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hip_discovery 于 2024-12-25 09:10 编辑
第一次搞ITX,没啥经验,哐哐哐踩坑,见笑了。
在上一期asrock deskmeet x600 踩坑记的基础上,完成了成品的搭建装机,对一些问题进行总结,也算是分享一种思路,未必正确,抛砖引玉。
首先总结一下一些槽点:
1. 8L的体积,四分之一为ATX电源,散热差、空间利用差。
2.背面M2 散热不行,同时机箱生产有问题,得敲敲打打M2才勉强塞进去。
3.内存槽为单边卡扣,同时由于机箱空间限制,不好安装,安装完没法像常规内存槽一样确认安装到位。
4.没有蜂鸣器,开机风扇狂转的时候没办法确定是什么问题。
5.纽扣电池位置刁钻,很难够到。
6.机箱8个角很尖,头撞一下很疼,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7.自检非常的慢,请坐和放宽。
8.机箱前面、侧面虽然有很多2.5、3.5的安装孔,但是实际上安装2个以上硬盘的时候线可不好走,特别是U2那种线,又硬又粗。
9.原配无线网卡是WIFI5的,只能说略胜于无。
10.手册刷bios 的文件命名错误。(其他刷bios 过程详见上一个帖子)
11.一个神奇的bug,进bios 如果啥也不干,然后按esc 再选放弃更改并退出,恭喜你,你下一步就进入了windows 修复界面。碰到两次了,最终解决办法是进PE,修复引导。
外观图
先来diss 一下这个用ATX的窒息操作,从下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到ATX和机箱的尺寸对比,就能知道用ATX是有多离谱,当然从背面的电源固定孔位上能发现,还有5个奇怪的孔位,我没用过SFX不确定是不是,但是可以肯定不是flex。猜测华擎自己也知道ATX离谱,虽然设计过其他电源,但由于一些原因后来还是选择了ATX,
原配的这个电源是侨威的,铭牌如下,我不太了解,有懂行的打好可以科普下。
原配的这个电源是侨威的,铭牌如下,我不太了解,有懂行的打好可以科普下。 ... ... ... ... ... ... ... . ...
为了给机箱内其他部件腾出位置,所以后来拿定的方案是用flex 小1U电源,DC-ATX的方案我不了解,所以没有选。如果能实现完全的电源外置,在散热的选择上就更自由了。
如上图所示,方案就是将ATX电源换为flex电源,通过转接板连接,空出的位置能安一个8cm风扇,风扇再通过转接座外挂两个2.5寸硬盘,空间利用和散热的问题都能解决了。
直观对比ATX和整个转接体系的大小。电源选择益衡7650B,没选模组线,主要还是眼不见心不烦,盖上盖子完事。那个风扇上挂2.5寸硬盘的转接座,说起来这东西原来是吊装风扇用的,我倒好,反过来利用风扇吊装硬盘了,不仅空间和走线不愁了,散热也不怕了,除了限制了CPU散热器的高度。
这个方案对CPU的散热器有一定的限制。原配采用下压散热器,CPU顶上杵着一个大电源,不闷罐才怪了。CPU散热器改为侧吹2U 的AM4散热器,其实对散热器的高度倒是没有严格限制,但是对散热器的宽度有限制,如下图所示,这个宽度下flex 电源只剩下大概1mm的空间,太宽就会导致flex 电源都装不下了。当然如果你能找到歪脖子的散热器,整体往PCIE方向偏移,那说不定可行。
因为准备给散热器做一个导风罩,所以保护膜还没撕,不是为了内涵阿肯老师 ... ... ... ... ... ... ... ... ...
U2通过安费诺转接线走M2口,这个没啥好说的
接下来说说背面,背面这个M2 位置就在挖空边上,按理说应该没问题,可是实际装上你就会发现,因为生产精度不够,那个那个圆角会和M2干涉,根本装不上(图见上一个帖子),实际上还得上大锤,魔改一下才能顺利装上。
主板背面
另外背面M2是真的热,我给安了散热片,根本没啥用.也没想出解决方法,但无心插柳柳成荫,在顶上装上机箱风扇后偶然发现这个M2 的温度降低明显,估计是顺带给了主板背面带来了一点点风道。
但是缺点就是装了风扇显卡就装不下了,暂时没啥特别好的想法。
最后再说说这个内存条插槽。这个内存插槽只有单边卡扣应该是为了避免A1和PCIE的卡扣的干涉,但是实际体验上在小机箱里不好装,而且单边卡扣没法像传统内存插槽一样的确认安装到位
这里说个小插曲,当时为了写这个帖子把硬盘和内存拆下,再装上开机就风扇狂转,无显示,键盘不亮,后来联系商家申请了官方的售后,过两天返回来再装机,问题依旧,真是见了鬼了,怎么还没弄好。后来咨询了下我的本科室友,人家干过几年电脑维修。按照先是拔了内存条确认没有蜂鸣器,再后来把内存换了个A2插槽,又有其他事耽误了下,过了一会儿发现风扇转速降低了,感觉要有戏,一看果然有输出了。所以总结下就是:
1.因为没有蜂鸣器,所以都不知道是什么问题
2.硬件自检是在按开机键启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戴尔,手上的NAS是optiplex 5060, 电源通电自动开始检查,其实也没几秒钟, 完毕就自动结束,开机有问题根据灯颜色的次数定位问题,排查起来容易多了。
3.奇怪的内存插槽也增加了我可能安装不到位的风险,狭小的机箱有礼也不容易查看和发力。
4.自检时间非常漫长。我只注意到4根32G要5分钟多,我想我一根32G应该还好,其实时间可一点不少,建议按5分钟的时间进行考虑。
5.另外手册推荐内存顺序是B2,再是A2、再是两个A1/B1, 和其他主板先插1槽的方法也不一样。
最后留下一个问题,这主板正面背面都没有看到纽扣电池在哪里呀,那到底在哪里呢?是不是真没有了呢?
公布答案
|