the multiplicative inverse of cycles per instruction.

IPC跟频率无关。另外CISI一条指令干的活比RISC多,不同架构之间比较IPC没有意义。
发表于 2024-5-11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rx_78gp02a 发表于 2024-5-11 13:37
摘自维基百科:
In computer architecture, instructions per cycle (IPC), commonly called instructio ...

这句话哪里说ipc跟频率无关了?流水线的设计从一开始就要考虑目标频率,不然你在某一级里面搞出个超长的路径,频率肯定不达标。
发表于 2024-5-11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gavinzyf 发表于 2024-5-9 18:15
Apple Silicon的IPC已经遥遥领先了,吊打intel、amd和高通,按照你IPC体现设计能力的理论,那只能说Apple ...

只有Apple有那么高的margin,也就只有Apple能堆出那么夸张的核心规模,IPC领先是规模带来的,跟设计能力关系非常有限。

M4这么个平板电脑都能用的CPU,晶体管数量是7950X的两倍还多。其他厂家不是不知道核心规模大IPC更容易提高,但是利润空间就那么一点,只能拼命压缩核心面积,靠高频率大功耗把综合性能提高一些。
发表于 2024-5-11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openlock 发表于 2024-5-9 17:12
为啥一定要看IPC,看最后总性能就可以了

ipc真重要。至少IPC足够强的话,不需要像13900K 14900k那样强行灰烬,以至于默认用都要蓝屏不稳定。
发表于 2024-5-11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Granzon 发表于 2024-5-11 13:48
这句话哪里说ipc跟频率无关了?流水线的设计从一开始就要考虑目标频率,不然你在某一级里面搞出个超长的 ...

per cycle 每个周期。IPC x 频率 = 性能,性能是性能,IPC是IPC,IPC≠性能。
发表于 2024-5-11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hsly7451 发表于 2024-5-11 13:19
国家到底怎么你了?你看看你一天天的,发这么多恨国的

华为是国企?啥都往国家上扯?
发表于 2024-5-11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Garming 发表于 2024-5-9 16:19
感觉自从M1后,果子这些新芯片就没有一个有质的提升的
M1 M2 M4的ipad pro用起来大概率没啥区别 ...

MacBook 的 M1 ,M1 pro 和 M3 pro 用下来还是有区别的, 发热越来越厉害了
发表于 2024-5-11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okuqyr 发表于 2024-5-11 16:06
华为是国企?啥都往国家上扯?

看看他的个人主页吧
发表于 2024-5-11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业内好像更认可 SPEC17的测试成绩
发表于 2024-5-11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xbill 发表于 2024-5-11 13:51
只有Apple有那么高的margin,也就只有Apple能堆出那么夸张的核心规模,IPC领先是规模带来的,跟设计能力 ...

这个我明白。我只是按照那个人的无理逻辑回怼他罢了
发表于 2024-5-11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后就可以做生产力工具?加个键盘变成笔记本?不过如果ipados 变成macos ,那才有可能有笔记本的生产力
发表于 2024-5-11 23: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翡翠月牙 发表于 2024-5-9 17:11
我在超能网的评论还能再用一次:
applebench的参考价值,感觉可以跟DXO坐一桌。而且这次频率拉这么高、发布 ...

这要看你怎么定义通用性能,网页浏览算不算? 视频播放算不算?excel公式求解算不算? 都不算?那消费级的设备是买来干啥?每天测试数据库iops?cinebench跑着玩?还是写个垃圾的冒泡排序看谁先算完?

可以喷geekbench,也可以怀疑有py,很正常。

但是如果评价的场景远离了用户场景,这种评价也没多少意义。
发表于 2024-5-12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chh的几个所谓内幕人士不是说果子cpu的设计师跑路了,后续果子cpu不行了嘛
发表于 2024-5-12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是改v9新架构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4-6-8 16:20 , Processed in 0.016120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