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5894|回复: 49

[电脑] 重拾火种 - ASUS “NUC 14 PRO” NUC14RVH 首发测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20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Erosluvu 于 2024-5-20 10:05 编辑

之前就听说ASUS接手NUC项目之后的第一代产品快上市了,作为迷你主机爱好者,必然是不想错过上手感受的机会,正好还没体验过ULTRA 5,于是撒泼打滚让朋友帮忙弄了一台,试玩体验了几天,心得简单和大家分享。

开箱:
先拆出封套
1.jpg
INTEL INSIDE代表了血统,ASUS,应该算是,庶出?
2.jpg
延续了华尔街峡谷-竞技场峡谷的设计语言,这个造型也算是目前迷你主机的标杆,其他厂家多是东施效颦了。
3.jpg
版本是NUC14RVH,U5 125H,准系统,无LOGO版本
4.jpg
关爱地球!
5.jpg
开箱,还是熟悉的纸套包裹。
6.jpg
先来看附件
7.jpg
VESA支架,带上这个金箍,你就再也不是一个凡人
8.jpg 9.jpg
ULTRA!
10.jpg
19V 6.32A 的120W适配器,是FSP全汉代工的,和现在国产厂家普遍选择的航嘉120W一体电源相比,可谓铁骨铮铮。
12.jpg 12-1.jpg
还内附了电源线,比当年的华尔街峡谷额外“赠送”周道多了!
13.jpg
重量320克,相较270克的HKA12019063,问题主要出在空间占用上。
14.jpg
螺丝分为三组:VESA挂钩、VESA固定和2.5寸硬盘位固定。
15.jpg
说明书部分
16.jpg
终于到了主体阶段。
17.jpg 19.jpg
相较竞技场峡谷,此次前面板,在保留双10Gbps Type A接口的同时,增加了20G的Type C接口,提升了传输上限速度,对内容创作等有更高传输速度需求的场景更友好。目前20G的硬盘盒和PSSD也越来越多了,我最近也打算升级一块金士顿的XS2000。
18.jpg
相比上代,开关键从正方形变成了和A口面积基本一致的长方形,风格上也更加统一。A口间也留有足够空间,插各种设备不冲突。整个前面板比较突兀的应该就算是HDMI的LOGO。
20.jpg
两侧都是蜂巢状的散热孔,确保气流的高效流通。右侧带有肯辛通锁孔,
21.jpg
背后布局沿袭上两代的出色设计。双雷电接口和两个HDMI 2.1视频接口(支持四屏输出)对2.5G、10G的TYPE A口,2.0A口形成合围之势。在2.5寸硬盘安装位上有和前代厚版类似的扩展卡预留位,但是据我所知暂时还没有对应的扩展设备。
22.jpg
顶面是一个可拆卸的盖板,后面拆机会介绍到。
23.jpg
2024年4月制造,这几年迷你主机玩下来,让我印象最深的,让人是悦动峡谷蚀刻的SN二维码,逼格实在太高,让人念念不忘。
24.jpg
背板采用了快拆设计,免工具+1。只要在非锁止状态下轻推开关键,即可打开
25-1.jpg 25-2.jpg 25-3.jpg 25-4.jpg
首先看到的是2.5寸硬盘安装位
26.jpg
准系统也为nvme硬盘贴好了相变垫
27.jpg
不用VESA挂架又要装2.5寸盘的话,整个安装过程中唯二需要拧的螺丝
28.jpg
找了一块薄盘测试一下,丝滑推入,但是没有安装HDD的需求。
29.jpg
这里如果能把中间位置2242口和硬盘排线供电接出,多一个U.2硬盘套件就好了。
30.jpg
NUC也是吃上DDR5这口细糠了!
31.jpg
两个NVME硬盘位(1 x PCIE 4.0 x4 2280、1 x PCIE 4.0 x4 2242)都用上了快锁拉环,免工具+1。
32.jpg
网卡是不可更换的板载AX211D2W,稳定性不错的WIFI6E网卡,也算是目前的主流选择
33.jpg
暂时用不上的扩展舱开口,背板部分也就到此结束。
34.jpg
拆下顶盖
35.jpg
之前盒子上印刷的NON-LOGO应该就是指的这里没有LED发光结构,两条天线探出金属结构外,确保WIFI的信号效果。
36.jpg
拧下螺丝就能看到整个“房屋举架”。
37.jpg
拧下举架,整个主板+散热就露出了真身,开关键有软塑料外框,可以保证手感和按钮支撑
38.jpg
散热器和接口之间都有绝缘垫,避免短路风险,散热片也直抵
39.jpg
透过风扇的缝隙能看到底部的纯铜热管,风扇是老牌厂商AVC的5V 0.7A风扇,在待机和低频率运行时,还是相对比较静音的。
40.jpg
为了避免破坏原装硅脂影响跑分效果,就没有将散热器拆下,拆解也就是到这里。补一张全图。
41.jpg
结构精巧,多层嵌套,但是感觉两侧的冲孔并没有融入到机身的散热中,后面再看。
42.jpg
配件:
配件其实只有SSD和内存
按照目前的需求来看,32G已经绰绰有余,之前一直用英睿达的,这次买了金士顿的16x2 5600 C46 套条。
43.jpg
铭牌上会表明KIT of 1/2,但是感觉他家的铭牌信息虽然全面,但是有点复杂。要仔细分辨,否则容易出现这样的尴尬。
44.jpg
单面、1.1V。默频5600,不是XMP!
45.jpg
SSD,暂时2T够用,就还是KC3000,剩下一条2242可以留着整活!
46.jpg 47.jpg
顺利装入
48.jpg
装回SATA排线就大功告成。
49.jpg
装回锁上底盖,理论上从开箱到开机全程不需要使用任何工具。免工具+MAX
50.jpg
此时机身重量631克,虽然质感明显好于我曾经评测的NPB6,但是质量上也更重,而且对底面侧的SSD,缺少主动散热手段,内存也没有散热片。

开箱就进行到这里。
插电、开机。

进入BIOS,熟悉感扑面而来,只有右上角是换了门头
[不能F12截图差评,截图是用新买的采集卡导出来的。]
51-BIOS1.png
系统信息
52-BIOS2.png
性能设置选项卡当中能看到全新的动态PL1设置,通过开启该功能,可是更好的释放性能,两图对比,可以看到开启后PL1,PL2持平。此次测试也都是在开启该项功能优化性能释放的情况下测得的。
54-BIOS-Dynamic LP1 开启.png 53-BIOS-Dynamic LP1.png
安全菜单功能比较全面
55-BIOS-虚拟化.png
CPU-Z信息,跑分已经能在单双核性能上接近昔日旗舰11900K。
55-CPUZ1.jpg 55-CPUZ2.jpg
AIDA64 单烤FPU,CPU的发热距离110度的设计极限还有一定差距,实话实说散热表现确实一般,但是作为随时应对7x24情况的商用机型,稳定才是NUC设计上一贯的追寻。
热成像.jpg
待机-烤鸡-尾部出风口的热成像图
56-AIDA64.png
R23 单核1543分;多核14348分。
57-R23.png
PC MAK,6329。这两个跑分偏低的原因是我安装了后台驻留的程序造成的。
58-PCMARK.png
3D Mark,CPU Profile单线程888,满线程6448。
59-3DMark-CPU Profile.png
Time Spy,3436,Graphic分突破3000。应对一般的休闲游戏没有任何问题。
60-3DMark-TS.png
TSE 1620,严重低于平均,且当个娱乐吧。
61-3DMark-TSE.png
剪映4K 中码率HEVC 编辑+导出,还是比较丝滑的,没有卡顿。
62-剪映.png
最后就是特色功能-MyASUS,相当于电脑管家。
MyASUS-1(1).jpg
可以快速完成风扇-无线连接等功能的切换,并完成系统诊断和系统更新。
MyASUS-2.png MyASUS-3.png MyASUS-4.png
除此之外,内置NPU,可以在AI方面进行一些轻度的运算,比如体验一下SD,但是最近工作比较忙,就没折腾。

结语:
随着更多的厂商入局迷你主机,市面上的迷你主机特别是4英寸见方的迷你主机陷入了无止境的内卷之中,这时候NUC因其坚持商用,提供7x24稳定工作的属性,显得不太合群,但注定他也不是面向所有人的,甚至可以说,从初代的他到现在,调性一直都没有变过,他始终是INTEL面向迷你平台的标杆。他始终是时下最好的迷你主板之一,它不是必须要委身在这套躯壳之内,它始终为追求不同的开发者在这逼仄的方寸之间保留着DC IN2和Front Panel。
99.jpg 98.jpg
他还是有那一身子傲骨在的。
END。

评分

参与人数 4邪恶指数 +240 门户文章 +1 收起 理由
幽幽子 + 20
ilas + 200
victor_5891 + 20
nApoleon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5-20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还是有更新的,但是时间太短了,很多宏愿都没来得及
 楼主| 发表于 2024-5-20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gwha2 发表于 2024-5-20 13:48
感觉还是有更新的,但是时间太短了,很多宏愿都没来得及

商用属性还是有点太强了。售价上不太接地气。。
发表于 2024-5-20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4-5-21 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散热能力真的认真的吗。。买了个sei14准备试试效果
 楼主| 发表于 2024-5-21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microsc 发表于 2024-5-21 03:52
这个散热能力真的认真的吗。。买了个sei14准备试试效果

只能说高性能、商用了!

到时候可以交流。
发表于 2024-5-21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想入一款MINI机给客厅电视当“机顶盒”用,烦了现在的电视机收费APP了
 楼主| 发表于 2024-5-21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i281 发表于 2024-5-21 09:02
一直想入一款MINI机给客厅电视当“机顶盒”用,烦了现在的电视机收费APP了

其实是可以的。那就不用这么高的配置了。看看我之前发过的N100,4K60Hz稳定看。
发表于 2024-5-21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贵贵
发表于 2024-5-21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Erosluvu 发表于 2024-5-21 09:03
其实是可以的。那就不用这么高的配置了。看看我之前发过的N100,4K60Hz稳定看。 ...

感谢推荐,我去翻阅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24-5-21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还是太保守,这哪是有点。。
发表于 2024-5-21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可以用内置电源设计,学学Mac mini。
发表于 2024-5-21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已经非常好的。小巧精悍。
发表于 2024-5-21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单网口
发表于 2024-5-21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已经非常好的。小巧精悍。
发表于 2024-5-21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Erosluvu 发表于 2024-5-21 09:03
其实是可以的。那就不用这么高的配置了。看看我之前发过的N100,4K60Hz稳定看。 ...

去看看,有遥控器匹配吗
发表于 2024-5-21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拖油瓶式电源   真是。。。
 楼主| 发表于 2024-5-21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ninepiece 发表于 2024-5-21 12:06
去看看,有遥控器匹配吗

上淘宝 搜(重力 遥控器)选择非常多。
 楼主| 发表于 2024-5-21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zongt4 发表于 2024-5-21 10:57
完全可以用内置电源设计,学学Mac mini。

我都想自己弄个内置电源的了,接口这么完备。。
发表于 2024-5-21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Erosluvu 发表于 2024-5-21 13:56
我都想自己弄个内置电源的了,接口这么完备。。

雷电口支持显示器一线通吗?

如果可以,那就不要折腾什么内置电源了。
 楼主| 发表于 2024-5-21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zongt4 发表于 2024-5-21 14:09
雷电口支持显示器一线通吗?

如果可以,那就不要折腾什么内置电源了。 ...

当然不支持。这代取电依然是DC ONLY
发表于 2024-5-21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NUC后继有人是好事儿啊!
期待之后会出独显版的。。。
 楼主| 发表于 2024-5-21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Fistan 发表于 2024-5-21 14:26
NUC后继有人是好事儿啊!
期待之后会出独显版的。。。

已经有ROG NUC了,坛里也已经有人开箱了。可以了解下。
发表于 2024-5-21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Erosluvu 发表于 2024-5-21 14:31
已经有ROG NUC了,坛里也已经有人开箱了。可以了解下。

感谢,刚刚搜到了~
发表于 2024-5-21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雷电口给的是慷慨,单位目前用一台机械师7840h平台mini主机,价格只有华硕一半多点。,贫穷限制我的想象。
发表于 2024-5-21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ioluve 于 2024-5-21 21:35 编辑

14代终于用了标压的U,补全了6p8e

而且壳子好像比华尔街峡谷要好看一点

就是现在没看到卖准系统的,都是成品卖的好贵
 楼主| 发表于 2024-5-21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dioluve 发表于 2024-5-21 21:33
14代终于用了标压的U,补全了6p8e

而且壳子好像比华尔街峡谷要好看一点

外观还是各花入各眼,但是标压U代价有点太大了。

等等看吧,估计也很快就有准系统了。
发表于 2024-5-22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我的开机画面 Intel NUC 已经成为绝唱了
发表于 2024-5-22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一下
发表于 2024-5-22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适合办公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4-6-16 19:45 , Processed in 0.02067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